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帝乙儿子那么多,可他为什么非要选纣王当皇帝?

帝乙儿子那么多,可他为什么非要选纣王当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佳佳很有料 访问量:3034 更新时间:2024/2/29 18:07:09

《歪歪侃封神》第1206期

帝乙既然是商朝的老大,那虽然没有汉武之后的三宫六院,但七八个老婆估计是有的,既然有那么多老婆,自然会生好多好多个孩子。

这些孩子能有多少,封神上并没有明说,然而比较有名的,就有三个,分别是长子微子,次子微子衍,三子寿王,也就是以后大名鼎鼎的纣王。

哥仨都是一个妈生的,既然是一个妈生的,那帝乙百年之后,应该将江山传给长子微子启才是,但为什么非要传给老三,以后的纣王呢。

事件似乎起源于某年春天,那天帝乙吃饱了没事,帅一帮文武御花园游玩,不小心飞云阁塌下一角,眼看帝乙及一帮闲人即将性命不保的时候,纣王忽然从天而降,放了大招,来一个托梁换柱,救了一朝君臣性命。

为什么一朝君臣?

倘若将帝乙砸死,陪玩的那帮大臣还不得给个说法,皇家甩锅,那还不是一甩一个准,总不能说帝乙运气太差吧。

总之,事件发生后,帝乙突然就觉得纣王这孩子特别可爱,特别可爱怎么办?再加上商容梅伯、赵启等人保奏,帝乙终于拿定主意,让纣王当上太子,最终继承江山,当上皇上,或者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帝。

事情就是这么简单,一次看似非常简单的偶然,就这次偶然,让帝乙打破了嫡长子继承的惯例。

微子启因而痛失江山,从未来的君王变成不折不扣的宗室大臣。

使他特别庸碌,特别无能,特别……那啥,因为导致帝乙对他彻底丧失了信心吗?

微子启不是凡人,殷末三仁之一,人但凡有了“仁”的美名,那自然好的不能再好,既然好的不能再好, 那为什么就死活当不了皇上,就死活入不了帝乙的法眼?

封神里也说,帝乙是在位三十年而崩,临终托孤与太师闻仲,说白了,临走的时候,还把闻仲叫过来,牵着他的手,是千叮咛,万嘱咐,直到闻仲答应所有要求,并赌咒发誓之后,才放心大胆的离去,纣王才因此当了天子,皇上,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纣王。

里面有个时间点很有意思,即,是先有纣王的托梁换柱,之后才有帝乙崩掉的,中间时间隔得还不近,也就托梁换柱那一次,商容、梅伯、赵启等,才上书请立东宫,才上书请立,那就是以前没有。

历代帝王,登基之后立储都是一等大事,托梁换柱之后才打算立储,那就是之前没有,是帝乙登基不久,那么,再结合帝乙在位三十年而崩,说明他崩掉的时候,距托梁换柱,虽然没三十年,但至少十来年是有的。

十来年时间, 再加上纣王能成长到托梁换柱,有那么大的力气,即便他天纵奇才。跟哪吒一样,那也得七岁左右,才能有托梁换柱的力气吧。

然而考虑到七岁的身高有点不够,俗语,天塌下来高个子顶着,他既然能救帝乙一众文武闲人,那至少应该有成人的身高,因此,托梁换柱时纣王七岁,不可能成立,至少十五六,十七八左右。

这样大致算下来, 帝乙崩掉的时候纣王至少应该二十来岁,成人了。脑袋瓜已经变得非常聪明,天下大事完全可以自己做主,然而,帝乙却托孤太师闻仲,托什么孤,江山交到一个成年小伙子手里,有什么不放心的?

担心纣王的人品,既然担心纣王的人品,又为什么要把江山传给纣王?如此出乎反乎,有意思吗?

一面把江山交给纣王,一面又不放心纣王,当个君王就能这么随意?

其实仔细考究起来,里面有一个天大的问题,既,帝乙防的可能不是纣王?

纣王是怎么当上太子的?

托梁换柱?呵呵,这应该只是表面理由,就比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一样,上下嘴唇一碰的事。

真正的原因应该是首相商容,上大夫梅伯、赵启等人的联合保奏,这个联合保奏 看起来很寻常,但仔细考校商容、梅伯、赵启等人的身份?

封神里说,可都是老臣,三世老臣,老臣有什么了不起?

殷商,可是世卿世禄,有名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阶层固化相当严重。

老臣就意味着,爷爷是官,儿子是官,孙子也是官,至少百年左右的官宦世家,哪的形成多大的势力,就如外国的那些拖拉机,完全有足够的力量影响王朝走向,如今这些势力居然联合起来,一致保举纣王。

什么意思?

金主爸爸们都喜欢老三,当儿子的能不考虑考虑他们的意见,倘若不,你这个江山还要不要了,这个帝王还当不当了。

于是,在诸多老臣的联合下,帝乙只能选择屈服,放弃好的没法再好的老大,选择众老臣一致看好,众世家一致支持得纣王。

选择之后,他又有些不放心,不放心什么,倒不是纣王不会理国,作为一个君王来说,理国当中,吃点亏,付出点代价,也不算什么,关键不能撼动自己的位子,而当时,谁能撼动君王的位子呢?

老臣,以商容、梅伯、赵启等人为首的世家集团。

不放心他们怎么办?

恰好闻太师从天而降,特有本事,特别忠心,而且还跟这些世家集团没什么利益上的牵扯,因而,帝乙才临终托孤,其实虽名托孤,暗地里,无非倚仗闻仲盯着这些人,不要让他们有什么非分之心,直到一切安排妥当,这才放心离去。

他的想法没错,然而,万万没有料到的是,纣王居然比他还猛,于是呢,就又演绎出许多精彩绝伦的故事了。

更多文章

  • 将王位传给帝辛,帝乙这么选择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帝辛,帝乙,商朝,姬发,姬昌,商纣王

    帝乙,商朝第二十九位国君,商王文丁 之子 ,接下来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帝乙一生,一共有4个儿子,除了第三子子期是侍妾所生,另外3个儿子,都是嫡妻所生,他们分别是:长子子启、次子子衍和少子受德(后来的商纣王)。当时“嫡长子制”已经在王公贵族中深入人心。而且嫡长子子启内有才干,外有贤名,次子子衍也相

  • 中创化工上交所科创板IPO获受理 目前拥有年产20万吨的乙酸仲丁酯生产装置

    历史解密编辑:智通财经网标签:上交所,ipo,中创化工,乙酸仲丁酯

    智通财经APP获悉,5月23日,湖南中创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创化工)申请上交所主板IPO已获受理。中信证券为其保荐机构,拟募资6.5亿元。招股书显示,中创化工是一家以生产、研发和销售新型环保溶剂为核心业务的高新技术化工企业,主要产品包括乙酸仲丁酯、乙酸异丙酯和丁酮。公司的产品主要应用于涂料、油墨、胶

  • 古城邢台的建城四祖:黄帝、祖乙、邢靖渊、赵襄子

    历史解密编辑:牛城夜话标签:赵襄子,黄帝,邢靖渊,商朝,祖乙,周公旦

    邢台有三千五百年建城历史,在邢台形成城市历史上,早期的轩辕黄帝、祖乙、邢靖渊、赵襄子起到重要作用,被尊为邢台建城四祖。一、轩辕黄帝凿井筑邑上古时期,轩辕黄帝曾躬耕于邢台干言岗,《诗经·国风》记曰:“出宿于干,饮饯于言”。黄帝亲率邢人开发利用井水,建井田,史称“黄帝凿井,聚民为邑”。后世邢人为了纪念黄

  • 《华夏炬光 · 祖乙》献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组诗三十一:山林子

    历史解密编辑:自然智慧养生标签:复兴,中华民族,华夏炬光·祖乙,华夏炬光 · 祖乙

    献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组诗之三十一华夏炬光(自然道德慧智教育诗)祖乙祖乙颂祖乙河亶甲子兮 十四位君任用巫贤辅政兮 德治为本经济军事文化兮 兴盛发展太甲太戊祖乙兮 三示民尊天气风云不测兮 祖乙苦恼携日晷与漏壶兮 万年献君日月运行道理兮 说与天子祖首定春节名兮 太阳历准祖乙率商人迁兮 宜居城市在邢地见龙鱼

  • 《华夏炬光 · 傅说》献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组诗三十四:山林子

    历史解密编辑:山林子标签:复兴,盛世,中华民族,华夏炬光·傅说,华夏炬光 · 傅说

    献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组诗之三十四华夏炬光(自然道德慧智教育诗)傅说傅说颂傅说本无姓氏兮 高宗赐姓比孔圣早出生兮 八百余年政治军事建筑兮 慧智卓越辅佐高宗武丁兮 国治邦安慧智无从施展兮 隐居傅岩生活穷困潦倒兮 卖身狱监北海之州为囚兮 筑城求食武丁不择出身兮 拜相求贤傅说整饬朝纲兮 惩治腐败文韬武略才

  • 古文诗词常用的典故:傅说版筑

    历史解密编辑:闲读与苦读标签:傅说,李斯,元好问,王安石,杜甫,武丁

    时光不会辜负读书的你——【典源】《尚书·说命上》:“高宗(名武丁)梦得说(傅说,说,yuè)……乃审厥象,俾以形旁求于天下,说筑傅岩之野,惟肖,爰立作相。”《史记·殷本纪》亦载此事,谓“使百工营求之野,得说于傅险中。是时,说为胥靡(服劳役的刑徒),筑于傅险。见于武丁,武丁曰是也。得而与之语,果圣人,

  • 平陆县第十六届傅圣文化旅游节暨傅说诞辰3358周年纪念活动开幕

    历史解密编辑:法眼观三晋标签:山西,纪念,诞辰,傅说,平陆县,傅圣文化旅游节

    5月25日,平陆县第十六届傅圣文化旅游节暨傅说诞辰3358周年纪念活动开幕。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郑文红参加开幕式并宣布开幕,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俊涛主持开幕式,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郭晓军,副县长严磊参加开幕式。中华民族第一圣人一一傅说,是早于孔子800多年的历史名人,距今已有3300多年历史,是我国

  • 商纣王继位后,做了一件小事,叔父箕子断言:将来纣王结局会很惨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商纣王,纣王,箕子,姬发,商朝,妲己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夏朝之后的第二个朝代,也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国祚近六百年,最后一任王名曰帝辛,不过后人更习惯称之为商纣王,而这个称呼是推翻商朝统治的周武王给他的恶谥。至于这个字能不能评价帝辛的一生,其实够呛,毕竟周武王是站在商纣王的对立面,只有尽可能地贬低他,才能彰显自己的

  • 《华夏炬光 · 箕子》献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组诗三十六:山林子

    历史解密编辑:自然智慧养生标签:纣王,武王,复兴,商朝,比干,山林子,中华民族,华夏炬光·箕子,华夏炬光 · 箕子

    献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组诗之三十六华夏炬光(自然道德慧智教育诗)箕子箕子颂箕子纣王叔父兮 文丁之子因其封地与箕兮 箕子称焉其道之不得行兮 其志不遂微子比干齐名兮 殷末三贤纣王暴虐无道兮 天怒人怨淫乐无度荒政兮 妄欲霾慧箕子苦心谏阻兮 纣王不纳人劝箕子离去兮 箕持不退为人臣谏不听兮 拂袖而去是彰君王之恶

  • 荒谬的韩源论:从“箕子朝鲜”到“韩国起源论”

    历史解密编辑:纪史标签:商朝,刘彻,韩源论,箕子朝鲜,中原王朝,韩国起源论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前言鼎盛时期的元朝是世界历史上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那是中国疆域最为辽阔的辉煌时代。在成吉思汗的领导下,元朝的版图和疆域不断扩张,这个伟大的王朝横跨欧亚大陆,雄踞一方。北至阴山以北,南至南海诸岛,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