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1月,我从国防工办主任调任总后勤部部长。(1982年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兼总后勤部长,1985年又兼任总后勤部政委。)这是我第二次出任总后勤部部长,又回到了20多年前的工作岗位上。
这次回总后我内心十分激动。我深深知道,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工作变动。“庐山会议"受牵连,“WG”中遭磨难,我认认真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不怨恨,不沉沦,不见风使舵,不做违背党性原则、个人良心的事,可以说经受住了错综复杂斗争的考验。也正因为这样,党中央、中央军委才再次让我回总后任部长。在一个人的政治生涯中,还有什么比被理解和信任更宝贵的呢.
说到干后勤,也许我这辈子与后勤工作“有缘”。我深深感到肩上这副担子的重量.
此时此刻.彭总1953年12月在全国军事系统党的高级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又在我的耳边回响:
“朝鲜战争的经验证明、现代战争如果没有后方充分的物资保证,是不可能进行的;后方有充分物资,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后勤组织指挥和工作,以保证第一线的充分供应,是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现代战争的后勤组织与工作,不仅是单纯组织物资和伤病员的运输和分配,而且要与敌人的空降、轰炸作严重的斗争,要指挥防空兵、铁道兵、工兵和步兵的活动和作战。如果没有精干的通晓战争知识、科学知识和有战斗经验的干部,是不能担任和完成这样严重指挥任务和补给任务的。”
“今后,一旦战争打起来,兵力动员之大,兵种之多,物资消耗之巨,后勤空防和内防战斗之不可避免,将是空前的;后勤工作的任务,将比朝鲜战争更为复杂而繁重,后勤工作将提高到指挥战斗、组织供应、保证战争胜利的更高阶段。如果不从现在着手,建设强有力的后勤组织与工作,要取得战争的胜利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建设后勤的组织和工作,应成为我军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目前后勤建设的要求:其一,要求全军认识后勤工作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性,把后勤工作放在适当的地位;其二,调配和动员一些精干而有战斗经验的军政干部到各级后勤部门加强领导工作;调配年轻的有战斗经验的初级军政干部进后勤院校学习,培养为将来的骨干;办好后勤学院及各后勤学校,从各方面提高现有干部;其三,学习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后勤工作的经验,总结朝鲜战争中我军的后勤工作经验,研究前后方及与后勤有关的其他部门的协同动作,提高后勤业务和后勤战术;其四,建立各种规章制度,简化领发手续,改善物资供应,克服浪费。”
彭总的讲话已过去了20多年,今天想起来仍是那么亲切那么切中问题的要害。此后世界上爆发的局部战争,都屡屡证明了后勤在战争中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现代战争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打后勤!
我绝不辜负党和人民、中央军委的重托,要把新时期的全军后勤建设推向一个新的历史高度,保证我军在现代战争中水远立于不败之地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