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孔雀东南飞》并非歌颂爱情,刘兰芝是被焦仲卿PUA而死,太惨了

《孔雀东南飞》并非歌颂爱情,刘兰芝是被焦仲卿PUA而死,太惨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瞬之恒 访问量:169 更新时间:2023/12/16 11:07:00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孔雀东南飞》的故事人尽皆知,小时候也是被焦仲卿刘兰芝忠贞不渝的爱情所震撼。

可是人到中年后,没有了年轻时对爱情的懵懂和憧憬,再读此时,才感觉震碎三观,真是怀疑年轻时都读了些什么呢?尤其是觉得刘兰芝死得可怜,她根本就是被焦仲卿给坑死的。

没错,焦仲卿这货就是个坑货!虽然他对妻子的爱是一心一意的,但耐不住他智商情商双商感人,白白付出了他和妻子的两条人命。

1.焦仲卿理解力差

《孔雀东南飞》开篇就是刘兰芝跟老公焦仲卿的哭诉: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在抱怨了一通之后,刘兰芝对老公说:“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刘兰芝的话翻译过来就是:“不是我纺织缓慢,而是你家的媳妇太难做,公公婆婆太难伺候。我已经受不了婆婆这样的驱使,白白留着也没什么用处。你这就去禀告公公婆婆,早点把我送回娘家去吧。”

可结合后面的内容得知,刘兰芝回娘家后的日子其实并不快乐。她的母亲虽然还算是疼爱她,但当家作主的是她的哥哥,这可是个脾气不大好的主。

而且刘兰芝自己也说过:“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

刘兰芝是个脑子清醒的,她知道自己即使回了娘家日子也不会太好过,而且第二次的婚姻仍然不会由自己作主,那么她又怎么会真的想回娘家呢?

而在前面的话中,刘兰芝透露出的一句是“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这样结合来看,刘兰芝说这番话的本意,根本不是想回娘家,这边的活儿摞挑子不干。她只是想跟老公抱怨抱怨、撒撒娇,让老公来哄哄自己,多抽空陪陪自己而已。

这在夫妻关系中,是妻子们很常见的招数,就是说反话。比如遇到节日或纪念日,妻子嘴巴里说的是“不用买鲜花,太不实惠了,咱都老夫老妻了,还过什么节日”,但她心里肯定对是这束鲜花羡慕得紧。

这时候如果直男老公把老婆的话当了真,真的什么礼物都不准备的话,那么接下来的几天他就会发现老婆总是莫名其妙的甩脸子、发脾气。

焦仲卿就是这种直男boy,他没有劝慰老婆,没有亲亲抱抱举高高,而是直接去质问母亲了!他的这翻骚操作,直接把原本简单的婆媳矛盾给复杂化了。

2.焦仲卿传达能力差

焦仲卿明显高估了自己在母亲面前的影响力,听了媳妇的那番话,马上跑去质问母亲:

“府吏得闻之,堂上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意致不厚?’”

最严重的就是最后那句“何意致不厚”,这就好像说:我老婆又没做什么不正当的事情,为什么你就容不下她,为什么你不能厚待她?

这不是活打了老太太的脸吗?且不要说古代的婆婆对儿媳妇的生活有绝对的主导权,甚至有权力直接决定儿媳妇的去留,只说这位焦老太太,她的脾气本来就是既霸道又强势。

现在儿子刚回来一晚上,就跑过来质问自己为什么欺负儿媳妇,这不是摆明了说儿媳妇跟儿子告状了吗?后面能有好听的话才怪了!

果然焦老太太气得捶床大怒,表示让儿子休了儿媳妇,自己再给他找个好的。

这焦仲卿也称得上是钢铁直男,他居然当面顶撞母亲道:“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用现在的话就是:你让俺俩人离婚,那我就一辈子不结婚了。

从古至今,最忌讳的就是小夫妻俩在婆婆面前秀恩爱。像焦仲卿这样先在母亲面前拨了火,再在母亲面前和老婆秀恩爱,这简直就是把刘兰芝往火坑里推。

在婆媳关系中,丈夫的传达能力其实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像焦仲卿这样,把老婆的话原原本本地传达给母亲,那么势必会引起婆媳大战。

作为儿子和老公,正确的传达方式应该是:错事都是自己做的,好事都是老婆做的。

比如马上要出门了,老婆还没化完妆,那么老公传达给婆婆的话,一定是自己临时有事情才耽误了行程。

再比如给婆婆买了什么礼物,那么无论这份礼物是谁花的钱,老公都必须要告诉婆婆:这是您儿媳妇特意买给您的。

婆媳之间本就是天敌,只有尽自己的能力让她们之间互生好感,才能降低婆媳矛盾的暴发机会。

3.焦仲卿的嘴,骗人的鬼

焦仲卿母子的争吵,果不其然地以“刘兰芝被遣返回娘家”作为终结。但直到这里,焦仲卿还只能称得上蠢,还称不上渣。但他后面的一番言论,再次刷新了我的三观。

焦仲卿跟刘兰芝说:“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这句相信不翻译也能听懂,他让老婆先回娘家,他要回去上班了,等他下次回家时就把老婆给接回来,让老婆一定听他的话。

就问,此时你在家里,已经无法违背阿母的意愿,把老婆赶回娘家了。那么等你下次再回家的时候,又凭什么相信自己还能说服阿母,令她同意再把老婆给迎接回来呢?

既然无法保证一定能做得到,那么又凭什么要求刘兰芝“慎勿违吾语”?

被丈夫的神操作雷得外焦里嫩的刘兰芝,这会儿算是看清楚了,婆婆本来就瞧不上自己,丈夫这么一折腾,婆婆这回是铁了心地要休了自己。

所以人间清醒的刘兰芝第一句就是:“勿复重纷纭。”

这句话的意思是,你就别再瞎折腾了!而她后面的一大段话,都是跟焦仲卿陈述自己不可能再回来的原因。

可是焦仲卿这货不信邪,在送老婆回娘家的路上,再次赌咒发誓:“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刘兰芝看老公信誓旦旦的样子,也就相信了他,说出了那句经典的情话语录:“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但同时,也还是提醒了焦仲卿一句:“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

意思是我回到娘家也做不了自己的主,你要迎接我的话,就给我抓紧时间。

一个男人若是能做到说话算话,那才叫誓言;如果一个男人,明明知道自己无法作主,无法兑现诺言,却还是去摞狠话,那叫吹牛。

焦仲卿明显是后者,他既决定不了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再次回家探亲,也保证不了自己能不能再来迎接妻子。

可是他却几次三番地用海誓山盟、甜言蜜语哄骗刘兰芝,让她相信自己的真心实意,让她相信自己一定会很快来接她回婆家。

都说女人是听觉动物,刘兰芝本来是头脑很清醒的,但经过老公的这一通糖衣炮弹后,也晕乎乎的不明所以了。

4.焦仲卿PUA了刘兰芝

刘兰芝为了等焦仲卿来接自己,一再地拒绝前来提亲的好姻缘,哪怕对方比焦仲卿年轻、比焦仲卿帅、比焦仲卿官位高、比焦仲卿有前途。

可是焦仲卿却从此杳无音信,并没有如他所说很快就会来迎接刘兰芝,甚至连封书信都没有。都说再一再二不再三,刘兰芝让母亲拒绝了几次媒婆,但在哥哥的逼迫下,最终还是不得不答应那位第五郎的求亲。

如果从此时起,焦仲卿都不再出现的话,刘兰芝未来的日子未必会很差,说不定还能真正过上夫唱妇随、举案齐眉的幸福日子。

但是焦仲卿听到消息后,居然请了假骑着马就赶了回来。从这里可以看出,他并不是不能请假,离得也并不是非常非常的遥远。

刘兰芝跟焦仲卿解释了事情的起始,说明自己也是情非得已,自己上面还有父母和兄长,他们把自己许配给别人,自己也确实改变不了结局。

但焦仲卿非但不理解妻子的苦楚,甚至还酸溜溜地说:“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吾独黄泉!”

这话的意思是:“祝贺您能够高升,大石头方正又坚厚,可以千年不变。蒲苇只是一时坚韧,但只能坚持很短的时候。您会步步高升越来越显贵,只有我独自一个人下黄泉罢了。”

这不就是赤裸裸地PUA吗?明明是他自己没有保护住妻子,使妻子遭到遗弃,遣返回娘家;也是他没有早一点来迎接妻子,使妻子不得不另嫁他人。

同样是被迫不得已,凭什么他就说得那么理直气壮?他并没有看到妻子的委屈和为难,又凭什么去折辱妻子呢?

刘兰芝被前夫的激将法给激怒了,约好“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第二天出嫁,瞅准没人的空,就投了河。

而那个没人看管的焦仲卿,先是在自己的屋里转悠了一晚上,听到妻子跳河的消息后,又跑到大树下转悠了好几圈。彷徨犹豫了好久,他才下定决心上了吊。

焦仲卿和刘兰芝其实原本可以不死的,只是焦仲卿身为刘兰芝的丈夫和焦老太太的儿子,他并没有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

焦母自然是强势又霸道,但焦仲卿的软弱无能也是造成这场悲剧的重要原因之一。想来也只有如此软弱无能的男人,才只会拉着老婆一起自尽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我是@瞬之恒 ,喜欢读奇怪的书,喜欢追经典的剧,喜欢写爱写的文,喜欢和你分享看到听到的点点滴滴。

更多文章

  • 韩嫣曾帮汉武帝,与其同母异父的姐姐金俗相认,为何还被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小朵聊说生活标签:韩嫣,刘彻,王太后,金俗,刘启,太后,汉武帝,汉朝

    韩嫣原本就不是善类,司马迁的《史记》将韩嫣称作“佞”,他是依靠讨好汉武帝而上位的。很多人说韩嫣被汉武帝的母亲王太后逼死,是因为韩嫣当众打脸王太后,让王太后曾经嫁人生女的事情大白于天下,这其实是说不过去的,毕竟王太后服侍汉景帝的时候,她曾经改嫁的时候并不是什么秘密,也没人觉得这有什么关系。 韩嫣是汉武

  • 闲聊强汉(廿二)从刘邦斩白蛇到靳歙斩巨蛇,说明蛇代表古代皇权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项羽,嬴政,秦国,白帝,韩信,靳歙,水生动物,巨蟹与巨蛇,汉高祖刘邦,大樟树与白蛇

    中国人有龙的传人的说法,很多朝代将龙作为民族的图腾,作为皇权最高的代表。然而从史料上看,这是在中古和近古时期逐渐形成的龙的文化,而在更早时候皇权的代表并非为龙,而是蛇。在秦汉之交的数十年时间内,正是处于中国古代史的变革期,中华文明从远古逐渐走向了中古时代。传说中刘邦斩白蛇起义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代,

  • 鬼扯东汉(卅八)为何梁冀专权无人反抗,宦官专权却有党锢之祸?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梁冀,宦官,汉桓帝,朝政

    众所周知,东汉灭亡是外戚、宦官和豪强轮流乱政所致。这些势力集团轮流的把持朝政,侵吞国家资源,挖掘国家根基,使得东汉数百年的基业为之崩塌。在这个过程中,这些集团之间发生了各种政治斗争,争夺各自的既得利益,使得皇帝成为他们手中的傀儡。其中党锢之祸成为这些政治斗争的典型,而因此已发的黄巾之乱直接拉开了灭亡

  • 李固与梁冀的是是非非

    历史解密编辑:不忘信仰标签:李固,梁冀,窦宪,太守,宦官,太后

    李固的身世当然不能与开国功臣加外戚的梁冀相比,但也是司徒之子,且家学渊源。李固的祖父和父亲都精通儒学,其父李颌青出于蓝精通五经,善河洛,只不过由于人所不识,屈居基层小吏。汉和帝即位后,派出使者暗访各地风土民情,被眼尖的李颌认出,推说夜观天象所知,给两位未来的朝廷大员留下很深的印象。其中一人做到汉中太

  • 曹操的爷爷:与外戚梁冀勾结,残害忠良,拥立昏君即位

    历史解密编辑:水中月眼前人标签:曹操,梁冀,宦官,李固,曹腾

    众所周知,曹操的祖父曹腾是东汉的宦官,所谓宦官也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太监”。根据史书的记载,人们似乎觉得曹腾还不坏,“好进达贤能,终无所毁伤”,甚至别人弹劾他,曹腾都不以为意,甚至还称赞那个弹劾自己的人。可是细读史书,你就会发现曹腾与外戚相互勾结,是改变东汉历史的关键人物之一!一、推选皇帝出现问题1

  • 跋扈将军梁冀, 外戚干政的疯狂买单

    历史解密编辑:手绘的头像标签:梁冀,皇帝,干政,外戚,司马炎

    西晋时期的梁冀是一位嚣张跋扈的将军,他在朝中插手政治,甚至干预皇帝的决策。作为一名军人,梁冀最终却在外戚干政的漩涡中狂热般买单,遭受严重的处罚和谴责。梁冀自幼聪明好学,精通文武,早年进入西晋朝廷,担任宫中侍卫。但是,他的野心很快便显露出来。梁冀通过与宫中有权势的人交际,迅速获得了晋武帝的信任。他利用

  • 刘志翦灭梁冀一族

    历史解密编辑:志英好心情标签:梁冀,刘志,宦官,邓禹,霍光,汉桓帝

    刘志翦灭梁冀一族本来,汉桓帝刘志是抱定“好自为之”的打算的,为此,他也花了不少血本。桓帝对梁冀礼遇之优,超过了萧何;封地之广,超过了邓禹;赏赐之厚,超过了霍光。官员被任命,都必去拜见梁冀,而无需朝见桓帝,反而,汉桓帝日常的起居,必须时报与梁冀。至于梁冀的种种不法暴行,汉桓帝更是不闻不问。宛县令吴树,

  • “跋扈将军”梁冀六宗罪,外戚政治下的扭曲典型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梁冀,汉桓帝,李固,梁女莹,梁商,外戚

    外戚是东汉帝国最牛气的一个群体,也是整个中国历史上最霸道的一个阶层,他们大多是当年的开国功臣之后。东汉从第三任皇帝汉章帝之后,每一位皇帝即位时都未成年,皇太后依托娘家势力代行皇权。这种格局周而复始,直到东汉帝国灭亡。梁冀是东汉开国功臣武威太守梁统的玄孙,汉顺帝皇后梁妠的哥哥。专横跋扈,几乎是东汉外戚

  • 梁冀到底有多混,竟然被皇帝当众称作“跋扈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梁冀,皇帝,汉桓帝,李固,梁女莹

    外戚是东汉帝国最牛气的一个群体,也是整个中国历史上最霸道的一个阶层,他们大多是当年的开国功臣之后。东汉从第三任皇帝汉章帝之后,每一位皇帝即位时都未成年,皇太后依托娘家势力代行皇权。这种格局周而复始,直到东汉帝国灭亡。梁冀是东汉开国功臣武威太守梁统的玄孙,汉顺帝皇后梁妠的哥哥。专横跋扈,几乎是东汉外戚

  • 任见:权臣梁冀的威势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巴黎邮报标签:梁冀,宦官,汉桓帝,李固,梁太后,刘志

    任见:权臣梁冀的威势有多大?任见:权臣梁冀的威势有多大?第一章 傀儡有权就变态02梁冀淘汰了汉质帝刘缵,东汉王朝的皇帝宝座再次空了下来。梁冀又跑进内禁,跟妹妹梁太后商议立谁家的儿子做皇帝。梁太后有个妹妹,叫梁莹,十三岁了,梁太后正在张罗着把梁莹嫁给十五岁的蠡吾侯刘志。这时候,刘志已经从封国赶到了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