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日久见人心、关键时刻见真情。今天我们介绍的主角:西汉时期牧羊人出身的卜式,在国家遭遇困难、民众蒙受痛苦的时候,多次用自己朴实与真诚的言行,向国家与人民表忠心,最终感动了当时的皇帝汉武帝,同时也得到了百姓们地敬重。
下面就来分享卜式的传奇故事。
一.专心牧羊成就高,乐于助人成习惯
卜式,生卒年不详,祖上的经历也不太清楚,只知道他早年过着半耕田、半牧羊的生活,由于长年辛勤劳动,积累起了庞大的财富。当父母死后,他的弟弟也长大了,他就和弟弟分了家。(当时的汉朝政策是多一户人家,就多一份税收,因此国家鼓励或者强制成年男子分家)
勤劳的卜式不仅擅长养羊,而且非常疼爱弟弟。他把原来家里的田产和财物以及大部分的羊都给了弟弟,自己仅仅带着几百只小羊进入深山。但是没多久,卜式的羊就发展成为几千只,其名下又有了大量的田产。可他的弟弟却由于生活奢侈,破产之后只好去找自己的哥哥。
卜式并没有责怪弟弟,反而按照之前的方式,把自己的财产又分给了弟弟。他的弟弟很不争气,几次三番分走了他的财产,他却从不生气。
卜式不仅这样对待自己的亲人,他也以同样的方式对待邻居,当谁遇到难题时,他都会去鼎力相助。特别是当国家有困难时,他也会解囊相助。
二.国家有难,多次资助
那时候汉朝正在和匈奴打仗,国家财政吃紧,卜式听说后,迅速赶往了京师长安,以平民的身份上书朝廷,愿意将自己财产的一半捐献给国家,帮助国家度过财政难关。
这件事惊动了朝廷上下,为了搞清楚卜式捐款的真实目的,汉武帝派特使找到卜式问道:“想当官吗?”卜式说:“从小牧羊,不熟悉怎样当官,不愿意做官。”
使者又问:“家里难道没有冤家仇人,想讲出来吗?”卜式说:“臣生来与人无争,家里贫穷的乡人,我就借钱给他;为人不善的,我就教他做好事。去到哪里,人们都顺从我,卜式有何冤事啊!”
使者接着说:“如果是这样,你到底想要什么呢?”卜式说:“皇上讨伐匈奴,我认为贤能的人应该为大节而死,有钱的人应该捐出来,这样的话匈奴就可以灭掉了。”使者听了非常感动,回去报告了朝廷。
汉武帝听了使者的汇报也懵了,他拿不定主意,就把卜式的情况告诉了丞相公孙弘,希望他能给出个建议。公孙弘虽然人生经历丰富,可是只拿钱不求回报的事情他还是第一次听说,于是,这位心胸不够宽广的丞相对汉武帝说,这个人做事不合常理,不理会他就是了。
汉武帝也比较赞同公孙弘的看法,就没有答复卜式。卜式第一次为国家资助的行为就这样夭折了,他被凉了几年之后,只好继续回家放羊种地去了。可见,当时目光短浅的封建统治者根本不理解卜式善举的真正意图。
一年后,遇上匈奴浑邪王等归降汉朝,朝廷开支增大,粮仓和钱库空虚,贫民多迁徙,又都靠国家补给,朝廷无法完全供给。这时候执着的卜式又出手了,他拿出了二十万钱给河南太守,用来安置灾民。
后来河南太守向朝廷汇报富人捐款名单的时候,汉武帝看到了卜式的名字觉得眼熟,仔细一想,哦,原来是那个前几年要捐一半家产打匈奴的人,这才认识到当时是误会了他。
当时,富豪们皆争相隐匿财产,相比之下,只有卜式特别想出资救助。这让汉武帝非常感动,于是赐卜式四百人更赋钱,还准备把卜式尊为长者,召拜卜式为中郎,赐爵左庶长,田十顷,目的是布告天下,给他显官尊荣来教化其他百姓。可是汉武帝算盘打错了,天下既没有人来效仿卜式,社会上也没有泛起半点水花。
更加感人的是:卜式不仅将所赐款全部还给官府,而且也不愿意做官。汉武帝十分欣赏卜式,就对他说,我在上林苑也有很多羊,你来帮我牧羊总可以吧。卜式这下不好推脱了,就赶往了上林苑,但他装束上依旧是粗布麻衣。
在卜式的精心照料下,上林苑中的羊越来越多,个个肥硕。一次偶然的机会,汉武帝路过上林苑,以为来错了地方,发现这里与以前的羊有天壤之别。汉武帝对卜式更加赞许。
此时,卜式趁机对汉武帝表示,其实治理百姓和放羊是一个道理,要爱护与关心他们,让大家按时劳作按时休息,群里出现了坏分子,就把他淘汰出局,天下自然就太平,百姓也就富足了。
三.当官为民造福,位列三公
卜式的这番放羊治国论一出,汉武帝被惊呆了,他觉得卜式简直就是个奇才,在上林苑放羊太屈才了,就让他去缑氏县做县令,结果缑氏县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后来又让他去做成皋县县令,成皋县的水利工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汉武帝对卜式非常满意,就让他去给齐王做太傅。
几年以后,南越国的丞相吕嘉造反了,卜式给汉武帝上书,我认为天子的忧患就是做臣子的耻辱,现在南越谋反,我要求带儿子和齐地会驾船的人去攻打南越。
汉武帝听了卜式朴实的言语后非常激动,他对天下颁布诏书:卜式这个人是种田放牧出身的,可他从来不为私利,有多余的钱财就捐给国家。现在国家有难,他又主动提出父子去参战,他这种对国家的忠诚是大家的榜样。
汉武帝本来是想通过树立卜式这样的榜样,来号召天下诸侯纷纷响应的,可没成想,当时的一百多个诸侯,竟然一个要求参军的都没有,气得汉武帝后来剥夺了期间表现不好的一百多人的侯位。对于表现突出的卜式,汉武帝封他为关内侯,赏黄金六十斤,良田十顷。在元鼎年间,让他出任御史大夫,相当于副丞相,成为当时的三公之一。
总之,西汉时期牧羊人出身的卜式,在国家遭遇困难、民众蒙受痛苦的时候,多次用自己朴实与真诚的言行,向国家与人民表忠心,最终感动了当时的皇帝汉武帝,同时也得到了百姓们地敬重。
我们应该学习卜式勤劳致富的优良作风;更要敬佩他在国家危难、民众受苦之时,能慷慨解囊、无私奉献的精神。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为我们的祖国强盛、民族伟大复兴、人民幸福安康贡献力量。
本文由“老wu侃国学今用”原创,欢迎关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