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康熙除掉鳌拜的时候都低调行事 为何在三藩问题上却大张旗鼓

康熙除掉鳌拜的时候都低调行事 为何在三藩问题上却大张旗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88 更新时间:2024/1/14 8:45:16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鳌拜和三藩的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康熙登基以后,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扳倒权臣鳌拜,这让所有人都见识到,这位少年天子的魄力。鳌拜的倒台,令康熙完全夺回朝政大权,开始真正的亲政阶段。紧接着,康熙又着手准备削藩事宜。

当时的藩镇割据势力,最大问题就是“三藩”,其中又以吴三桂为首。也就是说,只要解决了吴三桂,就能进一步解决三藩问题,彻底消除隐患。而这次康熙也不再低调行事,反而大张旗鼓。

他在对付鳌拜时特别谨慎,唯恐惊动了鳌拜,让对方有所准备,因此他才故意让一些少年,在宫中作“布库”之戏。鳌拜一看,一群小屁孩打打闹闹罢了,也就根本没放在心上,更加觉得康熙“还没长大”。没想到就是这群“小屁孩”,最终将鳌拜擒住。康熙可谓是煞费苦心,好不容易才扳倒了鳌拜,也体现出这位少年天子的智慧与魄力。

但是在解决三藩问题上,康熙就变得十分大胆,一点都不惧怕吴三桂。他先是收了吴三桂的平西大将军印,没收兵权。接着下令云贵的督抚,不用再听吴三桂的命令,解除其人事权。最后要求吴三桂名下的罪犯,不必再经过吴三桂的审理,直接交送中央,这是让其没了司法权。

康熙这样大张旗鼓,令吴三桂很是不满,于是他直接中央上书,请求削藩。他这样做,只是为了试探康熙,心想康熙对三藩必定忌惮,所以不敢削藩。谁知康熙毫不犹豫,直接答应了吴三桂的请求。吴三桂没有办法,只能选择起兵造反。

康熙这么聪明一个人,没道理不知道,一旦把吴三桂逼急了,他必定举兵造反,而且也很容易得到其余藩镇势力的响应。既然如此,他在解决三藩问题的时候,为还要大张旗鼓呢?

康熙作为一国之君,看待所有事情,都要比旁人看得长远。他谨慎对付鳌拜,是为了不引起鳌拜故意,以防对方有所准备。鳌拜身在中央,又是满清功臣,战功赫赫,还是顺治钦点的辅政大臣。如果让他知道,皇帝打算对他不利,手握兵权的鳌拜,要是直接发动宫廷政变就遭了,所以康熙一点都大意不得。

但吴三桂不一样,他在地方上,要想造反,也必须一步步打过来。再说现在不进行削藩,吴三桂也迟早会造反,与其给他时间扩张势力,还不如早割掉这颗毒瘤。所以康熙才会大张旗鼓削藩,而且要速战速决。

或许有的人会说,康熙都没收了吴三桂的兵权,解除了人事权,收回了司法权,那吴三桂应该没能力与中央对抗了,为何他还能调动军队,敢直面向中央挑战呢?

其实康熙收回的,只是朝廷给他的权力。吴三桂助清军入关,在顺治朝极受优待,权力也越来越大。但是别忘了,在此之前,吴三桂就已经有自己的势力了,这些势力是他经营多年得来的,对他忠心耿耿。所以就算康熙没收一定的权力,吴三桂照样能够调动自己的军队。

随着其余藩镇势力的响应,吴三桂很快占领了西南地区,这也给康熙造成一定压力。可谁知到了长江边上,吴三桂却停下攻击,给了清军喘息的机会。朝廷一边加派人手,急召各地勤,一边策反响应吴三桂的藩镇势力,吴三桂因此失败。

所以说,康熙在削藩一事上,虽然是以长远打算,但他如此大张旗鼓,还是有些冒险的,毕竟历史上并不是没有,以地方势力战胜中央的例子。好在康熙始终保持镇定,没有被吴三桂前期的势头打乱节奏,这才取得胜利,为他的千古功绩又增添了一笔。

(参考文献《清史稿》)

标签: 清朝康熙

更多文章

  • 温酒斩华雄的故事到底是什么样的 杀华雄的人真的是关羽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雄,关羽

    对华雄和关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首先申明,在汉末正史里,根本不存在“温酒斩华雄”这档子事。既然是演义故事,我们分析的态度就没必要太严谨,戏说亦无妨。在关二爷的人生履历里,值得夸耀的战绩有不少。如果,当时有简历这种东西,估计关二爷“荣誉事迹”里的第一条就是:

  • 乾隆吃鸡忘了带钱,最后无奈写副对联抵账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乾隆,清朝

    说到乾隆,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故事。现在最流行的游戏估计就是“吃鸡”了,不过本文要说的却是乾隆皇帝吃鸡的故事,乾隆皇帝是清朝最有名的皇帝之一,可以说仅次于他的爷爷康熙大帝了。乾隆和康熙一样喜欢微服私访,没事的时候就爱下江南寻花问柳,什么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啊

  • 佟国维是谁?女儿嫁康熙,自己是“八爷党”,雍正登基得厚待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佟国维,清朝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佟国维的文章。在顺治,康熙,和雍正三朝身后有强大的后盾的皇亲国戚。是历史上人人得知的佟国维!不管在历史真实记载上面,还是在很多清朝的电视剧上面都会出现这个人的形象。不仅仅是他自己得到重用,他的姐姐,还有两个女儿都成为了大清朝有头有脸的人物。在《甄嬛传》中,雍正

  • 武则天为什么会要求去世后主动抹去帝号,称皇后?她是什么用意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武则天,唐朝

    武则天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古代是男权社会,自然当上皇帝的也几乎都是男性,可就在这众多男性中,武则天强硬出头,打破了这一局面,她一路从李世民的才人,到李治的皇后,再一路打压亲生儿子,直至最后称帝,期间有多坚信可想而知。但是一代女皇武则天,称帝如此不易,去世后为何主

  • 道光皇帝为什么会那么偏袒钮祜禄氏?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道光皇帝,清朝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道光皇帝为什么会那么偏袒钮祜禄氏,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在中国历史上,要说到哪位皇帝最抠门的话,那无疑就是清朝的道光皇帝了,虽然说一直以来皇家都提倡勤俭节约,不过有的时候节约过了头,就成了抠门了。道光皇帝不仅对宫里人抠门,对自己也是非常狠心,但是这世界上,有一

  • 秦始皇不是有立扶苏为储君的决心吗 秦始皇为何不早早颁发诏令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秦始皇,扶苏

    你真的了解秦始皇和扶苏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大秦帝国,但秦始皇祈盼的千秋帝业只存在了短短时间。沙丘之变就是秦国走下坡的关键事件,本来欲立扶苏为太子的秦始皇,却被赵高改了遗诏,扶苏被迫自杀,而胡亥得以继位为秦二世。在秦二世在位时期,偌大的帝国就已经陷入了风

  • 七公主是庶出,为什么还能得到固伦公主的称号?夫家太过耀眼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七公主,清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七公主是庶出,为什么还能得到固伦公主的称号,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清朝虽然是满族人统治的政权,由于深受儒家文化数千年的影响,其政权一直严格遵守嫡庶有别的规矩。不论是清朝皇室还是朝中大臣,庶出的女儿要比男子承受更多的冷眼。《甄嬛传》中的庶出的浣碧

  • 康熙当初没有着急削藩的话 三藩之乱还会不会发生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康熙

    还不知道:康熙削藩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藩之乱可以说是因为康熙年少气盛,三藩之乱是康熙在政治上不成熟的表现,所以他不顾孝庄太后反对,坚持削藩逼反了吴三桂等三藩。三藩之乱其实是完全可以避免,但是却酿成了历时八年的战乱,清政府险些丢掉半壁江山,这都是为了康熙

  • 顺治能当皇帝是因为孝庄下嫁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顺治,多尔衮

    很多人都不了解顺治和多尔衮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几百年来,民间都流传着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的故事。传言说皇太极死后,六岁的福临所以能当皇帝,是因为母亲孝庄太后委身于睿亲王多尔衮。还有传言说多尔衮与孝庄早在皇太极活着的时候就暗生情愫,甚至说顺治就是多尔衮和孝庄的私生子。那么历史真

  • 清朝最后一位皇贵妃是谁?17岁嫁给天子,却独守空房60年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敦惠皇贵妃,清朝

    还不知道敦惠皇贵妃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皇贵妃是清朝后妃等级中一种独特的存在,她的地位仅次于皇后,皇后不存在时,还有协理六宫之权,能够坐上这个位子的也是一种巨大的荣耀了。清朝历史上第一任皇贵妃是顺治朝的董鄂妃,不过,董鄂妃在去世后被追封为皇后,那么,清朝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