郭嘉作为旷世奇才深得曹操赏识。
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是东汉末年曹操主要谋士,官至军师祭酒,封洧阳亭侯。史称“才策谋略,世之奇士”。郭嘉为曹操统一北方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曹操称赞他见识过人,是自己的“奇佐”。郭嘉38岁英年早逝,谥曰贞侯。
郭嘉具备战略家的才能,在曹操征战袁绍,在官渡之战前,从战略的角度进行宏观的微观分析,发表了十胜十败理论,指出“公有十胜,绍有十败”,确立了官渡之战的战略思想,为官渡之战取得胜利做好了思想上的准备。
东汉郭嘉雕像
在取得官渡之战胜利后,对于清除袁尚、袁谭残余势力,提出了正确的建议,并对征服北方胡族乌桓提出了战略思维,为最终取得征伐乌桓胜利做好了战前准备,为曹操统一北方,拥有九州十三郡做出了巨大贡献。
另外郭嘉在分析判断孙策、吕布、刘备的才能品格以及命运都做出来英明的评价,被证明是准确的。被世人称为“郭嘉不死,卧龙不出”,与诸葛亮的才能相提并论。因而曹操曾在赤壁之战大败后仰天长叹:“倘若奉孝健在,吾何若失败!”
曹操重视人才,唯才是举。
三次发布招贤令,求贤若渴。曹操的唯才是举主要有:一是知人善任,唯才所宜。二是推诚取信,用人不疑。三是令行禁止,赏罚分明。四是虚怀若谷,见贤思齐。
所以身边聚集了众多的文人谋士和武将,谋臣如云,猛将如云,人才济济,为曹操成就一生霸业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曹操大宴铜雀台
在曹操麾下聚集了汉魏间最庞大最优秀的一支人才队伍,文有华歆、王朗、王粲、阮瑀、陈琳等,谋有荀彧、郭嘉、毛玠、荀攸、贾诩、许攸、程昱等,武有徐晃、张郃、诸夏、诸曹等,而曹操正是靠这样一支队伍才能战胜对手。
曹操实行典型的实用主义选才用才的思想。
两汉时期实行察举制的选官制度,朝臣州郡及士家大族推举孝廉茂才等官员,构成了基本的官员阶层。由于腐败和买官卖官现象,导致选拔的官员士人缺乏真才实学。
影视剧曹操与群臣
汉末军阀混战,地方割据势力强盛,迫切需要有谋略、有才能的文臣武将,曹操为了建立霸业实施唯才是举的策略,选拔招录各方人才,为政治、经济和军事提供能臣良将贤才,从而扩大了范围增加的数量。
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统一北方,依靠政治和地理优势获得了大批的实用性人才,当然也出现一批旷世之才,战略家、军事家。天下英才为其所用。曹操好读书,熟读经典史书,精通批注孙子兵法,既有儒家思想,又有法家纵横家兵家的思想。
东汉末年许都
曹操雄才大略,大气磅礴,包括郭嘉在内的一批人才得到重用。可惜郭嘉英年早逝,没能够辅佐曹操实现霸业。但曹操果断凶狠,当有些策略和建议与其相左和相违背时,就会面临灭顶之灾。荀彧就是例子。郭嘉不死也未免能善终,因其放荡不羁不合礼仪,这也许致命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