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74年高干子弟的爱情往事:跟随初恋赴陕北,最后娶了当地农妇

1974年高干子弟的爱情往事:跟随初恋赴陕北,最后娶了当地农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探秘历史 访问量:240 更新时间:2024/1/24 22:44:47

在阅读此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1980年开始,陕北农民泽芳开始上访,他每天都要骑车一百公里在村子延安信访局之间往来。

此时的他看起来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当地农民,没人能想到他之前是一名来自北京的高干子弟。

当初他因为插队来到陕北,目的是照顾自己青梅竹马的女朋友,没想到这个决定却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他也从一名高干子弟变成一名农民,那么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工作中的知青照片)

一、锒铛入狱物是人非

1974年,杨泽芳来到天津民航工作还没有两个月,一天突然有几名公安干警来到了他的面前,宣布他被逮捕了,这让杨泽芳感到十分意外。

原来在上山下乡运动的初期,很多地方的农村都出现了随意批斗、吊打知青的事情,还有一些女知青在这个过程中被侮辱和奸淫,在云南建设兵团更是出现了强奸女知青的事情。

(知青照片)

当这件事情传到中南海之后,党中央对此高度重视,并在1971年和1973年先后下发了文件,要求打击那些破坏上山下乡活动的敌人。

文件中提出对那些强奸女知青的罪犯要严惩,随后各地纷纷开展宣判。此时有人提出女知青萧红的死是杨泽芳造成的,于是他遭到了逮捕。

杨泽芳的父母得知这件事情之后,虽然他们爱子心切,可是当时正值严打期间,他们也是无能为力,最终只能看着杨泽芳被以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4年,并被送往陕北姚家坡劳改农场。

(劳改农场照片)

正因为如此当1978年国家召开会议,允许知青返城的时候,身陷囹圄的杨泽芳依旧被留在了陕北。后来刑满释放之后,他被分到劳改农场的砖瓦厂工作。

重新获得自由之后,杨泽芳第一时间就返回了北京,想要父母寻求帮助。可是当他来到自家的时候,却发现大门洞开,里面一个人也没有。

在杨泽芳的印象中,自家是有门卫和警卫岗的,眼前的景象也让他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随后他找到了自己的保姆田大妈,对方也告诉了杨泽芳他们家最近几年的变故。

田大妈说杨泽芳刚刚被判刑之后,他的父母虽然想要救他可是却无计可施,这件事也让他们大受打击。

(知青返城照片)

没过多久他的母亲就突发脑血栓并半身不遂,结果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去世了。两年之后,父亲也因病离世。

听到这个消息的杨泽芳大脑一片空白,在短短的几年间,这些亲人都是因为自己的缘故离开人世。

杨泽芳没有想到自己原本只是打算去看一看的下乡之旅,却彻彻底底地改变了自己的人生,曾经的高干子弟如今变成了孤家寡人,而这也意味着他失去了留在北京的机会。

(知青照片)

杨泽芳知道虽然父亲那一代人曾经在战争年代一起出生入死,可是他们和自己没有交情。在那种情况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那些人碰到杨泽芳也都躲得远远的。

此时的杨泽芳在北京无依无靠,甚至连生存下去都成为了问题,无奈之下他只好回到了延安的砖瓦厂,至少在那里他还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那么,杨泽芳到底与女知青萧红是什么关系?萧红是怎么死的,让一个高干子弟落得家破人亡?

(杨泽芳)

二、独生高干子女来到陕北插队

杨泽芳1952年出生于北京,他的父亲是一名空军中将。而他的母亲,则是一名作曲家,从小生活在这样的高干家庭之中,杨泽芳的生活非幸福。

作为家中的独生子,他的生活由保姆和奶妈照顾,妈妈也会想尽一切办法来满足儿子的各种要求。父亲虽然严厉,但是对儿子也很宽容。

后来他顺利进入北京名校读书,可就在他中学即将毕业之际,他的父母找到了他,让他到农村插队,这个决定让杨泽芳无法理解。

(知青照片)

虽然当时很多青年人都前往农村插队,可是杨泽芳是家中的独生子女,是不需要插队的。面对杨泽芳的困惑,父母说出了原因。

当时杨泽芳父亲的一个战友,被卷入了风波之中,那位老战友的女儿萧红,也被下放到陕北“插队”。

杨泽芳的父亲当时没有办法帮助自己的老朋友,他就希望杨泽芳可以到陕北照顾萧红。

之前两家人就经常走动,杨泽芳和萧红从小就非常熟悉,可谓是青梅竹马,让杨泽芳去照顾萧红并没有什么不妥。

(来到陕北的知青)

不过杨泽芳在听到这件事之后内心还是非常抗拒的,因为当时他的同学要么继续深造,要么加入了军队,自己却要去乡下插队,这让他内心有很大的落差。

不过这毕竟是父母的意思,最终杨泽芳还是答应了父母的请求。在他看来有父母的保护,自己去下乡也不会遇到太大的问题,这次去陕北就权当是去开拓视野,体验生活。

(知青乘坐火车照片)

随后他就和其他北京知青踏上了西去的列车,彼时的他还是很乐观的,因为他很清楚作为家中的独生子,父母不会一直让自己待在陕北,自己将来肯定是要回到北京的。

不过他不知道,在陕北发生的一切将会彻底改变自己的人生,他未来也一直和陕北联系在一起。

(杨泽芳)

三、情侣误会酿悲剧

在来到陕北之后, 因为杨泽芳是高干子弟,因此他并没有被安排到田间劳动。而且对他的管理也并不是很严格,在到陕北之后他还偷偷溜回北京,买奶糖回来。

因为有杨泽芳的照应,萧红的生活也很惬意,在其他知青都在辛苦劳动的时候,两个人却在享受爱情的美好。

(知青劳动照片)

1970年因为在舞蹈方面有着很好的天赋,萧红被当地舞团所录取,她也由一名知青摇身一变成为了专业演员。

此时杨泽芳也不必继续“插队”了,但是在父母的嘱托下,他依旧留在萧红的身边。通过父亲秘书的帮助,他被调到了延安民航站工作,之后两个人的感情也飞速升温。

那个时候两个人计划着再在延安待一两年,四处看一看,玩一玩,等到年纪大一点再一起回北京,把婚事定下来。杨泽芳和萧红之间的感情一直都很稳定,可1974年一位北京女知青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

(知青照片)

那名女知青是一位音乐爱好者,而因为母亲是作曲家的缘故,杨泽芳从小对音乐也很感兴趣,因为有共同的爱好,两个人成为了好朋友。

后来那名女知青经常来找杨泽芳讨教小提琴,两个人也时常独处。在杨泽芳看来这就是普通朋友之间的互相帮忙,可是在萧红看来,杨泽芳这样做就是变心了。

为了这件事萧红没少对杨泽芳发脾气,她让杨泽芳和那名女知青划清界限,不要再和她有来往,否则自己就要和杨泽芳分手。

(知青照片)

萧红的要求让杨泽芳感到非常为难,他觉得这件事没什么大不了的。而且如果真的赶走那个女知青,自己这个老乡很没面子,所以一直没有照办。

就这样两个人开始经常吵架,杨泽芳愈发觉得是萧红心胸狭隘无理取闹。因此他一直没有按照萧红说的那样和那名知青断绝来往,这也导致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脆弱。

一天萧红有一场新演出,她也把门票送给了陈泽芳。陈泽芳拿到门票之后信誓旦旦地表示自己肯定会出席,可是演出当天萧红却没有看到他的身影。

(知青表演节目照片)

愤怒的萧红回去之后,就要找陈泽芳理论。结果她发现陈泽芳正在为那位女知青讲解小提琴,这件事也成为了压垮萧红的最后一根稻草。

1974年4月24日,正在上班的杨泽芳突然得知萧红在前一晚自杀了。萧红自杀之前写了三封遗书,一封留给自己的父母,一封写给陈泽芳,还有一封写给了那名女知青。

陈泽芳表示萧红给自己的遗书中,主要是回顾了两个人童年时代经历的种种事情,而在给女知青的遗书里,则是将对方臭骂了一顿。

当时萧红自杀的时候先是喝了乐果农药,不过她喝的量很小,这让她感到十分痛苦。最终她剪断了电线,然后双手握住电线触电身亡。

(知青插画)

萧红的离世对杨泽芳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打击,第二个月他就主动提出调到天津民航工作,离开这片让人伤心的地方。

这才有了1974年,他被怀疑与萧红之死有关系,被抓起来的事情。

(图文无关)

四、奔波多年讨回清白

后来出狱后,他不得已在砖瓦厂工作,期间杨泽芳在当地人的介绍下,和当地的一个农村姑娘结为夫妇。不过在杨泽芳心中一直有一件事难以释怀,那就是他想要摘掉自己劳教犯的帽子。

杨泽芳工作的砖瓦厂是劳改局的下属单位,劳改局系统成立这个砖瓦厂,就是担心那些被释放的犯人找不到适合的工作,所以成立的企业。

(图文无关)

在这里上班杨泽芳一直背负着自己曾经是罪犯的心理阴影,这让他感觉非常的冤枉。所以在1980年他回到了自己插队的农村,找当地的老乡证明了自己的情况,随后开始上访。

杨泽芳居住的地方距离延安信访局足足有一百公里,可他还是每天坚持骑车前往信访局上访,就是为了摘掉自己头上的罪名。

杨泽芳表示那段日子萧红成为了他坚持下去的动力,他觉得自己一定要为了萧红而活着。他认为萧红自杀之后,自己的生命已经不再仅仅属于自己,还包含了萧红的部分,自己必须重新站起来。

(砖瓦厂照片)

他告诉自己从哪里栽到,就要从哪里爬起来,在这个信念下,杨泽芳坚持了下来,可是他的上访却没有得到回应。

在1980年,杨泽芳工作的砖瓦厂停产,他被调到了同样隶属于陕西劳改局的新川水泥厂工作。

这里的工作虽然不像在砖瓦厂那样辛苦,可是水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很严重的粉尘污染,杨泽芳的工作环境很恶劣。

在工作调动之后,杨泽芳依旧坚持上访,他相信自己终有一天可以证明自己的清白。从上世纪80年代初全国开始大规模纠正文革期间的冤假错案,这也让杨泽芳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平反冤假错案照片)

1982年陕西劳改局经过调查之后,最终宣布杨泽芳无罪,他也由一名前科犯变为正式职工。不过杨泽芳拒绝了这个安排,他决定回到自己当初和萧红插队的村子,做一名农民。

他这样做就是为了向村里人证明自己的清白,因为他知道村子里还有一些人对自己有所误解,尽管自己已经是无罪之身,可他还是希望彻底得到旁人的理解。

随后他在村子里生活了五年,在相处的过程中所有的村民都了解了当年事情的经过,杨泽芳得到了所有人的承认,压在他心头的大石头也不复存在。

(油田工人照片)

此时的他为了给家人更好的生活,决定到外面工作,后来他联系到了延安油矿管理局。管理局领导在了解了杨泽芳之前的经历之后,愿意为他提供帮助,于是杨泽芳得到了在油田工作的机会。

这名曾经的高干子弟,成为了一名普通的工人,不过杨泽芳却可以坦然接受这巨大的落差。他表示自己不会怨恨任人,自己的人生会走到如今这一步,其实更多的是那个时代的产物。

而对于萧红,杨泽芳内心是非常愧疚的。他总觉得好死不如赖活着,所以他不理解萧红当初的决定,不过她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都留在了黄土高原,他觉得自己也不能离开。

(延安知青大院照片)

2013年的时候,杨泽芳将萧红的遗骸移葬于延安知青墓园。每年的清明节,他都会去给萧红上坟,而杨泽芳也是当年到延安插队的119名干部子女中,唯一留下来的一位。

杨泽芳的人生在插队下乡之后出现如此巨大的转变,和那个特殊的年代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不过如果不是萧红做出了冲动的决定,一切都有挽回的地。

萧红的经历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无论在什么时候,一个人都要学会爱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去爱别人。我们也一定要珍惜自己的生命,这样我们才能最终收获幸福。

参考资料:

回京恰逢国家巨变 知青因“反革命”锒铛入狱[OL].凤凰卫视,2014-12-14

标签: 陕北萧红高干女知青萧红的知青

更多文章

  • 真实故事||我在河北嫁了邻居家的哑巴,美满幸福,直到高干子弟来找我。

    历史解密编辑:猪小浅标签:爱情,成全,哑巴,王子,快乐,幸福,思海,河北省,真实故事

    一个写真 实 故 事的公众号/ 每 天 8:40 与 你 相 约 /错过真实故事的点这里:小号昨天更新了《老公在车里的20分钟》,记得关注哦:开始正文之前有个事和大家说,公众号又改版了,如果没有“星标”很容易遗漏掉推送哦。动动手星标一下啦,不想和你走散。跟着我来看今天的故事:01北方寒冷的空气总是来

  • 高干病房,普通人无法企及,却也是非法利益链的舒适培养皿。

    历史解密编辑:田心生活标签:病房,高干,医疗,医保,小病,非法利益链

    两会期间,有代表提出取消高干病房,这一提议一下引发热议。有表示支持的,也有表示反对的,其中都各有各的理由,各自有各自的说法。反对取消的观点认为老同志们为国家做出杰出贡献,在年老的时候国家给予医疗保障是必须的。反对取消高干病房反对取消高干病房他们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后代子孙积极进取,坚韧

  • 科普:什么级别的文职干部、军职干部可以称为“高干”?

    历史解密编辑:心爱的世界标签:正职,副职,副省级,副厅级,正处级,文职干部,军职干部

    高干是一个汉语词汇,一般称正厅级以上文职干部,副军级以上军职干部为高干,也泛指高级干部。高级干部的形式只在于省市级的干部,或对其有重大贡献的干部。★一般以下干部可以被称作高干:正省级干部(正部级干部):国务院各部委正职干部(如教育部部长、国家发改委主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正职干部(如江苏省省长

  • 1983年严打,有多位高干子弟被明正典刑,他们都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朱国华,曹操,朱琦,高干,袁绍,少将

    在《三国演义》之中,有过这么一个桥段。在官渡之战前,曹操为了能够增强军队的战斗力、收揽人心,从而以弱胜强战胜袁绍,于是就制定了许多严格的军纪。其中就包括了在行军路途之中,不能践踏农民的麦田一条。结果大军推进到豫北地区时,由于马匹受到惊吓,曹操自己的战车被带到了麦田之中,压倒了许多已经长成的小麦。看到

  • 曲阜一男子谎称父亲是某单位的高干实施诈骗,已被刑事拘留!

    历史解密编辑:掌上曲阜标签:犯罪,曲阜市,刑事拘留,社交软件,男子掌掴男童

    点击上方"掌上曲阜"关注,免费观看更多精彩内容3月14日,曲阜市公安局时庄派出所接辖区居民孔先生报警称:一名自称“李某洋”的男子,从2022年12月份至今,谎称自己父亲是某单位的高干,可以利用人际关系为其孩子办理入学、找工作、转户口为由,先后索要现金13万余元及海参、烟酒、茶叶等物品。时庄派出所在刑

  • 类同高干!中央为香港高级公务员开小灶,针对性强学习考查严格

    历史解密编辑:無星记标签:公务员,国家行政学院,香港,中央党校,针对性

    港府安排的公务员培训计划中,除了在香港培训外,还要去内地培训,“进行国家事务培训”。内地有9家教育机构协助港府培训,包括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外交学院、清华大学等,课程5日至10日不等,这是“大灶”。而国家和港府对首长级公务员还要开“小灶”,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将为不同的首长级公务员设计课程

  • 在美国设立高干病房会发生什么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侦姐有料标签:病房,政府,美国,高干,福祉

    在美国设立高干病房会发生什么结果?在美国设立高干病房,可能会引起以下一些后果:1.社会不公:设立高干病房可能会引起社会的不公感受,因为只有政府高层官员才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而普通民众却无法享受到同样的待遇。2.资源浪费:高干病房的设立需要消耗大量的财力和物力,如果设立不当,可能会导致资源的浪费

  •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左宗棠收复新疆缺钱,他的高干朋友圈纷纷赞助

    历史解密编辑:小绿说故事标签:左宗棠,左宗棠收复新疆,清军,阿古柏,太平军,曾国藩

    19世纪的大清国,早已没有了当年入关时的雄劲豪迈,如果看一眼这时候的大清地图就会发现,大清已是四面楚歌。南边,法国入侵中越边境;东边,日本侵占琉球,入侵台湾;西部,阿古柏及其背后的俄国势力入侵新疆,广袤的西域疆土面临着被俄国占领的威胁。更要命的是,清朝的财政赤字红得不能再红。就是在这种中央没钱、外敌

  • 78年之前高干为何多坐进口车?不是爱享受,红旗刹车有严重的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红旗汽车,轿车,进口车,一汽,奔驰,国产车

    长期以来,互联网上有一种非常不严肃的说法,认为高级干部坐进口车的风气是改革开放以后才出现的,之前干部们都坐国产车。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即使在1978年之前,高级干部的专车也是以进口车为主,比如苏联的吉姆、吉斯以及西德的奔驰……红旗其实并不是高级干部主要乘坐车。“一汽”副厂长、“一汽”轿车厂厂长、红

  • 2014年,李小冉和丈夫徐佳宁结婚时情景,徐佳宁据说出身高干家庭

    历史解密编辑:墨梅娱乐le标签:结婚,高干,李小冉,徐佳宁

    2014年的比利时布鲁塞尔,李小冉和丈夫徐佳宁结婚时的情景,一身白色婚纱的李小冉就像一个落入人间的天使一样美丽迷人。李小冉的丈夫徐佳宁,据说出身于高干家庭出身,上世纪90年代就到北京开始闯荡,是一名金牌制片人,曾与李小冉合作过《来不及说我爱你》,在娱乐圈里也是响当当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