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北朝文学家庾信经历过什么?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如何?

南北朝文学家庾信经历过什么?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888 更新时间:2024/1/21 12:59:45

庾信,字子山,小字兰成,别名庾兰成、庾开府、庾义城,是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庾信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

张爱玲曾写过喜欢庾信的诗赋,胡兰成在《今生今世》中写《民国女子张爱玲》时用过一段庾信的赋:“树里闻歌,枝中见舞,恰对妆台,诸窗倂开,遥看已识,试唤便来。”以此来表达 “爱玲与阳台外的全上海即是这样的相望相识,叫一声都会来到房里似的。”意思真是极好,胡兰成果真是最懂张爱玲的人,也不知张爱玲是先从哪个兰成喜欢起的……

庾信的诗赋对唐代文学发展有着广泛的影响,为“初唐四杰之先路”(纪昀语),比如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千古传诵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发端于庾信《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中的这句:“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成为诗于古而胜于古的绝唱。

杜甫极为欣赏庾信的诗赋,年轻时曾盛赞李白的诗“清新庾开府”,中年之后留有诗句“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庾信生平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杜甫读出了庾信从清新,到意纵横,一生萧瑟乡关情,感受到家国之痛、故土难回的共鸣,是庾信隔着时代的知音。

庾信祖籍河南新野,南郡江陵人(今湖北荆州),出身于“七世举秀才,五代有文集”的家庭,为东晋文学家庾阐的后人,父亲庾肩吾为南梁中书令,也是当时著名文学家。庾信出生于梁武帝天监十二年(513年),这年父亲庾肩吾27岁,太子萧统13岁,萧纲11岁,萧绎6岁,徐摛43岁,徐陵7岁,这些都是与庾信命运相关联的人物。

庾信出生这年,创四声八病的一代大家沈约离世,这没有什么必然关联,只是交代一句文化背景环境:庾信是读着以沈约为代表的“永明体”诗作长大的,因此日后庾信律诗规整,被后世学者喻为唐诗的先驱。比如这首《燕歌行》:

代北云气昼昏昏,千里飞蓬无复根。

寒鴈嗈嗈渡辽水,桑叶纷纷落蓟门。

晋阳山头无箭竹,疎勒城中乏水源。

属国征戍久离居,阳关音信绝能疎。

原得鲁连飞一箭,持寄思归燕将书。

渡辽本自有将军,寒风萧萧生水纹。

妾惊甘泉足烽火,君讶渔阳少阵云。

自从将军出细柳,荡子空床难独守。

盘龙明镜饷秦嘉,辟恶生香寄韩寿

春分燕来能几日,二月蚕眠不复久。

洛阳游丝百丈连,黄河春冰千片穿。

桃花颜色好如马,榆筴新开巧似钱。

蒲桃一杯千日醉,无事九转学神仙。

定取金丹作几服,能令华表得千年。

这首诗是庾信人到中年,江陵陷落故国不再之后所作。从边地苍莽风光入手,描述了激烈的战争造成夫妻分离的痛苦,与在春光旖旎的日子里饮酒修道的快乐生活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强烈的反战情绪。此诗笔意纵横,上承曹丕,下起高适,清代刘熙载评价说:“庾子山《燕歌行》开唐初七古。”

南北朝是我国比较混乱的历史时期,一些人、物、事,不捋一遍不够清晰。先来说一下庾信生活的几个阶段,37岁之前,生活在梁武帝萧衍在位期间。萧衍就是那位动不动出家一段时间,再由大臣们用钱从寺庙赎回来的狂热佛教徒皇帝,他对汉传佛教具有重大影响,汉传佛教徒断食酒肉实行吃素,就是由他开始制定的规矩。

这位菩萨皇帝在位四十八年,是南朝经济文化最繁盛的时期,长子萧统为太子,庾信15岁入宫成为昭明太子萧统的侍读,萧统爱好诗文,两人经常唱和,庾信有首《奉和山池》颇被世人称道:

乐官多暇豫,望苑暂回舆。

鸣笳陵绝限,飞盖历通渠。

桂亭花未落,桐门叶半疏。

荷风惊浴鸟,桥影聚行鱼。

日落含山气,云归带雨馀。

此诗可见庾信咏物功底,精细而清新,还有游山的诗句也非常清丽:“涧底百重花,山根一片雨。”萧统文学造诣也很深,首次在文选中整理录入了民间收集的古诗十九首,此后这些佚名作者的《古诗十九首》才得以文字形式单独流传下来。

可惜这位皇太子在母亲去世后过于悲伤,几近绝食,守孝期结束后,身体已经拖垮,英俊青年几乎变成羸弱老朽,年仅三十一岁就去世了,弟弟萧纲续为太子,此时庾信十九岁,任东宫抄撰博士,父亲任太子中庶子,主管文书,父子常出入宫禁,徐摛、徐陵父子也在宫中任文职,均才华横溢,诗文渐渐形成“徐庾体”,文风绮丽,当时后进纷纷效仿。

史书记载庾信“幼而俊迈,聪敏绝伦”,成人后“身长八尺,腰带十围”,是个相貌堂堂的英武汉子。公元542年,庾信为郢州别驾(郢州治所在今湖北武汉),彼时湘东王萧绎任江州刺史(今江西九江),所辖境内有人叛乱发生械斗,庾信奉命前去与萧绎讨论水战之事,乱党听闻庾信名德,四散而逃,梁主深为赞赏,时年庾信30岁,诸事顺遂。33岁时曾受命聘于东魏,以文章辞令获得很高声誉,成为南北文化交流的佳话。一切转变来自37岁这年的“侯景之乱”,庾信开始了人生下半场,笔下渐渐有了老杜所说的“意纵横”,少了宫体诗的浮艳之色。

侯景本为东魏叛将,在众臣反对之下,菩萨皇帝萧衍还是收留了他,但后来梁朝与东魏通好,引发他的不满,548年冬,侯景以清君侧的名义在安徽寿阳发起叛乱,549年三月攻破都城建康(南京),菩萨皇帝萧衍被困台城,竟活活饿死,太子萧纲即位,为梁简文帝。庾信在动乱中散失二儿一女,逃往江夏栖身(今湖北武昌)。551年十月,萧纲被杀,庾肩吾、徐摛相继去世,徐陵被拘在北齐,庾信接二连三受到冲击,倍感世间苍凉。直到552年三月,侯景之乱才被平定,萧绎即位于江陵,为梁元帝,任命庾信为右将军,封武昌县侯,加散骑常侍。

梁王室为帝位之争纷纷招引北齐和西魏为外援,导致被觊觎而不自知。554年四月,梁元帝萧绎派庾信出使西魏,在庾信滞留长安期间,西魏大军一路南下攻破江陵,萧绎被俘,年底被杀。

庾信《拟咏怀》第十一首,悲叹梁元帝萧绎江陵之败:

摇落秋为气,凄凉多怨情。

啼枯湘水竹,苦坏杞梁城。

天亡遭愤战,日蹙值愁兵。

直虹朝映垒,长星夜落营。

楚歌饶恨曲,南风多死生。

眼前一杯酒,谁论身后名。

从此后,庾信被迫留在北方生活,再也没能回到南方。西魏政权以及后来取而代之的北周,对庾信等南朝名士都极有礼遇,北周贵族也都重视文采,因此也不肯放他南归,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都是一品大员的官职,又封临清县子,食邑五百户,世称“庾开府”。

庾信一方面身居显贵,受皇家礼遇,被奉为文坛宗师,物质上极度优渥;另一方面又深切思念故国乡土,为自己不得已身仕敌国而羞愧,为不得自由而愤怨,精神上极度痛苦,因此后期诗文大多都是乡关之思,如名篇《哀江南赋》、《枯树赋》等,其中《怨歌行》假借远嫁长安的南方女子之口,直接抒发了自己滞留长安不得南归的苦愁:

家住金陵县前,嫁得长安少年。

回头望乡泪落,不知何处天边。

胡尘几日应尽,汉月何时更圆。

为君能歌此曲,不觉心随断弦。

江陵被破后,梁朝王公贵族及百姓男女数万口被掳掠到长安,作为战利品分赏三军做奴婢,有的贵族女子被迫下嫁。这首诗就是以这样背景的女子口吻写出,语言浅显,却充分表达了眷恋家乡又无可奈何的绝望心情。

庾信认为自己形同“倡家遭强娉,质子值仍留”(《拟咏怀》),一直郁郁寡欢,到67岁才因病得已去职,但仍不予南归,两年后,卒在长安,结束了滞留北方的二十七载岁月。这一年正是581年,杨坚称帝,建立隋朝,暂时统一中华大地,结束了自东汉末年以来三百余年的分裂局面。

庾信早期是南朝宫体诗代表作家,这类诗作今存较少,多为奉和咏物之作,内容较空乏,只在声律和用词技巧上有过人之处;入北之后,风格大变,多为吟咏亡国之痛、羁旅之愁,留下不少传世诗篇,成为整个北朝时代影响最大的诗人,他的际遇,使他成为最早将南方文学的文采与北方文学的气骨融合统一的作家,清代倪璠《庾子山集注》中称其“穷南北之胜”;王夫之《古诗评选》中言:“六代有心有血者,惟子山而已”,因他后期的诗里有自我,有灵魂,而当代其他诗人还没有自我的觉察。

灵魂的吟咏,可以穿过时光抵达后人,譬如引发了大诗人杜甫的共鸣。钱钟书也曾评价庾信的诗赋:早作多事白描,晚作善运故实,明丽中出苍浑,绮缛中有流转。

庾信貌似流水春旗的一生,却暗含了多少悲思,也促成了他诗文的独特性,好比木心谈张爱玲:她是乱世的佳人,世不乱了,人也不佳了。这句话,某种程度上,仿佛也适合庾信。

标签: 庾信南北朝

更多文章

  • 大明悍将李如松是什么人?他是如何活出自我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如松,明朝

    千里马与伯乐选自《战国策·楚策四》,现在引申为善于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俗话说,虎父无犬子,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李成梁镇守辽东期间,组建了实力强悍的辽东铁骑,边界的外族势力被打得服服帖帖,根本不敢造次。李如松虽然在宁夏和朝鲜立下了举世战功,

  • 皇太极去世时长子都34岁了 皇太极为什么让六岁的顺治接手位置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清朝,皇太极

    还不了解:皇太极传位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皇太极死后长子都已经34岁了。皇太极为什么让一个六岁的小孩子继承位置?皇太极是怎么想的?皇太极从1626年以34岁袭承汗位,到10年后(1636年)称帝,再7年后(1643年)猝死,前后在位17年,除之前已经夭折三

  • 崇祯杀袁崇焕真的是因为反间计吗 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崇祯,袁崇焕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崇祯和袁崇焕,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崇祯当初为什么要袁崇焕?崇祯真的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吗?历史上有没有这件事?反间计?不存在的。崇祯杀袁崇焕,是因为袁崇焕出任督师以来,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昏招迭出,连犯十大滔天之罪,罪无可恕,不得不杀。实际上,查相关史料,

  • 刘备攻打吴国时让诸葛亮镇守后方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备,三国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刘备于赤壁之战后,先后拿下荆州、益州,建立了蜀汉政权。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公元221年,刘备在益州登基称帝,随后,刘备以报孙权夺取荆州、杀害关羽之仇为由,打算出兵攻打东吴,此时赵云不顾刘备的斥责而上疏劝阻刘备,赵云称国贼是曹操而不是孙权,等

  • 朱棣的皇位是抢侄子才得到的 后世人为何很少骂这个谋权篡位者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棣,明朝

    还不了解:朱棣名声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棣明明是谋朝篡位上位的皇帝,后世人为什么很少骂朱棣?朱棣对国家的贡献到底有多大?朱棣在历史上名声并不算好,后人时常以得位不正来批判他。然而,对历史的评价从来不是一清二白那么简单,朱棣被后世公认为“明成祖”,足以证明

  • 孙权坚持破坏同盟,让吕蒙取荆州的用意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孙权,三国

    赤壁之战后,曹操败退出荆州,其后,关羽被刘备托付驻守"荆州",因而后来才有了关羽"大意失荆州"的故事。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汉末名将关羽在我国民间有着很高的地位,被尊为“武圣”、“关二爷”,俨然忠义、勇猛的化身。不过,提到他时人们除了想到其阵斩颜良、水淹七军

  • 他是被忽略的曹魏名将,一生辅佐了三位君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三国,曹魏

    三国(220年-280年)是在汉朝与晋朝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国家。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这三国之中,曹魏无疑是最强大的一方。在此基础上,曹魏不仅谋臣众多,在武将上也是人才济济。对于曹魏武将来说,既包含了张郃、张辽、徐晃、于禁、乐进等曹魏五子良将,也有

  • 大清第一才女兼皇后,此女是谁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孝全纯皇后,清朝

    大清历史上一位才女——孝全纯皇后,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孝全纯皇后的家族中一共出现了4位皇后,可见孝全纯皇后的家族显赫。在孝全纯皇后参加选秀之后就被皇帝选中成为了妃子,当时孝全纯皇后只有16岁,可是皇帝已经40岁。孝全纯皇后只用了10年,就升为了皇后。孝全纯皇后是钮祜禄氏,本

  • 李煜后宫的一对姐妹花,因争宠关系破裂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李煜,五代

    李煜的后宫之中也有着很多美女,今天我们讲的就是大小周后,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这对姐妹花中的姐姐叫周娥皇,周娥皇长得十分貌美,并且在歌舞方面都有颇高的造诣,此外在吟诗写作方面也有着十分杰出的才能。于是在后来周娥皇就受到了皇帝的注意,并且周娥皇在后来也受到了皇帝的宠爱,就这样仅

  • 刘邦当上皇帝之后 刘太公的晚年生活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邦,刘太公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太公,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刘邦当上皇帝后,其父亲还在人间,刘太公的晚年生活怎么样?刘太公有再生下孩子吗?汉高祖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在历史上是非常特殊的一位太上皇,他未曾当过皇帝,却因为儿子成了皇帝,被尊为太上皇,但是他的这个尊称,就古代伦理而言,依然是人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