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现代人常见“上热下寒” , 张仲景这个方子管用!

现代人常见“上热下寒” , 张仲景这个方子管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中国道医 访问量:3510 更新时间:2024/4/21 0:07:57

我们这个时代有一种病,很流行,十个人当中九个人都有,这种病叫上热下寒。

为什么会出现上热下寒?因为上面动得太多。眼睛老在动,看手机;嘴巴老在动,吃各种各样的垃圾食品,喝各种各样的冰镇饮料,服用各种各样的抗生素;脑子老在动,各种念头潮水一样袭来,操心完国家大事又操心自个小事……

唯独不动的就是下半身,老坐着。

上面动的太多,血不足,气有便是火,这火本来可以引到下面,温暖我们的手脚,但由于久坐与饮食的原因中焦脾胃不通了,火被阻挡了,咋办?只好反弹上去呗,于是出现了上热下寒。

天地有大宇宙,地气温煦上,天气下降,天地交泰,才有了万物生灵。人体也有自己的小宇宙,心火要往下走,温暖我们的下半身,肾水要往上走,滋润我们的上半身,这样我们的身体才会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平衡,就像太极图一样,是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具体来说,上热的症状是:动不动就上火,脸上长痘痘、口腔溃疡、喉咙痛、眼干眼涩是常有的事,有时还牙龈出血,流鼻血……

下寒的症状是:大便不成形,便溏,腰膝酸,手脚冰凉,尿频,还有宫寒痛经……

简单来说,上热下寒就是由于中焦不通、阴盛于下、虚阳上浮导致的一系列症状。

一定要记住一点:上热下寒并不是你真的阳虚得厉害,而是身体里的火没有被利用起来。真正阳虚的人全身都会是一片寒凉的迹象,而不仅仅是下半身。

上热下寒到底怎么调理?

张仲景不仅给了我们思路,还给了我们方子,善哉善哉。

思路是:打通我们的中焦脾胃,再把上面的火往下引,这样上下对流,自然就上不热下不寒了。

打通中焦脾胃是扶正,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引火下行是祛邪,扶正祛邪双管齐下,既治标又治本,岂不妙哉?

我们来看张仲景的方子,它就是大名鼎鼎的甘草泻心汤:

炙甘草15克、黄芩9克、干姜9克、半夏9克、大枣12枚(擘开) 、黄连5克。

以上六味,以水2升,煮取1.2升,去滓,再煎取600毫升。温服200毫升,一日三次。

小伙伴们注意哦,煎药时一定要煮后去掉药渣,把汤液倒出来再煮哦。我们要遵循张仲景的思路,这样方子中的药物才可以寒热并行,攻补同施,以达到最大的药效。

我们来分析一下张仲景的方子。

要想打通中焦,首先要建中,要固住脾胃的正气,张仲景用了炙甘草、干姜、大枣。小伙伴们是不是对这三味药很熟悉呢。对了,这是张仲景健脾养胃药中的三味,还有一味人参。如果食欲不振,脾胃非常虚寒,又不缺银子的可以加入人参6克。

中焦有邪气怎么办?比如湿气比如积食比如有痞块,这时候半夏就派上用场了,半夏的作用就是降逆的,比如呕吐,比如打嗝,它都可以搞定。胃气以降为主嘛。

上面有虚火又咋整?不怕,咱有干将黄连、黄芩呢,这两味药可以把上焦的火清掉,还可以把阻塞中焦的痞块啊结节啊等一切绊脚石扫除。

这个方子有升有降,有守有攻,有温药也有凉药。不像有的大夫一看见上火就只用凉药,结果火暂时去掉了,很快就反攻,而且比上次更猛,频率也越来越多,这样就形成恶性循环,让患者苦不堪言啊。

甘草泻心汤的神奇之处在哪里?张仲景在《金匮要略》里说这个方子治狐惑病。

啥是狐惑病?这么说吧,凡是粘膜系统的病它都可以治疗,尤其对头面部反反复复迁延不愈的各种炎症有奇效。

比如很多人都有的口腔溃疡,比如扁桃体炎,比如咽喉炎,比如口角炎,比如牙龈炎,比如结膜炎,比如慢性胃炎胃溃疡,比如肠炎痔疮,生殖粘膜的病也可以治疗,比如阴道炎等等,甚至对胃癌、肠癌都有一定效果。

为什么寒重反而会引起“火”?

每个人都有“上火”的经历,比如夏天天气炎热引起身体燥热,吃了上火的食物后口舌生疮、大便干结,还有肝火旺的人脾气急躁、内热大,久病之人“阴虚火旺”等。

黄帝内经》里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

这里指出了寒为热病之因。若寒邪过盛,身体内表现出的就是热症、热病,也就是说虚火实际上是由寒引起的。

当现代人不分季节大量误吃各种寒凉的瓜果蔬菜后,当人们在夏季长期使用空调后,当女士们为了显示身材尽量少穿衣服后,大量寒湿正悄然进入体内,自然肾火就越来越不足,虚火就越来越大。

而目前普遍都采用泻火、清火、降火的寒凉药物进行治疗,这就使得寒上加寒、虚上加虚,越治火越大。

实际上,这是没有对症治疗。可如果要去掉身体内的寒湿,要补肾,用的都是温热的食物。

温热疗法,这难道不是火上浇油吗

确实,有虚火的人普遍都存在“虚不受补”,但这种补不得的状况只是一种假象。

身体内寒湿重还极易造成经络不通,散热困难,容易感到闷热、燥热。

与老人相比,孩子的经络通畅,散热快,因此孩子在夏天是最不怕热的,大热天里照样在太阳底下玩耍。而老人经络不通畅,不易出汗,热散不掉就闷在身体内,人就很难受、烦躁,只有吃了冰凉的食品才感觉体内舒畅些。

当然这种经络不通引起的身体燥热已不只在老年人中出现了,现在的人们普遍贪凉,运动又少,自然就会造成血液流动的速度变慢、变缓,从而极易导致经络的淤堵,经络淤堵带给人的就是身体出现的各种疼痛,以及皮肤上长痘、长斑。

看看周围的人,有几个能说自己很健康,从没有过腰酸背痛、腿痛胳膊痛的?

再看看周围人的皮肤,又有几个色泽明亮、富有弹性、不长斑、不长痘的?

这些都是和长期贪凉有关的。

经常运动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只要运动开了,出汗了,就会感到身体内的燥热自然消失了,浑身轻松了,心情舒畅了,这是因为运动后体温明显升高,血液循环加快,出汗在排出寒湿的同时也能带走了虚火、疏通经络。这就是为什么多数运动员性格开朗的原因。

运动后不再郁闷了,再注意营养的补充,就不会患上抑郁症。现在的人普遍贪凉,大量吃著寒凉的食物还觉得燥热,是肾气虚弱、经络不通造成的。燥热则会进一步贪凉,就更加重了血管、经络的收缩、淤堵,这样就进入了恶性循环的状态。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崇道国学(ID:xiuxingyuncn)”,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更多文章

  • 南阳市中医院挂牌望京医院南阳医院牌子和背后的张仲景国医大学雄心

    历史解密编辑:金水路7号站标签:张仲景,中医院,南阳市,中医,大学

    想了解河南医疗,一定要关注本号常年无休,每篇都是精选南阳医疗圈一直有大新闻,放到全国范围,也是比较突出的。前两天组建了一个超大医院,南阳市中医院和南阳市骨科医院合并,床位数达5700张。7月1日,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南阳医院将在南阳市中医院举行揭牌仪式。这是之前就议定好的。2021年6月,在国家中

  • 补肾不补气,越补越没力,张仲景补肾第一方,补肾益气 阴阳双补

    历史解密编辑:知心学姐说健康标签:补肾,张仲景,补气,补阳,桂枝

    大家好,我是赵医生,补肾不补气,越补越没力,为什么肾虚了吃补药却补不进去,经常容易上火,甚至越补越虚呢?今天赵医生就告诉你答案。多数人知道肾虚该补肾,一旦发现自己出现后腰酸疼无力,双腿发软,耳鸣耳聋,精力不足,欲望下降等症状时,就知道自己肾虚了,然后就开始用些补肾阴肾阳的药,但效果不好,一补就上火甚

  • 一个怪病:“气上冲胸,发作欲死”,医圣张仲景:这个良方有办法

    历史解密编辑:神希园标签:甘草,葛根,当归,半夏,原方,医学家,老中医,金匮要略,医圣张仲景,中国古文献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中医对于疑难杂病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尤其是一些看上去匪夷所思的疾病,中医却在千百年前就已经有了应对之策。有些疾病看上去“怪怪的”,但实际上却在中医善于治疗的范畴内。今天我们来说一个怪病,它怪在哪里呢?按照医圣张仲景的说法,就是这种疾病发作的时候,“气上冲胸,发作欲死”,但是

  • 南阳发力中医!张伯礼受聘张仲景国医大学!

    历史解密编辑:阿牛不出门标签:张仲景,张伯礼,南阳理工学院,大学,天津医科大学,院士

    正在筹建张仲景国医学院筹建一所新大学并非易事,需要学校、主管部门等相互配合,在大力投入之下,才有可能实现!众所周知,南阳市正在筹建“张仲景国医大学”,该大学的筹建基础是现在的张仲景国医学院,实际上,张仲景国医大学真实存在过,他就是现在南阳理工学院张仲景国医国药学院的前身,在后来的发展中,这所大学被合

  • 张仲景管“腿抽筋”的方子!两味药,补阴养筋,拍案叫绝

    历史解密编辑:栀染标签:张仲景,抽筋,甘草,芍药,伤寒论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跟你说说腿抽筋这个事儿。有句广告词这么说:“腰酸背痛腿抽筋,是缺钙了!”真的如此吗?其实,但凡有点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腿抽筋和缺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至于补钙能治腿抽筋,这完全是商家的一种炒作。从中医的角度来说,抽筋问题也并不难解决。芍药甘草汤,是张仲景的经方之一,原载于《伤寒论》

  • 疫情放开,预防是大事!送你张仲景抗疫方,两味药泡水,做好预防

    历史解密编辑:他和她的事标签:张仲景,甘草,免疫力,干姜,正气,解毒

    大家好,我是去医生。疫情放开之后,就是考验个人免疫力的时候了,现在我们要做的头等大事就是预防!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张仲景的抗疫方,只有简单两味药,日常煮水喝,补正气,提高免疫力,做好预防这件事。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也就是说当我们体内的正气强了,免疫力提高了,就有抵抗病毒的能力。今天给大家

  • 张仲景留下的“催眠方”赶走失眠多梦,烦躁、易醒焦虑酣睡到天亮

    历史解密编辑:柴米蛋蛋标签:失眠多梦,黄连,阿胶,张仲景,滋阴,安神

    大家好,我是赵医生。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张仲景留下来的“催眠方”,是专门针对经常失眠焦虑,烦躁不安的人,具有滋阴清热,除烦安神的功效。快来一起看看吧。你有没有经常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总是感觉心里很烦躁,并且睡眠质量还很差,特别容易做梦。而且还总是很焦虑,干什么事情都静不下心来。偶尔还会出现腰

  • 汉朝权衡出土,医圣张仲景的药方秘密被揭开,难怪中医会逐渐没落

    历史解密编辑:过期的童年标签: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药方,中医,李时珍,素问

    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孔子。做人做事不要骄傲自满,这世界上还有太多未知的东西等着我们去发现。张仲景作为“医圣”也时常这样告诫自己。汉末三国期间,一共出现了三大名医,张仲景、华佗、董奉,三人中又以张仲景为首,他编写的《伤寒杂病论》奠定了我国临床学的根

  • 阳气充足,百病皆除,张仲景补阳第一方,大补阳气,温散一身之寒

    历史解密编辑:知心学姐说健康标签:阳气,张仲景,祛湿,温散,补阳

    大家好,我是赵医生,阳气充足,百病皆除,今天要跟大家分享一个经典的补阳方,是医圣张仲景所创的基础方,此方可以大补一身阳气,使阳气充足,寒湿自除,疼痛自消,快来看看吧!中医认为“阳强则寿,阳衰则夭”,动物植物,万物生长都需要太阳,而人体的太阳就是阳气,人体阳气越强,人也就身强体健,抵抗力更好,那么风寒

  • 河南中医药大学附属南阳张仲景医院正式揭牌

    历史解密编辑:小e教育标签:张仲景,河南中医药大学,南阳,仲景,中医药,中医

    揭牌现场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一级巡视员张若石讲话南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阿颖讲话河南中医药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徐江雁讲话河南省教育厅高教处副处长季双丽宣读文件2022年8月20日上午,河南中医药大学附属南阳张仲景医院揭牌仪式在医圣故里南阳举行。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一级巡视员张若石,南阳市委书记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