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何谓仓颉造字,考古揭开端倪,难怪仓颉造字会流传了下来

何谓仓颉造字,考古揭开端倪,难怪仓颉造字会流传了下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花萃谈谈 访问量:1871 更新时间:2024/2/29 2:47:27

相传,在“结绳”、“八卦”、“图画”等之后,黄帝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开了中国的文字时代,将中华文明推向一个新阶段。汉朝《淮南子》等记载,仓颉造字之后,“天雨粟,鬼夜哭”,显示出中国人对文化极为崇敬,认为有了文字、文化,人才更有能力,更能得到上天的眷顾,这一点与西方崇神大不相同。

不过,现代学者普遍认为,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也只是文字创作者之一,或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

那么,中国文字到底是谁创造的?如果造字者众多,那么仓颉在其中应该是什么地位,该不该被捧上神坛?

01:中国文字的起源史

关于中国文字的起源,史书记载暂且不谈,首先看一看考古发现。

距今5000年至8000多年期间,考古发现众多上古刻符,刻写在龟甲上的河南舞阳贾湖刻符,多达630多个的安徽蚌埠双墩刻符,刻写在陶钵口沿上的陕西西安半坡刻符,麋鹿角化石上的江苏南通青墩刻符(研究属于易卦起源的初始符号)等等。对于这些刻符,学术界争议很大,有认为是原始文字,有认为是原始刻符,至今未有公认结论。学者于省吾等认为,距今6000多年的半坡刻符“是文字起源阶段所产生的一些简单文字”。

距今5000多年时,浙江庄桥坟刻符极为特殊,在一块残破石钺上发现了六个排列成序的符号,每个符号的笔画不超过5笔。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徐新民指出,“最主要的是,这连在一起的6个符号,其中有3个是相同的,这明显是表达某种意思的一句话。”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专家李伯谦认为,这些原始文字不像其他单体刻画符号那样孤立地出现,而是可以成组连字成句。已能“连字成句”,岂非说明已有系统文字?可惜没有进一步的考古发现。

距今4600年之后,更具文字字形的考古发现就越来越多了,比甲骨文早1000余年的骨刻文、陶寺朱文等先后出现。总之,从考古来看,距今4600年之后,中国基本进入文字时代,至甲骨文时期正式进入成熟阶段;从文字发展逻辑上看,甲骨文是成熟文字,在此之前必然存在“初熟文字”,从“初熟文字”发展到“成熟文字”大约也需要1000多年的演化。

02:仓颉造字应非虚构

通过中国文字起源史可见,在距今4600年左右,先民已经较大规模地使用文字,但从刻符到文字,到底是不是仓颉造字的结果呢?

巧合的是,距今大约4700年时,黄帝部落开始崛起,先后与炎帝蚩尤争锋,最终成就霸业。根据文献记载,仓颉是黄帝史官之一,黄帝命令仓颉造字,这个时间大约就发生在距今4700年左右。显然,从时间点上的巧合来看,仓颉造字的传说应该并非虚构,而是存在一定的依据。

问题有三:一,仓颉一个人不可能造出众多的文字,即便仓颉是一个团队也做不到;二,除了仓颉造字之外,还有女匽造字等传说;三,上古文字分布多地,且很多文字并不相通,比如山西陶寺遗址发现的两个朱文,与骨刻文、甲骨文上的文字就不存在演化关系,或者说至少如今还未发现明显的演化关系。无疑,恰如现代学者分析的那样,“仓颉如果确有其人,也只是文字创作者之一,或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

显而易见,大约5000年左右,上古社会的物质与精神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散落在中华大地上的不少文明,发现刻符已经无法满足现实表达的需要,于是产生了文字需求,进而从刻符走向文字,仓颉应该其中造字者之一。

03:从刻符到文字,谁主导了文字变革?

沧海横流,百舸争锋,从刻符到文字阶段,神州大地星罗棋布的文明先后创造文字,或独立造字,或受到发明文字的部落启发而造字,其过程如今很难还原,但为何唯独仓颉被推向了神坛,唯独史书记载仓颉造字“惊天地、泣鬼神”?

最早记载仓颉的是战国荀子,他在《荀子·解蔽》一文中揭开秘密,“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一也。”也就是说,当初研究造字的人很多,天下流传诸多版本,但其中仓颉版的文字最为优秀、最为系统........逐渐得到了天下的认可,于是其他版本慢慢被淘汰,只留下了仓颉版文字。

子之后,才逐渐出现“仓颉造文字,然后书契始作,则其始也”的说法,慢慢将仓颉推向了神坛,认为他是中国文字之始祖,造字之源。实际上,无论从考古上看,还是从造字逻辑上看,仓颉都不是最早造字之人,也不可能是大规模造字之人,之所以将造字这一荣誉给予仓颉,或许恰如荀子所说的“而仓颉独传,一也”。

可以设想一下,仓颉造字的真相不是造出很多文字,而应该是:提出了更为合理、更为系统的造字思维与方法,后代传承延用;仓颉整理了前人所造的文字,给予正式颁布等。

因此,从刻符到文字,在某种意义上说,仓颉就是这场文字变革的主导者,理所当然地应该被捧上神坛。

标签: 仓颉黄帝考古甲骨文刻符

更多文章

  • 【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探访南乐仓颉庙 找寻中华汉字源

    历史解密编辑:央广网标签:黄帝,南乐县,仓颉庙,写意中国,汉字起源,中华汉字源

    央广网濮阳2月20日消息(记者 王勇生)中华的文字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久,人数最多的文字,文字的创造和应用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发展,传说中最早的汉字是由黄帝时期的仓颉造出来的。2月19日,“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网上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前往汉字创造者仓颉的老家——濮阳市南乐县仓颉文化博物馆,在仓颉故里,

  • 仓颉造字之谜,江苏教师称发现新证据,“黄帝”二字暗藏造字信息

    历史解密编辑:丫丫女神穿搭标签:仓颉,五帝,上古,蚩尤,黄帝,甲骨文,神农氏,江苏省,神话传说

    三皇五帝的传说在我国上古时期流传甚为广泛,但是其中的五帝原本指的是“五方上帝”,后人又根据上古流传的故事将黄帝等五位帝王补录了上去。不过《礼记》、《史记》、《尚书序》等古籍中所记载的五帝都不相同,经过漫长的历史洗礼,黄帝才逐渐被确认起“五帝之首”的地位,但是有关于他的谜团仍然扑朔迷离。相较于其他的三

  • 濮阳南乐举行癸卯年谷雨祭拜仓颉大典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企业报中企融媒标签:仓颉,寇准,庙会,大典,南乐县,癸卯年谷雨

    中国企业报讯 4月20日,今年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节,濮阳市南乐县在梁村乡史官村的仓颉庙,举行癸卯年谷雨祭拜仓颉大典活动。来自全国的史氏宗亲代表,以及市县宣传文化部门的代表约千余人参加了这一文化盛典。仓颉是创造中华文字之祖,在南乐仓颉庙主殿,有中国知名书法家启功先生题写的“中华文祖”四个大字。南乐

  • 民间故事:大禹伐共工

    历史解密编辑:暗地着迷PLUS标签:大禹,共工,防风氏,大禹治水,应龙

    天神鲧被杀死后,因为他窃取“息壤”想治洪水的志愿最终没能实现,所以他的精魂久久不散,他的尸体三年都没有腐烂。不仅如此,他的肚子里还孕育着个新的生命一一那就是他的儿子禹。禹出生以后,鲧便沉到附近一条叫羽渊的河里,变做一条玄鱼游走了。大禹治水洪水仍然肆虐天下,天庭也为此不得安宁。在大臣们的一致推荐下,天

  • 共工为何怒触不周山?

    历史解密编辑:学术那些事儿标签:共工,上古,颛顼,洪水,周山,大禹治水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文 | 郑渝川说起女娲补天,首先就要谈起共工怒触不周山的故事。《淮南子·天文训》有云,“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淮南子·兵略训》说,“颛顼尝与共工争矣……共工为水害,故颛顼诛之”。《淮南子·原

  • 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

    历史解密编辑:听风月满佳人标签:颛顼,祝融,黄帝,左彻,神农氏,共工氏,神话传说

    《淮南子》:昔者,共工(炎帝的后裔)与颛顼(黄帝的后裔)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释义:从前,共工与颛顼争作部落首领,共工愤怒地撞击不周之山,支撑天的柱子折了,系挂地的绳子断了。天空朝西北方向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朝西北方向移动;大地

  • 山海经之太子长琴、共工、祝融

    历史解密编辑:朝夕搞笑官方标签:祝融,共工,法老,陵墓,上古,长琴,山海经,海内经

    霍特普塞海姆威(希腊语中被称为“Boethos”,包泰斯)是古埃及第二王朝的首位法老。他的名字的意思为“权力引发的欣喜”。霍特普塞海姆威统治期间的情况少为人知。霍特普塞海姆可能是通过与一位公主的婚姻而登上法老宝座的。至今还不知道他是否与古老的提尼特统治者家族有关。一般认为他并非法老卡的儿子,但可能是

  • 水神共工确有其人,探究上古历史中的真实共工

    历史解密编辑:阿胖说历史标签:水神,共工,神农氏,颛顼,山海经,祝融

    不论是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古代农业社会,还是工业化的现代社会,水永远都是人类生产生活离不开的重要资源。近些天闹得沸沸扬扬的日本福岛核电站污水排放事件,也是揪住了全世界人民的心。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也有着很多关于水的传说,不论是女娲补天还是大禹治水,都是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先民们抗击水灾的重要记载。除了女娲

  • 新版上古人物猜想——共工

    历史解密编辑:差点送光标签:共工,古史,伏羲,杜克,巴比伦,上古人物,神话传说

    新版上古人物猜想——共工宋亚光20230427§1、百度:马尔杜克(马杜克Marduk,希伯来语名字为米罗达Merodach),古代苏美-阿卡德时期的战神,巴比伦城邦之神(为巴比伦的守护神、主神和巴比伦尼亚的国神)。恩基的长子,生于埃利都的阿普苏,为水之化身,创造五谷并使其丰硕,确定诸天体运行的轨道

  • 民间故事:共工和祝融

    历史解密编辑:民间故事集锦标签:祝融,天神,共工,火神,女娲,天宫,民间故事

    天上原有两大天神,一个叫共工,一个叫祝融。共工是管水的水神,祝融是管火的火神。有一年,南天门失火,火神祝融想借天河水扑灭大火。他和管水的共工商量。共工无论如何也不肯借给他天河水。大火没水来救,越烧越旺。眼看就要烧到天宫,老天爷“鞋里长草——荒了脚”,亲自传旨命天兵挑天河水,才灭了这场大火。从此,祝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