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汉名臣韩安国,其能力究竟如何呢?我们又该怎么评价他?

西汉名臣韩安国,其能力究竟如何呢?我们又该怎么评价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秀才吃瓜 访问量:3627 更新时间:2024/1/5 8:48:18

作为西汉的名臣,韩安国虽然因为在和平年间,所以名声在一般人的眼中并没有那么大,但是在《汉书》当中,却对韩安国有着很高的评价。在书中,他被史官评价为见识高,气量大,善于处理事情和揣测人心。

而且在七王之乱当中,韩安国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可以说是在专业人士之中非常有名的人物。但是悲剧的事情就在于,这位知名的大臣,在最后却因为生病没有升任为相,然后郁郁寡欢而死。那么,这位西汉名臣,其能力究竟如何呢?我们又该怎么评价他?

一:善于揣测人心

韩安国之所以能在朝廷之中成为相的候补,可以说与他揣测人心的本事息息相关。或者说,他擅长的就是在复杂的局面之中,让大多数人都能从其中得到利益,最后让事情有个比较和平的结局。

比如说在韩安国刚开始的时候,他作为梁孝王的门客,立下了功劳。在七国之乱的时候,他和另外一个人一起带兵抵抗其他领地的叛军。就在这场战争之中,叛军被韩安国和另外一个人抵御住,为汉朝联军争取到了时间,最后赢得了胜利,此战之后韩安国和梁孝王也得到了很大的荣誉。

但是在《汉书》之中,梁孝王却在平定叛乱之后,因为战功和窦太后的宠爱,甚至在很多方面都开始逼近汉景帝了。

而在汉景帝知道之后,自然是对梁孝王开始有了疑心。但是这个时候的韩安国知道,自己吃的是梁孝王的饭,一旦他出事了,那自己也跑不了。

所以在联系了窦太后之后,更是连夜跑到了窦太后的脚下哭诉,然后一番花言巧语之后,让窦太后和汉景帝都变得心花怒放。这对内保全了自己主公的颜面,对外则让汉景帝消除了疑心,使得梁孝王没有了杀身之祸。

结果这一场辩解,韩安国在汉景帝和窦太后的面前混了个脸熟,也因为功劳而在梁孝王的心中颇受欢迎,得到了很大的重用。更别说在之后,梁孝王想要成为皇太弟,于是就让刺客杀死了朝廷之中反对他的人,但是这件事再一次激怒了汉景帝,这一次梁孝王也不敢说话了,怕被人发现是自己干的。而这次,又是韩安国出现了。

韩安国这次举出了几个例子,让梁孝王这个不省心的好好想想,现在仗着有窦太后在,梁孝王还可以嚣张一阵子。但是在窦太后死了之后呢?汉景帝见到你现在能杀了反对你的人,难道不会认为你以后想要反对他么?所以在讲明利弊之后,梁孝王终于醒悟了过来,将刺客交了出去,并且让韩安国从中周旋。最后让梁孝王和汉景帝,都得到了和解。可见其揣测人心的能力,是非常强的。

二:性格谨慎

而在汉景帝死后,韩安国作为深受重用的大臣,自然也被下一代的汉武帝所看重,成为了汉武帝的亲信。我们都知道,汉武帝在位期间,最主要的功绩就是讨伐匈奴了。但是在早期,韩安国却是专门反对武力讨伐匈奴的,这就是他的谨慎的性格导致的。

在《汉书》之中记载,韩安国认为虽然汉朝已经强盛了,但是对匈奴开战还没能做好准备,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此后的马邑之谋中,汉军的表现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虽然说主要原因是因为汉朝这边有人泄密,但是汉军也让汉武帝看到了自己的准备不充分,于是采用了他的建议,再和亲了数年,最后才用兵平定了匈奴。

三:运气不好

上文也说过,韩安国在汉武帝时期,提出了先和亲之后再打的建议。而这个建议也奠定了之后的汉朝盛世。但是他的运气,可以说是非常差了,虽然有着很大的功劳,但是在战争期间,战场上却涌现出了卫青霍去病等新贵,而他又因为位高权重而受到了汉武帝的猜疑。

等到相去世之后,汉武帝为了彻底将他纳为心腹,于是想要提拔他当相。可是没想到的是,结果他运气背,从车上摔下来把脚伤了,之后更是有着变成重病的可能,于是汉武帝就决定将另外一个人升为相。

等到他病好了,这个时候朝廷之中他的权威已经受到了挑战,汉武帝也开始逐渐疏远他了。此后在匈奴战争期间,据《汉书》记载,韩安国又因为出兵不利而被汉武帝派人训斥,结果他觉得自己晚年不利,所以在闷闷不乐几个月之后,吐血而亡。

参考资料:《汉书》。

标签: 韩安国刘彻刘启梁孝王匈奴汉书

更多文章

  • 持重:读懂了韩安国的人生底色,对于规划好我们的生活大有裨益!

    历史解密编辑:你关注的实时娱乐标签:梁王,刘武,刘启,持重,汉朝,韩安国,周亚夫,窦太后

    西汉时期能臣辈出,有天生擅长骑射,但一辈子不能封侯,最后自裁而亡的李广;有横暴倒行逆施,推行推恩令,被当做替罪羊主父偃;也有凭借资源和天赋,远征匈奴封狼居胥,英年早逝的霍去病;还有执法不二,令匈奴人谈之色变,最后被迫自裁的酷吏郅都。他们每一个人的形象都深入人心,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那个时代留下

  • 死灰复燃:历史上的御史大夫韩安国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水的焱燚标签:丞相,梁王,刘武,刘启,田蚡,刘彻,汉朝,韩安国,死灰复燃,汉高祖刘邦

    “死灰复燃“的由来公元前130年,韩安国因为得罪了梁王,被抓进大牢,狱吏田甲对他百般羞辱,韩安国对他说:“你没有听过死灰复燃吗?”田甲轻蔑地说:“那又如何,我一泡尿将它浇灭。”没过多久,梁国内史职位空缺,内史是二千石的高官,汉景帝思良很久,想起来一个人,那就是韩安国,汉景帝很欣赏他的才华,于是派使者

  • 吴王夫差、匈奴呼韩邪单于、三国吕布和唐朝李隆基背后的女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小美美魅标签:董卓,匈奴,唐玄宗,汉元帝,李隆基,吴王僚,吴王夫差,三国吕布,呼韩邪单于

    夫差、呼韩邪单于、吕布和唐玄宗,这四个人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除了其中一位,其他三位也都是历史上最幸福的人,因为这三位,每一位都拥有一名不寻常的女人。吴王夫差得西施夫差,春秋时期吴国的君主,曾经灭越国,让越王勾践不得不忍受“卧薪尝胆”之苦;败齐国,全歼齐军十万之众;与中原诸侯歃血为盟,争霸天下。

  • 中国历史上的匈奴政权为什么出现了两个“呼韩邪单于”?

    历史解密编辑:鬼说历史标签:呼韩邪,匈奴,郅支单于,王昭君,汉元帝

    众所周知,王昭君是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另外三人为西施、貂蝉、杨贵妃)。竟宁元年(前33年),汉元帝封王昭君为公主,将她嫁给了匈奴的呼韩邪单于。但鲜为人知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匈奴政权出现了两个“呼韩邪单于”。王昭君的丈夫是第一个。这是怎么回事呢?神爵二年(前60年),匈奴虚闾权渠单于去世,匈奴爆发大规

  • 匈奴呼韩邪单于去世,王昭君向汉廷上书求归,皇帝为何下旨拒绝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侦查号标签:王昭君,匈奴,呼韩邪,汉元帝,汉廷,孝成皇帝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为了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和谐共处,自古以来和亲就成了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手段。千百年来,和亲在中国相沿不断,和亲的公主更是充满传奇,屡见史书。其中,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昭君出塞”。此事发生于西汉元帝时,班固在《汉书》有简略的记载。在《汉书·匈奴传》中,王昭君只是简单地被一笔带过“元帝

  • 昭君出塞原来是出悲剧,呼韩邪单于大昭君30岁,你还相信爱情吗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

    昭君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昭君出塞也成为一桩美谈,最后昭君嫁给了呼韩邪单于,为汉与匈奴的发展立下了大功,很多人都羡慕他们之间的爱情,但这个人人羡慕的爱情故事其实是一出悲剧。昭君名为王嫱,字昭君,生于公元前51年,在公元前38年被选进了宫,这年她十四岁。接下来的事大家都知道,画工毛延寿勒索宫女,王昭

  • 霍去病唯一的儿子霍嬗,被汉武帝亲自抚养,比太子都要受宠

    历史解密编辑:风檐夜雨铃标签:霍去病,刘彻,霍嬗,匈奴,卫青,卫太子

    汉武帝《思奉车子侯歌》:嘉幽兰兮延秀,蕈妖淫兮中溏。华斐斐兮丽景,风徘徊兮流芳。皇天兮无慧,至人逝兮仙乡。天路远兮无期,不觉涕下兮沾裳。元狩六年(前117年),饮马瀚海、封狼居胥的霍去病英年早逝,只留下一个3岁的孩子。霍去病的去世让汉武帝刘彻悲痛欲绝,他下令把霍去病的坟墓修成祁连山的模样,以彰显他连

  • 章祖安 || 小楷手卷《为焦仲卿妻作》

    历史解密编辑:黔艺空间标签:小楷,篆刻,章祖安,书法作品,为焦仲卿妻作,中国美术学院

    章祖安,字秋农,1937年8月出生于浙江绍兴。陆维钊先生弟子,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60年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1961年调入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1963年参与浙江美术学院全国首届书法篆刻本科生的教学工作。1979年任全国首届书法篆刻硕士研究生五人指导小组成员。1993年起享

  • 最凄惨的爱情:刘兰芝投河自尽,焦仲卿自挂东南枝

    历史解密编辑:木棉小故事标签:双双,刘兰芝,焦仲卿,木兰辞,孔雀东南飞,最凄惨的爱情

    我国古代有好多唯美的爱情,但是也有非常凄惨的,今天小编介绍的这一对就是非常遗憾,最终相爱的男女双双自杀而亡。俩人死后,他们的家长终于领悟到自己的错误,将两人合葬,生既然不能在一起长相厮守,死则同穴相守一生。那么咱们就一起来回顾下这个伤心的爱情故事。鸳鸯东汉末年建安年间,庐江府小吏焦仲卿的妻子刘氏,被

  • 从焦仲卿刘兰芝曹操刘备看汉朝婚俗:焦母的做法,并不算违背礼制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曹操,刘备,刘兰芝,焦仲卿,孔雀东南飞,秦宜禄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但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我们细看焦仲卿与刘兰芝的悲剧,有时候会闪过这样一个念头:面对有些在当时看来并非全无过错的儿媳刘兰芝,那个悲伤婆婆的做法好像合情合理——如果了解时代背景,关于焦仲卿之母是不是恶婆婆这个问题,可能还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