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阿合马是谁?阿合马是哪个时期的人物

揭秘:阿合马是谁?阿合马是哪个时期的人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553 更新时间:2023/12/22 11:13:07

阿合马是元世祖忽必烈的近臣之一,地位非常高,最后官至宰相。那么阿合马出生地是哪里呢?阿合马的出生年份目前还是没有办法得知,但是他的出生地是费纳喀忒,这是大家都认同的。费纳喀忒是在现在的乌兹别克斯坦境内,具体位置大概是塔什干西南锡尔河右岸。阿合马的出生年份,家庭情况等都无从得知,只知道他是察必皇后父亲的陪嫁奴隶。公元1262年,忽必烈任命阿合马掌管中书左右部,专门处理财政赋税方面的事。阿合马在理财这一方面有很高的天赋,比如他坚持加强炼铁行业,用这些铁铸成农具,然后换成粮食,那么公家就能收到许多粮食。

公元1266年,已经是平章政事的阿合马又兼管制国用使司的事务。当时忽必烈对制国用使司提出的要求,全部都会满足,可以说是非常信任阿合马。后来撤了制国用使司,设立尚书省,阿合马又担任平章尚书省事。由于阿合马谋略高又善于言辞,大家都称赞他有能力。忽必烈那个时候非常急切的想要国家富裕起来,因此一直重用阿合马。阿合马办事很有效果,成绩很高,于是忽必烈把很多权都放给了他,还对他的话言听计从。于是阿合马开始专权任性,贪赃枉法,对待针对自己的人,直接将那人谋害。后来阿合马得罪的人越来越多,最终遇刺身亡。阿合马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奸臣之一。

阿合马作为一个以理财能力而有名的历史人物,除了他的成就外,他最后的结局也是被世人所关注的对象。据历史研究发现,阿合马最终是被一个名为著的千户和被称为高和尚的妖僧两人合谋刺杀而死的。阿合马在当官初期充分发挥自身的理财能力,实行了不少有利于国家财政的理财措施,增加了不少财政收入,促使国家财政收支平衡稳定,同时使得统一战争顺利进行,没有资金方面的后顾之忧。遗憾的是阿合马在愈发受到忽必烈的重用和信任时却成为了贪官佞臣。仗着忽必烈的信任,滥用权力为自己谋求利益,拉拢贪官污吏,无故占据百姓良田,导致百姓对他怨恨之极。他还因此得罪了太子真金和众多儒臣,在朝中树敌颇多。然而因为忽必烈对阿合马的宠信,真金他们并不能对阿合马做些什么。之后,有个名叫王著的千户,相当看不惯阿合马所做的那些坏事,因此,在忽必烈和真金外出之时,与一个被称为高和尚的妖僧合作计划诱杀阿合马。阿合马因被王著用铜锤砸碎头部而立即毙命。然而这还不是阿合马最后的结局。在阿合马死后,了解到他种种恶行的忽必烈下令斩戮他的尸体,并且任凭狗啃吃他的肉。阿合马悲惨的下场并没有得来众人的同情或怜悯,官员们和百姓反而一起拍手称快,可以看出,阿合马所做的恶行时多令人嫌恶。

阿合马虽然在元代时期当官,甚至曾身居宰相这个重要职位,但是他本人却并不是汉族人,也不是蒙古族人。他是回回人,出生在费纳喀忒,即现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回回民族的简称是回族,与现在所说的回回民族不同,阿合马的回回民族是当时“色目人”的主要部分,是在蒙古军队向西进军时,一批以伊斯兰教为信仰的中亚人、波兰人等迁移到我国后组成的。他们来到我国后,有像阿合马成为元代官员的,有成为商人,也有成为工匠的,总之,他们各种各样的身份散布在全国各地。

回回是自南宋起到民国时期我国对穆斯林的较为普遍的称呼,有时候也被引申为对穆斯林地区的称呼,而如今,回回已经是回族的特定别名了。阿合马作为一个异族人,在元朝做官,还做到了宰相这个高位,深受元世祖忽必烈的信任和重用,并被命令掌管国家财政这个对于国家来说极为重要的一方面,由此可见阿合马极富理财能力。从他的事迹中,世人的确可以看出阿合马的理财能力很高,他的一系列理财措施不仅增加了元代的国家财政收入,还稳定了财政收支平衡。阿合马的一生算得上极为辉煌的,身居高位,手握重权,享受荣华富贵以及颇受君主的宠信。然而,阿合马的结局十分悲惨,他为自己的贪污受贿、蒙骗信任自己的君主等诸多恶行付出了应付的代价。

阿合马,回回人,元代时期人士。曾身居元代宰相之位,非常受元世祖的信任,被元世祖所重用。在历史上,阿合马是个有名的理财能手,以出色的理财能力而出名,运用了推行专卖制度等理财手段,在理财方面做出了非常大的成就。阿合马在元代当官时期,主要掌管财政,对财政的管理制度进行了改革,运用了不少极为有效的手段来增加财政收入,比如清理户口、推行专卖制度、发行交钞等,避免了元代财政入不敷出情况的发生,对战争的顺利进行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因此受到了元世祖的信任和重用。

阿合马的理财思与当时的传统思想截然不同,也因此,阿合马在职期间受到了元代儒官们的排斥,但不能因此就不肯定阿合马的理财思想和措施,他所拥有的理财思想和手段都值得后人学习。阿合马提倡加强对税收的管理,整顿和增加国家的税收。他把盐税作为整顿的重点对象,增加对盐税的收取以及严重打击偷漏盐税的行为,大大增加了税收方面的收入。阿合马还提出将铁矿等矿产的采治等进行官方垄断,该措施不仅是平衡了财政的收入支出,同时也减轻了民众的负担。阿合马建议推行一种新的审计手段——“经理”制度,由朝廷派遣官员前往全国各地清算钱谷,以此来避免地方官员的贪污。除了推行新的审计手段,阿合马还发行了纸币,推动了全国的贸易交流和经济发展。除了这些措施之外,阿合马推出了不少有利方案,使得他在理财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标签: 忽必烈阿合马真金元朝

更多文章

  • 揭秘:安童是谁?安童与阿合马究竟有何矛盾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忽必烈,阿合马,安童,元朝

    安童是元代前期著名的政治家,于1248年出生在蒙古的札剌亦儿部,父亲是霸突鲁,母亲是弘吉剌氏。安童出生在一个大家族,是勋臣之后,与世祖又有椒房之亲,所以安童一开始就世袭了怯薛长一职,那时候还是一个13岁的孩子。安童虽然年纪轻轻,但是他的才能却突出。皇后夸赞安童年少有为,是个辅国之才,深得世祖的赏识。

  • 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状元傅善祥 她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傅善祥,女状元

    女状元傅善祥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状元,但是这位女状元傅善祥还不是正统王朝封的,而是太平天国封的,太平天国虽然冠以“国”字,但是和一个国家还是有区别的,虽然它建立了都城可是它不是国家,当时的国家还是清王朝,因此,女状元傅善祥只是一个地区级别的,不具有全国性。女状元傅善祥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自幼熟读

  • 为何奸臣严嵩死后无人敢吊唁?严嵩青词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严嵩,明朝,严世蕃

    严嵩是明代的六大奸臣之一,在嘉靖年间专权长达二十年。严嵩一生通过讨好高官、皇帝来获取官位,通过铲除异己来增加权势,通过结党贪污来丰富钱财,最后因为道士的一句话而被削官抄家,落了个无处安葬抛尸荒野的下场。一开始,严嵩只是一个翰林院的小官,而且一当当了十来年。之后,严嵩通过巴结讨好同乡的顶头上司夏言,在

  • 温体仁是如何当上首辅的?他是如何玩弄权术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温体仁,崇祯,明朝

    温体仁生于公元1573年,字长卿,号园峤,是浙江湖州南浔人。温体仁是明朝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的进士,在朝是从低级官员一步步累积升迁。直到崇祯年间魏忠贤倒台,朝廷出现一个权力中空之际,处事圆滑的温体仁终于寻得机会,通过结党营私,排挤异己坐上了最高位置首辅大臣。崇祯元年(1628年),崇祯帝遴选首

  • 北宋宰相苏颂的故居在哪里 后世如何纪念苏颂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苏颂,宰相,北宋

    苏颂(1020年12月10日-1101年6月18日),字子容,汉族,原籍福建泉州府同安县(今属厦门市同安区)人。北宋中期宰相,杰出的天文学家、天文机械制造家、药物学家。其祖先在唐末随王潮入闽,世代为闽南望族,父苏绅曾任集贤殿修撰。庆历二年(1042年),苏颂登进士第。官至刑部尚书、吏部尚书,哲宗时拜

  • 杨复光是哪个时期的?杨复光有哪些不凡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杨复光,唐朝

    杨复光,本姓乔,后因被唐末宦官杨玄价收养,而改姓杨。他曾被赐号“资忠辉武匡国平难功臣”,一生的主要成就是镇压黄巢起义,恢复长安。那么杨复光简介是怎样的呢?杨复光是福建人,权宦魏国公杨复恭的堂兄弟。中和元年,农民起义领袖黄巢攻占长安,杨复光临危受命担任唐朝天下兵马都监,带领军队与黄巢军对抗。杨复光有勇

  • 徐茂公是谁?徐茂公与唐高祖李渊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徐茂公,李渊,唐朝

    徐茂公指的就是著名的李勣,其实这也不是他原来的名字,他本来名为徐世勣,但是后来被皇帝赐下了李姓,他是唐朝时期非常有名气的将领,还曾经被封做了英国公,为唐朝扩展疆土做出伟大贡献,在和突厥以及高句丽的战争中建立了卓越的功勋。关于这个人物的信息在徐茂公简介中有所介绍,那么徐茂公简介中是怎样介绍这个人物的呢

  • 张巡:他改变大唐历史却为守城池杀妾食肉留骂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张巡,唐朝,安史之乱

    张巡,唐玄宗开元末年进士,历任太子通事舍人,唐朝名将,战败被俘遇害,谥号大都督、邓国公。张巡年轻时就博览群书,通晓兵法,作为开元年间的进士,本可以在朝为官,可他却说:“如今朝纲不振,为什么要在朝廷做官?”就因为这句话被杨国忠排挤出朝廷,到真源县去做了县令。安史之乱后,雍丘县县令令狐潮投降,县民不肯,

  • 解密:李鸿章是如何应对“马嘉理事件”危机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朝,李鸿章,马嘉理事件,

    到了七月,马嘉理事件似乎还在原地踏步。威妥玛发现,总理衙门的人,没一个是认真办事的,在没完没了的推脱、推卸、推诿、搪塞、虚晃中,时间一天天过去。威妥玛在日记中,生动地描述了总理衙门的大臣是怎样议事的:“凡各国使臣至总理衙门,必具酒果,王大臣以次陪客同坐,一若以饮食为交涉之要务也。又中国虽事权不归一,

  • 李鸿章带领的淮军初到上海时 曾被嘲笑成“叫花子”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鸿章,清朝,淮军,

    李鸿章初到上海,就像一条出水蛟龙,一时间弄得风生水起,在上海滩这块“风水宝地”写下了国人最早的创业神话。当然,不论何种创业,都充满艰辛与坎坷,不屈与苦痛,李鸿章也不例外。六千五百名淮军,雇佣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水上交通工具——七艘洋轮,兵分三次从安庆而下,以近乎大摇大摆的姿态,不费一枪一弹、一兵一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