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温酒斩华雄的故事到底是什么样的 杀华雄的人真的是关羽吗

温酒斩华雄的故事到底是什么样的 杀华雄的人真的是关羽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46 更新时间:2023/12/31 17:59:42

华雄和关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首先申明,在汉末正史里,根本不存在“温酒斩华雄”这档子事。既然是演义故事,我们分析的态度就没必要太严谨,戏说亦无妨。

在关二爷的人生履历里,值得夸耀的战绩有不少。如果,当时有简历这种东西,估计关二爷“荣誉事迹”里的第一条就是:在处女秀中干掉了大将华雄(至于斩颜良则更像是偷袭,不足以称之为荣誉)。那么,究竟是谁缔造了“温酒斩华雄”的神话呢?

似乎这个问题没啥意义,按照一般的思考逻辑,杀人者关羽,成就神话的自然是关二爷本人,靠着出色的武力值摘下了华雄首级,仅此而已。

不过,在笔者看来,这件事是有幕后推手的。

我们且先来分析一下华雄的武力,这是重点。

笔者对三国武将的武力情况了解的比较浅显,不喜欢咬文嚼字地研究一些细节。不过,既然“温酒斩华雄”本来就是一次武力的碰撞,我也不得不略作分析,不精妙的地方还望指正。

首先便是:华雄的武力是远逊于吕布的,这是毋庸置疑的。华雄在董卓麾下期盼着出人头地的机会,所以,当十八路诸侯联合来讨时,华雄主动请命,希望自己能替代上将吕布。

董卓见有人主动站出来卖命,自然大喜过望,立马任命华雄为骁骑校尉。从这里可以确定,董卓对华雄的战斗力还是比较有信心的,但不论是华雄口中的“杀鸡焉用牛刀”还是他先前官职不高的信息,都说明了他的战斗力根本没法与吕布比肩。倘若,他在当时真的是能与战神相提并论的人物,估计早已成为大将,不会在战前才被委任为校尉。

华雄的“处女秀”,是一场防御战。对手是济北鲍信的弟弟鲍忠,当时面临围城的华雄,带着五百精兵从城里杀出,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鲍忠急待退,被华雄手起刀落,斩于马下”。在研究三国武将时,从没见谁拿鲍忠说事,所以,抛开社会地位来讲,在武将领域鲍忠就是个无名之辈。所以,两人之间的战斗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

小说里强调了一个细节,就是“鲍忠急待退”。鲍忠看到敌军张牙舞爪地从城里杀出来,根本无心恋战,所以,调转马头准备跑路,谁知马力不够被华雄追上一刀结果了性命。追杀一个在逃跑中的武将,根本体现不出华雄的战斗力有多高明,充其量说明他胯下坐骑的脚力不错。不过,杀敌即有功,甭管华雄是以什么方式干掉了鲍忠,他的功劳都能让他升迁为都督。

别看都督这个词在三国时代很有分量,但实际上,却只是个荣誉官职(当然周瑜的“大都督”就是另一个概念了)。

华雄的第二次出战,敌方是孙坚

当时的孙坚带着手底下四名大将围堵华雄,这几人全都是江东名将:黄盖程普韩当、祖茂。这场战斗里有不少耐人寻味的地方,值得剖析。

首先,华雄的副将胡轸主动出击,结果,被程普三下五除二解决了,“刺于马下”。身为华雄身边的二把手,胡轸的武力值肯定与华雄有些差距,但差距不会太明显。毕竟,副将一般都兼任亲卫队长,如果,他战死了主将的性命便会受到威胁,但凡能担任副将的其战斗力都不会低过主将太多。

然而,胡轸在程普面前,还没能走上十招。据此猜测,华雄的战斗力,充其量也就在与程普不相上下的程度。

为什么会作此猜测呢?

我们且看胡轸被刺杀之后,华雄的反应。

在斩鲍忠时,华雄带着几百人就敢在战场上横冲直撞,可这次副将死了他连报仇的意思都没有,而是听从了李肃的建议,按兵不动并计划夜晚偷袭。倘若华雄战斗力高,那他绝对会找程普单挑,而不会采取偷袭这种战术。

从华雄不敢与孙坚及江东名将对垒的情况,我们就能看出他的战斗力远没有时人猜测的那么高超。

其次,也就是对东吴名将祖茂的战力判定。从表面上看,祖茂似乎是个弱将,在华雄手下走不过几招。孙坚麾下最强的四大武将之一,被华雄一刀劈了,这岂不是再说华雄已跻身一流的行列吗?非也,我们且重新梳理这段原文,便能发现祖茂的死也有华雄取巧的成分。

当天晚上,华雄的偷袭战术大获成功,两支军队的人马陷入到混战当中。将领各自为战,唯独祖茂一人尾随孙坚。华雄抓住了这一机会,带着精锐追杀孙坚。看华雄来势汹汹,祖茂提出一个妙计,就是把孙坚的标志性装饰——红头巾戴在头上,让主公借此脱身。成为孙坚替身的祖茂,将敌军引到其他地方,为主力的撤退争取时间。

这一行为可谓极其忠义,主动担任替身的战士往往十死无生。若非如此,在曹老板被打得割须弃袍时,怎会没人站出来当替身帮他解围呢?

当然,即便十死无生,人的求生本能尚在。祖茂不会洗干净脖子乖乖等死,他钻进了一片小树林,将红头巾绑在树上,自己则躲在某处准备偷袭华雄。华雄十分聪明,带人追到这里后,根本没上当。他命令手下万箭齐发,确认绑着红头巾的并不是人而是树后,这才带人进去搜索。本着“杀一个不亏”的想法,走投无路的祖茂跳出来和华雄拼命,没想到被华雄一刀劈死。

由此看来,华雄斩祖茂算不上单挑,体现不出祖茂和华雄的战斗力。疲于奔命的祖茂早已心力交瘁,他满心想着如何杀掉华雄换命,所以才不顾一切地跳出来杀向华雄。华雄看到绑在树上的红头巾时,心里早已明白这就是祖茂做的一个局,这种套路又怎会让他上当呢?杀敌心切的祖茂对上了早有准备的华雄,自然难有胜算。

再来看看华雄的谢幕战,也就是与十八路诸侯的决战,总共分为三场。

在第一场之前,已经有不少“无名之辈”死在了华雄刀下,具体数字不详。因为没有人能打败华雄,所以各路诸侯才会集思广益,选出出战对敌的猛将。第一个被挑出来的,是袁术帐下的骁将俞涉。能配得上“骁将”这一称呼的,总是有点儿水平的。可谁都没想到,俞涉在华雄手下连三回合都没挺住。看来,这俞涉或许是个欺世盗名之徒,没什么真本事。

第二个出战的人比较有意思,上将潘凤。在出战之前,各路诸侯都对此人十分有信心,潘凤表现得十分威风,拎着大斧走出营帐。他与华雄之间的战斗,书中并未描写,只是说“去不多时”,潘凤的脑袋就被华雄割走了。相比于俞涉之死的“即时报来”,“去不多时”的时间显然要更长。显然,潘凤的武艺比俞涉高了一截,能与华雄切磋几十回合。

击败了潘凤,华雄的声威抵达巅峰。“众皆失色”一词可以看出,各诸侯要么藏私不亮底牌,要么是折服于华雄高超的战斗力。然而,华雄出道以来,所面对的对手都不是什么名将,所以他的武艺究竟有多强,仍没人能说出个所以然来。一个武将之所以被评价为名将,是因为在他的交手记录中胜多败少。遗憾的是,与华雄交战过的将军,我们看不到他们的交战记录。

那么,对于读者而言,他们不就是“无名之辈”吗?

第三战,华雄面对的是一位红脸大汉。

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华雄老哥的好运走到头了,他的人生只剩下一盏酒的时间。

很多人都觉得,关羽与华雄的一战是在一瞬间结束的,算是“秒杀”,实则不然。

具体关羽杀华雄用了多久,还得看“温酒”这一时间量词究竟代表多久。曹操为不出名的关羽倒了杯热酒,请他暖暖身子。关二爷推过酒杯:“不忙,杀了华雄再喝不迟。”

结果,等关羽凯旋归来时,酒还在冒热气。

书里面没说两人之间的这场恶战发生在什么季节,但在喝热酒这一行为来看,多半是在秋冬两季。一杯热腾腾的酒,由热转凉,用不了几分钟。而且,书里用到的形容词是“尚温”,只是说明酒在让人能喝下的温度罢了,略微冒点儿热气。

诸侯们的营帐,自然有保暖措施,至少温度不会和室外一样低。按照正常情况,一杯热水起码要二十分钟才能变成温水。而且,书里还对这场激战有侧面描写:“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两人击鼓交战,一番缠斗,士兵们摇旗助威,显然“秒杀”的情况是不现实的。

所以,两人之间的战斗应该在几十回合左右。加上关羽出战和回营的时间,大概在二十分钟以内。能与关羽过上几十招,这华雄虽无法跻身一流,但足可担起名将的评价。

参考资料:

【《三国志》、《三国演义》】

标签: 华雄关羽

更多文章

  • 乾隆吃鸡忘了带钱,最后无奈写副对联抵账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乾隆,清朝

    说到乾隆,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故事。现在最流行的游戏估计就是“吃鸡”了,不过本文要说的却是乾隆皇帝吃鸡的故事,乾隆皇帝是清朝最有名的皇帝之一,可以说仅次于他的爷爷康熙大帝了。乾隆和康熙一样喜欢微服私访,没事的时候就爱下江南寻花问柳,什么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啊

  • 佟国维是谁?女儿嫁康熙,自己是“八爷党”,雍正登基得厚待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佟国维,清朝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佟国维的文章。在顺治,康熙,和雍正三朝身后有强大的后盾的皇亲国戚。是历史上人人得知的佟国维!不管在历史真实记载上面,还是在很多清朝的电视剧上面都会出现这个人的形象。不仅仅是他自己得到重用,他的姐姐,还有两个女儿都成为了大清朝有头有脸的人物。在《甄嬛传》中,雍正

  • 武则天为什么会要求去世后主动抹去帝号,称皇后?她是什么用意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武则天,唐朝

    武则天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古代是男权社会,自然当上皇帝的也几乎都是男性,可就在这众多男性中,武则天强硬出头,打破了这一局面,她一路从李世民的才人,到李治的皇后,再一路打压亲生儿子,直至最后称帝,期间有多坚信可想而知。但是一代女皇武则天,称帝如此不易,去世后为何主

  • 道光皇帝为什么会那么偏袒钮祜禄氏?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道光皇帝,清朝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道光皇帝为什么会那么偏袒钮祜禄氏,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在中国历史上,要说到哪位皇帝最抠门的话,那无疑就是清朝的道光皇帝了,虽然说一直以来皇家都提倡勤俭节约,不过有的时候节约过了头,就成了抠门了。道光皇帝不仅对宫里人抠门,对自己也是非常狠心,但是这世界上,有一

  • 秦始皇不是有立扶苏为储君的决心吗 秦始皇为何不早早颁发诏令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秦始皇,扶苏

    你真的了解秦始皇和扶苏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大秦帝国,但秦始皇祈盼的千秋帝业只存在了短短时间。沙丘之变就是秦国走下坡的关键事件,本来欲立扶苏为太子的秦始皇,却被赵高改了遗诏,扶苏被迫自杀,而胡亥得以继位为秦二世。在秦二世在位时期,偌大的帝国就已经陷入了风

  • 七公主是庶出,为什么还能得到固伦公主的称号?夫家太过耀眼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七公主,清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七公主是庶出,为什么还能得到固伦公主的称号,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清朝虽然是满族人统治的政权,由于深受儒家文化数千年的影响,其政权一直严格遵守嫡庶有别的规矩。不论是清朝皇室还是朝中大臣,庶出的女儿要比男子承受更多的冷眼。《甄嬛传》中的庶出的浣碧

  • 康熙当初没有着急削藩的话 三藩之乱还会不会发生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康熙

    还不知道:康熙削藩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藩之乱可以说是因为康熙年少气盛,三藩之乱是康熙在政治上不成熟的表现,所以他不顾孝庄太后反对,坚持削藩逼反了吴三桂等三藩。三藩之乱其实是完全可以避免,但是却酿成了历时八年的战乱,清政府险些丢掉半壁江山,这都是为了康熙

  • 顺治能当皇帝是因为孝庄下嫁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顺治,多尔衮

    很多人都不了解顺治和多尔衮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几百年来,民间都流传着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的故事。传言说皇太极死后,六岁的福临所以能当皇帝,是因为母亲孝庄太后委身于睿亲王多尔衮。还有传言说多尔衮与孝庄早在皇太极活着的时候就暗生情愫,甚至说顺治就是多尔衮和孝庄的私生子。那么历史真

  • 清朝最后一位皇贵妃是谁?17岁嫁给天子,却独守空房60年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敦惠皇贵妃,清朝

    还不知道敦惠皇贵妃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皇贵妃是清朝后妃等级中一种独特的存在,她的地位仅次于皇后,皇后不存在时,还有协理六宫之权,能够坐上这个位子的也是一种巨大的荣耀了。清朝历史上第一任皇贵妃是顺治朝的董鄂妃,不过,董鄂妃在去世后被追封为皇后,那么,清朝历

  • 安禄山为什么可以把鼎盛时期的大唐搅得天翻地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安禄山,唐朝

    安禄山只是个节度使,为何能把鼎盛的大唐搞得天翻地覆?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中国历史上,几乎每个朝代都在宣扬忠君爱国思想,统治者为了将权力牢牢握在手中,就会不断加强中央集权,这导致很少有人有机会或者有勇气谋反。不过坐上龙椅便可以安享万里河山,对很多人来说这样的诱惑还是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