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鲧治水9年,遭到杀害,为什么大禹治水13年,反而还能家天下

鲧治水9年,遭到杀害,为什么大禹治水13年,反而还能家天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昴日星官 访问量:2930 更新时间:2024/2/11 3:12:05

禹太太呆了一会,就把双眉一扬,一面回转身,一面嚷叫道:

“这杀千刀的!奔什么丧!走过自家的门口,看也不进来看一下,就奔你的丧!做官做官,做官有什么好处,仔细像你的老子,做到充军,还掉在池子里变大忘八!这没良心的杀千刀!……”

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和这位禹太太的性格十分相似,脾气都很暴躁。

动不动就要发脾气,一发脾气就水漫田野,“浩浩怀山襄陵,下民都浸在水里”。

正是因为不忍心让百姓泡在水里过生活,大禹才从杀父仇人——舜的手里接任水利总工程师一职务。

包工头大禹三过家门不敢进

从此开了他的13年包工头生涯。有家也不回,有病也不医。

战国时期楚人尸佼所著的《尸子》中记载,大禹生有偏枯之疾。相当于中医的结核性关节炎。

为大众谋福利的人总是孤单的,不被人理解的

世人常把“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为大众谋福利者,不可使其孤军奋战。”挂在嘴边,可没有几个人真把这句话放在心上。

毕竟,一件大工程刚开始做的时候,谁都不知道到底哪个才是真的“抱薪者”。

再说了,打着为民请命的旗号,谋取私利的人,古往今来,络绎不绝,况且人心隔肚皮,谁也捉摸不透谁。更何况是原始社会的水利工程呢。

大禹

虽然那个时候的百姓都知道水患的厉害,可牵扯到自家财产的时候,他们还是很固执的阻挠工程的继续的。

水利工程刚开始的时候,这些百姓给大禹带去了很多的不必要的困扰。

然而,民众的认知改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民众是守旧的,多数认知来源于过去的生活经验。

由于长期以来治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成功,固有的生活经验,让百姓不愿意去改变自己的认知,也有不愿意搬迁转移的考虑,所以不配合大禹的治水工作。

这只是治水工作中日常应有的内容。

相比于大禹的父亲治水九年的堵,大禹采用的是疏导水脉的方式。

这种方式看似耗时耗力,但却是一种长效的办法。

因为疏导水脉可以让水流畅通无阻,不仅可以解决当前的水患问题,还可以保证未来的水资源利用。而堵则是一种短视的做法,堵住了水脉走向,只是暂时解决了问题,但是却会带来更多的隐患。

一路治水,一路劝说,一路风尘

然而,百姓看不到那么远,也不明白疏导水脉的做法,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我们现代社会的水资源问题更加复杂,尚且需要采用更多的手段来解决,更何况是原始社会里拿着石木工具的大禹呢。

为此,大禹做了两方面的考虑。

  • 首先,需要详细地调查全国各地的河水走向,以及地理山川的地貌。这样才能够找到最佳的疏导水脉的方式,并且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 其次,涉及到地方拆迁转移,需要得到民众的配合。

《吕氏春秋·乐成》当中记载了这样的一则故事。

大禹疏导黄河的时候,将人们却堆积瓦砾加以阻挡。等到水利工程初步见效的时候,人们看到良田得到灌溉,生活取水便利,甚至能遗泽子孙万代的好处,这才转过头来称赞大禹。

丝毫不知道大禹就是那个“为大众谋福利者”。

苦心人,天不负,治水终有成效。

有的人,甚至还出言嘲笑讥讽大禹,说大禹是只母猴。

由于要调查全国各地的水脉走向,就免不了和各地区的百姓打交道。可在古代,由于交通的隔绝,人们的语言有着很大的差异。

“禹”被人念作“禺”也是常有的事。而“禺”在《说文解字》里面是母猴子的意思。

这里就是大禹治水的第三个难点了。

大禹治水不光是治理伊洛河水,还疏导了整个黄河水系,顺便建立了个人的势力圈

难虽然难了点,但还不至于像老虎吃刺猬那样无从下口,更何况大禹背负着父亲治水不力的嫌疑,只有坚持到成功那天,才能堵住悠悠众口,才能回到京城洗刷父亲的冤屈。

为此,大禹和他手底下花出多余的时间和精力来钻研方言,和地方风土人情。

所幸,付出总有回报,舜时代东夷部落的首领伯益——那个传说和大禹儿子启争天下的人,被他感动了,加入了水利工程大军。

注释:这里的伯益不是舜的首席大法官皋陶的儿子伯益,两人同名但不同身。

至此,大禹才不算孤军奋战。

有了东夷部落首领的榜样在前面,我们母亲河——黄河,周围的部落也消停了阻挠动作。无论是“白须发的,花须发的,小白脸的,胖儿留着油汉的,胖儿不留着油汉的官员”,还是打猎的、种地的、砍柴的、打鱼的、乞讨的、经商的、教学的百姓,态度都改变了一点。

尤其是经商的,他们不遗余力地到处宣扬大禹治水的事迹。

他们这样做是好处的。

  • 一来随大禹走南闯北会遇到很多很多的人,不仅仅开拓了商路,而且商品变现比过去要快得多;

  • 再者大禹有了伯益大军的守护,减少了盗贼的袭扰,这一路畅通无阻,能获取高额的利润和报酬;

  • 第三,替大禹打广告,也就是变相地提高了自己的身价,获得商品信誉加成,能卖得上好价钱。

有了东夷部落的支持,一路上的部落首领变得彬彬有礼了;有了商人们的一双巧嘴,一路上反对的百姓也得到说服。

古老的部落圈

于是,大禹的包工头生涯迎来了春天,水利工程事业一路狂飙突进。

很快到了回京述职的时候,也就回到了我们开头的那一幕。

回京述职,家天下开启。

舜爷坐在龙位上,原已有了年纪,不免觉得疲劳,这时又似乎有些惊骇。

禹一到,就连忙客气的站起来,行过礼,皋陶先去应酬了几句,舜才说道:

“你也讲几句好话我听呀。”

“哼,我有什么说呢?”禹简截的回答道。“我就是想,每天孳孳!”

“什么叫作‘孳孳’?”皋陶问。

“洪水滔天,”禹说,“浩浩怀山襄陵,下民都浸在水里。我走旱路坐车,走水路坐船,走泥路坐橇,走山路坐轿。到一座山,砍一通树,和益俩给大家有饭吃,有肉吃。放田水入川,放川水入海,和稷俩给大家有难得的东西吃。东西不够,就调有馀,补不足。搬家。大家这才静下来了,各地方成了个样子。”

大禹回到京城蒲阪,由于随从过多,惊吓到了舜。

舜,瞬间明白了一个道理,再也遏制不住夏后氏部落——大禹的家的发展了,索性就把国家大事托付给他,大禹也不推辞,很麻利地接过托付。

大禹不推辞也有他自己的道理,那么多人跟随他一起治水,风餐露宿13年,一路上无怨无悔,不报答他们又怎么对得住他们的信任。

大禹分蛋糕的局部图

再者,舜老了,没多少年的活头了,他的几个儿子也越发的不争气,与其让有虞氏没落,不如兼并进自己的夏后氏部落,大家一起谋发展。

再三,随着水利工程的开展,原先的虞唐部落已经控制不住这么大的区域了,原先的禅让制管理模式不再适应形势的发展了,必须做出改变。而自己的有熊部落在制水过程当中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理应首当其冲。

现代人诚心纪念这位伟人

随着夏后氏部落的壮大,逐渐有统一的趋势,大禹也有了新的想法,让自己的儿子启来继承家产。不料,还没给启铺完道路,就到了大限,撒手离世。

只留下了一个烂摊子给启,随后启也继承了大禹的杀伐果断,与东夷部落首领伯益决裂,从而得到了大禹的大部分遗产,正式宣告“夏”的成立,成为了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

此后,“家天下”的帷幕徐徐拉开。

参考资料:

《吕氏春秋》

《尚书》《史记》

《竹书纪年》《帝王世纪》

《故事新编·理水·鲁迅》

标签: 伯益东夷水患先秦夏朝大禹治水

更多文章

  • 大禹的父亲鲧,为何死后尸体三年不腐?这其中有个不为人知的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江山社标签:大禹,唐尧,大禹治水,虞舜,水患

    在远古传说中,鲧是地位仅在唐尧之下的部落首领,鲧是标准的贵族出身,属于“高干子弟”,所以他深受唐尧重用。当时的人对水灾束手无措,哪怕是被后世奉为英明君主的唐尧,也对各地频发的水患望之兴叹。作为领导人,唐尧怎能看百姓活在水深火热中?对此他立刻召开了联盟会议,各部落首领都投了鲧一票,认为以他的能力定能平

  • 帝舜杀了鲧,为何还传位大禹?考古发现改写认知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大禹,大禹治水,洪水,考古发现,黄河

    大禹治水的传说流传了几千年,随便一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大禹治水的时候非常用功,连家人也顾不上,就算是自己新出生的孩子,他都没有时间看,这也有了“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但是在大禹治水之前,是大禹的父亲鲧奉舜的命令在治理泛滥的黄河,但是因为多久治水无果,最后鲧被舜杀死了,随后子承父志,大禹才接了父亲的

  • 民间故事:后羿射日之后,六只妖怪作恶,还嘲笑后羿只剩一支神箭

    历史解密编辑:陌笑已徒然PLUS标签:后羿,后羿射日,九婴,妖兽,天神

    后羿射日之后,天底下的山精海怪都老实了起来。因为它们听说后羿共有十支射日神箭,只射出了九支,还剩一支神箭,震慑着天下的妖兽。太阳是三足金乌所化,一生不落地,是天下最强大的妖兽之一,连太阳都被射死了九个,其它妖兽自然不敢尝试神箭的力量。然而时间久了,总有些脾气暴躁的妖兽,会忍不住出来作恶。六只妖兽开始

  • 寒浞勾结后羿的爱妃,杀后羿、灭夏朝,最终的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于你爱音乐标签:后羿,寒浞,黄帝,爱妃,族长,寒国,后羿(夏朝)

    后羿十九年,后羿的宝贝义子寒浞和他的爱妃纯狐联合起来把后羿杀死在寝宫的床上。接着寒浞升殿召集群臣宣布后羿的罪状,自立为王,改国号为寒。寒浞把后羿的这名妃子纯狐据为己有,立为正妃,从此开启了自己的帝王之路。寒浞的祖先是在黄帝身边管理作坊内工匠的工官,后来黄帝将其封于寒(今山东潍坊市一带),其属地称为寒

  • 后羿徒弟为何遭人唾弃?嫦娥奔月、后羿枉死都由他一手造成

    历史解密编辑:漂江孤影标签:后羿,成仙,嫦娥,仙丹,射日

    我国是个礼仪之邦,自古以来,习武之人非常讲究武德——“武”,止戈也。古代的师父在传授武艺给徒弟之前,都会教徒弟要明辨是非善恶、信爱他人、通晓仁义、惩善扬恶。习武之人最看不起那些欺师灭祖的小人,他们或因嫉妒、或为利益而背信弃义、大逆不道,最终一定会遭到世人的谩骂和唾弃。上古时期,为解决民间疾苦而射下九

  • 破解后羿射日密码:后羿为何射日?竟被误解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后羿,射日,后羿射日,山海经,大羿,帝俊

    破解后羿射日密码:后羿为何射日?竟被误解千年!今天笔者就尝试来谈谈这个历史问题。似乎应该再重申一遍:华夏神话本不发达,又被儒家历史化篡改,必要的神话考证,因无奈而显得意义贫乏,至少打了折。从文化潜意识角度认识神话,倒反而更真实一些。看官明白,本文又要大放厥词了。关于羿是何人,有三种说法。第一个羿,有

  • 后羿射日的背后隐藏着一场战争,考古发现,后羿射得压根不是太阳

    历史解密编辑:西门史纪标签:后羿,后羿射日,部族,帝俊,金乌

    我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灿烂历史,在历史中,流传着数个精彩的神话故事。“女娲补天”、“夸父逐日”……它们共同组成了灿烂的中华文化。而“后羿射日”这一神话故事更是一直被人津津乐道!但其实后羿射杀的绝不是人们印象中的太阳,而是另有所指。整个故事其实指代的是发生在两个部族之间的激烈战争。01后羿的来历真实的历

  • 嫦娥到底是谁的妻子?神话和历史中的后羿是同一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华夏女子图鉴标签:吴刚,嫦娥,神话,月宫,后羿射日,后羿(夏朝)

    #只说女人故事,不讲历史小时候听“嫦娥奔月”的神话,知道嫦娥因为吞吃仙药而飞天,可她的丈夫到底是砍月桂的吴刚还是射日的后羿,至今没有搞清楚。夏朝历史里,有个最优秀的射手也叫后羿,是导致“太康失国”的有穷部落首领,这个”穷“在古代是弓箭的意思。神话和历史混淆容易让人迷糊:嫦娥到底是谁的妻子,一个玩奔月

  • “夸父一号”探日卫星都带了什么仪器?分别有什么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轻舟一号标签:卫星,日冕,夸父,太阳,成像仪

    北京时间2022年10月9日07:43,搭载“夸父一号”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简称ASO-S)卫星的“长征二号丁”遥五十五运载火箭,自酒泉发射场成功发射。“夸父一号”卫星设计寿命4年,运行在约720千米的太阳同步晨昏轨道。卫星搭载了3台主要载荷:全日面矢量磁像仪(Full-disc vector Ma

  • 夸父到底为何要逐日?学者:《山海经》里有答案,他追的不是太阳

    历史解密编辑:彦祖普法标签:山海经,蚩尤,应龙,夸父,黄帝

    神话传说,顾名思义,分为“神话”和“传说”2个部分,前者偏重于关于人神起源万物初始的历来,后者则偏重于口口相传,关于英雄们的故事。虽然放在如今看来,绝大多数神话传说都是极其夸张的幻想,故而被一些人称之为“迷信”,但事实上,这些来自千百年前的故事,反映出的是古人们对于自然、对于世界的探索,表达了远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