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老中医
老中医
司马懿是怎么断定诸葛亮一天吃一斤米活不长了?(司马懿问诸葛亮吃多少饭)
文史百科时间:2023/12/30 7:21:00阅读:4795
说起司马懿和诸葛亮,我们都知道这两个人确实是死对头,但是司马懿在诸葛亮面前还是有点自卑。毕竟司马懿见到诸葛亮能做的就是逃跑,但是司马懿有一技之长,就是能忍,能活的久,所以他成功的死了诸葛亮。其实司马懿知道诸葛亮要死了,因为诸葛亮一天只能吃一斤米,这有什么玄机?让我们一起来分析和揭示这些事情吧!司马懿
明代名医徐春甫,嘉靖钦点御医,千年徽州杰出历史人物,名传千古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3 4:04:09阅读:3251
据史料记载,祁门县中药资源丰富,品种多达895种,祁术、祁蛇等道地药材久负盛名,而且当地十分重视教育,不管家道如何,一家首要之事就是读书。祁门是新安医学的发源地之一,在明清两代先后产生20多位御医,因此有“御医之乡”的美誉。学医之后,徐春甫博览医书,非常刻苦。由于文化功底很深,因此学习《内经》等经典
扁鹊为什么被教科书删除?专家:看他的病人年龄有多大,就懂了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0 11:57:27阅读:1938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曾学习过扁鹊的故事,主要讲述了他为蔡桓公治病的事情。同时也告诫了我们对于病情要早点去治疗,切不可拖,要不然最终就会像蔡桓公一样,落得一个病入膏肓的局面。但是,随着近些年来语文课本的改动,很多原有的课文或知识点都被删除了,有关扁鹊的那一篇课文也没能幸免。可能有很多人
这个药方只有一味药,却救了药圣李时珍一命!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3 17:14:41阅读:3319
李时珍,明代著名医药学家。与“医圣”万密斋齐名,古有“万密斋的方,李时珍的药”之说。他历经27年收集全国各地的药物标本和处方,拜各行各业的人士为师,参考925种历代医药书籍,记录上千万字札记,最终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被后人尊称为“药圣”。都说“医者不能自医”,“药圣”李时珍也有因为病
哪吒转世?妇女“怀胎”四年未生,称腹中胎儿可隔空辨物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5 11:32:08阅读:2498
2009年,上海奉贤区的一个小村庄,一个40多岁的妇女怀胎已经4年了,可这孩子一直没有生产下来,更奇异的是,这妇女还声称,她这腹中的孩子不仅能够隔空辨物,还能跟外面的人正常交流,难不成这怀的还是个哪吒?这一奇闻被传的沸沸扬扬,引起了不小动静。那么事情的真相究竟又是如何呢个? 1991年,在上海打工
药王孙思邈名方,除骨间寒湿,补肝强肾,通全身筋脉,治一身疼痛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7 7:18:02阅读:4997
大家好,我是赵医生,生活中很多人都患有风湿病,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脊柱炎,颈椎病等疾病,平日感觉全身上下哪里都不舒服,胳膊酸,肩膀痛,腰酸背痛,腿抽筋以及膝盖痛兼有膝关节、肘关节肿大,发麻发木,弯曲困难等症状,每当到下雨天,或者感受到寒冷时,疼痛加剧,严重时关节还会变形,总之非常影响日常生活,那么这
这个中医古方不简单,孙思邈称它为“还魂汤”!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7 7:52:10阅读:1125
还魂汤,顾名思义,是一种能够将人从重症昏迷中唤醒的汤药。这个名字听起来像是文学作品和影视剧中才会出现的灵丹妙药,而非现实存在的中药方剂。但实际上,它不仅是真实的药方,这个名字还是出自药王孙思邈所著中医学经典著作《千金要方》。我用这个方子治好了很多人的病,接下来要讲的就是其中一个肺间质纤维化合并类风湿
药王孙思邈的秘方,能治腰痛背痛四肢关节痛,还可用于癌症骨转移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7 11:08:14阅读:1222
从古至今,很多人都备受肩颈腰背四肢关节疼痛的困扰,而且历代医家也一直在探寻这方面病症的奇效良方。虽然自医圣张仲景传下数百个经方以来,中医临床迈向了新台阶,但疾病一直在不断变化,古方也“不能尽愈诸病”,所以也需要不断的探索与创新。而在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里收录了几千个方子,大大丰富了中医临
民间故事:神医华佗的传说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1 7:56:06阅读:4731
#打卡挑战局#神医华佗悬壶济世,治病救人,留下很多传奇故事,这里讲两则华佗的小故事。一、《五禽戏》的传说《五禽戏》是华佗留给世人的一套强身健体的运动方法,每一个动作都来自于动物的自然动作。传说有一次华佗上山采药,看到一家猎户的后院关着虎、鹿,胸、猴、鸟五种动物,华佗盯着它们的每一个动作不禁看呆了,这
世人皆知二陈汤化痰,却不知理痰汤更是神仙方!
历史解密时间:2024/4/7 15:27:23阅读:3471
去痰湿,你只知道二陈汤吗 ?不,张锡纯的这个更是妙方!说到痰湿,很多人往往会想到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叫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痰湿的生成跟脾肺两脏的关系最为密切,脾把痰湿炼化出来,紧接着,痰湿向上游走到肺,肺气受到影响,不能宣发肃降,这样,肺就变成了一个容器,一个贮痰的容器。但其实痰湿这件事,除了
张仲景名方,只为治疗脑梗后遗症,四味药化解反应慢、流口水
历史解密时间:2024/1/5 2:43:33阅读:4979
脑梗后遗症是令很多人头疼的问题,但早在两千年前,名医张仲景就已经攻克这个难题了,不得不感叹中医的奇妙啊。看到患者这个样子,我想到了张仲景在《金匮要略》里面记载的苓桂术甘汤,具体方子是茯苓、桂枝、白术、炙甘草。白术燥湿健脾,茯苓健脾利湿,桂枝温阳化湿,炙甘草健脾和中。但我给患者加了三味药,泽泻、干姜和
张仲景治疗腿抽筋,只用了一个2味药的方子!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8 5:22:37阅读:4233
一个朋友,从去年冬天开始,夜间睡觉的时候经常发生“腿转筋”,几次痛得他从睡梦中醒来……去看医生,医生说缺钙,于是,我的这位朋友天天喝牛奶、晒太阳,腿转筋现象并没有缓解,反而趋向严重。一些人,特别是一些中老年人,腰酸了,背痛了,腿抽筋了,就开始吃钙片了。但是吃了真那么有效吗?我且不评判,从中医的角度来
“细辛不过钱”?别逗了!医圣张仲景告诉你:需要用多少就用多少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6 2:24:19阅读:4008
古人曾说,“济世之道,莫大于医;疗病之功,莫行于药”,也就是说,在大千世界中,有什么东西是比生命健康重要的呢?在中医世界里,有什么东西是比中药更重要的呢?当然,古今中医几千年,针灸与中药可以并列作为中医最独到的文化符号,不过要论使用频率最高、受众面积最大、接受度最广的,依然还是中药。在使用中药的过程
医圣张仲景活血化瘀“第一方”,活血利湿调肝脾,瘀血一去百病消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3 18:38:36阅读:2740
在当今,但凡提到活血化瘀,几乎所有的中医都会第一印象想到清代名医王清任以及他的一系列逐瘀汤,尤其是血府逐瘀汤不仅被列为中医十大名方之一,更是被誉为“活血化瘀第一方”。对于血府逐瘀汤,还是归入了时方系统,那么,在经方系统中,是否也有“活血化瘀第一方”呢?还真有,只不过,单纯从它的方药组成上看,似乎感觉
百草益寿:张仲景千古第一方,治风寒调脾胃养气血,一方调多病
历史解密时间:2024/1/5 5:15:54阅读:1209
医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有一味方剂,可以说是张仲景几乎耗尽一生精力,打造的千古第一方,就是被称为群方之首的——桂枝汤。桂枝汤主要是用于“太阳”之病,治疗因为外寒引起的表虚之症,包括头痛、发烧、感冒等,这也是人们最熟知的用法。其实桂枝汤是一个让人体内外双修的治虚之方,可治外邪入体,寒表虚之症,扶正气
一个怪病:“气上冲胸,发作欲死”,医圣张仲景:这个良方有办法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2 1:10:11阅读:4788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中医对于疑难杂病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尤其是一些看上去匪夷所思的疾病,中医却在千百年前就已经有了应对之策。有些疾病看上去“怪怪的”,但实际上却在中医善于治疗的范畴内。今天我们来说一个怪病,它怪在哪里呢?按照医圣张仲景的说法,就是这种疾病发作的时候,“气上冲胸,发作欲死”,但是
彻夜难眠睡不着觉,医圣张仲景:这五味中药,还你一个美妙的睡眠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30 15:08:31阅读:2274
由于人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觉,因此,睡眠这件事情,被医学家广泛关注,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概莫能外。然而,能否拥有一个好睡眠,却又不是人人都能自由掌控的,有的人可以倒头就睡,有的人却彻夜难眠。因此,中医强调,“睡眠好,身体才好”!《黄帝内经》关于人体睡眠,有一套深邃的理论,对于睡眠方面的生理机制的认
圣医张仲景只用一味药,把肺、肝、心、脾、肾一起都补了
历史解密时间:2024/3/30 16:35:50阅读:2388
中医会在一个基础方之上盖楼,一个基础方子可能会变换很多基础方。药方如何而来在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里面的第一个方子,就是桂枝汤,这个方子非常简单,由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组成。张仲景既用它治外感病,也用它治内伤杂病。张仲景把这个方子放在《伤寒论》第一个方子的位置,我想是有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