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历史上的魏延最后是怎么死的?

揭秘:历史上的魏延最后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784 更新时间:2024/2/29 17:16:01

诸葛亮病逝五丈原,临终前做好安排,将蜀汉伐魏大军撤回到国内。诸葛亮的遗命是这样的:杨仪率领大军先发,魏延率军断后,姜维在魏延和杨仪之间。如果魏延不服从命令,则大军就自行出发,退回到汉中。诸葛亮死后,杨仪命令参军费祎到魏延军中,去探测魏延的态度。魏延认为,丞相虽然死了,但伐魏大业却不应该终止。应该让丞相府的人护送灵柩回国,由自己带领大军继续伐魏。魏延同时还认为,自己是前军师征西大将军,是不应该听从杨仪派遣部署的,更不会给他做“断后将军”。为了留在魏国境内继续作战,魏延与费祎共同商量留下和回去人员的部署和分派,并强迫费祎亲笔书写,与自己联名通知诸位将领。费祎先是答应下来,然后说回去给杨仪解释一下,魏延不知是计,放走了费祎。费祎走后,魏延后悔,又看到杨仪在安排撤兵事宜,非常愤怒,于是决定自己先行撤退。撤退途中,魏延烧毁了依山而建的阁道,并率先占领了褒谷口,派兵迎击杨仪等。杨仪率军紧紧咬住魏延军,派出将军王平(本名何平)迎战,魏延军队多数人不支持魏延,魏延兵败被杀。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魏延叛乱,表面上看,是他想代替诸葛亮率军伐魏,得不到满足便向杨仪发泄仇恨,实际上,魏延的叛乱,费祎在其中起到了非常坏的作用,可以说,他是一个隐蔽的重大推手。假如他能够发挥自身的优势地位,也许魏延、杨仪的结局都不会是那个样子。所以说,尽管魏延叛乱他并没有参与,但从国家和军队完整的层面上来说,费祎仍然难辞其咎。或者说,他是最有可能阻止这场内乱的人,但他却并没有这样做。

在说明费祎责任之前,先说明两个问题,一是诸葛亮是不是要设计杀魏延;二是魏延是不是叛乱。

说魏延是诸葛亮设计杀死的,主要依据有两条:一是魏延曾经提出给他一万兵,出子午谷,迅速攻下长安,然后和诸葛亮会师,没有得到诸葛亮的认可。《魏延传》当中说魏延,“常常说诸葛亮胆怯,感叹自己的才能不能尽情发挥”。二是诸葛亮的撤军安排,同样是《魏延传》中所说,“如果魏延不服从命令,大军便自行先撤”。实际上,这两条都不是诸葛亮要杀魏延的依据。前面一条,两人不过是军事层面上的意见不一致,诸葛亮要稳打稳扎,逐步蚕食得地,而魏延则是弄险速胜,有点儿速胜论和持久战之争,上升不到政治争斗层面上来。后面一条,诸葛亮说的是魏延或者不服从撤退命令,并没有说魏延“或者叛乱”。让大军现行撤回,就是让魏延知难而退,一个得不到后勤供应的军队,是无法继续作战的。这就是说,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魏延是退也得退,不退也得退。何况,诸葛亮的部署也是让魏延在最后,这和整个部署安排并不矛盾。

相反,诸葛亮一直比较重视魏延,在初次北伐前就让魏延做了前锋,丞相司马,后来更是让魏延做到了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封南郑侯这样的高位。必须指出,这些任命虽然都是皇帝的权利,但在诸葛亮时代的蜀汉国,没有诸葛亮的认可,任何人的升迁都是不可能。所以说,诸葛亮的安排后所说的话只是一种担心,担心不执行部署安排,并不是担心魏延会反叛。

这就来了第二个问题,魏延是不是叛乱?

《三国志•魏延传》有个评论,认为魏延不过是想代替诸葛亮,没想到却要听从杨仪的安排,因此气愤难忍,从而铤而走险。因此结论为“并不是想背叛蜀国”。这并没有错,但魏延在撤军过程中烧毁了阁道,还占领了褒谷口不让大军撤回,这已经超出了对杨仪“泄愤”的范畴,事实上造成了军队的分裂。所以说,“乱军”也是叛乱,这属于自作孽,怪不得别人。就像是士兵哗变,不管是什么原因,能说不是“乱”吗?

不过,魏延之乱是在费祎来了又走了之后,所以,再来看看费祎的责任。

当魏延要留在魏地继续作战,并和费祎一起做了将领的部署安排,费祎没有指出魏延这样做的危害,而是耍了一个滑头,《魏延传》用了一个“欺哄魏延说”一语。他是怎么说的呢?费祎说:“我要为你回去向杨长史解释一下,他是个文官,不大懂军事,一定不会违抗您的命令。”费祎此来,是看看魏延会不会执行诸葛亮的部署,而不是魏延和杨仪谁执行谁的命令的问题。蜀国军队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安全完整地将军队撤回到汉中,而不是谁懂不懂军事的问题。而恰恰在这两个问题上,费祎说了不该说的话。

促使魏延作乱的两个条件,一是想留在魏地继续作战,二是不愿意听从杨仪指挥调遣。费祎应该说的应该做的,就是要打消魏延继续作战的念头,告诉他这不是执行杨仪的命令,而是执行丞相的遗命。

魏延想留下来继续作战,主要的理由是不能因为丞相诸葛亮一个人而毁了国家大业,但诸葛亮这个丞相不一样,他不仅是丞相,军队总司令,伐魏前线总指挥,还是皇帝的“相父”,是蜀国权力运行中枢,绝不仅仅是一个人的问题。诸葛亮之死,是蜀汉国家的重大变故,许多方面都要作出相应的调整,绝对不是运送回“丞相灵柩”这般简单。费祎应该态度鲜明地告诉魏延,这才是当前的国家大事,这时候连皇帝都要改变自己的日程安排,何况你一个前线将军?!假如你魏延一定要一意孤行,我费祎肯定不支持你,其他人能听你的吗?如果只是你一支军队孤军作战,能打败魏军吗?至于要不要执行杨仪的命令,费祎完全可以避开这个问题,说这是丞相最后的命令,已经和诸将下达了,诸将也正在做着这方面的准备,是不适合再做改变的事情了。同时应该明确地告诉魏延,诸葛亮已经有了部署,这时候绝对不是他和杨仪闹意气的时候。而费祎却说回去解释,这就让国家的军队行动问题变成了两个人的问题,客观上更加重了魏延对杨仪的愤恨。

费祎理直气壮地表明自己的态度,魏延会杀掉费祎吗?应该不会。杨仪作为诸葛亮的军中长史,经常规划军队的分布安排,想办法筹集军粮,是一位很好的参谋长兼后勤部长,诸葛亮十分爱惜他的才干。魏延是一员猛将,诸葛亮同样十分欣赏,但最大的问题是两人不和,虽然诸葛亮不愿意偏袒其中一方,但也经常为此表示遗憾。两人的矛盾已经非常尖锐,有时候争论问题,魏延甚至要拿刀比划着假装要杀杨仪。这个时候,费祎就会插在他们两人中间,进行规劝开导。所以史书会说:“在诸葛亮的一生当中,所以能各尽魏延、杨仪的能力而任用他们,多仰仗费祎匡正补救的力量。”从这个角度看,费祎如果明确自己的态度,魏延当不会杀掉费祎,杨仪派费祎前往魏延处,恐怕也是有这方面的考虑。退一步说,即便是魏延要胁迫费祎,费祎也应该留下来和魏延周旋,即便是以身殉国,也是职责所在。

可惜,费祎不该说的说了,不该做的做了,让两个人的怨恨进一步加深,最终导致了蜀国军队的重大损失。所以说,魏延叛乱,费祎并没有起到规劝、制止的作用,反而成了一个隐蔽的重要推手,从这个方面来说,费祎也是难辞其咎。

标签: 魏延蜀汉

更多文章

  • 北宋朝政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薛居正为何一直屹立不倒?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薛居正,北宋

    薛居正是一位传奇。他一生励志,凭借守正不桡,坚韧不拔的信念取得了官宦生涯的高位。历任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四朝。主持监修《旧五代史》,是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薛居正在北宋赵匡胤登基之后开始受到重用。公元973年,开宝六年,薛居正被提拔为宰相

  • 孙权对出使蜀国功臣卸磨杀驴,这个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孙权,三国

    赤壁之战后,孙权虽然自霸一方,但由于北方的魏国势力太过强大,所以他不得不在魏蜀之间左右摇摆,寻找平衡。当曹丕让他把太子送到北方当人质后,这种平衡彻底打破,孙权就不得不向蜀国示好,于是派出了使者入蜀。可是,当这个人很好地完成了使命,回到吴国后却没有受到重用,后来更是因为他推荐的一个人犯事而被贬斥回了老

  • 盘点历史上三位封号同为长乐的公主,她们的命运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长乐公主,唐朝

    长乐公主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在古代女子地位极低,有的出生平民人家,有的出生富贵家族或者皇家。虽着历史的演变也有很多的变化,比如唐朝公主拥有一定程度的婚姻自由,有多位公主改嫁。五代十国时期,后梁太祖下诏令守寡女儿金华公主出家为尼。被认为是太祖为推恩公主夫家

  • 徐庶在曹操那里的待遇,诸葛亮知道后说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徐庶,三国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徐庶在曹操那里所受到了什么待遇呢?徐庶不知道大家对他的了解有多少,他跟曹操关系又是如何呢?他为何出现在曹操军营,他在那里遇到的待遇就真的很好吗,还有他跟蜀汉灭亡又有什么样的联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其实徐庶并没有受到很好的待遇,其中

  • 刘贺作为历史上第一个被臣下废黜皇帝 刘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朝,刘贺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贺被废,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海昏侯墓于2011年在江西南昌开始发掘,海昏侯刘贺这位仅当了27天的西汉皇帝,终于从茫茫历史长河中再次走回大众的视野。作为雄才伟略的汉武帝之孙,刘贺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何被权臣霍光拥立为帝,又为何在27天之后就被霍光废黜?成为中国历史

  • 朱元璋原名叫做朱重八 朱元璋后来为什么改名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元璋,名字

    很多人都不了解朱元璋改名,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朱元璋,从一个草根成为开国皇帝,创造了历史奇迹。关于朱元璋的传说有很多,其中,朱元璋的名字很有意思。朱元璋原名叫朱重八,后来改名叫朱元璋,是为了“诛灭元朝”吗?1.朱重八这个名字是怎么起的。朱元璋,出生在一个地地道道的贫农家庭,世代为农

  • 蜀汉猛将众多,诸葛亮真正欣赏的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古代,蜀汉

    在蜀汉方面,自刘备开始创业起,到蜀汉基业已定,这前后数十年,跟随刘备的猛将众多,最有名的莫过四虎上将:关羽、马超、张飞、黄忠。以及魏延、刘封等等,甚至包括以后关羽和张飞的后代小将们。但是在这么多的将领中,诸葛亮真正看中的,却不过只有两位:第一位当属赵云。赵云,身长八尺,相貌堂堂,是一员面相很威严的将

  • 朱元璋找道士算命 朱元璋最后为何将他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朱元璋,道士

    很多人都不了解朱元璋和道士,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天问鬼神。”古代中国的迷信程度是非常深的,上至九五之尊下至黎民百姓,都非常崇尚鬼神之说,尤其是在面对人生大事的时候,总是想要通过算命问鬼神来给自己做心理建设。可是在历史上也有那么一位君王,他对于迷信鬼神之说就不

  • 朱元璋当初延续殉葬制度 朱元璋死后殉葬的妃子有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元璋,明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朱元璋殉葬制度,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需要注意的是,朱元璋不是“恢复”,而是“延续”殉葬制度。殉葬,这是一个残酷的名词,在古代中国历史中,殉葬既是“臭名昭著”,却也被一些君王所推崇。随着封建社会的建制完成,社会人权的提高,殉葬才逐渐消失,在秦朝之后的中原文明历程中,汉民

  • 魏延和姜维如果联手的话 两人多久能将张颌斩于马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姜维,魏延

    很多人都不了解姜维和魏延,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三国时代群雄割据,战乱频繁。既然是乱世,自然名将辈出,如蜀汉五虎上将,曹魏五子良将都是当时名将,战功显赫。但随着时光流逝,尤其到了三国中后期,很多名将日渐凋零。在诸葛亮北伐时,就出现了无人可敌曹魏张郃的尴尬局面。张郃作为五子良将之一,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