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子产是什么人?他对郑国都有哪些作为?

历史上子产是什么人?他对郑国都有哪些作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617 更新时间:2023/12/8 22:02:43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

各种各样的人才在这个时代涌现,在齐国有帮助齐桓公成功成为春秋首霸的管仲,以及拥有识人之明的鲍叔牙,在鲁国有帮助鲁庄公击败强大齐军的曹刿,在吴国有著名的伍子胥和孙武,越国有范蠡和文种,秦国有百里奚,楚国有孙叔敖。

不过,今天我们并不会讲到这些大国的名臣的故事,我们今天讲一个在春秋战国时期,和上面的那些国家相比似乎并没有那么闪耀的国家的贤臣的故事,这个国家就是郑国。但今天我们要讲到这一位郑国名臣,后人对他的评价丝毫不弱于上面那些大国名臣,甚至连孔子都多次谈到他,并且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就是春秋末年郑国的政治家、思想家、改革家——郑国国相子产

子产年少时期就拥有过人的眼光和胆识。在子产年幼时,他的父亲公子发当时担任司马,和担任司空的公子辄入侵了蔡国,甚至还俘虏了蔡国的司马,这一胜利使得郑国整个国家都很高兴。但只有子产没有附和他们,不仅如此,他还忧心忡忡地表示,身为小国,没有文治,却有武功,没有比这更大的祸患了。要是引来楚国前来讨伐我们,我们有抵抗的余地吗?要是顺从了楚国,那么晋国自然也会随之而来,这样一来在晋楚两大国的轮番进攻郑国的情况下,郑国至少好几年不会有太平日子了。

子产的父亲公子发对子产这番言论很是气愤,表示出兵是国家大事,还有执政的卿大夫在堂上,一个小孩子懂什么,这样说话是会被杀的。结果这一年的冬天楚国就因为郑国入侵蔡国的事情,带兵打上了门来,朝堂上有影响力的卿大夫们分成了两派,一派打算顺从求和,一派打算向晋国求援,结果最后郑国还是选择了向楚国求和。

但这惹恼了晋国,晋国于是也进攻郑国,郑国也不得不选择向晋国求和。而且因为求和中郑国的态度不够恭顺的原因,晋国之后又进攻了郑国,之后楚国也进攻郑国。这样一来,子产在郑国战胜蔡国之初的那一番推论得到了现实的验证。

几年后,郑国出现了叛乱,这场叛乱中他的父亲公子发被叛军杀死,郑国国君郑简公被挟持。子产当时得知这件事情后,立马组织士兵守卫大门,然后将档案库封闭收藏好,并且让士兵做好战斗准备。随后子产收殓了父亲的遗体,之后向劫持郑简公的叛乱者们发起了进攻,其他的卿大夫也带领着国人来帮助子产,诛杀并驱逐了叛乱者。这件事充分体现了子产有勇有谋的胆识。

将近十年后,之前在平定叛乱后独断专政的公子嘉被郑国人诛杀,紧接着子产被任命为卿,开始走入了最高决策层。几年后,晋国直接要求郑国派人前去朝见,子产当时被派出来对这件事进行答复,子产力陈郑国在晋楚两国之间的尴尬处境,并表示郑国并没有打算反抗晋国,但如果晋国无法体恤郑国的忧患,郑国也无法安心跟随。除了这一番对晋国不卑不亢的回应以外,子产在其他多个领域都作出了不少成绩,终于在十一年后,子产真正执政郑国。

在他执政郑国期间在郑国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刚刚上任,子产就选择改革了田制,因为贵族过分侵占土地的原因,导致春秋时期作为主要的耕地制度的井田制在郑国遭到严重的破坏,子产之前有人试图解决这一问题,但遭到了大肆反对,但子产并没有畏惧,依然继续推行,将贵族侵占的土地重新收回国家。

刚刚开始子产也一样受到了大力的抨击,但几年后,因为生产的恢复与发展,加上土地的问题得以慢慢得到解决,子产的改革开始受到拥护。在解决了土地问题之后,子产为了增加兵役和徭役的人数,于是继续推行改革,扩大兵役范围,并将国人对于“野人”的特权取消,虽然也受到了很大的阻力,但子产仍旧坚持推行,使得郑国的兵力得以增强。

而在法制上,子产更是开创性地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正式公布成文法。他将法律条文铸在了象征着王权的大鼎上,并在将其向国民公布,使得国民都能了解国家的法律。使得刑法得以以确定的形式公布出来,并体现出法律的稳定性,并以此对国民的行为产生影响,使其对于法律存在敬畏。

在内政方面,子产拥有着识人之明,他总是能够选举出优秀的人才使他们得以在合适的位置发挥出他们应有的作用。而子产又不是一个喜欢独断专行的人,所以每次要作出决策或是需要人具体去执行的时候,他都会去找到那一项事务最合适的人选,或是与其商讨,或是直接委以重任,所以,子产当政时决策和执行都很少有失误的时候。

子产不仅内政治理得有声有色,对于外交,他也充分表现了身为一个小国如何在大国之间周旋的智慧。前文我们就已经提到了,郑国因为身处晋国和楚国之间,根本无法完全摆脱两国的影响,所以子产选择在两国之间左右逢源,尽力保障本国利权,而又不至于被大国欺凌。他会为了减少郑国对晋国的贡奉毅然执行晋国执政者;也能通过外交手段解决楚国以军队来迎亲所造成的威胁;甚至为了维护本国尊严,敢于在访问晋国时毁坏晋国的宾馆。子产在外交方面的气度和能力,以及依礼而行的作风,使得他在诸侯间饱受赞赏。

子产作为郑国执政者,被孔子赞叹为国家的柱石。在他执政郑国期间,一年时间,就使得浪荡子弟不再游手好闲,老年人不再需要手提负重,儿童也不再需要下田耕种;第二年,市场的买卖回归公平,不再故意抬高物价;第三年,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四年农民收工敢把农具房子田地不带回;五年,不再强制服兵役,并简化了丧葬礼仪,不再强制。当他去世后,郑国的年轻人失声痛哭,老人竟哭得像个孩子,表示,子产去世后,老百姓将来还能依靠谁?百姓自发地选择摘下身上的珠玉,到民巷聚众痛哭三个月以纪念子产,全国的娱乐都暂时停止。

标签: 子产春秋

更多文章

  • 吕布前后期的实力有何变化?为何会这样?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吕布,汉朝

    要说三国谁是第一猛将,相信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吕布,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有一场足以让吕布的猛将形象跃然纸上的战役,这便是虎牢关之战。在此战中,关东诸侯联军对战董卓,吕布用强悍的实力成为关东诸侯联军心中的噩梦。在这场战役中,

  • 安禄山敢在盛世时期造反 安禄山哪里来的勇气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朝,安禄山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唐代安禄山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安禄山敢在大唐盛世起兵造反,谁给安禄山的勇气?安禄山是怎么想的?古代造反,基本上都在乱世。那时候,自然灾害频发,民变四起。中央对全国的控制力严重减弱,皇权的威信不在,地方上不服从中央的管理,不听中央的

  • 于谦有哪些功绩?明英宗为何非要处死他?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于谦,明朝

    于谦是明朝大臣,也是一位民族英雄,在土木堡之变时,组织领导了京师保卫战,守住了大明王朝。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原本是于谦的一首借物抒怀之作,却没想到一语成谶,这句诗最后真的成为了于谦结局的注脚。1457年2月,大明朝皇权更迭

  • 皇帝的位置只有一个 司马师和司马昭为何没有内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司马师,司马昭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司马师和司马昭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司马师明显强于司马昭,司马师和司马昭为何没有跟弟弟内斗?司马家族特别能生,司马懿的老爹司马防生了8个儿子,号称司马八达。司马懿本人又生了9个儿子,司马昭也有9个儿子,司马炎更别提了,有26个儿子。

  • 廖永忠立下赫赫战功,为什么最后会被坐罪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廖永忠,明朝

    廖永忠,明朝初期名将,在明朝建立的过程中,立下卓著战功,得到朱元璋“功超群将,智迈雄师”的赏赐,但他最后的结局却是坐罪赐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首先我要说的是,廖永忠之死,有两个原因。第一、人心不足蛇吞象,他属于自己作死廖永忠跟着哥哥爱巢湖

  • 金朝末代皇帝金哀宗,他有哪些作为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完颜守绪,金朝

    完颜守绪,即金哀宗,他是金朝的亡国之君。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金哀宗在位十年,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给人的感觉和明朝亡国之君崇祯一样,都不太像亡国之君,但恰恰是这样,所以很多人觉得可惜。完颜守绪登基后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大胆启用了一批文武兼备的官员,同时重用了抗蒙

  • 陈朝末代皇帝陈叔宝,他是如何导致陈朝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陈霸先,陈朝

    陈叔宝,即陈后主,南北朝时期陈朝末代皇帝,他在位期间,荒废朝政,耽于酒色,醉心诗文和音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南北朝并不是一个王朝,而是历史上一段分裂时期,由刘裕篡东晋建立南朝宋开始,至公元589年隋灭南朝陈为止。所以南北朝最后一个皇帝就是陈朝的末代皇帝陈后主

  • 长平一战后白起为何没有乘胜追击攻打齐国攻陷邯郸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白起,战国

    在历史上,能称得起“战神”和“杀神”的,只有战国时期的秦国名将白起。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白起,战国末年的“战国四大名将”之首,极善用兵,擅长大兵团作战,最喜欢采用歼灭战的方式杀伤敌方有生力量,使敌方兵力蒙受巨大损失。白起一生最为世人所熟知的一场战役莫过于长平之战。这一战,白起作为秦军主将,面对

  • 在古代皇都有哪些称呼?为何会有这种叫法?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皇帝,汉朝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的称号。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在一些古装电视剧中,经常会听到一些君王、国王自称为寡人、孤、孤王等,这也就是南面称孤、称孤道寡。当然从秦始皇始称皇帝开始,皇帝则自称朕。那古代君主、国王、诸侯为什么管自己叫寡人呢?小时候看电视的时候,听到那些君主

  • 三国时期陈群为何会跟随曹操?在曹魏的地位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陈群,三国

    三国时期人才的比例即便放到任何一个朝代都是较高的,以上问题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中国的古代史源远流长,中华的文化也是博大精深,自古以来就出现了很多杰出的人才。而这种场景在春秋战国时期达到了顶峰,就有孔子、老子、韩非子、荀子等一系列杰出的人才,还有项氏家族、赵氏家族、魏氏家族、韩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