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的后裔)
与颛顼(
黄帝的后裔
)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释义:从前,共工与颛顼争作部落首领,共工愤怒地撞击不周之山,支撑天的柱子折了,系挂地的绳子断了。天空朝西北方向倾斜,所以
日月星辰
都朝西北方向移动;大地朝东南方向倾斜,所以江河泥沙朝东南方向流去。
此战实为黄炎战争之继续,此时离那两场人神大战(阪泉之战,涿鹿之战)已经过去了多年,炎帝输后其臣子后代颇有不服,后有刑天,因刑天不服管束,上天伐帝,后被砍了脑袋流放到常羊之山,挥舞着盾牌和大斧。
水神共工又是一个,共工和祝融一样,是神职,掌管水的神叫共工,掌管火的神叫祝融,因此有多个祝融和共工,当代共工是炎帝的五世孙,上一代祝融的儿子,和颛顼争夺地位。
共工作为一个部落,是自古以来就有的。这个部落属于东夷的一部分,生活在长江边,曾经属于蚩尤属下的一个部落。涿鹿之战之后,归到黄帝的统治之下。
炎帝战败之后,他的部落主要向西迁徙。但是在涿鹿之战之后,黄帝为了分散羌部落的力量,把其中的一部分迁徙到了东方和南方。迁徙到南方的主要是氐人部落,这是一个人鱼部落。迁徙到东方的主要是共工部落。
山海经·海内经
》记载:“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袄生炎居,炎居生
节并
,节并生
戏器
,戏器生
祝融
,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术器首方颠,是复土穰,以处江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
噎鸣
,噎鸣生岁十有二。”
炎帝有一个妻子叫听訞,他的儿子叫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的儿子就是祝融。祝融在世的时候已经是颛顼时代了。颛顼为了拉拢羌部落的势力,把祝融封为大荒之神,主管南方。而祝融的儿子被任命为共工部落的首领,因此也被人称作共工。
三皇本纪
》记载:“(女娲氏)当其末年,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女娲乃炼五色石以补天。”
作为炎帝的后代,他不甘于祖上的失败。而此时正好遇到一个特殊的事情,即黄帝升天之后,他的大臣左彻隐瞒了这件事情,用木头雕刻了黄帝的像。诸侯来朝拜的时候,他让大家对着雕像朝拜。
经过几年,风声还是传出去了,共工认为正是时机,可以夺回帝位,因此借口讨伐左彻,率军直奔都城。然而这时候,左彻已经确定了由青阳来继承帝位,这就是颛顼帝。颛顼是非常有能耐非常有魄力的人,深得民心,深受拥戴。
颛顼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征召祝融为主将,迎接共工的进攻,共工
带着相柳和浮游等人和炎黄部族开战,两大部族大战,共工失败,怒触不周山而亡,进而至不周山倒,天塌地陷,倒塌之后天倾西北,地陷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