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咽喉疼痛、咳嗽有痰、咽干口燥,医圣张仲景:用这2味药嗓子舒服

咽喉疼痛、咳嗽有痰、咽干口燥,医圣张仲景:用这2味药嗓子舒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神希园 访问量:3362 更新时间:2024/3/5 11:01:06

在以前,人们对咽喉疼痛这样的症状,往往不是很在意,不过在当下,人们对咽喉疼痛似乎有另一种深刻的记忆。实际上,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在未来,咽喉本身就是人体的要害之处,咽喉的健康,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引起重视的。

咽喉疼痛这种临床表现,如果只是很单纯的一种临床症状,没有牵掣更为复杂的病症,一般治疗起来也比较简单,比如喝点板蓝根、喝点胖大海、喝点西青果,含点草珊瑚,含点西瓜霜、含点金嗓子,咽喉疼痛的症状,大多也就消失了。

但是,也有一些咽喉疼痛可能没那么简单,而且背后可能还牵涉着其他疾病,这种就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了,毕竟这咽喉之地,不能出“乱子”,要不然,不仅身体难受,可能连吃饭、喝水都成问题。

对于咽喉疼痛,医圣张仲景可是有着一连串的拿手好方,随便拧一个出来,都是可以让病邪“吓破胆”的存在。比如桔梗,就是一个治疗肺部疾病和咽喉疾病的经典良方,而且历代医家都爱用,可谓是覆杯而愈、屡试不爽!

桔梗汤是医圣张仲景用来治疗少阴咽痛和肺痈的千古名方,全方的药物组成十分简单,一共也就仅仅两味中药而已。那么,这个桔梗汤究竟是由哪些中药组成的呢?据《伤寒杂病论》记载,全方由“桔梗一两、甘草二两”[1-2]组成。

可能很多人看到这个方剂的药物组成,会表示怀疑,这是什么情况?区区两味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中药,竟也有这等奇妙的作用?如果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医圣张仲景用药一般都是大道至简的,能少用一味,绝不多用一味,需要多用一味,绝不少用一味,中医用药,一定要“药达病所”才行。

桔梗汤,就桔梗和甘草两味中药组成,为什么会有这样好的作用?其实很多人不太了解桔梗和甘草的各自作用了。而且,更为不可思议的是,医圣张仲景的这些创意,居然跟现代的药理研究惊人的相似。

先来说说桔梗,桔梗的主要作用是什么?桔梗“主治咽痛、咽干或咳嗽”[3],延伸一下,也就是咽喉疼痛多伴有咽干疼痛,声音嘶哑,咳嗽(不伴有气喘),或者还有咳吐浊痰犹如脓液一般,或者还有胸闷胸痛等症状。

药理研究发现,桔梗具有祛痰镇咳、抗炎、降血糖、降血脂、调节免疫、调节中枢神经、抗氧化、抗肿瘤等药理作用,除此之外,还有保护肝损伤、抗消化性溃疡、降血压、扩张血管等作用[4]。因此,桔梗现代临床用于肺炎、急性扁桃体炎、声带结节等疾病。

再来说说甘草,它的主要作用是补虚和调和药性,兼治“咽痛、口舌糜碎、咳嗽、心悸以及躁、急、痛、逆诸症”[3]。在《伤寒论》里,治疗咽痛,首选甘草,其次才是桔梗。而且,现代临床中,以咽喉、口舌疼痛为特征的常见病,比如急性咽炎、喉头水肿、口腔黏膜溃疡糜烂、白塞病等,都可以使用甘草这味中药。

药理研究发现,甘草具有抗溃疡、调节平滑肌运动、保肝、调节细胞免疫功能、调节体液免疫功能、调节细胞因子、抗变态反应、抗病毒、抗氧化、镇咳祛痰、解毒、抗肿瘤、保护神经、抗心律失常、降血脂等作用[4]。更值得研究的是,甘草对病毒不仅有直接灭活作用,并能抑制病毒的吸附作用[5],其中所含的高浓度的甘草甜素(4000mg/L)可以完全阻止病毒的复制[6]。

当我们了解了桔梗和甘草这两味药的这些常识之后,再回过头来看看《伤寒论》的桔梗汤,就不奇怪它为什么会是守护咽喉的经典良方了。而且这两味药组合,可以治疗急慢性咽炎、声带疾病、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3]以及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症引起的咳嗽、咳痰不利、咽部有异物感等疾病[7]。

不过在临床中,病症往往不会单一出现,因此在临床中可以根据兼证或者证进行加减化裁。如果咽干咽痛、咽喉局部红肿糜烂、便秘,可以加玄参、麦冬;如果咽喉有异物感,可以加半夏、厚朴;如果咽喉肿痛,还伴有淋巴结肿大,可以加连翘、栀子。

总体来说,喉咙疼痛这种问题,虽然原因有很多种,也需要辨证施治,但是桔梗汤对于咽喉疼痛、咳嗽有痰、咽干口燥等病症来说,可以说是“情有独钟”,按照医圣张仲景的伤寒原意,用上这2味药,会让嗓子舒服。

参考

[1]熊曼琪.伤寒论(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2]钟相根.张仲景传世名方·伤寒卷[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3.

[3]黄煌.张仲景50味药证(第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4]沈映君.中药药理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5]吕志强,刘啸风,丁连翠,等.甘草抗病毒作用及化学基础研究进展[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6):22-25.

[6]陈悦青,钱汶,子安.甘草根活性成分-甘草甜素可抑制SARS病毒复制[J].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2004(4):257.

[7]高军.桔梗汤用药临证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20,27(3):369-370.

【本图文由“神希园”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神希园(全球中医人士的精神家园,中医生命科学的博物图鉴),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更多文章

  • 阳气入腰,杂病全消,张仲景治腰第一方,温肾暖腰,化全身杂病

    历史解密编辑:李三脚标签:张仲景,祛湿,健脾,肾阳,水湿,温肾,医学家,中国古文献

    你有没有过这种情况,就是说啊,经常出汗,稍微一劳作啊,就出很多汗,经常腰膝冷痛,腿凉腿疼,又冷又困,平时啊还容易打瞌睡,肢体困重又无力,这是怎么回事呢?这种情况啊,多见是寒湿困重啊,停留在我们腰上了。我们中医认为啊,腰为肾之腑,肾阳啊,具有温煦我们身体的功能,脾呢,又可以运化水湿,脾和肾啊,一个先天

  • 百草益寿:张仲景千古第一方,治风寒调脾胃养气血,一方调多病

    历史解密编辑:百草益寿之声标签:葛根,桂枝,白芍,解肌,张仲景,养气血,医学家,老中医,百草益寿,中国古文献

    医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有一味方剂,可以说是张仲景几乎耗尽一生精力,打造的千古第一方,就是被称为群方之首的——桂枝汤。桂枝汤主要是用于“太阳”之病,治疗因为外寒引起的表虚之症,包括头痛、发烧、感冒等,这也是人们最熟知的用法。其实桂枝汤是一个让人体内外双修的治虚之方,可治外邪入体,寒表虚之症,扶正气

  • 张仲景自幼是学霸,他“不为良相,当为良医”,治疗瘟疫成了医圣

    历史解密编辑:骅骏老师张标签:张仲景,医圣,瘟疫,良医,伤寒杂病论,难经

    突然想起来了张仲景。张仲景是我们河南南阳人,出生于东汉末年,虽然他出生那天没有天降祥瑞,他母亲也没有提前梦见虎龙之相,但张仲景从小却聪颖过人,妥妥是一个学霸。古代有句谚语:“秀才学医如笼里抓鸡”,张仲景的伯伯是个名医,看到侄儿读书好,是块学医的料,就开始教他学医。张仲景问伯伯,如何才能当一个好医生?

  • 抽筋、筋疼,可能血虚!张仲景用两味药,养阴血、止疼、养筋

    历史解密编辑:傻妞说事标签:张仲景,甘草,抽筋,血亏,白芍,活血

    前几天,有个大妈来找我,看上去有六十多岁的样子,说她总是一到夜里睡觉的时候,她的那个右腿就特别准时地抽筋,于是她在家里亲戚那里得知了一个方法,用伸筋草炖汤,可喝了一段时间,不怎么见效果,一到晚上还是抽筋,还大大的影响了她的睡眠质量,于是我让她把舌头伸出来看来一下,仔细观察了一番之后,发现它的舌头有些

  • 〔读城〕医圣张仲景赋

    历史解密编辑:读城杂志标签:仲景,张仲景,伤寒论,六经,皇甫谧,伤寒

    文 /成都中医药大学 杨殿兴中原大地,南郡涅阳①;张机②诞世,灿若星光。生逢乱世,连年混战;民不聊生,饥寒恐慌。瘟疫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疾病肆虐,室室有号泣之殃。宗族素多,向余二百,七成伤寒惟患;至爱亲众,犹未十稔,百余人口殁亡。▲ 医圣祠——张仲景博物馆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纵狂;痛宗亲之涂碳

  • 张仲景大药房第五届会员节公益捐赠活动第四站、第五站持续进行

    历史解密编辑:快讯视点标签:张仲景,大药房,驿城区,新密市,河南省,会员节,驻马店市,公益捐赠

    感恩有您,爱,就大声说出来”——张仲景大药房第五届会员节现场活动虽已经结束,但公益的步伐却不曾停止......公益捐赠第四站走进驻马店市驿城区民政局爱心接力显担当,情系老人暖人心。5月25日上午,张仲景大药房第五届会员节大型公益活动第四站走进驻马店市驿城区民政局举行爱心捐赠活动。在活动中,由张仲景大

  • 张仲景千年古方,补肾填精,化解精关不固,时间短,遗精

    历史解密编辑:多多生活馆标签:补肾,肾虚,桂枝,张仲景,平补

    中医认为肾藏先天之精,主生殖发育,是人体生命的根本,同时肾精可化肾气,肾气含有阴阳,因此又称“肾为五脏阴阳之本”,可以说,肾关系到人体的强弱和健康,如果肾虚,肾精不足,那我们就会出现各种病症。比如,有些人腰膝酸痛,头晕眼花,耳鸣听力下降,经常口干舌燥,手脚心发热,烦闷,时常颧骨发红,晚上失眠多梦,睡

  • 张仲景温经通络第一方,专治手凉、脚凉、腿凉,腰凉,秋冬必备

    历史解密编辑:情感树木标签:温经,阳气,当归,桂枝,张仲景

    大家好,我是沈医生,冬天快到了,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个张仲景所创的秋冬必备方,可温经通络,专门治疗手脚发凉,后腰发凉,肩周炎,关节炎等症状!你知道么?脖子痛,肩膀酸痛,腰膝关节肿痛,肩周炎,关节炎等都最开始的症状仅仅是手脚发凉,生活中很多人都会出现手脚发凉的情况,可能夏天还不明显,但到了秋冬,天气越来

  • 因为它治疗肝着的千古名方被埋没!医圣张仲景最受争议的方子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张胜兵中医标签:新绛,茜草,桂枝,医学家,金匮要略,医圣张仲景,中国古文献

    张仲景,东汉末年医学家,建安三神医之一,被后人尊称为“医圣”。他博览群书,广采众方,凝聚毕生心血,写就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1800年过去,有人将医圣张仲景留下来的药方奉为圭臬,也有人对他的一些药方视如敝屣。而我们今天要说的药方,却

  • 《张仲景》套票破发,四连体报名达8万+!

    历史解密编辑:邮票暗记标签:张仲景,张仲景四连体,集邮者,邮票,邮友

    张仲景线上已超8万集邮者讯,今天是《张仲景四连体》封装版摇号的第二天,目前线上网厅报名人数已超8万,也就是今天比首日报名人数更多,如果加上线下网点的预计报名人数可能已超10万,所以昨天小集就说,可能《张仲景四连体》是这个品种摇号热情最高的。通过转化率来看,目前参与者基本都是圈内邮友为主,超过8成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