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姜维第八次伐魏,与邓艾大战于洮阳,蜀主听信谗言再次召姜维回京

姜维第八次伐魏,与邓艾大战于洮阳,蜀主听信谗言再次召姜维回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还文楼主 访问量:2241 更新时间:2024/2/15 17:36:52

姜维连夜修好被魏将王瓘烧毁的栈道,整顿好军粮兵哭器,向蜀主呈请第八次北伐中原。姜维提兵三十万攻向魏城洮阳。邓艾料定姜维此次是真想攻洮阳,令司马望引军在军事要地侯河小城设埋伏,邓艾亲自引军埋伏于侯河。姜维令夏侯霸为先锋引一军攻洮阳,夏侯霸见侯河小城是空城,身先士卒,进入小城,中魏军埋伏,被乱箭射死。司马望从城内杀出,蜀先头部队大败而逃,随后姜维领军接应杀退司马望,在城外下寨。当夜邓艾从城内挖地道偷袭蜀军,司马望从外面杀至,内外夹攻,蜀军大败。

姜维为何首选攻洮阳不选攻祁山?

  • 兵不厌诈,反其道而行。姜维前几次北伐曹魏,粮草运输极其困难,都是走孔明伐魏的路线,选魏境粮草多的地方,以祁山周围要道为主攻方向。这次姜维反其道而行,直攻洮阳这个粮草缺少的城池作为根据地。
  • 洮阳近羌人领地。洮阳虽粮草缺少,此地接近羌人境内,羌人贪利忘义。姜维可以以洮河城为基地,屯粮积草,勾结羌人,可以持久战斗。

姜维首战失败原因。

  1. 邓艾料敌机先。邓艾识破姜维的军事意图,知道姜维此次军事行动必取洮阳。姜维令司马望引一军在军事要地侯河小城设埋伏,大开城池四门,当蜀军来时,令城内百姓望西北而逃。邓艾亲引一军埋伏侯河旁。蜀军先锋夏侯霸中计被杀。
  2. 夏侯霸行军谨慎度不够。夏侯霸行军打仗多年,战斗经验丰富。他见侯河小城城门大开,心中疑惑,不敢入城。夏侯霸与诸将商议,诸将言,眼见得是空城,只有些小百姓,听知大将军兵到,尽弃城而走了。夏侯霸未信,纵马于城南观看,只见城后老小无数,皆望西北而逃。夏侯霸这才放心率军进入城内,中魏军埋伏,魏军拽起吊桥,夏侯霸想逃也逃不了,与五百军士被乱箭射死。
  3. 姜维防御意识差。姜维接应夏侯霸的败军,率军打败司马望的魏军,在侯河小城旁下寨。姜维对夏侯霸的阵死感伤不已。两人并肩作战多年,合作和协,相互帮助,是一对好战友。邓艾半夜挖地道进入蜀营,偷袭成功,与司马望内外夹攻,打败蜀军。

蜀兵首战失败,姜维退军二十余里下寨。蜀大将张翼向姜维献策,趁祁山空虚,张翼亲引一军偷袭祁山。姜维赞同此策。姜维引军与邓艾大战,不分胜负。姜维次日又向魏军搦战,邓艾料到蜀军必偷袭祁山大营。邓艾亲引一支军队半夜虚向蜀军搦战,实引军相救祁山。姜维也猜中邓艾相救祁山,亲引大军来助张翼。张翼攻打祁山,差不多功成时,被邓艾半路杀来,蜀军大败,这时姜维引军刚好杀至,蜀军内外夹攻,魏军大败,邓艾坚守祁山大营不出战。姜维令大军四面围攻。

蜀军打败魏军的原因。

姜维与邓艾斗智斗勇,此战姜维略胜一筹。邓艾见姜维在战败的前提下,连续两次自动搦战,推断出姜维令大将偷袭祁山大营。邓艾半夜虚战蜀军,亲自引军去相救祁山军营。姜维料得邓艾夜战的真实战略目标,也亲引大军接应张翼。最终双方混战,蜀军内外夹攻,打败魏军。

蜀主昏庸无能,宠信小人黄皓,朝中贤臣渐退,小人渐进,阿谄之辈越多。右将军阎宇,身无寸功,阿附黄皓,得重要官爵。他听闻姜维统兵在祁山,让黄皓向蜀主言,姜维屡战无功,可命阎宇替代。蜀主答应遣使召回姜维。姜维正攻打祁山大营,在蜀主一日三诏令下,不得不班师退守汉中。

姜维第八次北伐曹魏,在战事有利的前提下,又一次被蜀主听信小人谗言召回朝廷。邓艾见蜀军退兵,赢得不明不白,担心是姜维计谋,不敢令将士追袭蜀军。

姜维八次北伐中原,失败的原因。

  • 蜀地易守难攻,运粮困难。川蜀地理是一个大盆地,周围是高山峻岭,地势险要。常言道,蜀道难,难于出青天。蜀国的地理易守难攻,在战略防御上,很有优势。但凡事物有利也有弊,蜀军想北伐,粮草运输非常困难,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孔明、姜维北伐常受粮草供应不足,或粮道被魏军所断,不得不退军汉中。
  • 魏国勇将辈出,兵多将广。魏国国境地域大,人口多,勇将名士辈出,魏国军力数量多,作战悍勇,虽缺少统一排阵演练。
  • 魏名将邓艾阻挡。姜维北伐中原,遇此身死对头,魏名将邓艾所阻。邓艾对姜维,如同司马懿对孔明。
  • 蜀主听信谗言,三次召回姜维。蜀主后期,刘备留下的贤臣先后逝世,蜀主刘禅开始宠信中常侍黄皓,朝中小人当道,贤臣远走,朝中无人直言,朝政日益腐败。蜀主因听信小人黄皓谗言,数次召姜维回京,以此姜维北伐半途而废。

姜维回京城,得知是小人黄皓搬弄是非,向蜀主表明忠诚,欲杀黄皓。蜀主不肯,黄皓假意向姜维请罪,发誓不干国政。姜维忿恨而出。秘书郎卻正建议姜维屯田避祸。姜维向蜀主奏请屯田,蜀主同意。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权,请联删。

喜欢三国的朋友,请加关注,喜欢此文章的朋友可点赞,转发, 分享,收藏。

标签: 姜维邓艾黄皓三国夏侯霸

更多文章

  • 姜维北伐十一次,最远打到了何处?是现今的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姜维,诸葛亮,蜀汉,费祎,邓艾,曹魏

    诸葛亮病逝以后,姜维作为诸葛亮的高足被极力推荐给刘禅,同时反复劝谏北伐是维系蜀汉存亡的关键。刘禅也坚持北伐的战略,但在诸葛亮之后主政的蒋琬、费祎都消极的执行北伐战略,致使姜维没有大的作为。延熙十六年(253年),费祎被刺身亡,姜维逐步独掌军权。一朝权在手,就把令来行。当年夏天,姜维就率领数万大军出石

  • 魏延据守汉中10年,汉中安如磐石,为何姜维连30天都守不住?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魏延,姜维,蜀汉,汉中,曹魏,刘备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三国演义》开篇以简单的三句话,正式开启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各个诸侯之间相互攻伐不断的故事。在这场群雄争霸的中,刘备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一个。刘备出身卑微,以治席贩履为生,但在天下大乱时,借助其所谓中山靖王之后的名声,成为三分天下的诸侯之一。刘备取荆州,

  • 球哥单换格林,勇士卫冕不在话下!库里是诸葛,普尔就是姜维?

    历史解密编辑:皮皮文章J标签:格林,库里,郎佐·鲍尔,姜维,勇士,普尔

    球哥单换格林,勇士卫冕不在话下!库里是诸葛,普尔就是姜维?所有人有个错觉,是格林串联起了库里汤普森这些牛人,串联了勇士这只球队。我的观点恰恰相反,是有一帮牛人需要一个串联的人,勇士的体系需要一个串联的人,这个是谁都可以,只要他能防守有串联的能力。我相信这样的人联盟很多,一开始也许效果不如格林,可这个

  • 给姜维一个不投降的皇帝,他能完成克复中原吗?

    历史解密编辑:游侠网标签:姜维,钟会,邓艾,诸葛亮,蜀汉,刘禅

    文/天语“老将军,可知天水姜伯约?”说到三国中“智勇双全”的武将,怎么也离不开姜维。他吸引我的地方,不是因为他是诸葛亮之徒,也不是因为他是后蜀最耀眼的将领,而是他那尽心尽力为蜀汉操劳的一生,每当读到历史中为国家效忠到生命最后一刻的故事,总是会让读者感到有种发自内心的力量涌出。而这时回过头看姜维那传奇

  • 姜维后人:姜维兵败后,妻儿也惨被杀害,从此绝后

    历史解密编辑:夏觅一年标签:姜维,钟会,魏国,诸葛亮,邓艾,刘禅

    姜维后人,姜维兵败后妻儿也惨被杀害从此绝后!姜维,是三国时期蜀国的名将,不仅勇猛有余,才智也过人,但是据史书记载,他似乎没有留下子嗣,但也有说,他似乎也有一个女儿一直处于隐居,所以应该还是有后人留下的,只是,按照历史来讲,姜维留下子嗣的可能性确实不大。当时,姜维是魏国的将军,诸葛亮看上了他的能力,意

  • 诸葛亮去世后, 他的儿子却反对姜维北伐, 这是为什么呢!

    历史解密编辑:农民老顾标签:姜维,蜀汉,曹魏,谯周,三国,诸葛亮,诸葛瞻,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姜维北伐,在《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中被称为九伐中原,是指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军姜维北伐曹魏的战争。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后主刘禅册封姜维为右监军、辅汉将军。之后,姜维又在蜀汉担任镇西大将军、卫将军、大将军等官职。在此基础上,姜维进行了十次左右的北伐中原。对于姜维北伐来说,无疑是在贯彻诸葛亮的

  • 姜维一眼看破玄机!赵云一生从未中箭,关羽为何屡屡中箭?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姜维,赵子龙,关羽,刘备,曹操

    关羽和赵云都是蜀汉五虎上将之一,也是那个时代君主最喜欢的将领。当年关羽子在虎牢关下秒杀华雄之后,在场的诸侯都记住他这号人物,曹操为了拉拢他,不惜给高官厚禄,赏万金,连绝世美女貂蝉都送给他,但关羽不仅不接受,报答了曹操恩情后重新回到刘备身边。赵云原本在公孙瓒手下做偏将时刘备很欣赏他的能力,公孙瓒兵败后

  • 诸葛亮原本的继承人并非姜维,苦心培养,结果却不幸早亡!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诸葛亮,姜维,蜀汉,曹魏,诸葛瑾,诸葛恪,天文学家,三国

    在三国历史上,姜维被人们视为诸葛亮的继承人。姜维(202年~264年3月3日),字伯约,天水郡冀县(今甘肃省甘谷县一带)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天水功曹姜冏之子。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姜维出身天水姜氏。年少丧父,侍奉母亲,崇拜儒家大师郑玄。公元228年,诸葛亮北伐中原时,姜维受到猜忌,不得已投降

  • 诸葛亮死后,姜维11次北伐中原,到底获得了哪些战果?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诸葛亮,姜维,曹魏,蜀汉,费祎,夏侯霸,三国,天文学家

    姜维北伐,文学作品中称为九伐中原,是指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军姜维北伐曹魏的战争。公元234年,蜀汉丞相诸葛亮病逝五丈原。诸葛亮死后,蜀汉的北伐大业并没有停止。就姜维来说,被后主刘禅加封姜维右监军、辅汉将军,统率诸军,进封平襄侯。随后历任司马、镇西大将军,兼任凉州刺史、卫将军、大将军,朝廷授予符节。基于此

  • 蜀汉后期的一位名将,反对姜维北伐,最终被乱兵所杀!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姜维,蜀汉,曹魏,钟会,诸葛亮,廖化,刘禅,三国

    张翼(?-264年),字伯恭,益州犍为郡武阳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历任梓潼、广汉、蜀郡三郡太守,出任庲降都督,后随诸葛亮和姜维北伐,官至左车骑将军,领冀州刺史。初封关内侯,进爵都亭侯。蜀汉灭亡后,魏将钟会密谋造反,成都大乱,张翼亦为乱兵所杀。张翼是蜀汉第三任庲降都督,这可以说是镇守一方的大将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