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景帝宠妃如厕遇野猪,郅都违令不救,太后却赏百金,这是为何?

汉景帝宠妃如厕遇野猪,郅都违令不救,太后却赏百金,这是为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醉风文史 访问量:3168 更新时间:2023/12/26 7:27:09

酷吏,无论是从字面意思还是背后逻辑来看,都不是一群好相与的普通角色,这类人往往能摒弃宽仁、善心之类的道德包袱,一切都以统治者的意志行事,因此酷吏深受统治者的喜爱。

话说回来,历史上但凡有点雄心的皇帝,谁又没用过酷吏呢?比如汉武帝任用主父偃逐步削减诸侯的实力,武则天使用来俊臣排除异己等等,酷吏就是皇帝手中一把锋利的剑,指哪打哪。

但可悲的是,即使这些酷吏位极人臣,完美完成皇帝交代的任务,他们的结局也总是以悲剧收场,沦为皇权的牺牲品。

汉景帝时期的酷吏郅都就是如此,即使他很有才干并且完全忠于皇帝一人,也逃不过被杀的命运。有意思的是,郅都曾经违抗过汉景帝的命令,不肯对陷入危机的汉景帝宠妃伸出援手,结果却被窦太后赏赐百金,这件事背后隐藏着怎样的隐情呢?

景帝宠妃如厕遇野猪

皇帝宠妃如厕时竟然会遭到野猪袭击,这看似荒诞的事情却真实发生在汉景帝时期,并且这件事还被司马迁记录到了《史记》当中:

(郅都)尝从入上林,贾姬在厕,野彘入厕。

贾姬是汉景帝刘宠妃,曾跟随刘启到皇家专属猎场上林苑去打猎,俗话说,人有三急,就在打猎过程中,贾姬遇到这种“急事”,于是众人停步,贾姬独自前往路边的厕所解决问题。

可上林苑是什么地方,这里山水具备、百兽横行,是供皇帝游猎的皇家园林,当初秦始皇就曾在这里豢养了不少奇珍异兽,闲暇时就会到这里散心打猎,结果贾姬如厕时就遇到了意外,一只野猪竟然也进入了厕所。

这可把贾姬吓坏了,连忙尖叫求救,刘启听到宠妃的呼救声,连连目示侍卫郅都,意思是让郅都去营救贾姬,可郅都却仰头望天,咦?今天这阳光也太刺眼了,我怎么什么啥都看不见了。

汉景帝此刻觉得自己权威受到了挑战,这厮竟然敢无视他的命令?!但宠妃尚在险境,刘启又实在心疼不已,于是脑袋一热,直接拿着宝剑就要冲进厕所和野猪打一场,来一次厕所英雄救美。

这时郅都又来了一个骚操作,他竟然将刘启拦住了,并且还说出了令刘启都不知如何反驳的理由:天下美女何其多,陛下失去贾姬还能找一个更美的妃子,可天下就您一位皇帝,如果遇险,置太后与祖宗基业于何地?

郅都的意思很明确,他不去要保护刘启的安全,而刘启更不能去!

郅都该不该救贾姬?

如果时间能够回溯,有一个人看到这个情景想必冷汗都被吓出来了,他就是刘备,因为贾姬后来生了一个儿子叫中山靖王刘胜,即刘备的老祖宗,这也太悬了,差一点刘备就无法来到这个世界上了。

幸运的是,野猪离开了,贾姬也安然无恙,刘启的老母亲窦太后听说这件事后也惊出一身冷汗,随后赏赐给郅都百金。

这里咱们来谈谈郅都到底该不该救贾姬?太后赏赐郅都的原因又是什么?

其实按照当时的情况来看,郅都选择不救贾姬是情有可原的,他是刘启的侍卫,负责保卫皇帝的安全,因此在遇到危险的第一时间内,郅都想的是如何保证刘启不受到一点伤害。

刘启看到贾姬身处险境自然心急,甚至想要亲自动手解救贾姬,但刘启却忘了一件事,野猪可不管你是不是皇帝,以野猪的战斗力而言,刘启等人还真不一定是它的对手,万一刘启被野猪伤到了,那大汉天下怎么办。

于私来说,郅都为了自保也不能去救贾姬,先不说郅都能不能从野猪尖锐的獠牙下救下贾姬,如果刘启因此受到伤害,作为刘启的侍卫,他郅都铁定要担上一个保护不力的罪名,这罪名可不小,郅都甚至可能因此丧命。

至于窦太后为何要赏赐郅都,除了郅都选择保护刘启安全这一行为忠心可嘉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郅都保全了皇家颜面,要知道贾姬此时正在厕所如厕,很可能处于一种衣衫不整的情况,如果此时郅都贸然跑过去,看到不该看的东西,岂不是有损皇家体面。

天家无情,弃子郅都的悲哀

不管怎样,郅都是入刘启和太后的眼了,所以郅都的仕途就比较顺利了,先是任济南太守,出色完成刘启交给他的任务,将当地豪强铲除,然后又担任中尉维护京师治安。郅都不惧朝堂权贵,只要违法了必将遭受法律的制裁,因此京师权贵大多不敢招惹郅都,甚至还为其起了“苍鹰”的绰号。

可酷吏毕竟只是皇帝树威的工具,当皇帝权威受阻时,酷吏变身利刃来替皇帝铲除障碍,可当任务完成后,皇帝便会将利刃收回刀鞘,甚至是直接销毁,以此来向朝堂显示自己的仁义。

众所周知,汉初太后具有很大的权力,甚至能够影响到皇帝的废立,因此当郅都与太后发生矛盾时,刘启果断选择放弃郅都来平息太后的怒火,而郅都之所以会得罪太后,则是因为他不知变通的性格。

刘启的皇后薄氏因无子而被废黜,此后皇后之位一直悬而未立,刘启长子刘荣被立为太子后,刘荣母亲栗姬成为皇后的有力竞争者,可惜栗姬太任性,生生将儿子的太子之位给作没了。

刘荣被降为临江王,后来刘荣因侵占宗庙之地修建皇宫而触犯律法,刘启命郅都审理此案件,于是郅都将刘荣押到中尉府审讯,按照郅都的一贯风格,他才不管刘荣是什么身份,在他眼中只有罪犯。

刘荣惊惧不已,想要写信给刘启,但郅都却拒绝了刘荣的请求,后来原太子太傅窦婴暗中给刘荣送去书写工具,但刘荣在写完信后却选择了自尽,窦太后得知长孙的死讯后震怒不已,逼迫刘启严惩郅都。

刘启担心窦太后命人诛杀郅都,便将其派到雁门担任太守,没想到郅都在雁门又干出一番成绩,令匈奴人胆寒不敢侵犯。窦太后得知刘启又重用郅都后,命人逮捕郅都,刘启虽有心维护,但看到太后杀心已定,便无奈诛杀了郅都。

拥有郅都这样一位不惧强权、秉公执法的人物,本是大汉朝廷的幸运,结果他却死在自己为之效忠的皇帝手中,更可悲的是,即使在史籍中,郅都也未能获得一个好名声,被归于酷吏之列,真为郅都感到不值……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标签: 刘启郅都皇帝野猪窦太后汉景帝

更多文章

  • 中行说投降匈奴, 14万铁骑入塞, 汉朝“和亲”的悲哀

    历史解密编辑:大北北大宝贝标签:匈奴,冒顿,刘恒,汉军,辽东,铁骑,汉朝,汉高祖刘邦

    汉朝“和亲”的悲哀,对匈奴妥协的辛酸。前174年,中行说大怒:“让我去陪嫁,我就带匈奴杀入长城”。8年后,老上单于、中行说率14万骑兵抵达甘泉宫,长安震动,汉文帝下令戒严,狼狈不堪。前200年,冒顿单于围困刘邦在白登山,32万汉军惨败,被迫“和亲”,每年还得给匈奴送去“礼物”,汉朝负担很大,也很耻辱

  • 被视为汉奸老祖宗的中行说,从太监变为匈奴的谋士,背后有何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匈奴,李陵,刘恒,刘邦,武帝,汉王朝,谋士,中行说

    中行说:汉家贱如草,出塞成良谋国人对汉奸的痛恨有时比痛恨侵略者更甚,如汪精卫、洪承畴等等,但对于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汉奸中行说,相对来说人们的看法就有些不太一致。因为,他走上汉奸之路,有很大程度上是被逼无奈,可以说并不是他的本心,所以,同那些真正意义上的汉奸相比,他有着一些令人同情之处。观点不一致的

  • 中行说历史上是第一个汉奸吗?他都做了哪些危害本民族的事?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匈奴人,匈奴,刘恒,汉奸,宦官,中行

    电视剧《汉武大帝》展现了一个汉奸中行说的嘴脸,因为汉民族从汉朝算起,所以,有人称中行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汉奸。中行说,姓“中行”,名“说”(音“月”)。中行是个古老的姓氏,起源于西周的姬姓。晋文公时期改三军为“三军三行”(所谓的六军),其中“三行”之一的中行,主将叫荀林父。荀林父姬姓荀氏,因为官居

  • 汉初风云:中行说送亲降胡,薄将军擅权自裁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匈奴,贾谊,刘恒,刘武,稽粥,文帝

    汉初风云:中行说送亲降胡,薄将军擅权自裁某日,匈奴派人报丧,是因冒顿单于病死,其子稽粥嗣立,号为老上单于。汉文帝意在羁縻,复欲与匈奴和亲,因此再派遣宗室女翁主(汉时称帝女为公主,诸王女为翁主)往嫁稽粥,作为阏氏。特派宦官中行说护送翁主,同往匈奴。中行说不欲远行,托故推辞,文帝以中行说为燕人,生长朔方

  • 汉奸鼻祖中行说:投靠匈奴报复汉朝,祸害中原极深,最终结局成谜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匈奴,匈奴人,中原,刘恒,刘彻,漠北

    汉奸,原指汉族的败类,后引申为背叛中国、罪无可赦之人,虽然这个词汇最早在宋朝末年才出现,但至迟于汉朝初年便已经出现这类人物。据现有史料考证, “汉奸”的鼻祖,正是汉文帝时期投降匈奴的宦官中行说(音同中航月)。那么,中行说为何要背叛汉朝?变节后都做过哪些危害祖国的坏事?最终结局如何?一 含恨叛国由于史

  • 【名家名作】周昌谷:现代浙派人物画代表人物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艺术人才库标签:苦铁,书法,名家,画家,周昌谷,人物画,花鸟画,黄朴存,雕塑家

    周昌谷(1929—1985),号老谷。浙江乐清人。1948年考入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现代浙派人物画代表人物之一。历任浙江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浙江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等职。尝潜心学习八大、石涛、徐青藤、方方壶、吴昌硕、黄宾虹等人作品,并赴敦煌临摹壁画。又对西方印象派、野兽派色彩

  • 赵忠尧:默默无闻贡献堪比钱学森,中国原子弹事业的奠基人

    历史解密编辑:妙笔历史标签:中国,赵忠尧,钱学森,核物理,科学家,数学家,两弹一星,原子弹事业

    新中国成立以后,祖国面临着诸多困难。内有台湾方面的咄咄相逼,外有美帝国主义等其他国家的进一步的压迫。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我国急需加强自己的国防实力,来充分捍卫我们的主权。而加强国家的国防实力,原子弹就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威慑力量。中国原子弹的创造离不开我国两弹一星的元勋们,没有他们就没有中国原子弹的成功诞

  • 人品清如玉壶冰——访当代书法家赵忠卫

    历史解密编辑:江淮快报标签:赵忠卫,书法,书法家,书画,书法作品,名家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安徽寿县,在他身上留下了深深的文化烙印,他的谈吐中流露出淡泊名利、虚怀若谷的高尚品格。几十年如一日,他广泛涉猎国学经典,孜孜不倦地阅读中国古代典籍,积累了深厚的国学知识,并将传统文化转化为书法创作的支撑。他的多幅作品参加重量级展览并获得重要奖项。他就是著名书法家赵忠

  • 赵忠厚受审

    历史解密编辑:长安剑标签:主任,赵忠厚,副厅长,七台河市,黑龙江省,刑事责任

    2023年5月15日至16日,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了黑龙江省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原主任委员赵忠厚受贿、贪污、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洗钱一案。七台河市人民检察院派员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人赵忠厚及其辩护人到庭参加诉讼。七台河市人民检察院指控:2001年初至2019年11月,被告人

  • 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著名画家赵忠仁

    历史解密编辑:书画家推荐标签:赵忠仁,著名画家,山水画,中国画,丹青,水墨

    艺术简介赵忠仁,出生于1957年,别号养知斋主,祖籍山东青州。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研究会理事、全国公安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少数民族名家书画院副院长、中国青绿山水画院常务副院长、辽宁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北镇市美术家协会主席、锦州市公安文联主席、清华美院访问学者。2003年入选全国百名青年画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