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活历史人物•汉末三国系列之袁绍(三)
上一章写到袁绍和曹操同时被汉灵帝刘宏招进西园八校尉之中,而领头的是宦官蹇硕。汉灵帝规定,其他校尉都必须无条件接受蹇硕的领导,而蹇硕则直接对皇上负责。其目的是分散外戚何进大将军的军权,以确保皇上实现废长立幼的心愿。皇上因身体虚弱,随时可能飞天,特别嘱咐西园八校尉之首的蹇硕一定帮他实现。而何进与蹇硕之间早已矛盾重重。袁绍作为西园八校尉的二号人物,又受皇上委托,理应站在太监蹇硕一边去打压外戚何进一方,但他最初入朝为官是先作的何进大将军府的属官,自然还是站到了何进这一边。况且他历来痛恨宦官。
山雨欲来风满楼
一位法术大师预测京师最近可能受到大军攻击,历史证明他蒙对了。汉灵帝刘宏要亲自作法化解,自称为无上将军,站在大阁楼下检阅部队。他全身披挂,周行三圈,然后把刀递给何进,对讨虏校尉盖勋说,我检阅部队,耀武扬威,你有什么感想没有。
没想到盖勋很不给皇帝面子,说古代圣君只展恩德,不炫武力,且盗匪远在边疆,你在京师阅兵,显示不出决心,反而显示好战。刘宏不但不生气,反而说相见恨晚,他之前从来没有人跟他说过这样的话。言外之意,围在他身边的那些个宦官们,只是一味地溜须拍马。
汉灵帝为什么如此信任盖勋呢?因为盖勋这个人特别正直。黄巾起义那会儿。曾任武威郡太守的黄儁被朝廷征召去平乱,但黄儁并没有如期报到,凉州刺史梁鹄准备弹劾他,因为盖勋为黄儁说了不少好话,梁鹄才放弃弹劾。黄儁知道后携带二十斤黄金给盖勋,表示感谢。盖勋说:“我认为你的罪责可以从轻处理,才为你说话,我岂是那种靠说话赚钱的人!”始终不受。有一次武威郡太守仗着在朝廷中有权贵撑腰,而在当地胡作非为,凉州从事苏正和准备弹劾此人,而凉州刺史梁鹄害怕得罪权贵,便想将苏正和治罪杀害,就此事向盖勋咨询。盖勋与苏正和有仇,有人就劝盖勋可以趁机报仇,盖勋说:“不可以!因为公事杀害良臣,是不忠!乘人之危,是不仁!”于是劝说梁鹄:“喂养鹰鸢就是为了捕猎,因为捕猎而杀害鹰鸢,那以后用什么捕猎?”梁鹄选择放弃。
苏正和得知盖勋为其解围,为表示感谢,特意拜访盖勋,但盖勋却闭门不见,派人传话说:“我是为梁使君谋划,不是为你!”
盖勋与蹇硕的矛盾也是因为皇帝的这次阅兵。刘宏特意问盖勋:“天下为何有那么多叛乱?”盖勋回答:“还不是陛下宠信之人的子弟做的好事。”当时上军校尉蹇硕也在座,刘宏转身问蹇硕,蹇硕恐惧的不知道如何回答,蹇硕从此结怨于盖勋。
盖勋对对皇帝纵容宦官干预朝政十分不满,就对也在活动现场的袁绍说,皇上其实很聪明,只是被左右那些宦官们蒙蔽了双眼。袁绍眼前一亮,第一次与盖勋讲出了他的秘密计划,那就是密谋诛杀宦官。没想到二人一拍即合。这叫什么,这叫“身在曹营心在汉”,不,不能用这个比喻,起码袁绍不同意,因为那是还碍不着曹操什么事,那就叫“身在西园心在外”吧。
皇帝本来把袁绍拉进“西园八校尉”做二号人物,那是让他帮助太监们对付外戚何进,而他却帮助何进反过来对付太监。说轻点这叫吃里扒外,说重点这叫大逆不道,如果被皇上知道,那是要灭族的。袁绍还是年轻,干事毛手毛脚。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啊!
蹇硕作为他们的领导,从中看也出了不对劲儿的地方,内心感动恐惧不安。但苦于没有证据,不然的话,蹇硕在刘宏那只要说一句他们谋反的话,就可以轻松结果了盖勋和袁绍的小命甚至整个家族的命。但他为了保险安全起见,还是想把盖勋弄走。刚好此时司隶校尉张温上表举荐盖勋为京兆尹,刘宏虽然不舍得盖勋离开洛阳,但蹇硕极力说服刘宏同意,终于把盖勋外放到西都任京兆尹,即长安市长。蹇硕等于把袁绍最初的一次杀尽宦官的计划给轻松化解掉了。
从此以蹇硕为代表的宦官集团与以何进为代表的外戚集团,以及以袁绍为代表的士族阶层的矛盾进一步升级。但目前掌握大局的仍然是宦官集团。蹇硕和其他太监商议要把何进调虎离山,借韩遂作乱之机,提请何进西上平叛。何进却识破了宦官的诡计,以黄巾军又开始作乱为由,奏请派遣袁绍平乱,等袁绍回来后自己再去平击韩遂,以此拖延时间。
但事与愿违,不几天,汉灵帝真的驾崩飞天了。这是蹇硕当即决定先诛何进,后立刘协。于是就派人迎何进入宫计事,借此机会杀掉何进。但因他手下有一个叫潘隐的军政官是何进的朋友,等蹇硕以诏何进进宫议事为借口动手时,蹇硕的这个手下出门遇到何进时,故意给他使了个眼色,何进明白其意,拔腿就往回跑,回到军营后,加紧布防,称病不出。
蹇硕没想到会是这种情况,一直这样僵持下去也不是办法。蹇硕迫于压力,不得不先立刘辩为帝,封刘协为渤海王。由何太后临朝称制,袁绍的叔父、太傅袁隗与何进共同辅政。
既然汉灵帝刘宏死了,在这一章的末尾也对他说上两句。不过你一看谥号为“灵”就知道他就不是什么好皇帝。另外凡谥号带有“炀、隐、幽、厉”这样封这种谥号的皇帝一般都是荒淫无度和荒唐愚蠢之人。举个例子,刘宏最爱去玩的地方就是他建造的“裸游馆”。汉灵帝命令宫女们都赤身裸体在里面嬉戏。高兴了自己也跟着下水裸游。为了方便临幸嫔妃,汉灵帝特意下令宫女一律只准穿开裆裤。这也没啥,反正都是自家的,但宫外的女子他也不放过,不管婚不婚的,只要看中一定拿下。其他的什么想法设法搜刮民财之类的就更不值一提,他的祖宗伟大的汉武帝也干过。
如果就此相互妥协,平衡好外戚与宦官之间利益的话,东汉政权说不定还能维持个几十年。但不幸的是,袁绍这个搅屎棍在这个时候搅和进来了。他极力说服何进要对宦官赶尽杀绝,并说这是名垂千古的大好机会。但何进作为一个杀猪出身的人,因妹妹当了皇后才鸡狗飞天 ,一夜飞黄腾达,自然没有那样的魄力。他知道杀这些宦官不可能如杀猪般容易。但他禁不住袁绍一直催他动手,他就去征求妹妹何太后的意见,没想到却遭到何太后的断然拒绝。何太后说,宦官统领后宫这是历代祖制,岂能是我们能改变的?而且先帝尸骨未寒,天下未定,我怎么就能知道要选站哪一边呢?
其实,何太后不同意杀宦官还有一个最大的原因,就是她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刘辩能顺利当上皇帝,她曾亲自谋杀了次子刘协的亲生母亲王美人,是一群太监不断地替她说情才使她逃过一劫,她自然感谢那些太监,况且她成功的当上了皇太后之后,她自认为同太监的关系而更加亲密一点,以后无论哪一边都对她构不成威胁。
何进没想到,自己称病不出,结果什么都有了。此时他觉得危机已过,但对蹇硕曾经有想杀掉他的阴谋,一直怀恨在心,准备秘密报复。
这时袁绍通过何进的宾客张津对何进说:“黄门、常侍这些宦官独揽大权已经太久了,他们几乎都没有干过什么好事和正事,天下士族中,大才之人到处都是,足够大将军您择贤选良,整顿国家,为天下除害。”何进很认可袁绍的观点,于是就任命袁绍为司隶校尉、何颙为北军中候、荀攸为黄门侍郎、郑泰为尚书等,也组织成立了自己的心腹团伙。
何进的这一系列操作,让蹇硕感到死神的降临,他写信给寝殿侍从宦官赵忠、宋典等人说,何进已大权在握,独断专行,又与袁绍等奸党勾结,他们早晚要消灭我们宦官,我们应该先下手为强,但我身兼西园官邸禁军统帅,不能轻举妄动,你们应该关闭宫门,下诏逮捕何进,立即诛杀。
一个叫郭胜的宦官,跟何进都是南阳郡老乡,当初何太后被选进宫以及同何进一起节节高升,这个郭胜都尽了很大力量,他得知这一计划后,虽然是为了救他们太监命的秘密,但他还是站在了何进这一边。郭胜跟赵忠商量后,决定把蹇硕的这封信送给何进。
何进正想破脑袋去找蹇硕的茬子修理他,这下好了,铁证送上了门。他认为只要把领头的几个太监干掉,就基本没有大的威胁,不必要像袁绍说的一定要把太监赶尽杀绝,这样也好跟他的妹妹有个交代。于是就下令逮捕蹇硕,立即处死,同时把蹇硕手中的兵权都收到自己手中。
到此为止,外戚利益集团与宦官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是进一步激化呢?还是双方握手言和呢?袁绍杀尽宦官的计划最终是否落空?敬请继续关注下期。
2022.8.10,瑞青初稿于郑州
作者简介:李瑞青,笔名瑞青,字子方,号自怡堂主。老子故里鹿邑人,现定居郑州。青年作家,文史学者,书法爱好者。著有《写活历史人物•五代十国系列》《写活历史人物•明成祖朱棣系列》《写活历史人物•汉末三国系列》《研史手记•诸子五家系列》《研史手记•历代政体研究系列》《研史手记•中外历史对比研究系列》等文史专著。另著《雾太阳》《猎城》《别动我的心》《十年江湖》《南二胡同》等中长篇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