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昭是什么出身?他在东吴的地位怎么样?

张昭是什么出身?他在东吴的地位怎么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738 更新时间:2023/12/25 17:23:18

三国时代,在东吴的职业人团队之中,张昭应该是一个重量级的人物,但同时也是一个悲情人物。“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

“内事不决问张昭”、“带投大哥”这些都是网络上调侃东吴重臣张昭的段子,在众多网友心目中,张昭似乎成了个没什么骨气的老头子。然而,真实历史上的张昭,远没有这么简单,他是吴主之下声望最高的人,作用堪比曹魏之荀彧、蜀汉之诸葛!

徐州名士,天下共举

张昭字子布,徐州彭城人(进江苏徐州),生于公元156年(曹操生于155年)。年少时便好学,擅长隶书,随白侯子安学习《左氏春秋》,与琅琊人赵昱、东海人王朗一道闻名又互为友好,徐州的才士陈琳等对他颇为称赏。比曹操小一岁的张昭,在当时可谓天下名士,声名远播。

既然有了名声,仕途也会很顺利,张昭成年后曾被举荐为孝廉,但他推辞没有接受。徐州刺史陶谦慕名察举他为茂才,被张昭拒绝。陶谦认为张昭轻视他,因此将张昭监禁。后经好友赵昱援救才被释放。张昭成年之后,正好是黄巾起义爆发(184年)的时候,所以他选择归隐不仕也是容易理解的。

张昭后来辅佐孙策,荆州牧刘表想要亲自写信给孙策,写完后先给名士祢衡看,祢衡看完后讥笑刘表,说道:“像这样是想要让孙策帐下的孩童读吗,还是想要让张子布看到?”

由此可见,就连一向狂傲的祢衡,都认同张昭的才华。

文武之事,一以委之

东汉末年中原动乱,张昭随其他难民逃到江东,受到割据江南的孙策的重用,官拜长史和抚军中郎将。孙策对张昭极为礼遇,曾同他一道登堂拜见张昭的母亲,像同辈的密友一样。孙策的领地上几乎所有重要的事务都由张昭经手(文武之事,一以委昭),他为孙策打平江东做出了很大贡献。

因而他深受北方士大夫的敬重,在他们的书信中多有称赞张昭的言辞。对此,孙策非但没有猜疑,反而潇洒地说:“当年管仲为齐国国相,齐桓公开口仲父、闭口仲父,而他则称霸诸侯为天下所尊崇。如今子布贤明,我能重用,他的功名难道不为我所有吗?”这足可看出张昭在孙策心中的地位如同管仲在齐桓公心中的地位一样重要。

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重伤,临终前将弟弟孙权托付给张昭。孙策嘱咐张昭说:“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当时孙权年少,张昭即向朝廷上表,又给各属县发公文,对江东的内外将校则令他们各守其职。

当时孙权非常悲伤,张昭劝孙权说:“作为继承人,重要的是能继承先辈的遗业,使它昌大兴隆,以建立伟大的功业。如今天下动荡不安,盗贼占山蜂起,孝廉你怎么能卧床哀伤,与常人那样去放纵个人的感情呢?”他亲自扶孙权上马,列兵而出,然后众人才服从了孙权。

在孙权最初掌管江东时,因根基未稳,导致一些不服的人勾结在一起,谋图造反。而张昭辅佐孙权安抚百姓,地方的长吏及羁旅之人,也得到重用而安定下来。孙权每次出征,都留张昭镇守后方,总领府署的事务。后来黄巾余党起兵,张昭率军将其讨平。

江东之望,举邦惮之

史书记载张昭“昭容貌矜严,有威风”、“举邦惮之”。在孙权的角度来看,孙策当年是把自己托付给张昭,所以张昭虽然尽心竭力的辅佐孙权,但对于孙权不合时宜的举动,张昭从来都是直言劝谏,也不管身边有人没人,对着孙权就是一顿“批评”。

张昭每次朝见,都辞气壮厉,义形于色,曾经因为直言逆旨,而不进见。后来蜀汉的使者抵达,称赞本国的德业,群臣中竟没有一人能让他屈服,孙权叹息道:“如果张公在座的话,他不屈服也会意挠,怎么还能自夸呢!”隔日,派使者劳问,想要请见张昭。

张昭到达后,避席道歉,孙权跪着阻止。

张昭坐定后,仰头说道:“当初太后(指孙坚吴夫人)、桓王(指孙策)不把老臣交给陛下,而把陛下交给老臣,所以臣思尽臣节想要报答厚恩。臣这颗愚暗的心用来报效国家,志在忠贞不移,死而后已。假如说要臣改变思想,以求得世间的尊荣和陛下的欢心,这一点为臣是绝对做不到的!”孙权为此向他道歉。

张昭和孙权的关系可以说是亦师亦父。当初孙权掌事时太过年轻,是靠着张昭与周瑜的扶持才能够稳定局面,而且张昭年龄比孙权大太多,所以当孙权有一些出格的举动,张昭从来都是不留情面的劝谏。

有几件事情可以很好地说明他俩“复杂”的关系:

孙权继承了父兄的勇武,每次打猎,经常骑马射虎,老虎常常往前扑到马鞍上。张昭因此改变脸色上前说道:“您用什么抵挡它?为人君者,应该能驾驭英雄,驱使群贤,岂能驰逐于原野,骁勇于猛兽?如果一旦有个好歹,不怕被天下耻笑?”

孙权为此向张昭道歉道:“年少虑事不远,此事有愧于您。”但是仍然不能控制自已,于是做射虎车,车中不设盖,有一人驾驶,自己在里面射兽。当时有脱群的野兽扑向他的车,但孙权每次都亲手搏斗以此为乐。张昭尽管苦谏,孙权却常笑而不答。

称吴王后,孙权有一次在武昌时在钓台饮酒大醉,让人用水洒向群臣说:“今日酣饮,只有醉后落入水中,才能停止。”张昭正色不言,外出坐于车中。孙权遣人呼张昭还,对他说:“大家一起高兴,您又何必发怒?”张昭回答:“以前纣王作糟丘酒池一夜宴饮,当时也以为只是高兴而已,不认为有什么不对。”孙权默然而感到惭愧,于是罢酒。

公元232年,割据辽东的公孙渊向吴国称臣,孙权决定派大规模使团册封公孙渊,张昭坚决反对。孙权与其反复争辩,张昭劝谏之意越来越恳切。孙权不能忍受,抓着刀愤怒地说:“吴国的士人入宫就拜朕,出宫则拜您,朕对您的敬重,已经到了极点了,但您数次在众人中折辱朕,朕害怕自己失手伤害您。”

张昭注视孙权良久,方才说道:“臣虽然知道自己的话不会被听从,但每次想要竭尽愚忠的原因,是因为当初太后临终的时候,呼唤老臣在床下,遗诏顾命的话如今还在耳旁啊!”说完后涕泣横流。孙权也掷刀于地,与张昭相对而泣。但孙权还是遣使前往辽东,张昭愤恨自己的话不被采纳,于是退居不朝。

孙权在盛怒之下,命令用土封住张昭的家门,来表示他永远不必出门了。张昭也用土从门内将门堵住,以表示他也永远不打算出门了。结果公孙渊出卖孙吴,杀了孙权派到辽东去的使者张弥和许晏。这时孙权才感到后悔,数次派人请张昭上朝无果,但又不愿道歉示弱,于是下令用火烧张昭的家门,以此逼他出门。

但这方法也没吓倒张昭,因此孙权只好又下令将火又扑熄。最后孙权在张昭家门前久站不去,张昭才在儿子的搀扶下,出门与孙权和解。

纵观历史,张昭和孙权这样特殊的君臣关系也是难得一见。

嘉禾五年(236年)三月,张昭寿终正寝,享年八十一岁。他遗令丧事从简,入棺材都没有更换衣服,孙权身着素服前往吊唁,谥号“文”。纵观张昭一生,主张投降虽然是其一生的“政治污点”,但他在吴国的声望、地位,绝对可以算得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标签: 张昭三国

更多文章

  • 清朝时期的总兵是什么官职 比巡抚还要大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总兵

    对清代的总兵是个什么官,比巡抚大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总兵这个官职,在很多清代的电视剧中,经常会出现。作为地方上的高级将领,总兵身份威望极高,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同属一省地方最高军政长官——巡抚。巡抚手握地方刑名、钱粮、人事,是皇帝委派到地方的封疆大吏,非心

  • 孟获是什么人?历史上真实的七擒七纵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孟获,三国

    七擒孟获,又称南中平定战,是建兴三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对南中发动平定南中的战争。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它是一部集各种传说和故事为一体的长篇小说。小说中的很多历史事件都是虚构的,如诸葛亮草船借箭、空城计、关羽战黄忠、三英战吕等。当然也有一些是真

  • 清朝后宫妃子走路都需要宫女扶着 她们身体有那么弱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清朝,妃子

    对清朝后妃走路时,为何要宫女扶着胳膊?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经常看清宫影视剧的朋友不难发现,清朝后妃在走路时,往往需要宫女或太监搀扶。对于古代的达官贵族而言,出行以他人搀扶,主要是为了彰显身份地位,而对于清宫后妃而言,这个却不是主要原因,她们之所以要人搀扶,

  • 作为二婚女,刘娥有什么魅力迷得宋真宗神魂颠倒?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娥,宋真宗

    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物,这些人物也颇受争议,其中刘娥的一生是经历过人生百态,也是人们议论的对象。那么作为二婚女,刘娥有什么魅力迷得宋真宗神魂颠倒?请听我详细道来。刘娥出身于官宦世家,其祖父刘延庆曾在五代十国的后汉政权出任右骁卫大将军之职,她的老爹刘通在宋太祖赵匡胤时期曾出任四川嘉州(现今四川乐山)刺史

  • 五虎上将之中三人有异心 刘备统一天下会先对谁下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五虎上将,刘备

    还不知道:五虎上将之中,有三人存异心,若刘备一统天下会首先杀谁?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时期能人辈出,了解那段历史的朋友们都应该知道,当时有三个人物最具夺得天下的实力,即西蜀刘备,东吴孙权,北魏曹操,他们让天下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这三人能够打败这么多的

  • 刘裕在掌握朝中大权之后 刘裕为什么还要选择杀光司马懿后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裕,司马家族

    对刘裕已掌握大权,为什么还要灭司马懿后人满门?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结束三国时期混乱纷争局面的,是司马家族建立的晋朝政权。不管司马懿当时受到多少人的讨厌,但三国时期的混乱年代实在是持续了太久,民间生活的百姓管不了谁做皇帝只知道自己希望能够在相对稳定的环境当中

  • 张裔: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张裔,蜀汉

    张裔(165年~230年),字君嗣,蜀郡成都人,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张裔研涉史书,刘璋时,被举为孝廉,任鱼复县长,回州任州署从事,兼帐下司马。张飞入蜀地,刘璋授张裔军队,命其抵御张飞,结果张裔兵败,退回成都。作为刘璋信使前往

  • 李自成攻下紫禁城后 崇祯后宫中的妃子和宫女是什么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李自成,崇祯

    还不知道:李自成进入北京,崇祯的妃子和宫女后来怎么样了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自成进军紫禁城建立大顺政权之后,皇宫中的妃子宫女被义军掳走,被欺辱被杀害甚至忍受不了被欺凌自杀。她们是否会后悔当初没有听崇祯皇帝的话一起去死呢?最起码不至于被欺辱至此,没有给自己

  • 刘禅都已经称帝了 诸葛亮为什么还是没有还政给刘禅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禅,诸葛亮

    对刘禅已经登基称帝,诸葛亮为何不肯还政于他,上朝时还要带甲士?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220年,曹丕篡汉自立,刘备因听闻汉献帝刘协遇害(实际上是谣传)而愤愤不平,但群臣却劝谏他自立为帝。刘备开始还不太愿意,但在诸葛亮的极力劝谏下,刘备这才于221年登基称帝,建

  • 屈突通是什么人?他选择归顺唐朝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屈突通,唐朝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屈突通(557~628年),复姓屈突,北周到唐朝时期名将,北周邛州刺史屈突长卿的儿子。屈突通出生于长安刚毅武略,善于骑射。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民谚有曰:宁食三斗艾,不见屈突盖,宁服三斗葱,不逢屈突通。民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