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能掐会算”不输诸葛亮、贾诩,为何孙权却不肯重用他一统三国?

“能掐会算”不输诸葛亮、贾诩,为何孙权却不肯重用他一统三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暮烟疏雨时光PLUS 访问量:3739 更新时间:2024/1/13 5:44:29

三国里面最能掐会算的谋士是谁呢?喜欢曹魏帝国的朋友,一定会说贾诩是最厉害的,他在董卓、李傕段煨张绣、曹操、曹丕等主子手下办事,从来都是算无遗策,料事如神,而喜欢蜀汉王朝的朋友,则一定会说诸葛亮、庞统、法正都是精于天文理数,掐指能算,翻眼就料定天意的一流术士,而东吴帝国这边呢,一般人们都认为周瑜只能算半个,他还没有像贾诩、诸葛亮这样的通天本领。

可在正史当中,东吴帝国却曾经出现过一个非常厉害的术士,他其实比周瑜、鲁肃吕蒙、陆逊还要能料敌先机,可惜此人脾气古怪,一直都被孙权忌恨,所以没有得到很大的重用,幸得此人刚正耿直,才得以寿终正寝,而孙权没有好好重用此人,在后世人看来真是东吴帝国最大的损失。

其人名叫吴范,字文则,东汉末年会稽郡上虞县人,他非常精通历数,熟知乡土风气,在郡中非常有名气。他因为很有本事,就被当地官府推举到京师洛阳做官,由于当时中原战乱不断,他就没有前往。

恰好这个时候,孙权在江东接管了父兄的霸业,威震东南,吴范就跑过来投奔在了他的麾下,每当有灾难或祥瑞的时候,吴范就拼命地跑到孙权面前东说西说,孙权则认为他的观星术非常有效果,而他的名气也越来越大。

起初,孙权在吴郡,想要讨伐他的杀父仇人荆州刘表麾下大将黄祖,吴范则对他说道:“今年流年不利,不如明年再动兵吧!明年某天,黄祖的主公荆州牧刘表一定会身死国亡的!”孙权听了之后,半信半疑,冷笑着不搭理他的建议,还是强行出兵,结果打不过黄祖,败兵而退。

孙权只好听从吴范的,第二年再次强行出兵,大军走到浔阳的时候,吴范见了当地的风向和气势,就驾着船追赶到孙权前面表示提前祝贺,孙权这次就不敢不听他的,立马催兵急行,一到黄祖地面,就打得黄祖连夜逃跑了。

孙权顿时大哭,认为这次捉不住黄祖了,吴范对他说道:“他不会走远的,你一定能生擒黄祖!”等到了当天夜里五更天的时候,果然就捉住了黄祖,而不久之后刘表也病死了,荆州各大派系也是四分五裂,刘备、刘琦、刘琮各怀鬼胎,北方曹操大军也气势汹汹地压了过来。

后来吴范又对孙权说道:“甲午这一年,刘备当得巴蜀益州。”可吕岱从巴蜀回来,却对孙权说道:“我看了白帝城的情况,刘备部众离落,军师庞统战死,大军死伤过半,必定拿不下蜀地的!”

孙权听了发怒,认为吴范说的完全不准,吴范冷笑道:“臣所言是上天的意思,吕岱说见是人间的现象,你到时候看吧!”结果没多久,消息传来说刘备的军师诸葛亮,大将张飞入蜀驰援,最后还是拿下了成都,孙权气得惨叫,这才不得不佩服吴范。

后来孙权又想与大都督吕蒙一起谋划如何趁刘备、诸葛亮、张飞远在巴蜀汉中,从而偷袭关羽,夺取荆州,他们把这个议题丢给东吴群臣,近侍大臣们都说不可乱来,孙权却问吴范,吴范答道:“拿得下来!”

后来关羽果真被吕蒙强行击败,躲到了麦城,并派使者前来请降,孙权又问吕范道:“关某是真的投降吗?”吴范说道:“看气势,关某是要逃走了,他说投降必定是诈降,只想乘隙而逃啊!”于是孙权派出一代名将潘璋在路上埋伏上进行拦截,不久之后侦察小分队跑来报告说,关羽大人已经逃出去了。

孙权立马慌了神,吴范冷笑道:“虽去不免!”孙权则问他,既然能捉住,那是什么时候?吴范答道:“明天中午!”孙权于是将一杆日影表竖在大营当中,又放了一个时间沙漏来等待验证奇迹的时刻,可到了正午的时候,关羽还没有被捉到,孙权怒问吴范,吴范吓得慌忙答道:“表走得有偏差,还没有到正午!”

没过多久,军中风吹帷动,吴范终于捏了一把汗说道:“必定是关羽捉回来了!”不久,营门外有人高喊吴侯万岁!一问之下,果然是关羽被擒,东吴大军已强行夺了荆州。

后来孙权要与曹魏帝国结盟,吴范对孙权说道:“以风水气运而言,曹魏帝的如今的面貌,是摆出了一次性吞吴灭蜀的图谋,我们不能完全信任他们,大王一定要有防备啊!”没多久,就有消息来说刘备率领他的倾国之兵在西陵部署,吴范赶紧对孙权说道:“后面要和刘家和亲!”后来,吴蜀修好,果如其言,吴范所说的话都得到了验证。

孙权后来任命吴范为骑都尉,又兼任东吴帝国太史令,经常跟随他到处访问,而且很多决策都由他来参议。可吴范不敢把他的秘术全部抖出来,所以对孙权说话都是有所保留的,孙权因些对他非常痛恨。

起初,孙权还是大汉朝的讨虏大将军,吴范就曾说过江南有王者之气,某年某月某天还会有大福庆,孙权就对他说道:“如果这次你又说准了,孤就封你为侯!”后来曹魏帝国世祖文皇帝陛下曹丕果然派人来封孙权为吴王,吴范恰好在庆功宴上,就对孙权说道:“昔日在吴中的时候,臣就曾经对大王说过此事,大王可还记得吗?”

孙权答道:“有的!”于是尴尬地叫来左右,立马将侯爵的绶带赐给了吴范。吴范心知孙权猜忌心非常强,就强行推辞不敢接受,等到后来满朝文武要论功行赏的时候,他才接受了都亭爵的爵位。可临到要举行封赏大典宣读诏书的时候,孙权又恨他总爱显摆自己的道法,于是又强行将其削爵除名。

吴范为人非常刚直,又喜欢对外标榜自己的威风,然而他与亲朋故交却有始有终。他与同乡魏滕交往非常深,魏滕曾经获罪,孙权天威震怒要斩杀他,而东吴帝国朝中臣子有敢劝谏者他都要斩杀,吴范就对魏滕说道:“我和你一起死!”

魏滕答道:“你死无益,你还是不要死了!”吴范说道:“你不要想太多了,我不会坐观你受死的!”于是把自己的头发都剃秃了,自己命人绑了自己跪在吴王府门前,又命人摇铃让孙权呼到,门前的摇铃官不敢摇,他说道:“为你摇铃,我必死无疑,我不敢摇!”

吴范问他道:“你有儿子吗?”对方答道:“有的!”吴范又说道:“你要是因为我而死,你的儿子我来照顾!”于是摇铃官摇了铃,孙权就命人将吴范进来,还没等吴范说话,孙权就已经震怒,想要提起方天画戟直接戳死他,可这时候吕范突然上前,叩头流血,眼泪一把鼻涕一把向他诉说,孙权只好左右徘徊,下不了手了,过了很久,他竟然消了火,并赦免了魏滕之罪。

魏滕见到吴范跪谢道:“父母能生我养我,却不能为我免于枉死,大丈夫之间相知,像吴范你这样足矣!我没有什么遗憾了!”东吴帝国黄武五年,吴范病逝,而他的长子比他还早就去世了,幼子却还年少,吴范神算的本事就此灭绝,孙权非常追思其人,就在东吴帝国扬州、荆州、交州三地疆界之中寻访所有知术数如吴范者,捉来东吴朝廷效力,并悬赏千户侯,可最终都没有一人达到吴范的境界。孙权见卒无所得,只好叹息罢了。

东吴名臣吴范的故事,就讲到这里,看官们,你们认为如果吴范在东吴获得诸葛亮在蜀汉一样的地位,这魏、蜀、吴三国的格局是不是会发生颠覆性的改变呢?

谋略不输郭嘉,求援卖主发迹,助司马懿“耗尽”诸葛亮的曹魏名臣

更多文章

  • 连贾诩都自叹不如的三国第一毒士——李儒

    历史解密编辑:挑食的老牛标签:贾诩,李儒,董卓,吕布,曹操,何进

    贾诩是三国有名的毒士,一生屡献毒计:鼓动李傕郭汜反攻长安乱国政,怂恿张绣投降曹操又反叛,离间马超韩遂定关中等等。但和他的西凉老乡李儒比起来,还是小巫见大巫。李儒究竟有多毒,看看他给董卓献的哪些毒计就知道了。毒计一:废立汉帝董卓进京后,虽然大权独揽但无奈根基不稳,于是问计李儒。李儒建议采取“废立汉帝”

  • 三国中贾诩的灭国毒计,被美国完善并使用,还瓦解了一个超级大国

    历史解密编辑:呆滞粉红葡萄干标签:贾诩,曹操,董卓,曹丕,赤壁之战,诸葛亮

    三国之所以能够成为我国古代最让后人“缅怀”的时代,就在于三国时代有着太多的传奇和风云。而谱写出三国精彩画卷的,除了赵云、关羽、张飞、张辽这些让人热血沸腾“横刀立马”的绝世猛将,还有诸葛亮、庞统、郭嘉、贾诩这些“羽扇纶巾论天下”智谋如妖的谋士。在三国谋士排行榜中,贾诩也许算是争议性最大的一个谋士,甚至

  • 千古智者一一贾诩

    历史解密编辑:独立寒秋舞芳香标签:贾诩,曹操,荀彧,荀攸,袁绍,曹丕

    哈喽,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一聊最容易被忽略的谋士,贾诩。贾诩是曹操“四大谋士”之一,一生机变百出,用计无数,算无遗策,鬼神皆惊,有“三国第一等奇才、怪才和鬼才”之称。时至今日,无论人们如何讨论三国谋士,也很少有人将贾诩作为第一谋士的竞争者,甚至连前三都进不去,大多都是什么诸葛、司马、郭嘉、荀彧什么的

  • 贾诩智谋堪比诸葛亮,为何名声却很差?他引发了一场大乱

    历史解密编辑:流连染紫悯标签:贾诩,董卓,李傕,刘备,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汉末三国时期,贾诩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谋士,《三国志》的作者陈寿甚至将其与陈平、张良相提并论,说他“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可是,贾诩在历史上的名声却很差,甚至在当时,人们对他人品的评价就不高,“昔魏文帝用贾诩为三公,孙权笑之”。既然贾诩的才智堪比诸葛亮,为何名声却很差呢?南宋的理学家陈普写过一首诗,名为

  • 贾诩为何让张绣归顺弱势的曹操,而不是强大的袁绍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鉴赏观标签:贾诩,张绣,曹操,袁绍,汉朝,曹魏,东汉

    官渡之战时,袁绍派人见张绣,希望与张绣结盟,共击曹操。使者到了,张绣想要答应。这时,贾诩冒充张绣,坐在张绣的位置上对袁绍的使者说:“你回去告诉袁绍,自家兄弟都不能相容,难道还能容纳天下的国士吗?”张绣大惊,偷偷地对贾诩说:“你怎么能这样做呢?这下回绝了袁绍,我该怎么办呢?”贾诩说:“不如归顺曹操。”

  • 曹丕任命贾诩为太尉,孙权笑了:曹魏要亡!数年才知他的先见之明

    历史解密编辑:最爱故事标签:曹丕,贾诩,孙权,太尉,曹操

    导语:熟悉三国历史和《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在那个战乱频仍的时代里出现了许多杰出的卓越人才。他们有的是万夫不当的勇武悍将,有的是智计无双的谋士智囊。他们的事迹至今为人们津津乐道。而在那个精彩的三国乱世,却有一个人显得格外与众不同。他一直都很低调,却一句话改变了汉末格局。他一直都以汉臣自居,却因自己

  • 读三国系列:贾诩真深得孙子兵法精髓,不动刀兵奇计斩樊稠

    历史解密编辑:田先生读史标签:贾诩,樊稠,李傕,董卓,马腾,大将,三国,汉献帝,曹操手下

    每天只读1页《三国演义》[呲牙],轻松养成读书好习惯[灵光一闪]!这回说到李傕、郭汜等董卓旧将占据长安,用贾诩的坚壁清野之计,击败了来攻打的马腾、韩遂的10多万西凉军,但在后续追击过程中,大将樊稠私自放走了韩遂,被李傕听到后大怒,欲加以惩戒?这时候如果你是李傕,面对手握重兵的樊稠,你会怎么除掉他呢?

  • 没有一兵一卒的文官王允为什么敢干掉董卓?223年8月11日贾诩去世

    历史解密编辑:萨沙标签:王允,董卓,贾诩,吕布,曹操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作者:萨沙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没有一兵一卒的文官王允为什么敢干掉董卓?223年8月11日:曹魏重要谋士贾诩去世。很多人不知道,其实贾诩是董卓集团的重要大臣。一说早在20多年前,年轻的贾诩就在董卓手下出谋划策。《三国演义》中的李儒,在真实历史中根本不存在,可能就是贾诩。

  • 三国谋士贾诩的智谋到底有多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龙皇来了标签:贾诩,曹操,吕布,董卓,王允,曹丕

    提到三国谋士,很多人可能第一时间会想到卧龙凤雏,可实则有一人不输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这个人就是谋士贾诩。诸葛亮、庞统擅长的是阳谋,那么贾诩可真正擅长的就是阴谋。而且,但凡被贾诩算计的人,无不会倒大霉。笔者盘点贾诩的阴谋如下:1,算计吕布【解析】司徒王允用美人计加连环计,促使吕布杀了董卓。但是,王允

  • 《三国志》对贾诩评价极高,奈何贾诩的名声还是臭,被称为“贼”

    历史解密编辑:思情讲故事标签:贾诩,曹操,董卓,袁绍,刘表,荀攸

    贾诩是曹操“四大谋士”之一,一生机变百出,用计无数,算无遗策,鬼神皆惊,有“三国第一等奇才、怪才和鬼才”之称。陈寿作《三国志》,将他和著名的颍川士族领袖荀彧及其侄子荀攸合传,说:“荀攸、贾诩,庶乎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其良、平之亚欤!”称赞贾诩具有张良、陈平之才,这评价不可谓不高。贾诩是凉州武威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