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伊秉绶的一生是怎样的?他为什么能进入扬州四贤祠?

伊秉绶的一生是怎样的?他为什么能进入扬州四贤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513 更新时间:2024/3/20 20:12:18

对伊秉绶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伊秉绶,男,汉族,公元1754年生,寿命62岁。属相狗,星座为水瓶座,福建宁化人。扬州四贤祠:供奉欧阳修苏轼、王士祯,另一位是书法家。

《清史稿·列传二百六十五》记载“在扬州,宏奖文学。殁后士民怀思不衰,以之配食宋欧阳修、苏轼及清王士祯,称四贤祠。”

伊秉绶在扬州,弘扬褒奖中国传统文化国学,去世后士绅和老百姓怀念思念他,经久不衰。将他的牌位配置到原来已有的“三贤祠”,即祭祀宋欧阳修、苏轼,还有清朝王士祯,改称为“四贤祠”。

“伊秉绶,字墨卿,福建宁化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迁员外郎。”

伊秉绶出生于一个书香门弟的官宦人家。其父伊朝栋,是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进士。伊秉绶幼年受到父亲亲自教育,稍大时从师老乡阴承方,史称“通程朱理学……讲求立心行己之学。”

长大后的伊秉绶,更是受到名师青睐。先是受到大学士朱珪的赏识与纪晓岚的器重,拜纪为师,又拜当时最负盛名的书法家刘墉为师学书法。这种历练,真是命运的垂青。

伊秉绶26岁中乡试,30岁赴京赶考,举中正榜,便留居北京,有一度还住在纪晓岚家中,给他孙子上课。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36岁的伊秉绶进士及第,授县处级的刑部主事。

伊秉绶从政,清正廉洁。九年后,晋升副厅局级的刑部员外郎奉命出任湖南乡试副主考官。同年,伊秉绶升任地市级的广东惠州知府,问民疾苦,裁汰陋规,行法不避豪绅。

伊秉绶在断案方面也屡见奇功,尤其是大案要案。陆丰有一黑社会团伙,肆意抢劫勒索,无恶不作,伊秉绶制定详细方略,一举抓获主要犯罪嫌疑人七人,并从重从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嘉庆六年(1801年),广东惠阳陈亚本将要叛乱,少将军衔的提督孙全谋却不发兵。伊秉绶于是派遣差役七十馀人,趁黑夜捣其老巢,生擒陈亚本,馀党窜入羊矢坑。

不久,博罗陈烂屐又谋乱,伊秉绶请求派兵,可是,提督又一次拒绝了。伊秉绶争论说:“发兵愈迟,民之伤残愈甚。”提督不得已,派兵三百人。

伊秉绶回复说:“侦察虚实,三四人就足够了。如果用兵剿灭,这分明是以寡敌众,白白浪费精力。”提督不听,下令少校军衔的游击郑文照率三百人往,结果兵败,只身逃回归,叛乱遂成。

伊秉绶后来因为其他事情被降职,兵士平民都到军营为他请愿。当时提督既拥兵不前,其手下的上尉军衔的标兵卓亚五、朱得贵还通贼纵掠。伊秉绶愤懑不已,又力请兵助力。

可是,碰上总督吉庆心情不好,平白无故地给伊秉绶安上了一个失察教匪的罪名,并追究他的领导责任。正在这时,新总督倭什布视察惠州,士民数千人自发组织起来,申诉伊秉绶冤情。

上级知道了这件事,特赦免去伊秉绶的罪责,并给他官复原职,送至南河富庶地区,授任市地级的扬州知府。由于伊秉绶的正直,给当地带来了和平,实现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当时,伊秉绶刚刚奉命调研高邮、宝应水灾,只用一小舟,借宿百姓家,风餐露宿,必定亲阅手记。等到他正式上任,事必躬亲,赈贷之事,锱铢必较,官吏想贪污的机会都没有。

伊秉绶大力提倡富商巨室,捐助设粥厂,费用以万两白银计。还出重拳诛杀了北湖大盗贼铁库子及其党羽,杖罚诡道诳愚之徒聂道和,其它奸猾扰民者,都一律从严治之。

虽然遭遇大灾之年,平民饥困,但是都生活安定,没有发生背景离乡逃难的,也没有恐惶迷惑的情绪存在。伊秉绶由此获得广泛赞誉,后又升任副省级的河库道、盐运使,均官评称职。

后来,伊秉绶因为父亲去世,丁忧去职,在家赋居长达八年。直到嘉庆二十年(1815年),已经62岁高龄的伊秉绶奉诏入京,途经扬州时,不幸染病去世。

伊秉绶承其父亲的学派,以宋儒为宗。在惠州,建丰湖书院,以小学、近思录课诸生;在扬州,宏奖文学。殁后士民怀思不衰,以之配食宋欧阳修、苏轼及清王士祯,称四贤祠。

国学名篇《千字文》有言“磻溪伊尹”,直译为文王磻溪遇吕尚,商汤伊尹是依仗。伊秉绶不但是一位有魄力有能力的官员,而且,名垂青史的主要方面是书法。《清史列传》谓:“秉绶工八分隶。”

《国朝先正事略》谓其“隶书愈大愈见其佳,有高古博大气象。”与邓石如并称“南伊北邓”,又与桂馥齐名。以其“隶书超绝古格,在清季书坛放一异彩”而被后人瞩目,评价甚高。

现代书法家沙孟海说:“伊秉绶是隶书正宗,康有为说他集分书之大成,很对。其实,他的作品无体不佳,落笔就和别人分出仙凡的境界。”

标签: 伊秉绶清朝

更多文章

  • 清朝名臣孙嘉淦是个什么样的人?雍正为何会重用他?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孙嘉淦,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孙嘉淦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唐朝初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诛杀大哥李建成,夺取了政权。在李建成的旧部中,有一人名叫魏征,此人敢于直谏,多次用语言激怒李世民。李世民几度想要杀魏征,但最终还是把魏征的话当作金玉良言,魏征因此成为青史留名的谏臣。在清朝雍正年间,也

  • 朱祁镇被放过来之后 朱祁钰为什么没有对他下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朝,朱祁钰

    对朱祁钰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当年白居易官场失意,以深宫中的宫女妃嫔为表象,写出一首充满幽怨意味的《后宫词》,其中“可怜红颜总薄命。最是无情帝王家”这一句更是道出了千年以来帝王家的残酷。权力至上,没有亲情、友情与爱情。1449年,瓦剌部落大举入侵大明。明英宗

  • 窦德妃在后宫中过着怎样的生活?她的结局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窦德妃,唐朝

    对窦德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李显去世之后,韦皇后灭掉李氏家族,想要跟武则天一样,当上皇帝。当李唐再次遭到劫难的时候,临淄王李隆基就发起了“唐隆之变”,把韦后的势力全部清除掉了,而且让自己的父亲李旦登上皇位。但是,局面并没有得到平息,当时还存在一个问题,那

  • 萧观音是什么出身?她为何会被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萧观音,辽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萧观音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的皇帝和皇后,要说中国历史上最惨的皇后还是要讲一下辽代的皇后,那就是名叫萧观音的皇后,竟然被自己的丈夫亲自赐死,而且死后的尸体任由士兵践踏,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萧观音的出身是萧家,当时的萧家是贵族,而且在那个时期

  • 袁崇焕为大明王朝效力 最后为什么会死在自己人手里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朝,袁崇焕

    你真的了解袁崇焕之死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反间计,成本出奇的小,收益却相当的大,无数的英雄豪杰,因为它倒在了自己人的刀下。公元1630年,一代抗清名将袁崇焕以极其惨烈的方式在帝都被凌迟,其兄弟妻子被流放。据野史记载,当时民众都认定他通敌卖国,袁崇焕受刑时,其尸体被百姓抢食,

  • 万贞儿独得盛宠,为什么只是贵妃没能当上皇后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万贞儿,明朝

    对万贞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宪宗是明朝第八位皇帝,他有一位万贵妃,最为得宠。明宪宗甚至想封万贵妃为皇后,但是遭到母亲周太后的强烈反对,所以没能如愿。而周太后反对宪宗立万氏为后的理由有两个:比皇帝年长太多和出身低微。万贵妃原名万贞儿,公元1430年出生。父

  • 赵匡胤篡位的时候 后周大臣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赵匡胤,北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赵匡胤篡位,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960年,赵匡胤装扮成率军北进抵抗契丹与北汉的联合入侵,谁曾想到,赵匡胤在率军离开国都离开封市二十公里的陈桥驿,突然发动兵变,将赵光义、赵普等人下龙袍加身独立为帝。原来敌人的入侵是错误的,夺权是正确的,赵匡胤独立为帝的消息传遍了整个

  • 曾三次垂帘听政的褚蒜子,她为东晋政权带来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褚蒜子,东晋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褚蒜子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古代封建社会,皇帝处理政事,后宫不得干政。但是当继位的皇帝年纪尚幼不能单独处理朝政时,要么有肱骨大臣代为理政,要么幼帝母亲垂帘听政。历史上就有许多太后垂帘听政的例子。而这位女人竟然先后三次垂帘听政,她就是东晋康帝司马岳的皇后褚

  • 在三国这个乱世时期,统军能力最强的究竟是哪几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统军能力

    东汉末年,局势动荡,曹操携天子令诸侯,刘备自称汉室后裔,孙权也独霸江东,自此三国鼎力,那么大家觉得三国时期统军能力最强的几位是谁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4. 孙坚。孙坚东汉末期军阀将领,当时参加伐董联军以长沙太守来尊称孙坚。孙坚参军后多次成功平定汉末叛乱,又随

  • 乾隆继后乌拉那拉氏突然剪发,晚年有多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乾隆,清朝

    乾隆13年,乾隆带着乌拉那拉氏进行第4次南巡,到达杭州后那拉氏突然发疯,剪断了自己的长发,这让皇帝和大臣们万分震惊,因为断发意味着那拉氏公然反抗皇权,结果可想而知,那拉氏的命运就此改变,晚年十分凄惨。那么为何那拉氏会做出这样的举动,此事还要从乾隆第一任富察皇后的去世讲起。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