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荒淫残暴 斩杀生母纳儿媳为妃

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荒淫残暴 斩杀生母纳儿媳为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953 更新时间:2024/2/15 20:51:19

李继迁时,党项族实力逐渐恢复,逐步走向了抗争的道路。李继迁,人称“射虎英雄”,乃当年镇压黄巢起义而阵亡的拓跋思忠之后,银州防御使李光俨之子。幼年的李继迁曾因善骑射而闻名。他凭一己之力射死猛虎,在党项族部家喻户晓,被视为民族英雄。年长之后,居住在银州的李继迁得知先人拥有的“五州之地”尽失于宋朝,悲愤异常。与弟弟李继冲、谋士张浦筹划了“走避漠北、安立室家、联络豪右、卷甲重来”的战略。他成功地逃脱了宋军的监视,率数十人直奔夏州东北三百余里的地斤泽。在那里举起反宋大旗,着力进行恢复“故土”的斗争。

网络配图

李继迁通过姻亲关系获得党项上层人士,诸如野利等大族的支持。故队伍发展很快,声势日益壮大。宋雍熙二年(985年),李继迁设计攻占银州(今陕西米脂)。党项部众见李继迁得胜,纷纷归附,兵势大振。他先设官授职,确定尊卑等级,并且“预支”一些还被宋朝占领的州郡的官职分封给各位酋长,使他们各自为之奋战。他尊崇“汉法”,仿唐、宋官制建置军事、行政官职。他吸收汉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如张浦、李仁谦等加入其统治集团。李继迁逐步确立了领袖地位。

宋雍熙三年(986年),他向契丹辽国称臣,以图借辽抗宋。有辽国撑腰,继迁此后不断袭击宋西北边境。宋咸平元年(998年),宋真宗继位。已被西夏骚扰得疲惫不堪的宋朝廷采纳赵普“以夷制夷”的建议,任命李继迁为定难军节度使,并把夏、银、绥、宥等州领土归李继迁管理。李继迁实现了恢复“故土”的第一步。通过这一事件,李继迁也感觉到了宋朝统治者的软弱无能。他已经不肯满足于“故土”的恢复,为进一步扩张势力,他把进攻的矛头对准了关键的灵州。

灵州(今宁夏灵武)位于黄河上游、河套以西,这里土地肥沃,地饶五谷,尤宜稻麦,水草肥美,农牧两宜。灵州又位于夏州的西侧,倚重贺兰山,带引黄河,地位冲要,是唐、宋时代西北边疆的著名重镇。在灵州的西面,是我国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河西走廊,当时这一地区主要散居着回鹘部落。灵州的西南,则是吐蕃部落分布地区。因而,灵州成为汉、回鹘、吐蕃和党项各族争夺的焦点。经过4年的斗智斗勇,反复争夺,咸平五年(1002年)初,李继迁一举功占灵州。

攻占灵州后,继迁改灵州为西平府,并于次年定都于此,西夏建国迎来了新的时机。在这里,李继迁一方面学习汉族先进的农耕技术,使灵州一带逐渐成为半农半牧区,并发展为西夏政权的政治中心。另一方面又极力向西扩展领土,以期征服吐蕃、回鹘诸部落。咸平六年(1003年),李继迁率兵攻占西凉府(今甘肃武威)。但吐蕃六谷部首领潘罗支设计击败李继迁。继迁被流矢射中,次年去世,年仅42岁。

李继迁死后,其子李德明承袭其位。李德明承其父遗训,“倾心内属”,以待时机。他对外采取“依辽和宋”方针,同时向辽、宋称臣,接受两国封号。与宋达成“景德和约”,双方朝贡贸易不绝,西夏获得相对和平的发展环境。李德明在稳定北线和东线之后,着手实施其“西掠吐蕃健马,北收回鹘锐兵”的战略计划。经过20多年的战争,甘州城、凉州被攻克,吐蕃六部被瓦解。回鹘瓜州王曹贤顺也降服称臣。节节胜利助长了德明称帝的欲望。他役使数万民夫在延州西北修建豪华宫室。又在灵州西北、黄河对岸靠近怀远镇的地方建造了新的西夏都城——兴州。但不幸的是,李德明在完成了其建国称帝的各项准备后,于宋明道元年(1032年)死去,享年51岁。

猎猎旌旗

历史发展需要英雄人物,也造就了英雄人物。元昊,就是在党项政权发展的关键时刻造就的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他主政17年,称帝11年;没有死在敌人的刀下,却死在自己儿子的手中;短暂的一生,却有着辉煌的历史。

网络配图

元昊,字嵬埋,生于宋景德元年(1004年)。其母为惠慈敦爱皇后卫慕氏。少年元昊,身长五尺有余,面圆鼻高,豪气逼人;平时白衣黑冠,骑马佩弓。百余骑兵,前呼后拥。他通晓蕃汉语言,研究佛学法典,对兵书手不释卷、潜心研读。他志存高远、雄心勃勃。还是太子时就表现出与其父不同的志向,要其父背宋自立,同宋辽争霸,走一条独立发展道路。被否定后,他争辩道,“穿兽皮衣服,放牧牲畜,这是我们民族的本性。英雄豪杰,就应该称王图霸,何必锦衣玉食,文质彬彬?!”

李德明死后,元昊继承了夏国王位。为达到“为帝图皇”的目的,他确立了“尚武重法”的战略方针。他主要从三个方面付出努力:强化刑罚;兵马为先;以功利之心教化民众,培养党项族的“虎狼之心”。

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增强党项族的民族意识。他恢复西夏姓氏,摒弃原唐、宋政权赐给的李姓、赵姓,改为嵬名氏;自建年号开运(后改为广运);下达“秃发令”,要求部众三天内必须秃发,否则杀头;命令大臣野利仁荣搜集整理西夏文字,并使之系统化、规范化(后编撰12卷);设立蕃字院和汉字院,负责对外文书交流;创建蕃学,选拔子弟入学读书,考试选才;以“忠实为先、战斗为务”的原则,改革唐宋缛节繁文,把礼仪的九拜改为三拜,把音乐的五音改为一音。国人如不照此实行,以灭族罪论;在官民服饰上体现等级关系。严格规定身份与衣服的样式、颜色的匹配等,统一社会等级秩序等等。升兴州为兴庆府,在城内大兴土木,扩建宫城,广营殿宇。

他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以提高行政效率。元昊于宋明道二年(1033年)设官分职,遂逐步废除世袭制。当时其中央中枢机构有五个:中书掌管行政,枢密掌管军事,三司掌管财政,御史台掌管谏察弹劾,开封府(又称“兴庆府”)掌管京城事务,相当于唐、宋的“三省六部”。大庆二年(1037年),元昊为准备登基,又将各主管机构增至十六司,名称与前朝相异,与北宋的官制名称也不尽相同。此外,蕃名官号又增设了昴聂、昴星、阿尼、厂驽等十多个。这样,就使西夏国的行政管理体制形成了蕃汉合一、两制并存的格局。元昊还完善军事制度,以提高军事作战能力。元昊在由党项羌组成的“族内兵”之外,另设“族外兵”,族外兵由战俘中的勇士担任,供作战时冲锋陷阵作先锋;仿照宋朝军事建制,在全国划分为左、右两厢,并设十二个监军司,各规定驻地和军名;增加兵种,如,专门负责宿卫的卫戍军、专门掠夺人口的擒生军,炮兵部队泼喜军等。对军队的驻扎也作了精心的部署。

一切准备就绪后,元昊于夏大庆三年、宋宝元元年(1038年)十月在兴庆府登上皇位,国号大夏,改元天授礼法延祚元年,竖起了一代王朝的猎猎旌旗。元昊称帝后,尊母亲卫慕氏为惠慈敦爱皇后,封妻野利氏为宪成皇后,立子宁明为皇太子。元昊称帝后,又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其统治。首先,进一步调整中央官制,增设尚书省,设尚书令,尚书省下设十六司;其次,确立朝廷礼仪,制定符合本国实际的朝廷礼仪。

网络配图

如朝贺,规定群臣“常参”为六日,入见起居为“九日”。朝贺时,宰相领班,百官依次排列朝谒、舞蹈、行三拜礼。行为不符合规矩的,要受到处罚。元昊还花重金购买宋朝从宫中跑出来的丫环、宦官,学习参考宋朝的宫廷礼仪和规章制度;第三,培养和网罗人才。为了巩固统治,元昊大力兴办“蕃学”,培养人才。他还重金招揽社会各界精英,尤其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宋朝知识分子,被宋遗弃的文臣武将。这些措施,对完善元昊的蕃汉联合统治政权和加速西夏政权的封建化过程具有重要作用。

元昊称帝后,宋夏战争难以避免。元昊称帝后,上表要求宋朝廷承认其称帝的合法性,承认其皇帝称号,但遭到宋朝的严词拒绝。宋朝断然下诏削夺赐姓官爵,停止互市,并在边关张贴告示,悬赏捉拿元昊首级。朝贡贸易和边地互市的断绝,沉重打击了西夏的经济,双方的交恶逐步升级。从天授礼法延祚三年(1040年)到五年(1043年),经过三川口战役、好水川战役、定川砦战役三大战役,元昊皆大获全胜。元昊踌躇满志,得意洋洋。然而,连年征战,耗费了西夏大量的国力财力,破坏了农业的正常生产和牲畜的征用,使畜牧业受到打击;朝贡的停止、榷场的关闭、贸易的断绝,使得西夏急需的日用品如茶叶、布匹、粮食等物价飞涨,人怨沸腾;作为中原政权的宋朝,虽国力大不如前,但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元昊想战胜宋朝也绝非易事。此时,夏与辽的关系也逐步恶化,西夏希望与北宋停战议和。经过一年的讨价还价,天授礼法延祚七年(1044年)签订了宋夏和约,西夏再向宋朝称臣,双方又回到原来的朝贡与互市的关系。同年,西夏与辽之间的战争爆发。元昊采用诱敌深入之计,在河曲大破辽军,双方通过议和,战事暂停。

夏与宋、辽的关系趋缓,内政却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元昊性格多疑、猜忌,滥杀无辜。开运元年(1034年),元昊生母卫慕氏一族的首领山喜密谋杀害元昊篡权。机密泄漏后,元昊一怒之下把他沉到河底淹死了。元昊还把他的生母卫慕氏、妃子卫慕氏,以及和妃子生的儿子一起残忍地斩杀。大庆二年(1037年),大臣山遇惟亮因与他在处理和宋朝的关系方面持不同意见,也被元昊设计杀害。从此,朝野上下,噤若寒蝉,惟元昊之行是行。晚年的元昊逐渐从一个令人敬仰的英雄堕落成为沉湎酒色、不问政治的荒淫暴君。天授礼法延祚十年(1047年),他在儿子宁令哥的成婚大典上见儿媳妇年轻貌美,楚楚动人,按捺不住,竟然将儿媳妇强行纳为小妾!父子从此反目成仇。不仅如此,他还与被其杀害的大臣野利遇乞的妻子没藏氏勾搭成奸,并被没藏氏兄妹设计玩弄。天授礼法延祚十一年(1048年),元昊命丧亲生儿子之手,儿子也以“轼父”之名被杀害。元昊死时,年仅只有46岁。

标签: 李元昊

更多文章

  • 曹操其实是忠臣?只想好好扶持汉献帝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曹操

    曹操对献帝一直忠心耿耿,顾全大局。自董卓专权,曹操逃亡到关东,集结讨董联军,虽然他是第一个发起人,但为了大局,他主动推举袁绍为盟主,这需要多么广阔的胸怀。反董联军占领洛阳后,诸侯停滞不前,等待观望,惟有曹操独自领兵西进,虽然由于孤军深入而失败,但他的反董决心,明显比诸侯要坚定。董卓挟天子西迁长安后,

  • 康熙杀权臣鳌拜,光绪为何不灭慈禧亲政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光绪

    清朝晚期,同治皇帝病故后,年仅四岁的载湉被立为皇帝,史称光绪皇帝。光绪十三年举行亲政典礼,可是慈禧太后又把持朝政两年。后来虽然亲政,慈禧依旧没有放弃对光绪的控制。再看清朝初期,康熙皇帝六岁继位,十四岁亲政。康熙继位后,实际上并不直接掌控朝局。朝中大小事务,皆由权臣鳌拜把持。网络配图过了两年,康熙在宫

  • 史上最穷困潦倒的皇帝 最后连住房都是租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溥仪

    溥仪是满清最后一个皇帝,也是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他在宝座上只坐了三年,大清就完蛋了。大清虽然完蛋了,按照民国政府的“优待条件”,溥仪仍然可以在紫禁城里居住,仍然可以使用太监和宫女,仍然过着非常奢侈的生活。皇宫的大殿、京郊的“皇庄”、辽宁的矿山、黑龙江的森林,仍然属于他的私人不动产。在紫禁城里,他说

  • 华佗并不是曹操所杀?幕后真凶竟是华佗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佗

    华佗,一代名医,医术之高甚至叫当今社会的医学教授汗颜,而其最后的死因,在历史的流传中众说纷纭,不过大多人都认为是曹操将华佗杀死,是因为华佗要开颅医治头痛病。然而,却又另一种说法,与之大相径庭,如果真想如此,那么曹操可谓比窦娥还冤啊!网络配图华佗死于公元208年,享年六十三岁。 历史上华佗死的原因是在

  • 立下不世之功的伍子胥为什么会被夫差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伍子胥

    公元前484年,吴王夫差赐剑伍子胥,令他自刎。抱着怒其不争的愤怒,伍子胥自刎而亡。死前他曾要求下人将他的眼珠挖下放在国都大门之上,他要看着吴国灭亡。听到这条消息的吴王夫差非常的气愤,五月初五这天令人将伍子胥的尸体扔到钱塘江中喂鱼。为吴国立下不世之功的伍子胥为什么会被夫差赐死,死后还没能留下一个全尸,

  • 慈禧:一个争权夺利的女人垂帘听政47年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慈禧

    历史上对于慈禧的评价大多是贬义的,但她其实是无辜的。她走进深宫大院,除了为生存而争夺权力,还能干什么?不是她选择了清朝,而是清朝选择了她。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1861年,慈禧27岁,这一年,应该是她人生中最难忘的

  • 揭秘武媚娘的初夜:巧用泪水勾住帝王心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武媚娘

    武则天在中国历史上算是最会使用手段的女人之一了,不管是政变还是排除异己,手段计谋用的游刃有余。但是你们知道武则天是如何运用手段见到李世民的吗?在唐太宗李世民的后宫里,漂亮的女人不计其数。武则天15岁便入宫,入宫两个月,都没有见到皇上。武则天就整日呆在掖庭宫里,跟太监学一些规则、礼仪、用语等方面的知识

  • 皇帝的第一次童贞 竟献给了大他17岁的宫女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宪宗

    这是一个很让人感兴趣的命题,但它绝对不是“标题党”,蕴藏在这个标题之外的故事,远远比这个标题要精彩得多。这个标题只是一个开始。我们首先来分析,这个宫女夺了皇帝的童贞,按照常理,她不得死呀。但是她不但没死,还被封为贵妃,而且她被这个皇帝宠爱一生,而而且,这个皇帝一生只爱她一个人,您说厉害不?还有这个皇

  • 秦始皇统一全国货币给当时社会带来的好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秦始皇统一全国货币

    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他结束了战国时期的战乱,统一的七国,也开创了统一的度量衡,文字,语言和货币,那么秦始皇所规定的货币是怎么样的?货币统一有什么好处?秦始皇采取了两种统一货币的主要途径:一是由国家统一铸币,严惩私人铸币,将货币的制造权掌握在国家手中。二是统一通行两种货币,即上币黄金和下币

  • 盘点不务正业的帝王:汉灵帝摆摊卖肉“一刀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中宗,司马遹,东汉灵帝刘宏

    以帝王九五之尊,却乐于开店做买卖,在历史上并非罕见的怪事。从司马遹摆摊卖肉,到乾隆设买卖街,足见帝王做买卖那份心瘾。唐中宗好不容易才当上皇帝,诸多不顺,索性开店解闷儿;明代皇店之风炽盛,甚至放皇债和高利贷。而清朝乾隆的新春买卖街,恍若如今的“高级俱乐部”,你可别以为像广州春节的花市,也许跟荷兰带橱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