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
龙是汉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之一。
龙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
龙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排第五,在《礼记·礼运第九》中与凤、龟、麟一起并称“四灵”。
在古籍中有大量的关于龙的记载,在已出土的文物之上,有大量的关于龙的身影,如西周有大量身负羽翼龙纹器皿。
关于龙到底是否存在,到目前也没有直接证据可证明这一点!
在历史长河中,大多数朋友想必一定听说过喜欢龙的叶公,有成语“叶公好龙”为证嘛!其实叶公好龙的真相并不是成语表达出来的那样,此处我们暂时不说这事;除过叶公,还有一位好龙之人,那就是本文中要重点介绍的孔甲。
关于孔甲的事迹,《史记·卷二·夏本纪第二》有相关记载:
中康崩,子帝相立。帝相崩,子帝少康立。帝少康崩,子帝予立。帝予崩,子帝槐立。帝槐崩,子帝芒立。帝芒崩,子帝泄立。帝泄崩,子帝不降立。帝不降崩,弟帝扃立。帝扃崩,子帝廑立。帝廑崩,立帝不降之子孔甲,是为帝孔甲。帝孔甲立,好方鬼神,事淫乱。夏后氏德衰,诸侯畔之。天降龙二,有雌雄,孔甲不能食,未得豢龙氏。陶唐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孔甲赐之姓曰御龙氏,受豕韦之后。龙一雌死,以食夏后。夏后使求,惧而迁去。
这一段话想必看起来有点费事,所以帽儿郎跟诸位一起用现代的视角穿越时空回到夏朝,当一回吃瓜群众,了解一下这位不称职的夏朝君主。
夏朝是中国史上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共有十七位统治者,历约471年。帽儿郎制作了一张简单的夏代君主图,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扄”通“扃”
一、上位背景
不难看出,孔甲是夏朝的第十四位君主,在位已经是夏后期了。
这位君主性情乖张、脾气古怪,专门喜欢跟人探讨鬼神方面的事情。他的父亲名叫不降(jiang),看到自己的儿子如此模样,血压一路飙升。不降当政五十九年,是夏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君主。他没有把王位传给孔甲,要说不降对国家、对社稷还很负责任的。
既然不能传给自己的儿子,那总得有个王位继承人吧!
思量再三,他把王位内禅给弟弟扃(jiong)。扃在位十八年,以老丘为都。
扃死后,扃的儿子廑上位。所以以上人物关系大家都理清楚了没有,看似有点复杂哦!
总结一下就是这样:孔甲的老爸去世以后,孔甲的叔叔上位,叔叔去世以后,堂兄弟廑继位。也就是说,自己的叔父和堂兄弟都可以坐到王位上去,偏偏自己这个应该坐上王位的人,却坐不上。要搁一般人,这种情况简直难以忍受。但从各方面情况来看,孔甲本人意见不大,继续好鬼神,一天不知道在干一些别的什么事。
扃和廑可以说都是碌碌无为之辈。没有胆识和气魄,也没有治国之大才。屋漏偏遭连夜雨,又逢连年大旱,田间片干枯,饿殍遍野。
赤地千里无庄稼
就在这个时候,一些明白人想起来还有个孔甲。而且坚定地认为这一切都是因为没有把本该登上王位的孔甲扶上位、违背天意、惹得天帝发怒的结果。就这样,廑去世后,这一帮明白人前呼后拥地把孔甲推上了王位。
至此,孔甲正式上线!
继位初,他举行了盛大的仪式,祭天拜地,非常虔诚地求雨。结果电闪雷鸣、乌云密布,还真的下了雨,严峻的旱情得到了有效缓解。举国欢腾,黎民百姓有的跪拜、有的欢呼,认为这是孔甲的功劳,一时孔甲简直是泽陂万民。
从此以后,孔甲更对鬼神之事痴迷,对于政事不闻不问,肆意淫乱,胡作非为,《史记》《国语》都说:“淫乱德衰”“孔甲乱夏,四世而殒”。一方面大兴土木,广修庙台。一时全国大小庙台无数,孔甲隔三差五举行各种仪式,迎神、宴神、降神、送神,宫内巫师到处可见,每天鸣钟击鼓、焚香祷告。宫里宫外,俱为一体,民间也纷纷效仿,不事五谷、国事日益衰微,各诸侯国各起异心。
二、豢养双龙
有一日,天降双龙,一雌一雄。一时轰动,消息不胫而走,举国认为这是祥瑞之兆。遇到这样的事,孔甲自然欣然前往,看见双龙矫健雄美,即刻命人在龙降之地修建龙苑,周围筑起高台,名为“御龙台”,派专人侍奉双龙。
要说这两条龙还真的难伺候,不管是珍馐美味还是五谷杂粮,都不食用。几天下来,孔甲不知道如何是好,有人建议说龙喜欢潜水,应该建龙池,孔甲立马传令建造龙池(估计就是一个人造湖)。结果这两条龙依然不动,盘卧在当初降落的地方。孔甲可能有点高估自己的实力,竟然前去劝说,结果惹怒了这两条龙,身边的好些个侍卫遭到撕咬。
陶唐氏后人刘累,多年来学得了养龙之术,苦于无用武之地,听到了这件事后毛遂自荐,跑到国都请命,孔甲大喜。关于刘累,《九州要纪》中有相关记载:
《九州要纪》云:“董父好龙,舜遣豢龙于陶丘,为豢龙氏。” 豢龙氏,是中国古代的人物,别名董父。擅于养龙,许多龙都飞到他的身边,据说舜听说此事后,非常高兴,当即赐董父姓豢龙。后来夏朝出了一个刘累,跟豢龙氏学习养龙,十分卖力地为帝孔甲养龙,孔甲见其技艺精良,就赐他为御龙氏。
御龙氏刘累公
觐见第二天,刘累这个能人就开始施法请龙,他让三千将士假扮为二十八星宿,每人手持旌旗,造成云霞密布的样子,用火炮模仿打雷,以烟花代替闪电,水池周围布满机关不停地打击水面。如此一番惊人的操作后,困居于地面的双龙飞身跃入白浪,终于成为了孔甲的宠物。
同时,孔甲做了一件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情,就是为了嘉奖刘累,强夺了某诸侯王后代的封地,天下诸侯都替此事打抱不平,决定不再朝拜孔甲。
所以,孔甲在作死的路上越走越远。
三、诛杀师门、孔甲下线
刘累满门心思豢养双龙,常说龙非池中物,一个人工湖只能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其中一条雌龙严重抑郁,不久直接死掉了。刘累情急之下直接来了一拨骚操作,他竟然把这条龙给炖了,然后呈给孔甲。这个孔甲估计就是吃货一个,不问这是什么玩意,直接给吃了,吃完还说特别好吃。命刘累把活着的那条雄龙也给吃了,刘累明白龙终究是灵性之物,不能这样。
于是,孔甲亲封的御龙氏跑路了!
刘累跑了之后,孔甲又多方打听,寻觅到了另外一个手段更高的御龙氏,名叫师门,师门把雄龙养的光彩照人。但是师门此人性格直率,多次顶撞孔甲,孔甲难以忍受,派人把师门杀死在郊外。
师门死后,狂风肆虐,天降大雨,这还不算。雨停之后,郊外又起了山火。
相信鬼神之说的孔甲再也坐不住了,觉得这是师门的鬼魂在报复自己,连忙请巫师到郊外作法祷告。回城的路上,坐在车中的孔甲竟然担惊受怕而死。
至此,孔甲下线!
真可谓成也迷信、败也迷信!
帽儿郎觉得孔甲一生做事无底线、无原则,贪图享乐、骄奢淫逸,所以最终是因为自己心里有鬼,出现幻觉,惊吓致死,而不是师门的冤魂在报复,诸位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