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抗战英雄:除了毛岸英,还有3位“高干子弟”入朝作战,结局悲惨

抗战英雄:除了毛岸英,还有3位“高干子弟”入朝作战,结局悲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探秘簿 访问量:4031 更新时间:2024/1/27 21:02:40

1953年,对于新中国来说,这也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因为这一年,咱们在国际上的大国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不过,这种大国地位的树立,却是用生命换来的。这一年,持续3年的抗美援朝终于结束了,黄继光的母亲邓芳芝,来到了北京,和主席见了一面。毛主席握着她的手,说了一番非令人感动的话:你失去了一个儿子,我也失去了一个儿子,我和你一样,都对此感到非常悲痛,但他们牺牲得很光荣。

我们都知道,在抗美援朝期间,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毅然决然地申请上前线,而且毛主席也丝毫没有因为这是自己的儿子,就不让他去朝鲜战场上冒险。在毛主席的眼里,毛岸英和每一个中国民众都是一样的,既然别人家的孩子可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那么,毛岸英也可以。

所以,面对毛岸英的申请,毛主席也是毫不犹豫,就同意了毛岸英上前线,而且为了避免“搞特殊”,毛岸英还用了一个假名,用了一个假身份,去往了朝鲜战场的最前线,一直到他牺牲了,很多人都不知道,这竟然是毛主席的儿子。说起来,也正是因为毛岸英申请去了前线,所以,很多“高干子弟”也都深受鼓舞,他们也都纷纷以毛岸英为榜样,也提出了参加抗美援朝的申请。

在当时,除了毛岸英之外,还有3名“高干子弟”也去了朝鲜战场,那么,这3名“高干子弟”的结局又如?他们是否平安从朝鲜战场上返回了呢?让我们将时间转回到1952年,这一年,在朝鲜战场上,咱们的志愿军第七师的指挥室里,师长颜伏看着面前的一名小战士,感到既熟悉又陌生。

这个小战士一看到颜伏,马上就激动地哭了起来,他不停地说着:父亲,我是颜邦翼,您不认识我了吗?我是您的儿子啊,我终于找到您了!看到颜伏脸上疑惑的表情,这个小战士还从怀里掏出来一张照片,颜伏从他的手中接过了这张照片,看完直接震惊不已,因为面前的这个小战士,真的是他的儿子,不过,这对父子却已经10多年没有见过面了。

颜伏激动地将儿子一把揽在怀里,父子俩时隔10多年相见,真的是令在场所有人都感动不已。在激动的拥抱过后,他们又互相说着这些年的经历。那么,明明是父子俩,为何颜伏时隔10多年,才终于和自己的儿子相认呢?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这还需要从1911年开始说起。颜伏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他的第一任妻子,是家里给安排的相亲对象,虽然不是自由恋爱,但颜伏却还是对自己的妻子很好。

但那个时候,国家早已经是山河破碎,颜伏知道,这并不是谈儿女情长的时候,所以,他就在家里人的支持下,毅然离家,投身于革命事业之中。当时,颜伏成为了粟裕手下的一名“干将”,颜伏读过不少书,也是一个很有想法、很有能力的人,所以,他很快就在战场上立下了不少战功,他也成为了我军队伍里,一名赫赫有名的“常胜将军”。

颜邦翼出生的时候,颜伏已经离家了,所以,这对父子一直都没有见过面。颜邦翼小的时候,他知道自己的父亲是一个革命者,因为父亲一直都不曾回过家,他还曾经一度以为,自己的父亲去世了,这也让颜邦翼难过了很长时间。后来,颜邦翼听人说,自己的父亲还活着,还是战场上的“大将军”,他又高兴起来,他就期待着,等到自己长大后,自己也要去找父亲,和父亲一起战场上杀敌,一起保家卫国。

不过,颜邦翼刚踏上寻找父亲的道路,就被国民党给抓了壮丁,因为没有找到脱身的机会,颜邦翼便在国民党的队伍里,干了好几年的苦力,不过,虽然他生活得很辛苦,但他心里的热血始终没有磨灭。他也对于当下的局势,有了一个很详细的了解,颜邦翼也愈发对国民党感到痛恨。

虽然颜邦翼从未见过自己的父亲,但他却知道,自己的父亲一定在某个地方,和这群“祸国殃民”的国民党战斗着,所以,颜邦翼拉着自己身边的弟兄们,发动了一场起义,他们成功了,并且顺利加入了我党的队伍之中。新中国成立之后,颜邦翼也还是身处部队之中,同时,他也在寻找父亲颜伏的下落,不过,却一直都没有任何的线索。

等到抗美援朝开始后,颜邦翼也参加了志愿军,1951年,他跟着大部队一起,去了朝鲜战场,当时,颜邦翼想着,等到自己从朝鲜回国后,他再继续寻找父亲,不过,在1952年的时候,颜邦翼没想到,炮兵第七师的师长,就是自己的父亲颜伏。当他从战友的口中,听到了父亲的名字,他激动得再三确认,这才终于相信,父子二人,竟然都在朝鲜战场上。所以,他马上跑去了指挥室,就是为了和自己的父亲相认。

颜伏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儿子和自己一样,都参加着保家卫国的战争,当然,作为一名父亲,颜伏也很担心自己儿子的安全,所以,他一边鼓励着颜邦翼,一边和颜邦翼约定,两个人要一起打败敌人,一起从朝鲜战场上返回家乡。这一次见面后,父子两个又是时隔一年多的时间,才终于再见面,他们也都惦记着对方,一直到抗美援朝胜利后,父子俩这才又重逢了,他们一看对方都平安无事,也都非常激动,因为他们可以一起返回家乡,这就是最好的事情。

回国后,颜伏也是时隔多年后,终于和儿子一起返回了家乡,幸运的是,家乡的亲人都在等待着他的归来,一家人终于可以团聚了。除了颜伏父子俩,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担任总指挥的彭德怀,他的心腹爱将田维杨,虽然因为工作原因,没有办法跟着他一起上战场,但田维杨的儿子却代替自己的父亲,毅然选择参加了志愿军。

说起来,田维杨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他原本四处打零工维生,一直到1927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下,田维杨遇到了红军战士,他便跟着对方一起,加入到了我军的队伍中,他的革命热情得到了大家的肯定,他也投身革命中,成为了我军的一员。在战场上,田维杨表现得非常英勇,无论多么危险,他都是第一个冲到最前面去,他虽然立下了赫赫战功,但身上也是伤痕累累,他的伤疤,也都是他的“军功章”。

后来,彭德怀很欣赏田维杨,便将他带在身边,田维杨也跟着彭德怀一起,四处征战,也是杀敌无数的英雄人物。说起来,田维杨的这一生,他绝对是对得起国家,对得起党和人民,但他却唯独对不起他的家人,尤其是他的妻子和儿子。因为自从田维杨投身革命,这一离开家乡,就是20多年,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他才终于有了回家的机会。

在这20年时间里,田维杨的儿子,早已经长成了一个大小伙子,他的母亲也在战乱中去世,但田维杨却一心干革命,他从未因为家里的事情,离开前线战场。当然,虽然田维杨一直都不曾回过家,但他的心里,却是深深思念着自己的家人,所以,他也将这股思念,化作他杀敌的动力,他知道,只有早日胜利,迎来新中国,他才能与家人团聚,全国人民才能过上太平的好日子。

新中国成立后,田维杨返回家乡,他和儿子相见后,两个人也是既熟悉又陌生,都说“虎父无犬子”,田维杨的儿子田明升也是一个非常勇敢的小伙子,他也想要和父亲一样,有一天可以成为一名英勇无畏的军人。于是,等到田维杨探亲结束,他离开家乡的时候,儿子田明升也跟在他的身边,并且参军入伍,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军人。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来,咱们也决定抗美援朝,田明升得知后,他便马上申请,要参加志愿军,也要上前线。不过,由于田明升的身份比较特殊,而且当时田维杨已经是我军中的一个“大人物”,所以,大家便去征求田维杨的意见。当时,因为工作的原因,田维杨自己无法上战场,他已经觉得很失望了,他也想要和彭德怀一起,再一次并肩作战。

所以,听闻自己的儿子要上战场,田维杨欣慰极了,他马上就告诉下面的人:让他去,这才像是我田维杨的儿子。同时,田维杨还叮嘱大家:千万不要给他搞特殊,让他当一个普通的兵。就这样,作为“高干子弟”的田明升,也是跟着大部队,奔赴了朝鲜战场。他和自己的父亲一样,也是冲在战场的最前线,表现得非常英勇,不过,虽然田明升从抗美援朝的战场上返回了祖国,但他却因为这场战争,失去了自己的一条腿。

在当时,敌人发起了一场反攻,这场战争打得非常艰难,田明升义无反顾地往前冲,不过,他却被敌人的武器打中,等到他再次醒来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失去了一条腿。不过,田明升却并不在乎,他没有关心自己的伤势,而是询问战斗是否取得了胜利,听闻战斗胜利了,他这才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等到他返回国内后,早已经得知儿子回国的田维杨,也在机场等待着儿子,他看到了失去一条腿的儿子,虽然他也很难过,但他却觉得,这是儿子的“功勋”,他替儿子感到骄傲。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抗美援朝的战斗英雄,而且还是田维杨的儿子,田明升本应该过着非常好的生活,但他却并没有接受组织上给他安排的特殊职位,而是回到了家乡,过起了田园生活。

除了颜邦翼和田明升,在朝鲜战场上,另一个“高干子弟”也和自己的父亲一同上阵杀敌,不过,当初父子两个人奔赴战场,但战争结束后,却只有一个人返回国内。这就是匡裕民父子。匡裕民是我军有名的“神炮将军”,抗美援朝打响后,他也是选择上战场,当时,匡裕民的大儿子听说后,也想要跟着自己的父亲一起去上阵杀敌,匡裕民觉得很欣慰,他便带着儿子出发了。

这对父子表现得非常英勇,然而,在后来一次战斗中,因为匡裕民的儿子冲到了最前面,不幸被美军的炮火击中了,当场就牺牲了。匡裕民当时作为指挥官,他在指挥所里排兵布阵,正在指挥战斗,他并不知道自己儿子阵亡的消息,一直到战斗结束后,阵亡名单递到了匡裕民的手里,他看到上面那个熟悉的名字,不禁红了眼眶。

不过,匡裕民却还是说:战斗哪有不牺牲的?他是为国家和人民牺牲的,他死得光荣,我为他感到骄傲!说完这句话,匡裕民来不及悲伤,又投入到战斗之中。一直到从朝鲜战场上返回,匡裕民看着照片上儿子的笑容,这才再也无法抑制自己内心的悲痛,他失去了自己的孩子,他怎么会不难过呢?除了他们之外,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还有很多“干部子弟”也都去了前线,而且很多也都是和匡裕民父子一样,是一起并肩作战。

有的平安归来,也有的是去了两个人,但只有一个人回国,甚至有的还是父子两个都战死沙场。此外,还有很多我军干部,主动将自己的孩子送去了朝鲜战场,甚至还有带领着全家上战场的。因为他们并不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去“镀金”,而是想让自己的孩子和普通人家的孩子一样,都可以去保家卫国,都可以为国家和人民,奉献出自己的一切!

更多文章

  • 取消高干病房 取消特殊医疗报销待遇

    历史解密编辑:盛世古巷标签:看病,医生,高干病房,特殊医疗,报销待遇

    有代表提议,取消高干病房,取消特殊医疗报销待遇,我们举双手赞同! 高干病房床位不仅面积大,环境好,并配有专职护理人员,办公设施,为高干看病的医生一般也为副主任级以上医生。看病住院不用排队,普通医保无法报销的药物也可以报销等等一系列的优越条件。 在医疗资源紧张,医改大环境下,群众

  • 八路军高干腿部中弹,连开三枪自尽未果被抓,伪军低语:设法救你

    历史解密编辑:风流人物杂谈标签:八路军,日军,排长,团长,刘志坚,野村

    “小鬼子,休想抓活的!”1942年,一干部被击伤右腿,眼看日军冲上来了,他抬起手枪,冲自己脑袋连开3枪。不料,竟然没死成。眼看自己就要落入敌手,他会如何应对呢?1942年10月15日,冀南6分区的八路军打了一次成功的伏击,不但消灭了一个排的鬼子,还缴获了一挺机枪、一门迫击炮。可是通过对伪军俘虏的审讯

  • 谷爱凌86岁姥姥太厉害!顶尖名校毕业高干出身,成就比孙女还大

    历史解密编辑:体育知识分子标签:谷爱凌,奥运会,冬奥会,斯坦福大学,高干

    中国滑雪队在今年北京冬奥会的赛场上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尤其是天才少女谷爱凌,让大家眼前一亮。谷爱凌是一名中美混血儿,她身上有中国和美国两种血统。在北京冬奥会的赛场上,谷爱凌展现出了中国青年应有的自信,最终她拿到了两块金牌和一枚银牌。谷爱凌获得巨大的成功之后,大家都非常关注这位天才少女的成长环境。其

  • 高干病房医疗条件好,报销比例高。网友:坚决取消,结局会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汪汪狗漫画标签:病房,看病,病区,医疗服务,医疗机构,报销比例,医疗费用

    高干病房又称干部病房,主要为一定级别的领导干部提供医疗服务。一、干部病区来源20世纪60年代,国家在县级以上机构指定专门医疗机构为老红军、老干部、高级知识分子提供专业医疗保健服务。 在此后的变迁中,逐渐形成了干部病房,为离退休老干部及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提供医疗服务的场所。为了接诊一定级别的领导干部,

  • 这个高干子弟当了副司令,母亲还请中共要人关照,后成海军参谋长

    历史解密编辑:科普E君标签:海军,高干,少将,张学思,参谋长,司令员

    在民国时期,张学思绝对算是一个高干子弟了,他的父亲张作霖是赫赫有名的东北王,哥哥张学良是国民政府海陆空三军副总司令。他的母亲许澎晹本是一位铁匠的女儿,因为长得漂亮,被张作霖纳做了四姨太,1916年1月生下了张学思,在这样的家庭里,过得自然是锦衣玉食的生活。因为排行第四,帅府里的人都称他为四爷。和同时

  • 教育部传来好消息,大学生有望免试成为公务员,入职后就是高干

    历史解密编辑:红丽说教育标签:公务员,选调生,大学生,考试,教育部,毕业生

    自古以来想要闯出天地,就是需要依靠教育的,这也是家长重视教育的原因,如今我国还是“唯学历论”,只有你的学历高才可以得到企业的重视。有很多学生寒窗苦读十二年最终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毕业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情况,很多学生一度以为这是工作不好找的原因,但其实更多的是因为大学生就业标准过高。大学生在就业的过

  • 为何人们希望取消高干病房?一个只会眼球动的老干部在icu住了4年

    历史解密编辑:艾尚说社会标签:医生,医疗,icu,高干病房

    在今年两会代表提出的众多议案中,有一项关于取消高干病房的议案格外引人关注。而人们关注它的原因则主要是它涉及到了特权性挤占医疗资源且造成大量浪费的问题。那么什么是高干病房?所谓高干病房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算得上是历史遗留问题,因为它创立的初衷原本是为了给那些为国流过血汗的开国老干部们,提供的一种优质

  • 《一日三餐》台词被广东人吐槽,老戏骨演技出色,醋伯是隐藏高干

    历史解密编辑:顾清诚标签:老戏骨,宋丹丹,黎明之前,侯勇,一日三餐

    端午节时,短视频平台刷屏的内容是啥?大家还记得吗?是广东城市或者乡村中,处处赛龙舟的场景!当时还因此产生了一个梗儿:“你在旁边为赛龙舟的人加油,但里面可能有一个人,正是你的房东”!大家都知道,广东房东老伯的形象,是“穿凉拖鞋,大裤衩,白背心,拿着有一圈钥匙的钥匙圈”。收租是广东房东老伯最枯燥的工作,

  • 八一厂男星李炎:银幕高干专业户,与妻子恩爱一生,70岁因病去世

    历史解密编辑:闻星盼夏标签:李炎,演员,八一厂,孙道临,王心刚,永不消逝的电波

    1958年,为了从沈阳去北京,为了进八一电影制片厂。李炎找到王心刚,苦着一张脸,一声迭着一声地喊“心刚同志,帮帮我!”还就是这么巧,他想走,王心刚想留。于是两方眼睛一转,心里一合计,诶,办法这不就来了么……01削尖脑袋,我要去北京!1958年还处于“种个萝卜比猪大”的时期。全国上下各行各业热火朝天地

  • 浙江金华插队婆孙再爆猛料,婆婆是国企退休高干,孙女小三上位

    历史解密编辑:斯基栀子标签:小三,婆孙,插队,婆婆,国企,四川人,浙江省,金华市,浙江金华,退休高干

    五一节期间,最火爆的莫过于淄博烧烤以及浙江金华插队事件的婆孙俩,如今,这对婆孙再度被网友爆出猛料,果然都是狠人。随着插队事件在网上不断发酵,网友们在关注事件进展的同时,也在各显神通,狠扒两人的背景和猛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首先,这两位都是土生土长的四川人,火辣辣的性格,怪不得如此蛮横、泼辣。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