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在古代宁古塔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有多令人害怕?

在古代宁古塔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有多令人害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695 更新时间:2024/1/2 15:43:44

宁古塔在清初可谓赫赫有名,接下来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曾经被流放至宁古塔的犯人描述说:“若到了宁古塔,便有十个黄泉也不怕了!”可见宁古塔是一个非常让人发毛且可怕至极的地方。据史料考证,宁古塔原为满清发源地,属极北之地,但此地缘何如此恐怖异常呢,我们从三个方面加以解析。

宁古塔旧址

一、宁古塔的前世今生

宁古塔,并没有塔,是妥妥的一个地名。它在今天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长汀镇古城村。此地是清代宁古塔将军的治地和驻地,是清政府设在盛京统辖黑龙江、吉林广大地区的经济、军事和政治中心。

《宁古塔纪略》:“相传昔有兄弟六个,各占一方,满洲称六为宁古,个为塔,其言宁古塔,犹华言六个也”。

当时清太祖努尔哈赤的曾祖父福满所生的六个儿子都生活在此地,人们便将此地与满清六祖联系起来,故而此地也被世人认为是满清的发源地,所以宁古塔也叫宁古塔贝勒。宁古塔后来移驻吉林乌拉,是满清流放罪犯的场所。

二、动辄流放宁古塔

按常理来推测,此地既然是经济、军事重镇,可为何会成为人们谈其色变的不毛之地呢。我们在大清宫廷剧里偶尔会听到皇帝对那些犯错的官员发落道:“发往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永世不得入关。”皇帝轻轻一句话,这些戴罪官员活罪虽免,但发配宁古塔,却是他们生不如死的开始。

但凡知道地理和气候方面的常识,我们就不难理解,宁古塔远在黑龙江牡丹江一带,寒冷而且路途就有千里之遥。换言之,那些被清朝皇帝一怒之下流放至此的人,就能很轻松地到“雪乡”一逛了。可惜的是,满清时候的牡丹江可不是AAAAA级景区。满清正值小冰川期,宁古塔“撒水成冰”,气候条件恶劣,而且经常有豺狼虎豹。大部分地区常年冰封,农作物无法生长,叫不毛之地也不为过。而且他们能平安到达此地就算是万幸之事了。

吴兆骞:“宁古寒苦天下所无,自春初到四月中旬,大风如雷鸣电激咫尺皆迷,五月至七月阴雨接连,八月中旬即下大雪,九月初河水尽冻。雪才到地即成坚冰,一望千里皆茫茫白雪。”

清朝诗人吴兆骞,曾经也被发配至此,否则写不出这么“真情实感”的诗句。

话分两头,宁古塔谈之色变,让人望而生畏,流放之刑也的确让人心惊胆战,流放不怕,怕的就是流放到宁古塔。边陲之地甚广,为什么大清皇帝要把一干罪臣流放至此呢,是为了让他们寻找初心吗。也许真有这层意思。

死罪豁免之后,流放至此的这些戴罪官员,就一个宿命——拼命改造。前文已述,宁古塔是满清的发祥地,让他们在这里戴罪立功,好好改造,也体现了清廷皇室想重现太祖时期的辉煌。

这里还有一类人不可忽视:“披甲人”。顾名思义,披甲人肯定跟军人类似,但有一定区别。战时,披甲人要冲锋陷阵,充当十足的军人,闲时就自给自足,发展生产(限于气候,只能是狩猎为主)。这些被流放至此的罪臣,此时只能伺候这些披甲人,要成为他们的奴仆。也许是因为北方人的豪气与直爽,披甲人与这些流放过来改造的罪臣,关系相处融洽,而且彼此照应。据史料记载,这些被流放至此的昔日达官贵人,还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工具,也是各取所需,他们也对宁古塔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所以两个群体相处于此,大部分时间倒也相安无事。

三、满清都有哪些人发配宁古塔

去了宁古塔,等于走上了黄泉路。动辄被皇帝流放至此的人多为满清文官。他们在此不用纳粮、不用当差,到了此地根本也没有跑的余地,所以他们与披甲人相处和谐也不足为奇,因为他们的想法也已经很单纯了,那就是心平气和地改造、保命。

满清的“十大酷刑”也许我们都已熟悉,但对于宁古塔之“流刑”,也让流放之人后脊发凉,甚至生不如死。大清以来,被流放至此的人不在少数。我们所熟知的有郑芝龙(郑成功之父)、清初著名的文学家金圣叹、清初著名诗人吴兆骞、明代最后一位兵部尚书张缙彦、大学士方拱乾等。

标签: 宁古塔清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皇太极专宠海兰珠,为什么没有封她为皇后?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皇太极,清朝,野史秘闻

    皇太极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八个儿子,能够从众多的兄弟中脱颖而出,由此可见其能力和心计不一般。像历朝历代皇帝一样,皇太极的一生有很多女人,但他最爱的还是海兰珠。皇太极和海兰珠的相遇纯属巧合,而爱情总是来得突然,根本不给人准备的时间。当时的皇太极一眼便看中了海兰珠,是名副其实的一见钟情。海兰珠并不是正妻

  • 襄嫔高氏是什么出身?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襄嫔高氏,清朝,风云人物

    康熙不仅是清朝纳妃数量比较多的皇帝,同时也是纳汉妃比较多的皇帝。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今天要给大家说的是历史长河中将一生贡献给皇帝,却没有得到任何名分的一位妃子,她就是康熙皇帝众多嫔妃中的一个汗女襄嫔高氏。历代皇帝基本上都不会独宠,因为后宫的众多佳丽不允许他独宠一人,而且加上朝堂上的语言,因

  •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书中最精彩的部分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是中国古代的一部著名的道家兵书。中国汉族古典军事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汉族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全书有六卷,共六十篇。《六韬》的内容十分广泛,对有关战争和各方面问题,几乎都涉及到了。其中最精彩的部分是它的战

  • 秦晋迁延之役的起因是什么?最终结果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战史风云

    迁延之役是晋秦争霸战争中的一场战役,是晋国为报复栎之役中败给秦国而发起的伐秦战事,晋国率领的诸侯国联军直入秦国腹地棫林,以晋国不胜,秦国不败告终。该役,晋国六卿之栾氏的栾针战死,成为日后晋灭栾氏的导火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起因迁延之役,起因是栎之役。晋楚相争,夹在双方中的

  • 澶渊之盟真的是一个不平等的条约吗 事实究竟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宋朝,辽国,历史解密

    北宋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很发达,唯独除了军事,由于赵匡胤在立国之初就定下了“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组织架构,导致北宋乃至于整个的宋朝在军事作战中,鲜有胜利。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件事就是在历史上经常被人诟病的—澶渊之盟,关于澶渊之盟,除宋朝之外无数朝代、无数人对此喷过口水,都认为这是一个不平等的条约,是拿钱换

  • 胡美:朱元璋岳父,入宫看了一次女儿就被杀了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胡美,明朝,朱元璋,野史秘闻

    朱元璋的岳父名叫胡美,他的长女胡氏在洪武13年的时候,被朱元璋册封为胡顺妃。洪武17年,朱元璋却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下诏赐死了岳父胡美。至于胡美到底身犯何罪?当时朱元璋只字未提,对于大臣们来说,也无人敢质问朱元璋,这在当时成为了一桩悬案。事情直到6年之后,也就是洪武23年,朱元璋才首次提到赐死胡美的

  • 陈叔达:唐初时期宰相,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风云人物

    陈叔达,字子聪,唐朝时期宰相,他是陈宣帝陈顼第十七子,陈后主陈叔宝异母弟,生母是袁昭容。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陈叔达出身陈朝皇室。授侍中、丹阳尹、都官尚书,封义阳王。陈亡入隋,拜内史舍人、绛郡通守。晋阳起义后,归降李渊,拜丞相主簿,封汉东郡公。唐朝建立后,历任黄门侍郎、纳言、

  • 崇祯皇帝急招吴三桂入关勤王,为何走到半路就停下来了?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崇祯皇帝,吴三桂,文史百科

    吴三桂最初接的是袁崇焕的班,任辽东总兵,率领关宁铁骑跟皇太极干,后来崇祯皇帝急招他入关勤王,结果走到半路就停下来了,这一停就把崇祯的命搭进去了,崇祯一死吴三桂也没必要入关了,就驻兵山海关静观局势。至于为什么吴三桂突然停下不走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1644年是崇祯的最后一年

  • 曹操因为娶了这个女人,被张绣击败,典韦也战死!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曹操,战史风云

    贪图好色的曹操都发生过哪些趣事呢,小编告诉你。曹操在创业初期经过自己的一番南征北战并且采纳谋士建议取天子安置在自己的老巢许昌,并且施行屯田计划,接受了谋士建议的曹操不仅在政治上巩固了政权,而且还是名正言顺的,通过屯田计划更是让曹操获得了经济上的丰收,在战争年代,很多人都吃不饱饭所以有粮就是娘,因此对

  • 清朝时期,侍寝嫔妃为何要卷在被子里?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清朝嫔妃被皇帝翻牌子后,为何要卷在被子里,再送到皇帝身边。我们可以经常在电视剧中热播的一些清宫剧中看到这样这样一个场景:皇帝在辛苦的批阅奏折,一到天黑的时候,太监们就把写着各位妃嫔们名字的牌子放在皇帝的跟前,等待皇帝做出决定。接下来就是被翻到牌子的妃子沐浴洗漱干净,然后什么都不穿的被卷进被子里,由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