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的五个儿子:为什么各个能力出众为人称道?

曹操的五个儿子:为什么各个能力出众为人称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820 更新时间:2024/1/17 3:27:27

曹操性格上的繁复多变,在儿子身上也得到了体现。在中国五千年历史范围内评选最优秀的父亲,曹操大概也能荣幸入围。他的儿子们不仅能力过人,体现能力的范围也各不相同,如果我们暂时忽略来自母亲一方的遗传因素,则从这些儿子的各擅胜场上,我们也可看出曹操本人基因构造的复杂。

曹丕作为帝王乏善可陈,一次大宴宾客,曹丕竟然还向臣下提了这样一个可笑又可怕的问题:“若君王和父亲都生着一种相同的顽疾,而你手上只有一副救命药,你是先救君王呢还是先救父亲?”这和某些女子老喜欢刁难丈夫的那个弱智问题何其相似:“若我和你母亲同时落水,你是先救母亲还是先救我?”但他讲过“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墓”这样的话,身为九五之尊而能有这份自知之明,实属难得。曹丕作为文学评论家,简直有劈山之功,在他颇有散佚的《典论·论文》中,不仅说出“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靓语,让文人墨客感动至今,还曾以筚路蓝缕之德,通过对当世文人的评点,作了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首次尝试。《与吴质书》中对建安七子的概括,亦颇得要领。曹丕的文章虽无法与父亲较量雄奇慷慨,但也能自成一家。曹丕的观察能力颇为了得,诸如“女无美恶,入宫见妒,士无贤愚,入朝见嫉”,及“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节,鲜能以名节自立”,“文人相轻,自古而然”等提炼,皆切中肯綮,发人所未发。有此数语,曹丕也足可在中国文学史内随意出入,占据一个不亚于他在中国帝王史上的显赫位置。

有必要提一下“才高八斗”的曹植吗?他的辞赋里,有着最华美的藻翰、最丰润的意象,不仅时人咸瞠乎其后,放眼千年,亦难逢敌手。曹植还是忧郁的,自早年与兄长曹丕争夺太子权铩羽而归之后,尤其因擅走司马门一事遭到曹操蔑视之后,曹植的地位一落千丈,连妻子都被父亲杀害。“大难出诗人”、“文章憎命达”,作为幸灾乐祸的后人,我们反而从他的诗文中更能读到一些幽怨之气。生命的晦气转化为艺术的亮色,这是艺术世界中屡试不爽的规律,曹植体现得尤其充分。人们习惯于将曹植想象成一个文弱的诗人,牢骚满腹,只知整天与几位脾性相投的朋友饮酒谈天。这其实是一个错觉,文武全才,这是曹操培养儿子的基本方向,曹植虽不及曹丕那么擅长击剑、摔跤、射猎,但沙场上的志向也是不输壮士的。如果当年带兵去合肥与孙权打仗乃是迫于父亲命令的话,后来屡次三番地向曹丕、曹丕死后又向魏明帝曹睿写出《求自试表》,则明显表达出曹植体内亦有一股效命沙场的胆气。

曹操有个一脸黄须的儿子曹彰,武艺惊人,也许竟可与许褚、典韦一流悍将比试一番。他不仅擅长射箭骑马,臂力过人,尤其还有一段“手格猛兽”的传奇经历。如果相信史书记载的话,曹彰打虎和后世的武松完全是两个境界:曹彰几乎是以一种狮子搏兔的气概,将老虎逗弄得俯首帖耳,没一丝脾气。曹操对这位“黄须儿”自也欢喜非常,但仍不忘提醒他:“你不知道念书,只知乘马击剑,此匹夫之能,算什么本事。”遂亲自圈选了若干经典,让曹彰读去。曹彰肯定蛮不情愿,私底下常对人抱怨道:“大丈夫当横行四海,效法卫青霍去病,带十万兵驰驱沙场,焉能在家里作一介博士。”曹彰果然捞到了机会,作为骁骑将军带兵镇压代郡乌丸的叛乱,曹彰大获全胜。曹彰临行前,曹操曾这样告诫他:“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一旦违我军令,你可别指望我网开一面。”

曹操另有一个小儿子曹冲,他有可能是曹操儿子中最出色的一个,不仅最聪明(比“才高八斗”的曹植还要聪明),还最仁慈。曹冲天生夙慧,洞悉世情,极富同情心,曹操对他宠爱有加。曹冲的死,也许是曹操平生遭到的无数次打击中最惨痛的一次。当时曹丕在一边劝父亲节哀,曹操脱口说道:“这是我的不幸,你的大幸。”曹丕做皇帝后有一次仍心有余悸地承认:“假使仓舒(曹冲字)在,这皇位轮不到我来坐。”有件事颇能说明曹操的丧子之痛:历来不相信天命的曹操,为担心幼子墓中寂寞,竟然打起了“攀阴婚”的主意。有个叫邴原的人也有一女早亡,曹操请求将这一对不幸的童男女合葬。邴原拒绝了。

曹操的儿子虽个个了得,寿命却都不长:除曹冲外,长子曹昂很早就死于战场,曹丕不过活了四十岁,曹植四十一岁,曹彰死得更早些。曹彰之死,也与曹丕弄权有关,区别是曹彰没有动刀兵,而是“愤怒暴薨”。

曹操的死,常被人奚落嘲笑,因为他死前语无伦次,毫无英雄气慨,竟然吩咐起自己的婢女日后该干什么,竟然考虑起“组履分香”之类细枝末节的事来。然而在我看来,曹操《遗令》是既不同流俗又独标高格的,其中闪烁着清醒、明智和至为难得的朴实。他肯定自己的只是“军中持法”的严明,明确指出自己平时的“小忿怒,大过失”,不应被仿效。他对自己的丧葬规格作出严格的限定:“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他要求“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

那是距今1780年前,一个盖世英豪在自己六十四岁弥留之时吐出的肺腑之言。

虽然曹操《遗令》中明确指出了自己的埋柩之所:“葬于邺之西冈上,与西门豹祠相近”,奇怪的是,关于曹操在漳河上设七十二疑冢的说法又不胫而走,越传越邪。无风不起浪,我相信这一传说的始作俑者多半为盗墓贼,他们想必把西门豹祠附近的大小山头掘了个底朝天,一无所获,沮丧之余只能编出这一传说来自慰。

真有意思!曹操的墓究竟在哪儿呢?曹操《遗令》中流露的究竟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真切情感,还是更深沉的权谋诈术呢?有人曾恶狠狠地写道:“人言疑冢我不疑,我有一法君未知。直须发尽疑冢七十二,必有一冢藏君尸。”立刻就有人代替曹操回答道:“人言疑冢我不疑,我有一法君莫知。七十二外埋一冢,更于何处觅君尸?”无聊至极!

随他们去泄忿吧,我们不是盗墓贼。有这点时间,还不如回到梅子青青的时刻,重新聆听一遍曹孟德煮酒论英雄吧。“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曹操这一番不避自夸的感慨,也值得我们刮目相看。

标签: 曹操曹植曹丕

更多文章

  • 春秋战国东周皇帝列表:东周的皇帝一共有几个?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东周,东周皇帝,春秋战国

    周平王姬宜臼,(约前781——前720)前770年—前720年在位50年。周平王中国东周第一代王,西周幽王之子,母亲是幽王的王后申后(申侯之女)。西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杀死,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南)经犬戎侵袭,十分残破。太子宜臼受到申、许、鲁等诸侯拥戴,在申(今河南南阳北)即位,是为平王。为

  • 王莽如何镇压起义领袖:挖其祖坟拆其房屋变粪坑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王莽,起义

    王莽是西汉的篡位者,篡立了新朝;其实他同时也是一个充满复古理想和改革雄心的改制者。但他激进而愚蠢的做法,伤害了上、中、下各个阶层,也激起层出不穷的起义。其中最大的一次,就是南阳太守翟义起义,至少席卷十余万人,甚至差点就覆灭了大汉朝。王孙庆跟从翟义,在翟义军败之后他逃亡了9年,终于被抓住。“刳剥”的手

  • 为赵国安定可负荆请罪:廉颇最终却选择了背叛?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廉颇,战国

    说起廉颇,人们总是会联想到负荆请罪和将相和,但廉颇之所以成为赵国名将并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中,并不仅仅靠的是勇于改过这个优点。战国时期将星如云,没有赫赫战功,他怎么会被南朝周兴嗣在千字文中与白起、王翦和李牧相提并论,又怎么会在唐宋时被选入武成庙,和其他古代名将一起配享祭祀?赵惠文王十六年(看官们还记不

  • 蜀汉名将姜维:降将为何能被诸葛亮选为接班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姜维,蜀汉,名将,

    对于三国人物姜维,很多人认为蜀汉是败在他手上了,也因此认为诸葛亮在选接班人是犯了个大错,因为姜维除了那点点军事才能外就一无是处了。事实真是这样吗?今天我们来分析一下姜维除了军事之外的其它才能——1. 政治能力 这是最有争议的一点。现网友普遍认为,姜维的政治水平极差,不懂搞内政,对黄皓等奸人更是束手无

  • 泰山四寇:东汉末年盘踞泰山四周的四大将领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东汉,

    泰山四寇指的是东汉末年盘踞泰山四周的四名将领,分别是孙观、吴敦、尹礼、昌豨。孙观孙观,字仲台,泰山人,东汉末年泰山寇之一,后来投降曹操军队。《三国志》里并无其传,其事主要见于鱼豢《魏书》。《魏略》载孙观有一别名,名为“婴子”。据《魏书》记载,孙观早年已与臧霸结伴,跟从陶谦讨伐黄巾,因功官拜骑都尉。后

  • 清朝土豪伍秉鉴:承担百万鸦片战争赔款的中国首富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鸦片战争,首富,

    1686年春,广东巡抚李士祯在广州颁布了一项公告,宣布凡是“身家殷实”之人,只要每年缴纳一定的白银,就可作为“官商”包揽对外贸易。令李士祯想不到的是,这一公告竟会在以后的岁月里为中国催生出一位世界首富。垄断清朝海上外贸,广州十三行成为暴富群体17世纪后期,康熙皇帝暂时放宽了海禁政策,来华从事贸易的外

  • 前秦名相王猛:王猛如何辅佐苻坚治理国家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前秦,王猛,苻坚

    “关中良相惟王猛,天下苍生望谢安”。这两句话中,提到了并世而立的两位风云人物,王猛和谢安。两人同放在一起,也道出了一段戏剧性的历史遗憾。淝水之战,谢安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争神话,成就了济世苍生的美名,换来东晋朝几十年的政权延续。然而,它也成为埋葬前秦帝国的坟墓,成为王猛生九泉之下的遗憾。前秦

  • 奇葩皇帝的奇葩理想:立志要做全国最好的侩子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皇帝,前秦,苻生,

    皇帝也是人,都有自己的爱好,尤其是越昏庸的皇帝爱好越独特。汉灵帝刘宏喜欢做买卖;宋徽宗赵佶喜欢蹴鞠;明熹宗朱由校喜欢做木匠。下面要给大家介绍的皇帝,他的爱好有点特殊,他喜欢杀人,而且立志要做全国最好的刽子手。苻生,前秦历史上著名的暴君,他对杀人有着超乎寻常的热爱。苻生生前因杀戮太重,死后谥号为“厉王

  • 长城之父齐桓公:齐桓公到齐宣王耗260年筑长城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齐桓公,长城,齐宣王,

    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一提及长城,人们会想到我国北方的万里长城。 在齐鲁大地上也有一条千里长城,名曰齐长城。齐长城起源于古济水河东岸的长清县孝里镇广里村,从大峰山山顶通过,自西向东蜿蜒千里,直达黄岛入海,全长 618.9公里,共翻越大小山峰1518座。齐长城在中国历史上占

  • 史上最好赌的皇帝汉宣帝:竟然用官职偿还赌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宣帝,

    在中国的历史上好赌之徒不胜枚举,甚至很多皇帝、大臣也是滥赌成性——汉景帝、汉宣帝登基前都好赌,东晋大司马桓温、南朝尚书郑鲜之等亦均是好赌之徒。正所谓“上之所尚,民必尚之”。有国君带头赌博,幕僚臣子们哪还会顾忌那么多。关于士大夫贪赌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