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顺治去世时选择辅佐大臣的时候 顺治为何选择索尼和鳌拜等四人

顺治去世时选择辅佐大臣的时候 顺治为何选择索尼和鳌拜等四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746 更新时间:2024/1/20 1:31:28

顺治去世前,为何要安排索尼、鳌拜等四位辅政大臣,来扶保康熙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顺治十八年(1661年),弥留之际的顺治皇帝选择将皇位传给年仅八岁的皇三子玄烨,这便是历史上的康熙皇帝。与此同时,顺治皇帝还一改此前他即位时,由满洲宗室贵族担任“辅政王”的传统,任命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等四人为“辅政大臣”,共同扶保幼主。

顺治皇帝之所以要如此安排,完全可以说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并且为何顺治皇帝要选择这四个人来担任“辅政大臣”,这篇文章就来告诉大家答案。

多尔衮专政,给顺治皇帝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阴影。

清崇德八年(1643年),清太宗皇太极突然离世,由于此前皇太极并没有就皇位继承问题作出明确安排,皇太极长子、肃亲王豪格与皇太极的弟弟、睿亲王多尔衮均对皇位虎视眈眈,双方各不相让,甚至隐隐有了火并的危险,而新兴的大清王朝也随即陷入到了巨大的危机之中。

最终,在郑亲王济尔哈朗的首倡下,不满六岁的皇太极第九子福临登上了皇位,这便是历史上的顺治皇帝。而济尔哈朗和多尔衮则担任辅政王,共同署理朝政,其中,郑亲王济尔哈朗排在多尔衮之前,为第一辅政王。

可很快,多尔衮也开始了对于政敌的打击和报复。

最先“遭殃”的便是郑亲王济尔哈朗了,顺治四年(1647年)二月,多尔衮以济尔哈朗建筑府第逾制,擅自使用铜狮、铜龟、铜鹤等为由,将济尔哈朗踢出权力中心让其带兵南下打仗,并且让自己的弟弟豫亲王多铎成等为新的辅政王,进一步控制了朝政。

紧跟着,多尔衮对两黄旗的高级官员和将领们进行了分化瓦解,索尼、鳌拜、遏必隆等人尽皆遭到了打压和排挤。

当然,对于他的最大政敌豪格,多尔衮同样没有心慈手软,即便是豪格统兵平定四川、手刃张献忠,立下不世之功,可依然难逃多尔衮的迫害,最终于顺治五年(1648年)四月,在狱中被多尔衮折磨致死。

至此,多尔衮将异己全部排除,在朝堂上是“一家独大”。

而伴随着多尔衮愈发的专政跋扈,他与顺治皇帝之间的矛盾也愈发尖锐。

首先,多尔衮已经将自己凌驾于了皇权之上。

多尔衮胁迫顺治皇帝先后晋封其为“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还将皇帝的玉玺、印信全部带回府中,与此同时,他还大肆任命两白旗的官员和将领,全面把控朝局,此时的顺治皇帝已然是被彻底架空了。

其次,多尔衮非常粗暴地干涉了顺治与孝庄之间的母子感情。

多尔衮制定了严格的“后宫不能干政”的制度,将“两宫太后”,即孝端文皇后和孝庄文皇后排斥了朝局之外,并且他还极力限制顺治与孝庄的接触,使得二人长时间无法碰面交流,而这也为之后顺治与孝庄之间的母子不和埋下了伏笔。

再次,多尔衮全方面地控制了顺治皇帝。

无论是顺治的日常起居,还是顺治的学业上,多尔衮都进行了粗暴的干涉,甚至有过多次在突然带顺治皇帝出宫离京的事情发生。

而这些无不带给了年幼的顺治皇帝极大的不安全感,同时,也使得其对于多尔衮产生了极大的愤恨之情。

顺治七年(1650年)十二月初九,多尔衮死于古北口外的喀喇城,顺治皇帝迫于当时的压力追封其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庙号“清成宗”,并为其举办了隆重的葬礼。

然而仅仅两个月之后,顺治皇帝在郑亲王济尔哈朗等人的支持下,便开始对了对多尔衮清算。顺治皇帝亲自下令“削爵、撤庙享、罢宗室、籍财产入宫”,并将已经入葬的多尔衮扒坟掘墓、挫骨扬灰,其所有党羽也被尽皆清除。

虽然多尔衮遭到了清算,但其给顺治皇帝已然造成了巨大的心理阴影,以至于在顺治皇帝弥留之际,产生了诸多顾忌。

为避免“权臣欺幼主”再度上演,顺治皇帝安排了四位辅政大臣。

顺治十八年(1661年),顺治皇帝病重,此时所有顺治皇子中,年龄最长的皇次子福全还不满九岁。由于担心一旦由自己年幼的儿子们来继承皇位,那么结果也必然会像他一样,经历多尔衮一般的宗室王公擅权专政,进而产生浓厚的心理阴影,于是,顺治皇帝准备将皇位传给他的堂兄、来自于饶余郡王阿巴泰家族的安亲王岳乐。然而,这一决定遭到了顺治皇帝生母孝庄太后以及当时颇有威望的德国传教士汤若望的强烈反对,汤若望甚至表示:

“幼主临朝固然会影响政局,但帝系转移也会引发新的危机。”

这个时候的顺治只得将目光重新放在自己儿子们身上,而当时虽然福全年龄更长,但皇三子玄烨因为得过天花,算是多了一张“保命符”,并且孝庄太后和汤若望也更支持由玄烨继承皇位。就这样,顺治皇帝最终决定,将皇位传给了玄烨,也就是历史上的康熙皇帝。

可此时的康熙不满八岁,顺治皇帝为了避免“权臣欺幼主”再度上演,于是放弃了他继位时,由宗室王公辅政的安排,转而任命了四位辅政大臣,即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其中索尼为首辅大臣,并规定:

“四辅臣担当国事,裁决庶务,入白太后(孝庄)。”

以此来平衡朝局。

当然,顺治皇帝与孝庄太后之所以要选择这四人为辅政大臣,也是有着其必然原因的。

一方面,这四人都是出自于“上三旗”。

其中,索尼出身于正黄旗,遏必隆和鳌拜出身于镶黄旗,而苏克萨哈则是出身于正白旗。此时的“上三旗”已经归皇帝统一管理,可以说,已经被纳入到了统治集团,所以在实际利益上,“上三旗”与皇帝是息息相关的,这四人也必将会极力维护皇权稳定。

另一方面,这四人在多尔衮专政时期以及清算多尔衮前后,都表现出了对于顺治皇帝的绝对忠心。

索尼、鳌拜、遏必隆,在豪格与多尔衮争夺皇位的过程中,就坚定地站在了豪格一边,在顺治皇帝登基后,即便是面对多尔衮的多番打压和迫害,依旧没有背叛、投降,为此索尼还被罚去盛京看守皇陵,鳌拜则更是有三次险些被多尔衮处死,可即便是如此,他们也没有退缩,仍然与多尔衮进行着对抗。于是在多尔衮去世后,顺治皇帝便重新对他们三人予以了重用,在朝堂上享有极高的地位。

至于苏克萨哈,他曾经是多尔衮的绝对亲信,可在多尔衮去世后,他直接投靠了顺治皇帝和郑亲王济尔哈朗,并果断坚决揭发多尔衮及其党羽的各种罪状,为顺治能够快速清算多尔衮集团立下了汗马功劳,因而也得到了顺治皇帝的认可与重用。

就这样,伴随着顺治皇帝去世,康熙皇帝登基,“四大臣辅政”的局面就此形成。

然而,“四大臣辅政”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苏克萨哈由于其此前“卖主求荣”的行为,一直为朝中一大批官员所不齿,再加上两黄旗与两白旗的历史矛盾,使得其倍受其他三人排斥,再加上此时的索尼体弱多病,长期告假,遏必隆又是有勇无谋,始终依附于鳌拜,这便导致了“鳌拜专权”局面的形成。

随着索尼去世,苏克萨哈被杀,鳌拜的权势达到顶点,同时他与康熙皇帝的矛盾也彻底激化。最终,在康熙八年(1669年),康熙皇帝“智擒鳌拜”,将权力收归自己手中,至此,康熙朝初年“四辅政大臣”的时代正式宣告终结。

标签: 顺治辅政大臣

更多文章

  • 诸葛亮都劝谏过刘备 刘备为什么还要坚持攻打东吴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备,诸葛亮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不顾诸葛亮劝谏,坚持攻打东吴的原因是啥?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时期的刘备,奔波了半辈子才有了自己的基业。原本靠着诸葛亮的计策,蜀国能够获得最终的胜利,但是在刘备晚年的时候发生了意外。关羽被东吴偷袭身亡,作为大哥的刘备,一怒之

  • 刘备临死前明明有遗言 诸葛亮为什么还要马谡去守街亭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诸葛亮,刘备

    还不知道:诸葛亮为何不顾刘备临终遗言,执意让马谡守街亭?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良弟谡,字幼常,以荆州从事随先主入蜀,除绵竹成都令、越隽太守。才器过人,好论军计,丞相诸葛亮深加器异。先主临薨谓亮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亮犹谓不然,以谡为参军

  • 清朝时期选秀有什么潜规则吗 妃子为什么会越选越丑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朝,选秀

    还不知道:清朝秀女为什么这么丑?选秀背后到底有什么潜规则呢?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许多晚清老照片上都记录了晚清妃子的风采,但这种“风采”属实是让现代的我们难以欣赏。所以我们对晚清秀女的印象都是丑,那么贵为天子的皇帝为什么要选这么多“丑妃”呢?选秀制从古沿用

  • 唐朝都没有消灭安禄山 安禄山最后为何死在儿子手里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安禄山,唐朝

    对安禄山没有死在大唐的手中,为何死在了自己儿子的手上?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唐朝是中国最为强大的几个朝代之一,那是一个文化极度繁荣,国力强盛如虹,外族人望而心颤,疆域往西直到中亚的朝代,那也是一个内圣外武,强大了许久的时代。唐太宗从父亲手中接过担子,这时的大

  • 廖永忠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有什么样的功绩?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廖永忠,明朝

    廖永忠,明初名将,骁勇善战,足智多谋。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廖永忠是明朝的水师名将,在明军立足江南,消灭陈汉,灭亡明夏,平定闽粤中立下大功,为明朝的统一贡献巨大。廖永忠还封朱元璋之命杀了小明王韩林儿,为其登基称帝扫清了障碍。既然廖永忠为明朝立下如此大功,那朱元璋为

  • 汉景帝杀晁错是为了阻止七国之乱?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汉景帝,汉朝

    七国之乱是发生在中国西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没错,汉景帝就算杀了建议削藩的晁错,吴王刘濞等七国的叛乱,也不会停下脚步。这一点,汉景帝在杀晁错之前,他就已经知道是这个结果了,可他依然还是杀了晁错,而且用“腰斩”这样一种残酷的刑法来杀晁错。那么汉景帝

  • 历史上平阳公主与柴绍之间有何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平阳公主,唐朝

    平阳公主,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三个女儿、柴绍之妻。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柴绍与平阳公主都是唐朝名将,为唐朝立足关中立下汗马功劳,奠定了大唐一统天下的基础。那柴绍与平阳公主是如何为大唐建功立业的呢一,结为夫妻柴绍是北周骠骑大将军、冠军县公柴烈之孙,隋朝太子右内率、钜鹿

  • 孟古青被废后去了哪里?她与顺治帝的孩子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孟古青,清朝

    孟古青是顺治帝的第一位皇后,她本名博尔济吉特·孟古青,这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据《朝鲜王朝实录》记载,顺治帝的第一个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孟古青被顺治帝废后以后,返回了蒙古科尔沁草原,并在那里产下一子。那么,这件事是真的吗?这个孩子的结局是怎样的。清朝275年历史上,仅有一

  • 秦国灭六国统一天下后 秦始皇是怎么处理六国国君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秦国,六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秦灭六国后,秦始皇是如何处置六国国君的?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了解历史学的人都知道,历史学和社会学上存在着这样的一个定律:那就是时代的进步,不代表所有的人都会受益。因为时代进步的同时,许多逆着时代潮流的人,会在时代前进的大趋势下被击

  • 朱棣麾下第一勇将是谁?张玉入敌阵舍身救主!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张玉,朱棣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朱棣麾下第一勇将张玉入敌阵舍身救主的故事。张玉是明初朱棣麾下的一位骁勇悍将,出生在祥符,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开封。早些年的他曾经在元朝时期当过枢密知院。后来元朝灭亡后,又跟着皇室一路逃到了漠北去,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