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禹治水的来历究竟是什么?想不到这里保留着大禹治水的多处遗迹

大禹治水的来历究竟是什么?想不到这里保留着大禹治水的多处遗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琳子乐园 访问量:489 更新时间:2024/1/27 16:03:21

大禹治水的来历究竟是什么?想不到这里保留着大禹治水的多处遗迹:

据《史记》记载,大禹名叫文命,是颛顼帝的儿子——的亲生儿子。不过,颛顼帝的帝位是由而舜帝相继继承的,而鲧是只他们的臣子。确切地说,大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帝的孙子,是我国古代最有名的治水英雄。

传说,在尧和舜时期,由于地球变暖,雪山融化,连年降雨,导致中原地带洪水泛滥,波浪滔天,到处都是一望无际的大水,不但淹没了庄稼,淹没了房屋,还淹死了很多的人民和牲口,巨大的水患,带来了无边的灾难。这时的帝王尧,决心消灭水患,就紧急寻求天下能治理洪水的人。

这时,群臣和各部落的首领,都纷纷推举鲧去治理洪水,于是尧将治水的艰巨任务委任给了鲧。但是,鲧治水的时间长达九年,却没有明显的效果。原来,鲧治水的时候,总时消极怠工,拿这一艰巨的任务当儿戏

后来,舜继承帝位后,也开始操理治水之事,他革除鲧的治水职务,重新寻求治水能人。这时,朝中大臣们都推荐鲧的儿子禹,说:“禹为人谦逊,做事认真。他虽然是鲧的儿子,但比他父亲德行能力强多了。”于是,舜就把治水的大任交给了大禹。

大禹接到治水的任务后,暗下决心:父亲没有完成治水的大业而空留遗憾,自己一定治理成功!于是,他不顾自己正值新婚燕尔,结婚四天,就与妻子涂山氏,洒泪告别,踏上了治水的征程。

从此,禹带领着一批助手,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走遍中原大地。一路上,他看到无数人民在洪水中挣扎,感到无比痛心,这更加坚定了他的决心。他吸取了父亲“堵截方法”治水失败的教训,而自己发明了一种“疏导治水”新方法——疏通水道,西水东流,由于地形的西高东低,以使大水能够顺利地东流入海。

当时,他发现每一个地方需要治理,于是他总是左手拿着准绳,右手拿着规矩,走到哪里就量到哪里,并且命令各个部落,去发动群众来施工,这样治水工作就快了很多。当水利工程开始时,他都是率先参加劳动,带领众人挖山掘石,披星戴月地干。

据说,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一次,他治水路过自己的家门口,听到有小孩的哭声,他知道这是妻子涂山氏,刚给他生了一个儿子,他想去眼看一看自己的孩子,但一想到治水任务还没有完成,便噙着泪水,又奔走了。

十三年之后,大禹终于治水成功:咆哮的洪水,都变成一条条河流,驯驯服服地向东流去,淹没的沼泽地,都变成了丰收的农田,人们又筑室而居,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据说,当年大禹治水,跑遍了全国山川、平原等每一个地方,他把整个中国的山山水水当作一个整体来治理,根据山川的地理形式,将全国分为九个州:冀州、青州、徐州、兖州、扬州、梁州、豫州、雍州、荆州;先治理九州的土地,再治理九州的山川,经他治理的山川有:岐山、荆山、雷首山、太岳山、太行山、王挝山、常山、砥柱山、碣石山、太华山、大别山等等;山路治理好,就理通水脉,疏通水道,使得水能够顺利往下流去。至今长江以北的大多数河流,都还留下了他治理的痕迹呢。

后代人,为了感念大禹,纷纷在各地为他修庙筑殿,尊他为“禹神”!而且,大禹治水遗留下许多遗迹,如今的禹城,就是其一。禹城处黄河下游运河之畔,位于德州市区东南部130里,济南市西北120里之处,这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有“禹息故城”、“禹迹亭”、“徒骇河”、“禹堤”等,大禹当年遗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而且,我们整个中国也被称为“禹域”,因为这里都曾是大禹治理过的地方!

标签: 大禹治水大禹颛顼遗迹洪水水患

更多文章

  • 大禹或非神话人物,安徽禹会村遗址的发现,为大禹治水足迹添新证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禹会村,大禹,大禹治水,考古,古城,涂山

    禹会村龙山时代城址(引自央视新闻客户端)对夏文化的探索,堪称“中国考古学哥德巴赫猜想”,而禹这一古史传说中的形象,既作为一个英雄深深印在中华民族的整体记忆之中,却又难觅踪迹。而近期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对禹会村龙山城址的报告分外夺人眼球。禹会村遗址向南俯瞰(引自《光明

  • 山西运城:大禹治水续新篇

    历史解密编辑:山西经济日报标签:黄河,灌区,芮城县,山西省,运城市,大禹治水,山西运城

    大河东去在芮城,牢记嘱托责任重。习近平总书记近日莅临山西运城考察,工作人员向总书记汇报了大禹治水的故事。山西省芮城县大禹渡扬水工程管理服务中心全体干部职工备受鼓舞,精神振奋,大家纷纷表示,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奋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桥头堡。昔日大禹治水传千古

  • 夏朝存在400年,为何却挖不到?考古显示:大禹建的不是夏朝

    历史解密编辑:阿飞文史标签:王朝,夏朝,先秦,考古发现,大禹治水,考古学家,十大考古

    摘要: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传说中由大禹创建,存在约400年。然而,尽管这段历史占据重要地位,但考古学家至今未能找到确凿的证据证明夏朝的存在。本文将探讨夏朝消失的原因,以及考古学上的一些发现,显示大禹建立的王朝并非夏朝。正文:一、夏朝的存在与传说 夏朝传说中由大禹创建,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的

  • 第四届海峡两岸大禹文化交流活动暨2022年大禹诞辰祭祀在北川举行

    历史解密编辑:名人名事标签:北川,大禹,海峡两岸,大禹治水

    7月4日(农历六月初六),在中华民族人文始祖大禹诞辰4149周年之际,第四届海峡两岸大禹文化交流活动暨2022(壬寅)年大禹诞辰祭祀典礼在大禹故里——北川羌族自治县举行。上午9时许,第四届海峡两岸大禹文化交流活动在北川新县城禹王广场开幕。9时50分许,简洁而庄重的祭祀典礼开启,鸣铳9响,击鼓撞钟,向

  • 寻根大禹故里 传承中华文明 | 第四届海峡两岸大禹文化交流活动预热中

    历史解密编辑:绵阳旅游标签:大禹,海峡两岸,中华文明,华夏,禹王

    北川素有“大禹故里 中国羌城”之称,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大禹的诞生之地。北川是夏王朝的创立者、治水英雄大禹的降生之地。境内至今仍保存着大量有关大禹的历史遗迹,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于一体的大禹故里风景名胜已成为华夏子孙访古探幽的圣地。盼望着、盼望着第四届海峡两岸大禹文化交流活动暨2022年(壬寅

  • 考古表明,大禹治水的工具并非“叉子”,连教科书都搞错了

    历史解密编辑:阴雨天讲故事标签:大禹治水,大禹,洪水,神农氏,伏羲,教科书,禹,先秦,夏朝

    “三过家门皆不入,后人仰瞻会稽山。”关于我国的古代神话传说,可以说是十分的丰富。特别是关于上古时期的故事,更是充满了神奇色彩。其实在我国,那些能够被列入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大都是以一个平凡人的角色出现的。并非和国外一样,一出场便是拥有“主角光环”。甚至很多经典的人物故事,在历史上也是有所记载的。就比如

  • 陇剧《大禹治水》与豫剧《大河安澜》

    历史解密编辑:兰州新闻网标签:大河安澜,大禹治水,豫剧,黄河,地方戏

    《大禹治水》剧照前不久,在山东省济南市举行的“首届黄河流域戏曲演出季”有两台原创大戏非常“像”,一台是河南省豫剧三团的现代戏《大河安澜》,另一台是甘肃省陇剧院的古装戏《大禹治水》。一个故事发生在黄河下游的当代,一个故事发生在黄河上游上古时期,因为九曲黄河连着,便有了这两个地方戏新剧作万千气象的“破时

  • 山西运城第二十二届河津大禹文化旅游节隆重开幕

    历史解密编辑:食品安全与法律网标签:龙门,黄河,旅游节,河津市,山西省,运城市,山西运城,大禹文化

    食品安全与法律网讯(通讯员 朱善永原建发 杨通情)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习总书记在山西运城考察时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弘扬大禹文化,传承大禹精神,全面推动黄河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5月22日

  • 大禹在河南治水?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大禹,商朝,大禹治水,河南,帝舜

    如今,大禹治水已经广为人知,但大禹在什么地方治水却是一个谜团,有人说是在山东菏泽一带,有人说是在甘陕一带,有人说是在山西一带,有人说是在淮河一带,还有人说大禹是外国人,夏朝在巴基斯坦或埃及,大禹治水的故事没有发生在中国等等。白驹过隙沧海桑田,4000多年的风风雨雨,早已掩盖了当初的痕迹,即便今天在高

  • 长城汽车不仅有“大禹”电池,还有这样的“大格局”!

    历史解密编辑:侃见科技标签:大禹,电池包,长城汽车,新能源汽车,长城汽车

    这两年新能源汽车比较火爆,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新势力都在该赛道上发力,但是大多数的车企因为步子迈的太快,往往忽视了电池的安全性。而长城汽车不急不躁,不仅投入了大量的金钱和精力攻克这道难题,还发布了自主研发的最新动力电池技术——大禹电池,刷新了这一领域的安全新高度。大禹电池“变堵为疏”的设计理念改变了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