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明悍将李如松是什么人?他是如何活出自我的?

大明悍将李如松是什么人?他是如何活出自我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673 更新时间:2024/1/8 1:30:31

千里马与伯乐选自《战国策·楚策四》,现在引申为善于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李成梁镇守辽东期间,组建了实力强悍的辽东铁骑,边界的外族势力被打得服服帖帖,根本不敢造次。李如松虽然在宁夏和朝鲜立下了举世战功,但在此之前,他却是以纨绔子弟示人,常常是骄纵不可一世。

众人常说,投胎是个技术活,李如松的运气就很好,投到了李成梁门下。李成梁是辽东总兵,相当于辽东军区司令员,所以就算李如松没有才能,也能混个脑满肠肥。不过,要想在军中立足,只靠后台是不够的,军队是强者的天下,要想成就一番事业,还需要坚实的战功。

史料记载:

“以父廕为都指挥同知,充宁远伯勋卫。骁果敢战,少从父谙兵机。再迁署都督佥事,为神机营右副将。”

在父亲的恩荫下,李如松被任命为都指挥同知,李如松从小就跟着父亲学习兵书战策,亲身体验战争的残酷,他凭借勇武和战功,升任神机营右副将。

可是,在重文轻武的明朝,李如松也不会被人重视,如果在和平年代,李如松只得被文官踩在脚下,或许只有战争年代,才能凸显他李如松的才干。偏偏,李如松还是个不知死的主儿,处处和文官作对,成为众人眼中的纨绔子弟。

史料记载:

“巡抚许守谦阅操,如松引坐与并。参政王学书却之,语不相下,几攘臂。”

担任宣府总兵期间,巡抚许守谦来视察工作,李如松竟然拉着许守谦一同落座,在以文制武的明朝,这事情可大可小。参政王学书看事情不成体统,就劝李如松坐到一边去,李如松岂是肯让人的主?立马就跟王学书吵吵起来,甚至挽胳膊要上手,好不容易才被旁人劝住。

总而言之,当时李如松名气不大,但毛病很多,和那些王孙公子如出一辙,在旁人眼中,李如松就是个吃软不吃硬的混世魔王。但即便李如松如此嚣张,他仍然稳居高位,一方面在于李成梁的威慑力,另一方面,万历皇帝很看好李如松。

宁夏之役,一举成名

俗语讲得好,是骡子是马牵出来溜溜,要想证明自己不是怂包,李如松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打一场打胜仗,用战功堵住那些人的嘴。

万历二十年,拜在宁夏叛乱,御史梅国桢推荐李如松前去平叛,李如松被任命为提督陕西讨逆军务总兵官,统领辽东、宣府、大同、山西各路援军。

李如松到达宁夏,虽说李如松是头一个担任提督的武将,但理论上讲他仍要服从总督的命令。可是,李如松的脾气可不管这一套,他根本不管总督的命令,凡事独断专行。尚书石星上疏万历,参了李如松一本,万历皇帝并没有大发雷霆,而只是下诏警告了一下李如松。

之所以李如松可以嚣张跋扈,主要在于万历的信任,虽说万历经常不上朝,但对于军国大事他还是要过问的,对于李如松的能力,万历持肯定态度。

李如松到来之前,董一元、麻贵等将领,已经率兵攻城多次,但宁夏城岿然不动。李如松命麻贵找来三万只麻袋,并装满土,麻贵一脸狐疑,不过还是听命照做了。第二天攻城,李如松下令,在城下堆积麻袋,士兵们踏着麻袋登城。

奈何叛军防守严密,多数麻袋被炮石击落,麻袋计策失败。之后,李如松再次派兵猛攻,依旧不见效果,随后李如松下令修建堤坝,十七天造成,所谓水火无情,为了攻下城池,李如松想到了水攻。

开闸之日,大水冲毁了北关,叛军以为明军要从北关攻入,不曾想,李如松来了个声东击西,派精锐部队进攻南城,李如松率先登上城楼,宁夏城被明军击破。拜一族被屠戮一空,由此一役,李如松名声大噪,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名将。李如松用战功堵住了文武大臣的嘴,也证明了强将手下无弱兵。

激战平壤,悍不畏死

宁夏战役刚刚平息,李如松再次被调往朝鲜,因为日本企图以朝鲜为跳板,攻入大明。面对日军的进攻,朝鲜军不堪一击节节败退,朝鲜国王李昖逃出平壤,全国八道全部落入日军手中,朝鲜国王随即向明朝求援。

公元1593年,明廷派李如松率兵四万援助朝鲜,其中就有辽东铁骑一万人,江浙步兵,也就是戚家军的后裔三千人。虽说明军数量不算,但都是精锐中的精锐,战力极为强悍。

不久,明军开赴平壤城下,日军严阵以待。李如松采取围师必阙的套路,三面围城,空出一面。由于日军向来轻视朝鲜军,于是李如松命祖承训率兵换上朝鲜军装,偷袭西南门。

接着再命令吴惟忠攻打牡丹峰,李如松亲率大军攻打东门,一时间狼烟四起,战场上喊杀震天。日军的火器在城头上接连起伏地响起,明军被打得几乎抬不起头来。

少数明军开始后撤,李如松拔出宝剑,砍倒几名逃兵,止住了逃跑的趋势。战事陷入到白热化,为了攻下城池,李如松立下重赏,招募死士,明军舍死忘生奋力厮杀。

日军火器装备精良,并非一般军队可比,吴惟忠胸部中弹,而李如松也被炮火击中,栽倒在地。李如松从灰土中爬出,才发现马已经被炸死,之后换了匹马继续指挥作战。

在李如松的指挥下,明军无不以一当十,在明军潮水般的攻势下,日军终于败下阵来,平壤城被攻克,日军大败。

或许大多数官二代都是纨绔子弟,但李如松是个例外,除了脾气臭了点,能力可谓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在万历朝为明帝国立下赫赫战功。

不过名将也终有一死,万历二十六年,鞑靼土蛮侵犯辽东,李如松率轻骑追击捣巢,与数万鞑靼骑兵遭遇。虽然李如松率所部三千余人浴血奋战,但终究寡不敌众,乱军之中阵亡……

二十年后,明军在萨尔浒战败,或许当时的人们都在怀念那个曾经战无不胜的李如松,如果二十年后的他还活着,老将出马,或许明军也不至于败得如此之惨了。

标签: 李如松明朝

更多文章

  • 皇太极去世时长子都34岁了 皇太极为什么让六岁的顺治接手位置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清朝,皇太极

    还不了解:皇太极传位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皇太极死后长子都已经34岁了。皇太极为什么让一个六岁的小孩子继承位置?皇太极是怎么想的?皇太极从1626年以34岁袭承汗位,到10年后(1636年)称帝,再7年后(1643年)猝死,前后在位17年,除之前已经夭折三

  • 崇祯杀袁崇焕真的是因为反间计吗 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崇祯,袁崇焕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崇祯和袁崇焕,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崇祯当初为什么要袁崇焕?崇祯真的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吗?历史上有没有这件事?反间计?不存在的。崇祯杀袁崇焕,是因为袁崇焕出任督师以来,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昏招迭出,连犯十大滔天之罪,罪无可恕,不得不杀。实际上,查相关史料,

  • 刘备攻打吴国时让诸葛亮镇守后方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备,三国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刘备于赤壁之战后,先后拿下荆州、益州,建立了蜀汉政权。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公元221年,刘备在益州登基称帝,随后,刘备以报孙权夺取荆州、杀害关羽之仇为由,打算出兵攻打东吴,此时赵云不顾刘备的斥责而上疏劝阻刘备,赵云称国贼是曹操而不是孙权,等

  • 朱棣的皇位是抢侄子才得到的 后世人为何很少骂这个谋权篡位者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棣,明朝

    还不了解:朱棣名声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棣明明是谋朝篡位上位的皇帝,后世人为什么很少骂朱棣?朱棣对国家的贡献到底有多大?朱棣在历史上名声并不算好,后人时常以得位不正来批判他。然而,对历史的评价从来不是一清二白那么简单,朱棣被后世公认为“明成祖”,足以证明

  • 孙权坚持破坏同盟,让吕蒙取荆州的用意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孙权,三国

    赤壁之战后,曹操败退出荆州,其后,关羽被刘备托付驻守"荆州",因而后来才有了关羽"大意失荆州"的故事。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汉末名将关羽在我国民间有着很高的地位,被尊为“武圣”、“关二爷”,俨然忠义、勇猛的化身。不过,提到他时人们除了想到其阵斩颜良、水淹七军

  • 他是被忽略的曹魏名将,一生辅佐了三位君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三国,曹魏

    三国(220年-280年)是在汉朝与晋朝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国家。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这三国之中,曹魏无疑是最强大的一方。在此基础上,曹魏不仅谋臣众多,在武将上也是人才济济。对于曹魏武将来说,既包含了张郃、张辽、徐晃、于禁、乐进等曹魏五子良将,也有

  • 大清第一才女兼皇后,此女是谁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孝全纯皇后,清朝

    大清历史上一位才女——孝全纯皇后,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孝全纯皇后的家族中一共出现了4位皇后,可见孝全纯皇后的家族显赫。在孝全纯皇后参加选秀之后就被皇帝选中成为了妃子,当时孝全纯皇后只有16岁,可是皇帝已经40岁。孝全纯皇后只用了10年,就升为了皇后。孝全纯皇后是钮祜禄氏,本

  • 李煜后宫的一对姐妹花,因争宠关系破裂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李煜,五代

    李煜的后宫之中也有着很多美女,今天我们讲的就是大小周后,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这对姐妹花中的姐姐叫周娥皇,周娥皇长得十分貌美,并且在歌舞方面都有颇高的造诣,此外在吟诗写作方面也有着十分杰出的才能。于是在后来周娥皇就受到了皇帝的注意,并且周娥皇在后来也受到了皇帝的宠爱,就这样仅

  • 刘邦当上皇帝之后 刘太公的晚年生活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邦,刘太公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太公,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刘邦当上皇帝后,其父亲还在人间,刘太公的晚年生活怎么样?刘太公有再生下孩子吗?汉高祖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在历史上是非常特殊的一位太上皇,他未曾当过皇帝,却因为儿子成了皇帝,被尊为太上皇,但是他的这个尊称,就古代伦理而言,依然是人臣

  • 赵武灵王称得上是雄才大略的君主 他最后的下场为何那么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赵武灵王,赵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赵武灵王下场,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战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单论各国君主中具有雄才大略的,有秦王嬴政、秦昭襄王、秦孝公、魏文侯、齐威王、燕昭王、楚顷襄王等。而在赵国也有一位称得上是雄才大略的君主,那就是赵国第六代国君武灵王赵雍。赵武灵王的许多想法措施在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