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对于新中国来说,这也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因为这一年,咱们在国际上的大国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不过,这种大国地位的树立,却是用生命换来的。这一年,持续3年的抗美援朝终于结束了,黄继光的母亲邓芳芝,来到了北京,和毛主席见了一面。毛主席握着她的手,说了一番非常令人感动的话:你失去了一个儿子,我也失去了一个儿子,我和你一样,都对此感到非常悲痛,但他们牺牲得很光荣。
我们都知道,在抗美援朝期间,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毅然决然地申请上前线,而且毛主席也丝毫没有因为这是自己的儿子,就不让他去朝鲜战场上冒险。在毛主席的眼里,毛岸英和每一个中国民众都是一样的,既然别人家的孩子可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那么,毛岸英也可以。
所以,面对毛岸英的申请,毛主席也是毫不犹豫,就同意了毛岸英上前线,而且为了避免“搞特殊”,毛岸英还用了一个假名,用了一个假身份,去往了朝鲜战场的最前线,一直到他牺牲了,很多人都不知道,这竟然是毛主席的儿子。说起来,也正是因为毛岸英申请去了前线,所以,很多“高干子弟”也都深受鼓舞,他们也都纷纷以毛岸英为榜样,也提出了参加抗美援朝的申请。
在当时,除了毛岸英之外,还有3名“高干子弟”也去了朝鲜战场,那么,这3名“高干子弟”的结局又如何?他们是否平安从朝鲜战场上返回了呢?让我们将时间转回到1952年,这一年,在朝鲜战场上,咱们的志愿军第七师的指挥室里,师长颜伏看着面前的一名小战士,感到既熟悉又陌生。
这个小战士一看到颜伏,马上就激动地哭了起来,他不停地说着:父亲,我是颜邦翼,您不认识我了吗?我是您的儿子啊,我终于找到您了!看到颜伏脸上疑惑的表情,这个小战士还从怀里掏出来一张照片,颜伏从他的手中接过了这张照片,看完直接震惊不已,因为面前的这个小战士,真的是他的儿子,不过,这对父子却已经10多年没有见过面了。
颜伏激动地将儿子一把揽在怀里,父子俩时隔10多年相见,真的是令在场所有人都感动不已。在激动的拥抱过后,他们又互相说着这些年的经历。那么,明明是父子俩,为何颜伏时隔10多年,才终于和自己的儿子相认呢?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这还需要从1911年开始说起。颜伏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他的第一任妻子,是家里给安排的相亲对象,虽然不是自由恋爱,但颜伏却还是对自己的妻子很好。
但那个时候,国家早已经是山河破碎,颜伏知道,这并不是谈儿女情长的时候,所以,他就在家里人的支持下,毅然离家,投身于革命事业之中。当时,颜伏成为了粟裕手下的一名“干将”,颜伏读过不少书,也是一个很有想法、很有能力的人,所以,他很快就在战场上立下了不少战功,他也成为了我军队伍里,一名赫赫有名的“常胜将军”。
颜邦翼出生的时候,颜伏已经离家了,所以,这对父子一直都没有见过面。颜邦翼小的时候,他知道自己的父亲是一个革命者,因为父亲一直都不曾回过家,他还曾经一度以为,自己的父亲去世了,这也让颜邦翼难过了很长时间。后来,颜邦翼听人说,自己的父亲还活着,还是战场上的“大将军”,他又高兴起来,他就期待着,等到自己长大后,自己也要去找父亲,和父亲一起战场上杀敌,一起保家卫国。
不过,颜邦翼刚踏上寻找父亲的道路,就被国民党给抓了壮丁,因为没有找到脱身的机会,颜邦翼便在国民党的队伍里,干了好几年的苦力,不过,虽然他生活得很辛苦,但他心里的热血始终没有磨灭。他也对于当下的局势,有了一个很详细的了解,颜邦翼也愈发对国民党感到痛恨。
虽然颜邦翼从未见过自己的父亲,但他却知道,自己的父亲一定在某个地方,和这群“祸国殃民”的国民党战斗着,所以,颜邦翼拉着自己身边的弟兄们,发动了一场起义,他们成功了,并且顺利加入了我党的队伍之中。新中国成立之后,颜邦翼也还是身处部队之中,同时,他也在寻找父亲颜伏的下落,不过,却一直都没有任何的线索。
等到抗美援朝开始后,颜邦翼也参加了志愿军,1951年,他跟着大部队一起,去了朝鲜战场,当时,颜邦翼想着,等到自己从朝鲜回国后,他再继续寻找父亲,不过,在1952年的时候,颜邦翼没想到,炮兵第七师的师长,就是自己的父亲颜伏。当他从战友的口中,听到了父亲的名字,他激动得再三确认,这才终于相信,父子二人,竟然都在朝鲜战场上。所以,他马上跑去了指挥室,就是为了和自己的父亲相认。
颜伏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儿子和自己一样,都参加着保家卫国的战争,当然,作为一名父亲,颜伏也很担心自己儿子的安全,所以,他一边鼓励着颜邦翼,一边和颜邦翼约定,两个人要一起打败敌人,一起从朝鲜战场上返回家乡。这一次见面后,父子两个又是时隔一年多的时间,才终于再见面,他们也都惦记着对方,一直到抗美援朝胜利后,父子俩这才又重逢了,他们一看对方都平安无事,也都非常激动,因为他们可以一起返回家乡,这就是最好的事情。
回国后,颜伏也是时隔多年后,终于和儿子一起返回了家乡,幸运的是,家乡的亲人都在等待着他的归来,一家人终于可以团聚了。除了颜伏父子俩,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担任总指挥的彭德怀,他的心腹爱将田维杨,虽然因为工作原因,没有办法跟着他一起上战场,但田维杨的儿子却代替自己的父亲,毅然选择参加了志愿军。
说起来,田维杨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他原本四处打零工维生,一直到1927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下,田维杨遇到了红军战士,他便跟着对方一起,加入到了我军的队伍中,他的革命热情得到了大家的肯定,他也投身革命中,成为了我军的一员。在战场上,田维杨表现得非常英勇,无论多么危险,他都是第一个冲到最前面去,他虽然立下了赫赫战功,但身上也是伤痕累累,他的伤疤,也都是他的“军功章”。
后来,彭德怀很欣赏田维杨,便将他带在身边,田维杨也跟着彭德怀一起,四处征战,也是杀敌无数的英雄人物。说起来,田维杨的这一生,他绝对是对得起国家,对得起党和人民,但他却唯独对不起他的家人,尤其是他的妻子和儿子。因为自从田维杨投身革命,这一离开家乡,就是20多年,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他才终于有了回家的机会。
在这20年时间里,田维杨的儿子,早已经长成了一个大小伙子,他的母亲也在战乱中去世,但田维杨却一心干革命,他从未因为家里的事情,离开前线战场。当然,虽然田维杨一直都不曾回过家,但他的心里,却是深深思念着自己的家人,所以,他也将这股思念,化作他杀敌的动力,他知道,只有早日胜利,迎来新中国,他才能与家人团聚,全国人民才能过上太平的好日子。
新中国成立后,田维杨返回家乡,他和儿子相见后,两个人也是既熟悉又陌生,都说“虎父无犬子”,田维杨的儿子田明升也是一个非常勇敢的小伙子,他也想要和父亲一样,有一天可以成为一名英勇无畏的军人。于是,等到田维杨探亲结束,他离开家乡的时候,儿子田明升也跟在他的身边,并且参军入伍,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军人。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来,咱们也决定抗美援朝,田明升得知后,他便马上申请,要参加志愿军,也要上前线。不过,由于田明升的身份比较特殊,而且当时田维杨已经是我军中的一个“大人物”,所以,大家便去征求田维杨的意见。当时,因为工作的原因,田维杨自己无法上战场,他已经觉得很失望了,他也想要和彭德怀一起,再一次并肩作战。
所以,听闻自己的儿子要上战场,田维杨欣慰极了,他马上就告诉下面的人:让他去,这才像是我田维杨的儿子。同时,田维杨还叮嘱大家:千万不要给他搞特殊,让他当一个普通的兵。就这样,作为“高干子弟”的田明升,也是跟着大部队,奔赴了朝鲜战场。他和自己的父亲一样,也是冲在战场的最前线,表现得非常英勇,不过,虽然田明升从抗美援朝的战场上返回了祖国,但他却因为这场战争,失去了自己的一条腿。
在当时,敌人发起了一场反攻,这场战争打得非常艰难,田明升义无反顾地往前冲,不过,他却被敌人的武器打中,等到他再次醒来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失去了一条腿。不过,田明升却并不在乎,他没有关心自己的伤势,而是询问战斗是否取得了胜利,听闻战斗胜利了,他这才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等到他返回国内后,早已经得知儿子回国的田维杨,也在机场等待着儿子,他看到了失去一条腿的儿子,虽然他也很难过,但他却觉得,这是儿子的“功勋”,他替儿子感到骄傲。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抗美援朝的战斗英雄,而且还是田维杨的儿子,田明升本应该过着非常好的生活,但他却并没有接受组织上给他安排的特殊职位,而是回到了家乡,过起了田园生活。
除了颜邦翼和田明升,在朝鲜战场上,另一个“高干子弟”也和自己的父亲一同上阵杀敌,不过,当初父子两个人奔赴战场,但战争结束后,却只有一个人返回国内。这就是匡裕民父子。匡裕民是我军有名的“神炮将军”,抗美援朝打响后,他也是选择上战场,当时,匡裕民的大儿子听说后,也想要跟着自己的父亲一起去上阵杀敌,匡裕民觉得很欣慰,他便带着儿子出发了。
这对父子表现得非常英勇,然而,在后来一次战斗中,因为匡裕民的儿子冲到了最前面,不幸被美军的炮火击中了,当场就牺牲了。匡裕民当时作为指挥官,他在指挥所里排兵布阵,正在指挥战斗,他并不知道自己儿子阵亡的消息,一直到战斗结束后,阵亡名单递到了匡裕民的手里,他看到上面那个熟悉的名字,不禁红了眼眶。
不过,匡裕民却还是说:战斗哪有不牺牲的?他是为国家和人民牺牲的,他死得光荣,我为他感到骄傲!说完这句话,匡裕民来不及悲伤,又投入到战斗之中。一直到从朝鲜战场上返回,匡裕民看着照片上儿子的笑容,这才再也无法抑制自己内心的悲痛,他失去了自己的孩子,他怎么会不难过呢?除了他们之外,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还有很多“干部子弟”也都去了前线,而且很多也都是和匡裕民父子一样,是一起并肩作战。
有的平安归来,也有的是去了两个人,但只有一个人回国,甚至有的还是父子两个都战死沙场。此外,还有很多我军干部,主动将自己的孩子送去了朝鲜战场,甚至还有带领着全家上战场的。因为他们并不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去“镀金”,而是想让自己的孩子和普通人家的孩子一样,都可以去保家卫国,都可以为国家和人民,奉献出自己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