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个怪病:“气上冲胸,发作欲死”,医圣张仲景:这个良方有办法

一个怪病:“气上冲胸,发作欲死”,医圣张仲景:这个良方有办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神希园 访问量:4788 更新时间:2024/1/22 1:10:11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中医对于疑难杂病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尤其是一些看上去匪夷所思的疾病,中医却在千百年前就已经有了应对之策。有些疾病看上去“怪怪的”,但实际上却在中医善于治疗的范畴内。今天我们来说一个怪病,它怪在哪里呢?按照医圣张仲景的说法,就是这种疾病发作的时候,“气上冲胸,发作欲死”,但是这一波症状熬过去之后,等到这个冲上来的气降下去后,又跟没事人一样,仿佛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一样。

那么,既然是这样的话,这个称得上是疾病吗?犹如一过性头晕一样,严格意义上说,“这是病,得治”。那么这种情况究竟是什么疾病呢?张仲景给它取了一个怪怪的名字,名叫“奔豚证”。意思是,体内的这个流窜之气,犹如一个小猪一般,从人体的腹部跑到咽喉之处,然后又从咽喉之处跑回腹部。不发作一点事儿都没有,一旦发作,痛苦万分,不堪忍受。所以,这种问题,决不能听之任之。

按照医圣张仲景所说的这种疾病的病因,“皆从惊恐得之”,如果说用现代疾病来说的话,有点类似心律失常。对此,医圣张仲景对此提到了一个奇效良方,也就是奔豚汤。不过令人惊奇地发现,现代临床上发现,心律失常多呈阵发性、反复性的特点,部分病人发作时伴有明显的冲气上逆的表现,这与奔豚气有一定相似之处,临证使用奔豚汤治疗室性早搏、频发房性早搏等心律失常疾病,常获非常之效[1]。

奔豚汤由“甘李根白皮一升,生葛五两,半夏、生姜各四两,甘草、芎藭、当归、黄芩、芍药各二两”等9味中药组成。按照原方的煎煮方法是,将这九味中药用水4000毫升,煮取1000毫升,每次服用200毫升,白昼喝三次,晚上喝一次,也就是一日四次。不过这是古代的剂量,现代临床中,奔豚汤的通用剂量为:李根白皮15~30g,生葛根15g,半夏12g,生姜12g,川芎6g,当归6g,黄芩6g,芍药6g,甘草6g。煎煮的时候,为了避免半夏的毒性作用,需要先用冷水浸泡20~30分钟,然后先煎煮沸1小时候,再与其他中药同煎,这样的用法比较安全一些。

不过对于奔豚汤的药味组成,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也记载了一个奔豚汤,一共有12味中药[2],对比《金匮要略》记载的奔豚汤,从药味上有一定的出入,一是增加了“吴茱萸、桂心、石膏、人参、茯苓”五味中药,二是少了“黄芩、甘草”这两味中药。对于这个变化,似乎觉得二者都有比较独到的特点,一是孙思邈所加的吴茱萸和桂心本身就是可以增强降逆气的作用,而所加人参和茯苓,是补充气机来源的问题,以防强行降气以出现“气绝”的情况,而换掉了仲景原方的黄芩和甘草,用石膏代替,解热的作用会更强。

但是后世医家常用的奔豚汤,还是以张仲景的原方为基础,不过对于医圣张仲景的奔豚汤原方和药王孙思邈的奔豚汤变方,有学者认为,可在张仲景奔豚汤原方的基础上,加上桂枝效果更好。为什么要加桂枝呢?其实这个是受孙思邈的发,而且把桂枝放入奔豚汤中,还有一点“炙甘草汤”的影子。有学者指出,奔豚汤中加入桂枝,理由有三,一是桂枝疏肝通脉、二是桂枝平冲降逆、三是温肾解郁[3]。

那么,这个奔豚汤,它的原方配伍,究竟有什么奥秘呢?奔豚汤全方以甘李根白皮为君药,这是全方的焦点,在《名医别录》里指出,甘李根白皮具有“主消渴,止心烦、逆奔气”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张仲景要选择它作为方中君药的缘故,而后世医家黄元御在《长沙药解》中指出,甘李根白皮具有“下肝气之奔冲,清风木之郁热”的作用,并且还说它具有“断痢疾,收带下”的妙用。葛根、半夏、生姜为臣药,主要发挥升清降浊、和胃降逆、纾解抑遏的作用。当归、川芎、芍药为佐药,主要发挥养血调肝的作用。黄芩、甘草为使药,其中黄芩降肝气、清郁热,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在奔豚汤中的一众中药,葛根的作用存在争议,有两种比较主流的说法,第一个是清肝胆郁火,第二个是清解表里风热,但也有学者另辟蹊径,提出了新的认识。有学者通过对奔豚汤的“性、位、势、证”四要素进行总结,从葛根的性味、气机、功效等方面入手,探究它与肝气奔豚所辖诸症的内在联系,发现葛根在奔豚汤中的功用更偏向于顺应肝性,调节肝主疏泄的功能;也可以升发气机以升降反佐,因势利导,促成气机循环的动态平衡;还能循药气行经部位宣散半表之邪气,具有一定的清热散寒功效[4]。对于这种新的解释,也给了我们更多的启发,葛根对顺应肝性确有良效,而且,葛根之妙,恐怕远非这么简单,还有更多奇妙之处需要我们探索。

对于奔豚汤,现代药理和现代临床对它也有诸多新的发现,现代常用奔豚汤治疗抑郁症,胃肠神经官能症,焦虑性神经官能症,慢性结肠炎等疾病[5]。奔豚汤也可以治疗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抑郁性神经症,慢性腹泻,慢性肝炎,肋间神经痛等疾病[6]。奔豚汤还可以治疗焦虑,抑郁,失眠,头痛、高热惊风、脏躁;嗳气症,顽固性呃逆,胃食管反流病,肠易激综合症;高血压,变异性心绞痛,心血管神经症;小儿单纯外感型发热,小儿胃肠积滞型发热;痛经、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经行呕吐等疾病[7]。

奔豚汤原方中的君药是“甘李根白皮”,哎呀,名字这么长,干脆叫“李白”算了?现代临床大多都是放弃了李根白皮这味中药,主要原因是李根皮“难寻”和“少用”。实际上,李根白皮就是李树的根皮,李子树那么多,李根皮难寻站不住脚;由于奔豚汤证现代并不多见,假如没有明白奔豚汤还可以治疗其他疾病的话,的确临床中很少使用此方。再加上,没有李根皮的奔豚汤难以发挥它本身强大的作用,这也会让很多擅用经方的人士对此方产生怀疑。所以,对于中医来说,临床水平是一种修炼,药材普及更是一种考验,没有完备的中药,再牛的中医水平,也难以发挥卓越的成效。

当然,现代临床中也有一些临床水平很高的医生发现了奔豚汤更为广泛的临床应用范围,虽然药房里没有李根白皮,但是很多医家也就开始探索替代中药,比如可以用桑白皮、代赭石、山茱萸等中药代替[3];也有用樗白皮、桑白皮、陈皮、椿根皮、桂枝、川朴等中药代替[5];也有用川楝子、桑根白皮、代赭石等中药代替[7]。但是,我们要知道,这些所谓的替药,终究是比不了李根皮原药的。要是张仲景还在的话,他一定会说,“要是能重来,我要选‘李白’,临床也能到那么高端,被那么多人崇拜”。

对于张仲景所传的有些经典良方,在现代虽然也是屡用屡效,但其中有一些方剂却因为方中有些中药,在现代却变成了“金屋藏娇”的“金丝雀”了,比如大小建中汤,方中重要的饴糖,现如今的中药房几乎是没有这个中药的;还比如奔豚汤中的这个李根白皮,现如今的中药房大部分都没有这味中药。如果只是一个诸如生姜大枣这样的配角倒也罢了,但前提是方中的君药臣药,是不能随意阙如或者随意代替的。

参考文献

[1]吴华芹,韩素亮,石晶晶.奔豚汤治疗心律失常的经验[J].环球中医药,2021,14(1):141-143.

[2]张印生,韩学杰.孙思邈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

[3]杨茗橘,张亚亨,杨雪军.《金匮要略》奔豚汤在临床应用中的若干思考[J].上海中医药杂志,2020,54(12):41-44.

[4]张龙,宋全枚,司国民.基于四位一体理论论述奔豚汤中葛根用药之原理[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37(12):7208-7211.

[5]陈纪藩.金匮要略(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6]封银曼,张峰.奔豚汤的临床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24):107-108.

[7]毛雯,何玲.奔豚汤的临床应用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21,40(9):157-159.

【本图文由“神希园”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神希园(全球中医人士的精神家园,中医生命科学的博物图鉴),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更多文章

  • 南阳发力中医!张伯礼受聘张仲景国医大学!

    历史解密编辑:阿牛不出门标签:张仲景,张伯礼,南阳理工学院,大学,天津医科大学,院士

    正在筹建张仲景国医学院筹建一所新大学并非易事,需要学校、主管部门等相互配合,在大力投入之下,才有可能实现!众所周知,南阳市正在筹建“张仲景国医大学”,该大学的筹建基础是现在的张仲景国医学院,实际上,张仲景国医大学真实存在过,他就是现在南阳理工学院张仲景国医国药学院的前身,在后来的发展中,这所大学被合

  • 张仲景管“腿抽筋”的方子!两味药,补阴养筋,拍案叫绝

    历史解密编辑:栀染标签:张仲景,抽筋,甘草,芍药,伤寒论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跟你说说腿抽筋这个事儿。有句广告词这么说:“腰酸背痛腿抽筋,是缺钙了!”真的如此吗?其实,但凡有点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腿抽筋和缺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至于补钙能治腿抽筋,这完全是商家的一种炒作。从中医的角度来说,抽筋问题也并不难解决。芍药甘草汤,是张仲景的经方之一,原载于《伤寒论》

  • 疫情放开,预防是大事!送你张仲景抗疫方,两味药泡水,做好预防

    历史解密编辑:他和她的事标签:张仲景,甘草,免疫力,干姜,正气,解毒

    大家好,我是去医生。疫情放开之后,就是考验个人免疫力的时候了,现在我们要做的头等大事就是预防!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张仲景的抗疫方,只有简单两味药,日常煮水喝,补正气,提高免疫力,做好预防这件事。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也就是说当我们体内的正气强了,免疫力提高了,就有抵抗病毒的能力。今天给大家

  • 张仲景留下的“催眠方”赶走失眠多梦,烦躁、易醒焦虑酣睡到天亮

    历史解密编辑:柴米蛋蛋标签:失眠多梦,黄连,阿胶,张仲景,滋阴,安神

    大家好,我是赵医生。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张仲景留下来的“催眠方”,是专门针对经常失眠焦虑,烦躁不安的人,具有滋阴清热,除烦安神的功效。快来一起看看吧。你有没有经常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总是感觉心里很烦躁,并且睡眠质量还很差,特别容易做梦。而且还总是很焦虑,干什么事情都静不下心来。偶尔还会出现腰

  • 汉朝权衡出土,医圣张仲景的药方秘密被揭开,难怪中医会逐渐没落

    历史解密编辑:过期的童年标签: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药方,中医,李时珍,素问

    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孔子。做人做事不要骄傲自满,这世界上还有太多未知的东西等着我们去发现。张仲景作为“医圣”也时常这样告诫自己。汉末三国期间,一共出现了三大名医,张仲景、华佗、董奉,三人中又以张仲景为首,他编写的《伤寒杂病论》奠定了我国临床学的根

  • 阳气充足,百病皆除,张仲景补阳第一方,大补阳气,温散一身之寒

    历史解密编辑:知心学姐说健康标签:阳气,张仲景,祛湿,温散,补阳

    大家好,我是赵医生,阳气充足,百病皆除,今天要跟大家分享一个经典的补阳方,是医圣张仲景所创的基础方,此方可以大补一身阳气,使阳气充足,寒湿自除,疼痛自消,快来看看吧!中医认为“阳强则寿,阳衰则夭”,动物植物,万物生长都需要太阳,而人体的太阳就是阳气,人体阳气越强,人也就身强体健,抵抗力更好,那么风寒

  • 河南中医药大学附属南阳张仲景医院正式揭牌

    历史解密编辑:小e教育标签:张仲景,河南中医药大学,南阳,仲景,中医药,中医

    揭牌现场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一级巡视员张若石讲话南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阿颖讲话河南中医药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徐江雁讲话河南省教育厅高教处副处长季双丽宣读文件2022年8月20日上午,河南中医药大学附属南阳张仲景医院揭牌仪式在医圣故里南阳举行。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一级巡视员张若石,南阳市委书记朱

  • 张仲景国医大学何时施工完毕可以招生入学?河南省南阳市回复

    历史解密编辑:澎湃新闻标签:医圣,张仲景,张伯礼,国医大学,河南省南阳市

    针对网友留言问询的“张仲景国医大学目前筹建状态,何时施工完毕可以招生入学”问题,河南省南阳市教育局4月19日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给出了官方回复。南阳市教育局回复称,“张仲景国医大学的建设已经纳入河南省政府十四五规划。大学招生需要教育部批复,待教育部完成前期的评估工作后才可以下达批复,届时我们会及时向社

  • 南阳张仲景国医大学已完成整合,预计明年开始招生

    历史解密编辑:南阳网标签:张仲景,南阳,大学,医学院,中医学院,中医

    据中国教育部网站公示,南阳张仲景国医大学合并已完成整合。相关资料张仲景国医大学据《河南日报》报道介绍,1985年,张仲景国医大学由出身于六代中医世家的赵清理在南阳创办。该校曾是我国第一所以“大学”身份成立的中医高校,也是第一所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备案、被国际承认学历的中医高校,在短短8年办学历程中,为

  • 千古秘方:医圣张仲景妙用这5味中药,清体内邪热,还能滋阴养阴

    历史解密编辑:轩辕岛标签:茯苓,阿胶,中药,猪苓,方剂,渗湿,张仲景,医学家,千古秘方,中医角度,中国古文献

    生活中,不少男性都会存在一些“难言之隐”,比如尿急、尿痛、尿频等等,而且还有不少人为了缓解这些病症,耗费了大量的财力、精力,但实际上,要想缓解这些不适,利用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收录的猪苓汤,就能很好地缓解。在中医领域里,这类男性的难言之隐往往有其专门的称呼,即“淋证”。而之所以会出现此类疾病,大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