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名臣孙嘉淦是个什么样的人?雍正为何会重用他?

清朝名臣孙嘉淦是个什么样的人?雍正为何会重用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671 更新时间:2024/1/24 8:05:11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孙嘉淦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唐朝初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诛杀大哥李建成,夺取了政权。在李建成的旧部中,有一人名叫魏征,此人敢于直谏,多次用语言激怒李世民。李世民几度想要杀魏征,但最终还是把魏征的话当作金玉良言,魏征因此成为青史留名的谏臣。在清朝雍正年间,也有一位十分出名的谏臣,他敢讲真话不怕死,被雍正夸赞为“直谏第一人”。此人名叫孙嘉淦,是康熙、雍正、乾隆时期三朝名臣。

孙嘉淦,字锡公,山西人。他的祖父曾是明朝末年的知县,后来清军入关,投降了清朝。孙嘉淦的父亲孙天绣熟读诗书,可惜没有考中举人,因此对儿子们教育十分严苛。孙嘉淦兄弟四人从小被父亲逼着学习经史子集,只有过年时才能休息2天。所谓“严父出骄子”,孙嘉淦兄弟四人,除了老大孙正淦病逝外,其余三兄弟孙鸿淦、孙嘉淦、孙扬淦,都考中进士,一门三进士,而且是亲兄弟,在山西绝无仅有,在全国也十分罕见。

孙嘉淦在家中排行老三,为人耿直,进入翰林院不久,就给康熙上奏提建议,让康熙十分欣赏。孙嘉淦的老师是清朝著名的大学士朱轼,在老师的关照下,孙嘉淦屡受提拔。康熙驾崩后,雍正一改传统的用人方式,雍正用人不拘一格,他喜欢有胆识、有作为的大臣。反而对“性格乖张”的官员不是很喜欢。孙嘉淦快人快语,不爱钱财,只爱名声的特点,正好符合雍正的胃口。但雍正最初,并没有注意到孙嘉淦这号人物,直到有一次在大殿上,孙嘉淦给雍正提了3条建议,让雍正怒发冲冠。

原来,雍正登基不久,为了博得一个“从谏如流”的好名声,鼓励大臣提建议。朝廷官员知道雍正性格刻薄,都是提一些浅显的建议。只有孙嘉淦当真了,孙嘉淦写了一篇奏折,名曰《孙嘉淦上书陈三事》,这份奏折的意思大概有三点:即亲骨肉、停捐纳、罢西兵。可以说这3条建议句句都说到了要害之处。雍正登基之初,立即关押了自己的亲兄弟胤禵,监视胤禟等人。所以,很多人认为雍正是篡位,孙嘉淦让雍正“亲骨肉”,实际上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戳到了雍正的痛处,雍正十分生气。

另外,雍正初年,国库空虚,雍正用人不拘常理,鼓励纳捐,即可以花钱卖官,孙嘉淦提出“停捐纳”,也是和雍正过不去。雍正在西北用兵,是急于证明自己,是想用“外战”来稳定“内政”,孙嘉淦却偏偏要雍正“罢西兵”。孙嘉淦提的这三条建议,虽然句句都是真话,但每一条都让雍正不爽。于是,雍正在大殿上对孙嘉淦咆哮到:“此乃狂胜邪!”雍正让孙嘉淦认错,否则就拉出去斩了。哪料到孙嘉淦不怕死,他昂首瞪着雍正,就等雍正命人将自己拉出去。

正在此时,孙嘉淦的老师、大学士朱轼站出来为学生说话,朱轼对雍正说:“孙嘉淦狂妄,本当斩首,但臣服其胆!”雍正听完后,忽然明白,如果自己杀了言官,必定会在历史上留下骂名,孙嘉淦为人耿直,是朝廷所需要的臣子。雍正转悲为喜说:“朕亦服其胆!”雍正说这句话后,大家都松了一口气。事后,孙嘉淦没有被问罪,反而被雍正升为国子监司业,官升两级。

孙嘉淦以直言敢谏出名,雍正朝的著名大臣,例如年羹田文镜等人,无不被孙嘉淦参奏过。有一次,雍正问孙嘉淦:“你这么做,不怕得罪人吗,你图什么呢?”孙嘉淦说:“天下有两种人,一种为利,一种为名。我孙嘉淦不爱钱,不惜命,只为留下一世美名。”雍正听完后,对他更加欣赏。雍正曾评价孙嘉淦:

朕自从继位以来,敢于直言进谏者,孙嘉淦乃第一人。

也就是说,在雍正心中,孙嘉淦乃雍正朝“谏臣第一人”。乾隆登基后,对孙嘉淦更加重用,因为孙嘉淦公正耿直,乾隆命他担任左都御史、吏部尚书等人。乾隆十八年,孙嘉淦病逝,享年71岁,谥号“文定”。

标签: 孙嘉淦清朝

更多文章

  • 朱祁镇被放过来之后 朱祁钰为什么没有对他下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朝,朱祁钰

    对朱祁钰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当年白居易官场失意,以深宫中的宫女妃嫔为表象,写出一首充满幽怨意味的《后宫词》,其中“可怜红颜总薄命。最是无情帝王家”这一句更是道出了千年以来帝王家的残酷。权力至上,没有亲情、友情与爱情。1449年,瓦剌部落大举入侵大明。明英宗

  • 窦德妃在后宫中过着怎样的生活?她的结局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窦德妃,唐朝

    对窦德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李显去世之后,韦皇后灭掉李氏家族,想要跟武则天一样,当上皇帝。当李唐再次遭到劫难的时候,临淄王李隆基就发起了“唐隆之变”,把韦后的势力全部清除掉了,而且让自己的父亲李旦登上皇位。但是,局面并没有得到平息,当时还存在一个问题,那

  • 萧观音是什么出身?她为何会被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萧观音,辽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萧观音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的皇帝和皇后,要说中国历史上最惨的皇后还是要讲一下辽代的皇后,那就是名叫萧观音的皇后,竟然被自己的丈夫亲自赐死,而且死后的尸体任由士兵践踏,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萧观音的出身是萧家,当时的萧家是贵族,而且在那个时期

  • 袁崇焕为大明王朝效力 最后为什么会死在自己人手里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朝,袁崇焕

    你真的了解袁崇焕之死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反间计,成本出奇的小,收益却相当的大,无数的英雄豪杰,因为它倒在了自己人的刀下。公元1630年,一代抗清名将袁崇焕以极其惨烈的方式在帝都被凌迟,其兄弟妻子被流放。据野史记载,当时民众都认定他通敌卖国,袁崇焕受刑时,其尸体被百姓抢食,

  • 万贞儿独得盛宠,为什么只是贵妃没能当上皇后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万贞儿,明朝

    对万贞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宪宗是明朝第八位皇帝,他有一位万贵妃,最为得宠。明宪宗甚至想封万贵妃为皇后,但是遭到母亲周太后的强烈反对,所以没能如愿。而周太后反对宪宗立万氏为后的理由有两个:比皇帝年长太多和出身低微。万贵妃原名万贞儿,公元1430年出生。父

  • 赵匡胤篡位的时候 后周大臣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赵匡胤,北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赵匡胤篡位,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960年,赵匡胤装扮成率军北进抵抗契丹与北汉的联合入侵,谁曾想到,赵匡胤在率军离开国都离开封市二十公里的陈桥驿,突然发动兵变,将赵光义、赵普等人下龙袍加身独立为帝。原来敌人的入侵是错误的,夺权是正确的,赵匡胤独立为帝的消息传遍了整个

  • 曾三次垂帘听政的褚蒜子,她为东晋政权带来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褚蒜子,东晋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褚蒜子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古代封建社会,皇帝处理政事,后宫不得干政。但是当继位的皇帝年纪尚幼不能单独处理朝政时,要么有肱骨大臣代为理政,要么幼帝母亲垂帘听政。历史上就有许多太后垂帘听政的例子。而这位女人竟然先后三次垂帘听政,她就是东晋康帝司马岳的皇后褚

  • 在三国这个乱世时期,统军能力最强的究竟是哪几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统军能力

    东汉末年,局势动荡,曹操携天子令诸侯,刘备自称汉室后裔,孙权也独霸江东,自此三国鼎力,那么大家觉得三国时期统军能力最强的几位是谁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4. 孙坚。孙坚东汉末期军阀将领,当时参加伐董联军以长沙太守来尊称孙坚。孙坚参军后多次成功平定汉末叛乱,又随

  • 乾隆继后乌拉那拉氏突然剪发,晚年有多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乾隆,清朝

    乾隆13年,乾隆带着乌拉那拉氏进行第4次南巡,到达杭州后那拉氏突然发疯,剪断了自己的长发,这让皇帝和大臣们万分震惊,因为断发意味着那拉氏公然反抗皇权,结果可想而知,那拉氏的命运就此改变,晚年十分凄惨。那么为何那拉氏会做出这样的举动,此事还要从乾隆第一任富察皇后的去世讲起。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

  • 皇帝和妃子住的地方有何不同?揭秘其建筑风格和布局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古代,清朝

    紫禁城主要分为前三殿和后三宫。前三殿是皇帝居住和办公的场所,后三宫则是妃嫔们居住的地方。今天我们详细给大家讲讲前三殿和建筑风格和布局。前三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简称前三殿,是外朝的中心区域。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明初称奉天殿,后称皇极殿,清称太和殿,是明清皇帝举行典礼的大殿,为展示皇权至高无上,所以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