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孔雀东南飞》的故事人尽皆知,小时候也是被焦仲卿和刘兰芝忠贞不渝的爱情所震撼。
可是人到中年后,没有了年轻时对爱情的懵懂和憧憬,再读此文时,才感觉震碎三观,真是怀疑年轻时都读了些什么呢?尤其是觉得刘兰芝死得可怜,她根本就是被焦仲卿给坑死的。
没错,焦仲卿这货就是个坑货!虽然他对妻子的爱是一心一意的,但耐不住他智商情商双商感人,白白付出了他和妻子的两条人命。
1.焦仲卿理解力差
《孔雀东南飞》开篇就是刘兰芝跟老公焦仲卿的哭诉: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在抱怨了一通之后,刘兰芝对老公说:“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刘兰芝的话翻译过来就是:“不是我纺织缓慢,而是你家的媳妇太难做,公公婆婆太难伺候。我已经受不了婆婆这样的驱使,白白留着也没什么用处。你这就去禀告公公婆婆,早点把我送回娘家去吧。”
可结合后面的内容得知,刘兰芝回娘家后的日子其实并不快乐。她的母亲虽然还算是疼爱她,但当家作主的是她的哥哥,这可是个脾气不大好的主。
而且刘兰芝自己也说过:“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
刘兰芝是个脑子清醒的,她知道自己即使回了娘家日子也不会太好过,而且第二次的婚姻仍然不会由自己作主,那么她又怎么会真的想回娘家呢?
而在前面的话中,刘兰芝透露出的一句是“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这样结合来看,刘兰芝说这番话的本意,根本不是想回娘家,这边的活儿摞挑子不干。她只是想跟老公抱怨抱怨、撒撒娇,让老公来哄哄自己,多抽空陪陪自己而已。
这在夫妻关系中,是妻子们很常见的招数,就是说反话。比如遇到节日或纪念日,妻子嘴巴里说的是“不用买鲜花,太不实惠了,咱都老夫老妻了,还过什么节日”,但她心里肯定对是这束鲜花羡慕得紧。
这时候如果直男老公把老婆的话当了真,真的什么礼物都不准备的话,那么接下来的几天他就会发现老婆总是莫名其妙的甩脸子、发脾气。
焦仲卿就是这种直男boy,他没有劝慰老婆,没有亲亲抱抱举高高,而是直接去质问母亲了!他的这翻骚操作,直接把原本简单的婆媳矛盾给复杂化了。
2.焦仲卿传达能力差
焦仲卿明显高估了自己在母亲面前的影响力,听了媳妇的那番话,马上跑去质问母亲: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最严重的就是最后那句“何意致不厚”,这就好像说:我老婆又没做什么不正当的事情,为什么你就容不下她,为什么你不能厚待她?
这不是活打了老太太的脸吗?且不要说古代的婆婆对儿媳妇的生活有绝对的主导权,甚至有权力直接决定儿媳妇的去留,只说这位焦老太太,她的脾气本来就是既霸道又强势。
现在儿子刚回来一晚上,就跑过来质问自己为什么欺负儿媳妇,这不是摆明了说儿媳妇跟儿子告状了吗?后面能有好听的话才怪了!
果然焦老太太气得捶床大怒,表示让儿子休了儿媳妇,自己再给他找个好的。
这焦仲卿也称得上是钢铁直男,他居然当面顶撞母亲道:“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用现在的话就是:你让俺俩人离婚,那我就一辈子不结婚了。
从古至今,最忌讳的就是小夫妻俩在婆婆面前秀恩爱。像焦仲卿这样先在母亲面前拨了火,再在母亲面前和老婆秀恩爱,这简直就是把刘兰芝往火坑里推。
在婆媳关系中,丈夫的传达能力其实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像焦仲卿这样,把老婆的话原原本本地传达给母亲,那么势必会引起婆媳大战。
作为儿子和老公,正确的传达方式应该是:错事都是自己做的,好事都是老婆做的。
比如马上要出门了,老婆还没化完妆,那么老公传达给婆婆的话,一定是自己临时有事情才耽误了行程。
再比如给婆婆买了什么礼物,那么无论这份礼物是谁花的钱,老公都必须要告诉婆婆:这是您儿媳妇特意买给您的。
婆媳之间本就是天敌,只有尽自己的能力让她们之间互生好感,才能降低婆媳矛盾的暴发机会。
3.焦仲卿的嘴,骗人的鬼
焦仲卿母子的争吵,果不其然地以“刘兰芝被遣返回娘家”作为终结。但直到这里,焦仲卿还只能称得上蠢,还称不上渣。但他后面的一番言论,再次刷新了我的三观。
焦仲卿跟刘兰芝说:“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这句相信不翻译也能听懂,他让老婆先回娘家,他要回去上班了,等他下次回家时就把老婆给接回来,让老婆一定听他的话。
就问,此时你在家里,已经无法违背阿母的意愿,把老婆赶回娘家了。那么等你下次再回家的时候,又凭什么相信自己还能说服阿母,令她同意再把老婆给迎接回来呢?
既然无法保证一定能做得到,那么又凭什么要求刘兰芝“慎勿违吾语”?
被丈夫的神操作雷得外焦里嫩的刘兰芝,这会儿算是看清楚了,婆婆本来就瞧不上自己,丈夫这么一折腾,婆婆这回是铁了心地要休了自己。
所以人间清醒的刘兰芝第一句就是:“勿复重纷纭。”
这句话的意思是,你就别再瞎折腾了!而她后面的一大段话,都是跟焦仲卿陈述自己不可能再回来的原因。
可是焦仲卿这货不信邪,在送老婆回娘家的路上,再次赌咒发誓:“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刘兰芝看老公信誓旦旦的样子,也就相信了他,说出了那句经典的情话语录:“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但同时,也还是提醒了焦仲卿一句:“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
意思是我回到娘家也做不了自己的主,你要迎接我的话,就给我抓紧时间。
一个男人若是能做到说话算话,那才叫誓言;如果一个男人,明明知道自己无法作主,无法兑现诺言,却还是去摞狠话,那叫吹牛。
焦仲卿明显是后者,他既决定不了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再次回家探亲,也保证不了自己能不能再来迎接妻子。
可是他却几次三番地用海誓山盟、甜言蜜语哄骗刘兰芝,让她相信自己的真心实意,让她相信自己一定会很快来接她回婆家。
都说女人是听觉动物,刘兰芝本来是头脑很清醒的,但经过老公的这一通糖衣炮弹后,也晕乎乎的不明所以了。
4.焦仲卿PUA了刘兰芝
刘兰芝为了等焦仲卿来接自己,一再地拒绝前来提亲的好姻缘,哪怕对方比焦仲卿年轻、比焦仲卿帅、比焦仲卿官位高、比焦仲卿有前途。
可是焦仲卿却从此杳无音信,并没有如他所说很快就会来迎接刘兰芝,甚至连封书信都没有。都说再一再二不再三,刘兰芝让母亲拒绝了几次媒婆,但在哥哥的逼迫下,最终还是不得不答应那位第五郎的求亲。
如果从此时起,焦仲卿都不再出现的话,刘兰芝未来的日子未必会很差,说不定还能真正过上夫唱妇随、举案齐眉的幸福日子。
但是焦仲卿听到消息后,居然请了假骑着马就赶了回来。从这里可以看出,他并不是不能请假,离得也并不是非常非常的遥远。
刘兰芝跟焦仲卿解释了事情的起始,说明自己也是情非得已,自己上面还有父母和兄长,他们把自己许配给别人,自己也确实改变不了结局。
但焦仲卿非但不理解妻子的苦楚,甚至还酸溜溜地说:“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
这话的意思是:“祝贺您能够高升,大石头方正又坚厚,可以千年不变。蒲苇只是一时坚韧,但只能坚持很短的时候。您会步步高升越来越显贵,只有我独自一个人下黄泉罢了。”
这不就是赤裸裸地PUA吗?明明是他自己没有保护住妻子,使妻子遭到遗弃,遣返回娘家;也是他没有早一点来迎接妻子,使妻子不得不另嫁他人。
同样是被迫不得已,凭什么他就说得那么理直气壮?他并没有看到妻子的委屈和为难,又凭什么去折辱妻子呢?
刘兰芝被前夫的激将法给激怒了,约好“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第二天出嫁,瞅准没人的空,就投了河。
而那个没人看管的焦仲卿,先是在自己的屋里转悠了一晚上,听到妻子跳河的消息后,又跑到大树下转悠了好几圈。彷徨犹豫了好久,他才下定决心上了吊。
焦仲卿和刘兰芝其实原本可以不死的,只是焦仲卿身为刘兰芝的丈夫和焦老太太的儿子,他并没有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
焦母自然是强势又霸道,但焦仲卿的软弱无能也是造成这场悲剧的重要原因之一。想来也只有如此软弱无能的男人,才只会拉着老婆一起自尽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我是@瞬之恒 ,喜欢读奇怪的书,喜欢追经典的剧,喜欢写爱写的文,喜欢和你分享看到听到的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