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汉历史上班婕妤的才情为何不敌赵飞燕鼓上舞?

西汉历史上班婕妤的才情为何不敌赵飞燕鼓上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582 更新时间:2024/3/25 17:19:05

西汉王朝是我国历时最久的王朝之一,而后宫服侍皇帝的美人也到了顶峰,达上万人之多。第七世皇帝刘彻在后宫嫔妃中增加了婕妤的称号,上居皇后之下的第二位,位比宰相,爵比亲王。到了刘骜继汉元帝刘奭之位成为汉成帝之时,婕妤位居皇后之后的第三位,位比上卿,爵比列候。但是此时的班婕妤却受到了汉成帝的专宠,不久就怀了孕,然而孩子并未长成,班固在《汉书·外戚传》里写她姑祖母班婕妤“有男,数月失之”,看来是不慎流产了。即使如此,汉成帝对她仍宠幸有加,无人可比。汉成帝为班婕妤的美艳及风韵所吸引,又惊叹于班婕妤的文学才华,天天同她形影不离。的确,班婕妤的文学造诣极高,尤其熟悉史事,常常能引经据典,出口成章,妙手成文,经常开导汉成帝内心的积郁,使得汉成帝既开心,又长见识,悟到了很多从政及做人做事的道理。班婕妤也擅长音律,既写词又谱曲,她写的词和谱的曲有感而发,有的放矢,常使汉成帝在丝竹声中,进入忘我的境界,对汉成帝而言,班婕妤不只是她的侍妾,也是他的良师益友。她多方面的才情,使汉成帝把她放在亦妃亦友的知音地位,无人可及。

可见汉皇后宫,给了她足够显示美貌和才情的舞台,汉成帝也因她的美貌和才情,无可复加地痴迷于她,每天流连于她的宫寝。可是她却任万千宠爱集于一身,留下那美艳迷人的风韵只不过是俗世风尘中一粒微不可察的沙子。而她的骄傲,偏偏只是抚弄丝竹和遣怀诗赋,绝非宫嫔间你争我夺的得失。班婕妤的贤德在后宫中也是有口皆碑。当时汉成帝当时为她竟专门造了一辆黄金大辇,绫罗为帷幕,锦褥为坐垫,出游时邀她同乘,然而却被她婉言拒绝了。她对他说:“贤圣之君皆有名臣在侧,夏、商、周三代末主乃有嬖女。”她不是反驳他,而是开导他。他虽然悻然不乐,但却认为她言之有理。

一时间,世上都传言她贤能有德,王太后更是赞她:“古有樊姬,今有班婕妤。”在这里,王太后把班婕妤与春秋时代楚庄公的夫人樊姬相提并论,给了她这个儿媳妇最大的嘉勉与鼓励。楚庄王才即位的时候,喜欢打猎,不务正业,樊姬苦苦相劝,但效果不大,于是不再吃禽兽的肉,楚庄王终于感动,改过自新,不多出猎,勤于政事。后来又由于樊姬的推荐,重用贤人孙叔敖为令尹宰相,三年而称霸天下,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王太后的一声赞叹,使得班婕妤的地位在后宫更加尊贵。班婕妤当时德、容、才、工等各方面的修养俱佳,希望对汉成帝产生更大的影响,不仅让自己恩爱更加持久,而且使汉成帝能够成为一个有道的明君。然而,可惜的是汉成帝不是楚庄王,她自己也不是樊姬。不知道为什么,上天总是不遂人愿!就在汉成帝鸿嘉三年,能歌善舞的美女赵飞燕不期地飞进了大汉的皇宫,并引进了她的天姿国色的妹妹赵合德

那一日,在阳阿公主的府中,汉成帝的双眼不离一个舞女。这个舞女就是赵飞燕。那蒲柳般的身姿,桃花似的面容,舞袂飘飘间犹若天上的仙女掉落凡尘,天下任何一个男人看了都会为之惊心动魄。一曲舞罢,她翩然跪于皇帝座前以谢皇恩,就是她谢皇恩时那一低头的娇羞,汉成帝早已是心如火烧,心猿意马了,于是大汉宫中,赵家姐妹的荣耀便拉开了序幕!这对能歌善舞的姐妹,虽然有着倾城倾国的容貌,可是她们做舞女的时候却从来不曾想到有一天竟会受宠于当今的天子。可她们终是因为绝世的美貌和轻盈妩媚的舞姿进了皇宫,汉成帝的后宫从此便成了赵家姐妹的天下。赵家姐妹,这对倾城倾国的尤物,此时化作了汉成帝眼前最灿烂的一道彩虹。尤其是轻如春燕的赵飞燕,人如其名,似飞燕绕梁,轻盈优美。她的舞蹈,犹如一壶美酒,闻之即可醉人。

就这样,大汉的后宫成了瘦美人赵飞燕独舞最闪亮的舞台!到了后来唐朝出了个肥美的贵妃杨玉环,于是,“环肥燕瘦”便成了千古流传的典故。汉成帝自得了赵飞燕、赵合德两姐妹之后,便由这两姐妹轮流侍寝,朝夕承欢,其他后宫三千粉黛,已全不值得汉成帝一顾,即便是平日他最心爱的班婕妤,也是爱弛恩断,早被他抛到了九霄云外。赵飞燕入宫,竟使班婕妤的一生才情变得如此的不堪一击。于是,她便开始了漫长的寂寞的等待。一切都是那么出乎意料。所有的怜爱,所有的宠幸,都随着那个身轻如燕的舞女入宫,戛然而止。山盟虽在,情已成空,这是才情无限的班婕妤始料不及的。还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竹叶词》中说破了其中的玄机:“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从此深宫寂寂,岁月悠悠。班婕妤悯繁华之不滋,藉秋扇以自伤,作了一首令后世感伤不已的《团扇诗》:新制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作合欢扇,团圆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弃捐荚笏中,恩情中道绝。

班婕妤深知自己如秋后的团扇,再也得不到汉成帝的轻怜蜜爱了。不久,赵飞燕被册封为皇后,赵合德也成了昭仪,然而这一切在班婕妤看来,似乎都与她毫无关联了,心如止水,形同槁木的她,除了陪侍王太后烧香礼佛之外,长昼无俚,弄筝调笔之余,间以涂涂写写,以抒发心中的感慨,从而为文坛留下了许多诗篇。她的后半生心怀很多遗憾,而最大的遗憾便是,当初清高自诩、目下无尘的自己,日后竟成了宫怨的代言人。很多年后,有个男人仿佛从《团扇歌》中窥到她的苦况,作了《长信秋词五首》来怜惜她。班婕妤最有名的一首诗是《长信宫怨》。这首诗从入宫受宠写起,一直写到顾影自怜,自己爱惜羽毛,而摒绝繁华,效法古代贞女烈妇,甘愿幽居长信宫中,孤灯映壁,房探风冷,想起旧日与皇上的恩爱之情,不觉珠泪飘零,令人肝肠寸断,一个接一个的白昼,一个接一个的夜晚,无情地吞着花样的年华,最后写到只希望百年之后能够埋骨故乡的松柏这下。饱含无限的凄枪情怀,使人不忍卒读。

遇人不淑也罢,心怀遗憾也好,可是,自己不是樊姬,夫君也不是楚庄王;自己已无惊艳之姿,夫君更无一鸣惊人的志气。其实,班婕妤也不弱啊,美貌才智都有,要说输就是输在太拘于礼法,输在太正规正矩,既没有赵飞燕起舞绕御帘的轻盈,也缺乏赵合德入浴的妖娆妩媚。赵飞燕和赵合德,这一双色艺双绝姐妹,生来是要招惹男人的。竟招惹得汉成帝不能自持地感叹道,吾当老死在“温柔乡”里!谁想到汉成帝自己竟一语成谶。有一天,汉成帝终于死了,果然死在“温柔乡”赵合德玉软香温的身上。那是汉成帝绥和二年三月,这个醉生梦死于“温柔乡”里大汉天子驾崩于未央宫。汉成帝崩逝后,王太后让班婕妤担任守护陵园的职务,从此班婕妤天天陪着石人石马,谛听着松风天籁,眼看着供桌上的香烟缭绕,冷冷清清地度过了她孤单落寞的晚年。

是啊!当繁华褪尽,天子与凡人一样躺在冰冷的墓穴里时,那个曾经被他宠幸有加于前、冷落抛弃在后的班婕妤,却在他的陵园里,陪住他一生一世。能终生陪伴自己的夫君,不知道此时的班婕妤是感到自己是幸还是不幸呢?

标签: 汉朝班婕妤赵飞燕

更多文章

  • 汉灵帝的何皇后:中国古代历史上靠送礼而买来的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汉朝,皇帝,皇后,汉灵帝

    东汉时期,汉灵帝的皇后——何皇后,就属于后者。她是由老爸何真花钱买通宦官而入宫的。后来,何皇后在宫中毒杀了对手王美人。为了保命,她又沿袭了她爸爸的不光彩手段用钱收买了皇帝身边的工作人员,才顺利逃脱了法网。说起这个何皇后,还真是没有什么根基的主儿。她出身卑微,老子是个杀猪的,如果皇帝选美的话,她也根本

  • 秦王嬴子婴简介 秦三世子婴资料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秦王,嬴子婴,秦三世子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是由战国时代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帝国。在秦朝有一个在位只有46天的皇帝,他是谁?就是秦三世子婴。懂历史网今日阐述秦三世简介以及秦三世子婴为何不做皇帝要做王。秦王嬴子婴简介子婴(?-公元前206年),本名嬴子婴,别称秦三世、嬴婴、秦王子婴,秦朝

  • 北魏孝文帝改革背后的女人:守寡也不安分的冯太后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北魏,孝文帝,冯太后

    冯氏(442—490年),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县)人,属北燕皇族,汉人。14岁时被选为文成帝的妃子,后被册封为皇后。拓跋浚死后,冯氏操纵政权。献文帝尊冯氏为皇太后。在冯氏的指导和辅佐下,孝文帝把“太和改制”推向高潮。和平六年(465年)五月,文成帝死后第二天,年仅12岁的皇太子拓跋弘即位,是为献文帝,

  • 秦始皇为何要焚书坑儒?其中有何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秦始皇

    引起秦始皇焚书的原因无疑是这位儒生尽忠太急了点,或时机不当。儒家的功能本领就是维护皇权统治,终极目的就是投靠皇帝这个主子。但心太急,始皇帝刚刚统一了全国,这个大帝国在他手里正热乎劲,你就让他“分封”,他一定不高兴。如果慢慢来,儒家的那一套思想和本领,保证能让所有的专制钜头喜欢。对这些专制流氓,拍急了

  • 齐桓公休妻引发一场怎样的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齐桓公,春秋战国

    蔡姬不是海伦,却引发了一场战争,当然这并不是她的错,只因她青春无敌,疯魔可爱,却嫁给了一个hight不起来的小老头。蔡姬嫁老头,并非自愿,而是由国力决定的。身为蔡国公主的她,被哥哥蔡穆侯当做小国向大国示好的礼物,嫁给了齐桓公。当时蔡姬不过是十几岁的妙龄少女,而齐桓公则是可做她父亲的老头。《史记》载,

  • 清朝顺治皇帝不识字?亲政后恶补知识累到吐血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清朝,顺治皇帝,恶补

    多尔衮死后,顺治帝亲政,但是他却看不懂奏折,有人说他是一个傻瓜皇帝,原来,顺治帝不识字,他没有上过学。按理,顺治元年,他6岁,朝廷就应该为他请学识渊博的满汉师傅,学习文化知识,可是,多尔衮却总是拖延不办,这样,顺治帝从即位开始,没有人给他请老师,也就只有玩耍了。那么精明的孝庄太后不知道要自己的儿子学

  • 清朝孝庄太后大玉儿简介 大玉儿人物形象分析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大玉儿,孝庄太后

    大玉儿简介大玉儿的故事经过无数影视作品的演绎恐怕在中国已经是尽人皆知,大玉儿就是清朝孝庄文太后,大玉儿是其闺中的名字,其本名是名布木布泰,是当时的蒙古王族科尔沁贝勒寨桑的女儿,是皇太极的后妃,一生之中经历了皇太极、顺治、康熙三朝皇帝,可以说是辅佐顺治和康熙的功臣。通过大玉儿简介可以了解一下这位杰出的

  • 唐宣宗李忱是怎样靠装傻成功登上皇位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宣宗,李忱,唐朝

    唐宣宗李忱是唐宪宗李纯的第十三个儿子,自幼就以愚笨出名,虽然深得宪宗喜爱,却成为兄弟们嘲弄的对象。公元820年,唐宪宗暴毙于宫中,他的第三个儿子李恒即位,这便是唐穆宗。穆宗死后,帝位相继传给了李忱的几个侄子,即李恒的儿子们: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整整27年,李忱都因当年父亲的宠爱,而获罪于兄弟、侄

  • 蔡伦造纸背后的女人:他的成功有赖于邓皇后帮助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蔡伦,邓皇后

    蔡伦入宫,起初当差掖庭,干的是端茶递水掀门帘之类的杂役,如果就这样混一辈子,怕是很难有所作为。公元77年,有一对姓窦的姐妹花也被选入掖庭,蔡伦的忠厚与谨慎,给她们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次年,大姐窦氏执掌皇后印绶,提拔蔡伦做了跑腿传话的小黄门。随后发生的夺储之争,宋、梁二贵人相继殒命,蔡伦在其中到底扮演了

  • 史上唯一以“罪奴”出身为皇后吴氏可惜却死的仓促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吴氏,唐朝

    吴氏的出身不好,是罪臣之女,在很小的时候就被没入掖庭做了宫女。宫女的生活很是辛苦,不但要负责打扫、端茶递水,还要洗衣,无论吃饭、睡觉都有官事姑姑严加看管。因为是罪臣之女,肯定也分不到好差事。三餐吃不饱的情况多的是。在苦难的掖庭生活中,很多女孩子不堪折磨而死,也有人活下来,也累得面黄肌瘦。可是吴氏却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