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始皇为何要焚书坑儒?其中有何原因

秦始皇为何要焚书坑儒?其中有何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037 更新时间:2024/1/23 19:42:19

引起秦始皇焚书的原因无疑是这位儒生尽忠太急了点,或时机不当。儒家的功能本领就是维护皇权统治,终极目的就是投靠皇帝这个主子。但心太急,始皇帝刚刚统一了全国,这个大帝国在他手里正热乎劲,你就让他“分封”,他一定不高兴。如果慢慢来,儒家的那一套思想和本领,保证能让所有的专制钜头喜欢。对这些专制流氓,拍急了,拍到马蹄子上,自己便要倒霉。儒生都是些被功名利禄痰迷心窍的人,恨不能一棵树上吊死,始皇实在是不懂他们的心。比如另一个专制人物刘邦,他最厌恶儒生,最瞧不起儒生,向儒生的帽子里撒尿。刘邦当了皇帝之后,他的那些手下都是从前跟他一起混的流氓黑社会朋友,在宫中就像从前在刘邦家里一样没礼法,更谈不上君臣之礼。

这让刘邦觉得很不对劲,但又不知道如何改正,这时儒家学派的机会来了,博士孙叔通请求由他制定朝见皇帝的“朝仪”。孙叔通特意到儒家的老家曲阜请了三十多名礼仪专家,帮助自己制定“朝仪”,并加以演习。到“朝仪”正式用时,刘邦果然享受到了帝王之尊,大喜曰:“老天爷,我今天才知道当皇帝的威风!”立刻给孙叔通加官加赏。想一想,秦时的那个儒生不是太心急了吗?

秦始皇还有一大罪名是“坑儒”。坑儒本与焚书无关,坑儒是由道家的方士引起的,矛头对的本是道家的方士。有两个方士法术不灵,害怕杀头,便悄悄逃走,逃走之前极力散布诽谤秦始皇的言论,秦始皇本来很器重他们,这一行为,让秦始皇暴怒。随后把咸阳城市中所有的知识分子都抓起来,调查他们平时有无诽谤言论,调查结果有四百六十人犯罪,全部坑杀。

焚书不只是秦始皇才有的头脑,一般人也能想出,只是做不到。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为维护儒家正统,要“火其书”─把佛家和道家都全部烧掉。清代的郑板桥,也看不惯非儒家的书:“魏晋而下,迄至唐宋,著书者千百家,其中风云月露之辞,悖理伤道之作,常恨不得始皇而烧之。”一个专制人物或一个专制时代,即使没有“焚书”的罪名,如果思想禁锢得如天罗地网,与焚书又有什么两样?

标签: 秦始皇

更多文章

  • 齐桓公休妻引发一场怎样的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齐桓公,春秋战国

    蔡姬不是海伦,却引发了一场战争,当然这并不是她的错,只因她青春无敌,疯魔可爱,却嫁给了一个hight不起来的小老头。蔡姬嫁老头,并非自愿,而是由国力决定的。身为蔡国公主的她,被哥哥蔡穆侯当做小国向大国示好的礼物,嫁给了齐桓公。当时蔡姬不过是十几岁的妙龄少女,而齐桓公则是可做她父亲的老头。《史记》载,

  • 清朝顺治皇帝不识字?亲政后恶补知识累到吐血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清朝,顺治皇帝,恶补

    多尔衮死后,顺治帝亲政,但是他却看不懂奏折,有人说他是一个傻瓜皇帝,原来,顺治帝不识字,他没有上过学。按理,顺治元年,他6岁,朝廷就应该为他请学识渊博的满汉师傅,学习文化知识,可是,多尔衮却总是拖延不办,这样,顺治帝从即位开始,没有人给他请老师,也就只有玩耍了。那么精明的孝庄太后不知道要自己的儿子学

  • 清朝孝庄太后大玉儿简介 大玉儿人物形象分析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大玉儿,孝庄太后

    大玉儿简介大玉儿的故事经过无数影视作品的演绎恐怕在中国已经是尽人皆知,大玉儿就是清朝孝庄文太后,大玉儿是其闺中的名字,其本名是名布木布泰,是当时的蒙古王族科尔沁贝勒寨桑的女儿,是皇太极的后妃,一生之中经历了皇太极、顺治、康熙三朝皇帝,可以说是辅佐顺治和康熙的功臣。通过大玉儿简介可以了解一下这位杰出的

  • 唐宣宗李忱是怎样靠装傻成功登上皇位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宣宗,李忱,唐朝

    唐宣宗李忱是唐宪宗李纯的第十三个儿子,自幼就以愚笨出名,虽然深得宪宗喜爱,却成为兄弟们嘲弄的对象。公元820年,唐宪宗暴毙于宫中,他的第三个儿子李恒即位,这便是唐穆宗。穆宗死后,帝位相继传给了李忱的几个侄子,即李恒的儿子们: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整整27年,李忱都因当年父亲的宠爱,而获罪于兄弟、侄

  • 蔡伦造纸背后的女人:他的成功有赖于邓皇后帮助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蔡伦,邓皇后

    蔡伦入宫,起初当差掖庭,干的是端茶递水掀门帘之类的杂役,如果就这样混一辈子,怕是很难有所作为。公元77年,有一对姓窦的姐妹花也被选入掖庭,蔡伦的忠厚与谨慎,给她们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次年,大姐窦氏执掌皇后印绶,提拔蔡伦做了跑腿传话的小黄门。随后发生的夺储之争,宋、梁二贵人相继殒命,蔡伦在其中到底扮演了

  • 史上唯一以“罪奴”出身为皇后吴氏可惜却死的仓促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吴氏,唐朝

    吴氏的出身不好,是罪臣之女,在很小的时候就被没入掖庭做了宫女。宫女的生活很是辛苦,不但要负责打扫、端茶递水,还要洗衣,无论吃饭、睡觉都有官事姑姑严加看管。因为是罪臣之女,肯定也分不到好差事。三餐吃不饱的情况多的是。在苦难的掖庭生活中,很多女孩子不堪折磨而死,也有人活下来,也累得面黄肌瘦。可是吴氏却如

  • 明朝名臣杨博三代显贵 历任皇帝倚其为左右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名臣,杨博,

    一、杨瞻花盆里埋钱历史上,“杨瞻花盆埋钱”是个有名的诚信故事。说的是明朝名臣,做过兵部尚书、太子太师杨博的父亲杨瞻,年轻时候在淮扬一带经商。一次,一位从关中来的盐商,将千金寄放在杨家,请杨瞻代为保管。不料,那盐商离开以后,竟然一去不回。好长一段时间后,杨瞻便将那千金埋藏在花盆中,上面种植花卉,并派人

  • 宋代廉吏郑侠:号"一拂居士" 因不愿同流合污被贬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朝,官员,清官,

    福清市区老街区有一条横贯东西的主干道,名曰“一拂街”,还辟建了“一拂公园”,园内有尊一拂先生塑像,供人瞻仰——这是福清人民为纪念福清宋代的廉吏郑侠而特别命名的。当年,郑侠因不愿同流合污被罢官返融时,行李中除了旧衣裳、书籍外,唯一的“奢侈品”便是一把用牛尾毛制成的尘拂,而其“一身干净,靠的就是这把尘拂

  • 芈月太后与昭襄王嬴稷对秦朝统一天下有何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芈月,昭襄王,嬴稷,秦朝

    秦昭王在位55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之一(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超过他的只有3位),秦昭王在其55年中(当然,这中间应当还有他的母亲宣太后摄政掌权的10-20年)彻底解决了西部少数民族问题,彻底打败了魏国(魏国成为秦之附属国),彻底摧毁了赵国的生力军(长平之战活埋赵国40万兵),彻底征服了楚

  • 万历皇帝的政治态度对明朝的灭亡有怎样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万历,皇帝

    看到万历朝鲜之役的时候,我想起一个广为流传的笑话: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那时候的明朝,作为世界上鼎鼎有名的大国,表面上看起来还是不可侵犯,就算明代的百姓再怎么妄自菲薄,谈起自己的国家,那也是与有荣焉——甚至连统治者也不觉得明朝会亡,尽管他们已经知道朝廷有了困难,却从不认为,那就是致命的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