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历史:首辅张居正死于纵欲过度?

明朝历史:首辅张居正死于纵欲过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912 更新时间:2024/1/29 19:13:35

明朝万历帝十岁登基,张居正当了十年首辅,辅助皇帝处理朝政。

他虽然不是皇帝,却肩负国家重任,以天下为己任。近代思想家梁超甚至说:“明代政治家只有一张居正。”

但野史却说张居正死于纵欲过度……

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学者梁启超(1873-1929)曾点评:“明代有种种特点,政治家只有一张居正!”

要知道,明朝(1368-1644)长达276年,能人辈出,名臣、首辅多达160多人。但是在梁启超心中的政治家只有一个――张居正(1525-1582),给于他高度评价,不是没有原因的。

他到底有什么过人的地方,能让梁启超如此称颂?

网络配图

皇帝的老师

明朝出了好几位多年不上朝,不理朝政的皇帝,出了名的有嘉靖皇帝朱厚熜(1507-1566)和他的孙子万历皇帝朱翊钧(1563-1620)。可是明朝依然还可以继续统治276年,才被满清取代。明朝有如一个无人驾驭(autopilot)王朝,但因为有了能治国的大臣和首辅等官员在把持朝政。这些皇帝就抱着“你办事,我放心”和无为而治的态度,安心让日子天天如是过。说起来,万历皇帝还在万历十五年(1587),在殿试中所出的考题是“无为而治”!

在万历王朝,就出了一位张居正,他就是梁启超点名的政治家。

张居正出身寒微,天资聪敏,勤奋好学,很有抱负,充满理想和信念,一心投效国家。张居正也是万历帝的老师,孜孜不倦地教导还未成年,当时还是太子的朱翊钧。张居正对这未来皇帝寄予厚望,要使他成为千古明君,用心良苦。朱翊钧也对张居正毕恭毕敬,尊称他“先生“。

张居正当了十年的首辅,辅助十岁登基的万历帝处理朝政。他虽然不是皇帝,实际上却是有实无名的君王。张居正肩负国家重任,勤奋工作,“以天下为己任,不畏讥弹,敢于担当”,“苟利社稷,生死以之”。万历朝的大儒李贽称张居正为“宰相之杰”,清代人说:“明只一相,张居正是也。”

死后被撤销谥号

张居正担任首辅的十年期间。明朝正处于多事之秋,内忧外患,整个封建制度开始走向没落。是他推行万历新政,实行政治整顿和改革,经济得以恢复力图振兴颓势,使衰败的明王朝一度恢复生机,出现短暂的中兴,所以有人称他为“救时宰相”。

网络配图

张居正也是个有争议性的人物,很多史学家对他的评介,毁誉参半,褒贬不一,把“伟大与渺小、无情与重义、拒贿与好谄”集他一身。说他徇私,善于权谋,独断专行,待人不善,搞两面派,陷害他人,表里不一,生活奢侈……虽然说盖棺论定,但是后世的历史学者,仍然还对他的功过,重新审视、定位。

最令人惋惜的是,在张居正死后不到两年,就被人弹劾。时年21岁的万历帝竟然立即剥夺他在张居正死前九天所封赐的“太师”荣誉,撤销“文忠”谥号,而且更进一步抄他的家。

可怜被困在张府内老弱妇孺,有十余人口活活饿死。长子张敬修也含恨自缢身亡,次子张嗣修被流放。

万历帝对待一手扶持自己的恩师,竟然忘恩负义,恩将仇报,这种失去理性行为,有人认为是万历帝因为长久处于张居正的严厉管教约束之下,以及感觉到威权震主的一种反叛心理变态的发泄表现。

张居正居功至伟,万历帝是很清楚的。而且万历也表达过感恩报恩之情。故此《明神宗实录》(神宗是万历帝)有记录万历所说:先生大功,朕说不尽,只看顾先生的子孙。

后来万历这样毫无情义行为,也是历史上认为匪夷所思的事。

网络配图

不过,公道自在在人心,人还是有良知的。接下来发生的事情,相信也是史无前例。家破人亡的张居正,竟然使到当年要推倒他的反对派,抛开恩怨,义无反顾为他鸣冤;有曾被张居正打压、贬职、罢官的人如赵锦,翰林院侍讲学士于慎行上书求情和宽恕张居正;连因得罪张居正而引退的工部右侍郎陆光祖,复官后出任吏部侍郎,因为维护张居正,又再被降职。因政见不同被张居正处以廷杖八十,打到残废的都御史邹元标,还拖着一条拐腿为昭雪张居正而奔走呼号,不念旧恶,称赞张居正“功在社稷,过在身家”。

所幸,张居正死后还不到40年,耻辱得以昭雪。崇祯年间,张居正获得全面平反,恢复谥号,子孙亦获袭职。张居正的故居被改为“张文忠公祠”,让后人瞻仰。《明史》盛赞有张居正为政期间“海内殷阜,纪纲法度莫不修明。功在社稷,日久论定,人益追思。”相信张居正泉下有知,亦可瞑目了。

标签: 张居正

更多文章

  • 揭秘历史上的残暴皇帝 兄弟姐妹全被他杀光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二世

    秦二世胡亥阴谋夺取帝位后,在开疆拓土上没有学到始皇帝半点,但在严刑酷罚上却有过之而无不及,在他的残暴面前,始皇帝恐怕也要逊色三分,而如果要列举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十大暴君,二世也绝对可以入选“前三甲”,他不但对老百姓残暴,就连对自己的兄弟姐妹,也痛下毒手,毫不留情。网络配图二世的皇帝宝座,是夺他兄长扶

  • 司马炎不平反灭蜀功臣邓艾冤杀案背后有何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司马炎

    邓艾是攻破蜀汉的第一功臣,可是在灭蜀不久,却被以谋反罪名抓捕,以至于被冤杀。在多年之后,邓艾是被冤杀,成为全国上下的共识了。可是,对于邓艾,晋武帝司马炎却一直没有公开给邓艾平反。这是为什么呢?第一功臣邓艾邓艾被污为谋反,主要是两个人耍了手段。一个是灭蜀大军副帅钟会,一个是监军卫瓘。当邓艾率先突进成都

  • 说到做到!关羽竟是三国中最守信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关羽

    在三国时代,因为信息闭塞,所以那些猛将真是把牛都吹上天了!小编找出了四个最会吹牛的人来给大家看看。孟获,三国演义中南中地区少数民族的首领!网络配图作为一个见识比较少的蛮人,他听到诸葛亮打来的时候就说:孔明之计,吾尽识也可是,他被终被孔明捉了整整7次!魏延,蜀国后期不多的智勇双全的虎将!网络配图魏延能

  • 盘点秦朝四大名将:王翦功劳最大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名将

    秦朝时战国七雄之一,秦始皇在为后,灭掉六国,实现了秦朝统一全国的梦想。为此,秦始皇嬴政被世人尊称为千古一帝。当然,只靠秦始皇一己之力是不能实现全国统一的,他身边必然少不了驰骋沙场、出谋划策的名将。那么秦朝的四大名将是谁呢?秦朝的四大名将是:白起、王翦、蒙恬、章邯。网络配图白起,中国战国时代军事家、秦

  • 专家谈隋炀帝:首提尊师重道被野史称色中饿鬼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隋炀帝

    多家权威媒体将隋炀帝墓评为2013年中国考古六大发现之一,而隋炀帝也一直是史上最有争议的皇帝之一,那么隋炀帝其人到底如何?他身上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大连史志专家孟宪斌通过多年的考证研究特为我们系列解读历史上真实的隋炀帝。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是中国隋朝的第二位皇帝,605年-617年在位,年

  • 大唐帝国的宦官:从皇室家奴到掌握皇帝生死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大唐帝国的宦官

    所谓“宦”,本来只是指在政府里学习办事。战国时贵族多养“门客”,“宦”又成为充当门客的意思。这种门客不仅贵族门下有,国君也有,专门蓄养着充当近侍随从,就叫做“宦官”。因此宦官本来并不都是阉割过的人。但既成国君的亲随,经常穿宫入户,弄得不好会和后妃们搞不正常男女关系,总不如阉割过、丧失生殖能力的人来得

  • 迷信至极的秦始皇,都做过哪些奇葩的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秦始皇

    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有明确记载热衷于成仙得道、非常迷信的封建帝王。为此,他还曾经做过几件极为奇葩的事情。其实,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王朝之后,他的成仙之梦便已经开始做起,最先暴露他这一野心的是封禅泰山。秦始皇此举,不仅有上报自己功绩的意思,而且还有向天地神灵比功劳的意图。网络配图很快,秦始皇

  • 康熙到底喜欢哪个儿子:是中意皇十四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康熙儿子

    有人认为康熙皇帝中意的继承者是皇十四子胤禛,派他做抚远大将军,就是让他立军功、掌军权、树威信以备接班。其实,这只是一厢情愿而已!康熙皇帝培养皇十四子胤禛做抚远大将军并不能证明皇十四子胤禛就是康熙皇帝的意中人。证据如下:第一,这远远没有当初培养皇太子胤礽那样做得更好。当初康熙皇帝培养皇太子胤礽的做法是

  • 清朝最为有名的一位宫女苏麻喇姑的小怪癖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苏麻喇姑

    苏麻喇姑是清朝最为有名的一位宫女,他一生历经四朝,饱经王朝变故。苏麻喇姑苏麻拉姑除了在清宫地位尊崇外她还有在她身上还有一些小趣闻,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是孝庄文皇后的侍女,清史研究表明,历史上的苏茉儿的确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她是蒙古族人,出生于科尔沁部的一个贫苦牧民之家,在10岁左右一次机缘巧合被

  • 张飞死因真相揭密:张飞是被刘备算计?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张飞

    此前,我们只晓得勇士李逵是被哥哥宋江用毒酒害死,谁知猛将张飞也遭到了刘备的算计。世上的大哥啊,为何都如此不厚道!可没有了甘当“三姓兄奴”的愚弟,谁还会对你赤胆忠心,谁还会把你的巧言当真,谁还会在乎你那几两几斤?本文论证《三国演义》对张飞之死做了隐讳处理,以迎合拥刘反曹的正统观念。实际上,张飞遇刺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