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儒法关系:为何子夏会教出吴起,荀子会教出李斯?

儒法关系:为何子夏会教出吴起,荀子会教出李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避光草莓 访问量:1877 更新时间:2024/1/9 10:15:47

儒家与法家,犹如一对生死仇敌,思想主张上儒家崇德、法家重刑,儒家崇古、法家崇今,两者天然对立,但鲜为人知的是,战国时期的法家代表,多数都是师从大儒。

子夏堪称孔子关门弟子,名列“孔门七十二贤”或“孔门十哲”,却教出了二个法家弟子,即李悝、吴起。战国中期的商鞅,郭沫若考证是李悝弟子,子夏的徒孙。将子夏视为“贱儒也”的荀子,一生最有名的两个弟子是李斯与韩非子,而这两人是战国后期的法家代表。

可以说,尽管法家思想源远流长,但战国时期的法家人物与儒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不免让人奇怪,儒法天然对立,为何战国法家代表多数师从儒家?

杀气腾腾的孔子

一直以来,儒家给人的印象是迂腐、柔弱、满嘴仁义道德,但孔子倡导君子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招之即能上阵杀敌。在战争频繁、“野人”出没的春秋晚期,孔子一群人周游列国,岂能只靠嘴上忽悠,岂能手无缚鸡之力?更为可怕的是,在孔子思想中还有杀气腾腾、严刑峻法的一面,不信且看以下二件事。

《春秋》的作者是孔子,这本书出现之后,就让很多叛逆者坐立不安。孟子说:“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乱臣贼子之所以惧怕《春秋》,肯定不是因为《春秋》会将他们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而是在于《春秋》讲述专政、崇王(周天子),字里行间清晰地表达出了对乱臣贼子采用严刑峻法的思想,因而乱臣贼子才会害怕。清朝史学家章学诚评价:“申(申不害)、韩刑名,旨归赏罚,《春秋》教也。”

《韩非子》中记载了一件事,谈到“殷之法,刑弃灰于街者”,子贡认为量刑过重,但孔子认为:“知治之道也。夫弃灰于街必掩人,掩人,人必怒,怒则斗,斗必三族相残也。此残三族之道也,虽刑之可也。且夫重罚者,人之所恶也;而无弃灰,人之所易也。使人行之所易,而无离所恶,此治之道也。”说到底,孔子赞同法办弃灰于道者,汉朝时大儒刘向将之挪到了商鞅头上,成为商鞅严刑峻法不得人心的罪状之一。

在针对乱臣贼子时,孔子明确的是喊打喊杀,主张严刑峻法;在针对百姓时,他说过“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就是政令太宽容时百姓就会轻慢无礼,这时就要用严厉的礼法纠正,政令过于严厉时百姓可能凋残不堪,就要用宽松的政令缓和他们,这符合孔子的“中庸思想”,让百姓处于不宽不严的境地。可见,孔子主张恢复周礼、以仁治国不假,但并不一味地软弱,如今人们印象中的“圣母”类型孔子思想,不过是后世儒家改造后的结果,并非孔子原汁原味的思想。

与时俱进的子夏

儒家与法家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儒家崇古,希望恢复周礼,法家法今,追求与时俱进。以子夏的人生经历来看,主张与时俱进的成分更多。

子夏非常聪明,常常因为独到见解得到孔子赞扬,但孔子认为子夏在遵循仁和礼的方面有所不及,因而告诫子夏:“女(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所谓“小人儒”,就是指无远大见识,只追求眼前小功利的儒者,细品一下,这是不是与儒家对法家的看法相类似?

事实上,孔子告诫子夏并未过于重视,在孔子去世后子夏不像颜回、曾参等人一样严守孔子之道,他重点不再关注“克己复礼”,而是提出与时俱进的当世之政,一套延展儒家正统政治观点的政治及历史理论,因此子夏才会教出诸多法家弟子。

子夏担任莒父县令时,提出“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思想,主张“做官取信于民,然后才能使民效劳”。想要取信于民,其手段就必然要与时俱进,否则如何取信于民?同时,取信于民时与使民效劳,不可能单纯地依靠道德仁义,还需要一定的法令条文。

与此同时,在对待乱臣贼子上,子夏比孔子还要直接、还要杀气腾腾。《韩非子·外储说右上》记载了子夏对《春秋》乱臣贼子的态度:“善持势者,蚤绝奸之萌。”也就是说,《春秋》告诉我们,对于奸佞之徒必须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也就是说,子夏虽然是孔门大儒,但他既继承了孔子又有所发展,所以子夏才会教出田子方、段干木、禽滑釐(后来专为墨家)这样的儒家门徒,又教出李悝、吴起这样的法家改革者。

人性本恶的荀子

荀子是一个极为矛盾的人,对各家都有所批评,唯独推崇孔子的思想,认为是最好的治国理念,故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特别着重的继承了孔子的“外王学”。但在思想上,却又提出了诸多利于法家的观点,比如以下三条:

首先,人心本恶说。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舜是因为人性本善,荀子认为人性本恶,“尧舜之与跖,其性一也,君子之与小人,其性一也”,都是天生性恶,后天的贤愚不肖的差别是由于“注错习俗之所积耳”。而性本恶是法家的理论基础。

其次,隆礼重法说。对礼法、王霸之争,荀子提出了“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认为礼法并举、王霸统一,但礼高于法,礼为法之大本,“法治”为“暴察之威”,“礼治”为“道德之威”,法治至其极也不过为“霸”,而不能成“王”,礼义才是立法的精神。

第三,厚今薄古的“法后王”说。荀子认为“先王”的时代久远,事迹简略,不如近世的后王可靠,所谓“欲观圣王之迹,则于其粲然者矣,后王是也”,就是“法先王”必须通过“法后王”的途径才能实现,这无疑与儒家崇古相矛盾。

说到底,荀子认可孔子的礼治、王道等理论,但在实现方式上却有不同看法,反而与法家更为接近。这样的荀子,教出李斯、韩非子等几个法家弟子似乎并不值得奇怪。

对于儒家与法家的关系,郭沫若一语道破:“前期法家渊源于子夏氏,子夏氏之儒在儒中是注重礼制(礼仪制度)的一派。礼制与法制只是时代演进上的新旧名词而已。”儒法看起来差别很大,实际上两者内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子夏、荀子等人教出法家弟子也就不奇怪了。

参考资料:《春秋》、《韩非子》、《史记》等

标签: 李斯子夏荀子吴起孔子韩非

更多文章

  • 同一变法改革,为何商鞅促成秦国统一,吴起的楚国却没落消亡

    历史解密编辑:红月之后有彩虹标签:商鞅,吴起,楚国,秦国,魏国,变法

    前言春秋初期,中国的奴隶制度根基开始动摇,经过五百年沧海桑田,到了战国初期,奴隶制度经济基础井田制基本被私有土地制度取代。土地私有化导致一个新兴社会阶层的出现——地主,随着地主阶级的发展壮大,旧有的奴隶主贵族统治地位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两大阶级矛盾斗争的加剧不可避免地影响国家的走向,各诸侯国在新兴地

  • 母丧不归、杀妻求将的吴起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吴起,魏国,秦国,齐国,秦军,鲁国,杀妻求将,春秋战国

    说起魏国在战国初期的强大就不能不提到吴起这个名字——李悝在朝堂制定法度支撑起魏国深厚强大的国力,而吴起一手打造了令魏国称霸天下的魏武卒方针,在那个战乱频仍的年代一支铁军对霸业而言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那么吴起究竟是何方神圣?他究竟用什么办法打造了一支傲视天下的无敌铁军呢?吴起出生在一个“家累万金”

  • 一代名将吴起,走到哪里哪里强大,结局却惨兮兮

    历史解密编辑:如汝侃娱乐标签:吴起,齐国,秦国,魏国,魏文侯,魏武侯

    战国时期有一位军事天才,一生大的征战76次无一败绩,打得秦国差点灭国,缩在西陲不敢东望。他就是吴起,他到哪个国家,哪个国家就是强大,可是历史上为什么很少听到他的名字?吴起,卫国人,出生在一个“家累万金”的富有家庭里。但是他从小没有想怎么挣大钱,而是想怎么做大官。他为了当官,曾到处奔走寻找门路,花了不

  • 公告|吴起交警查扣183辆机动车,急寻“车主”

    历史解密编辑:延安二三事标签:机动车,交警大队,吴起,交通警察

    吴起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从2019年12月至2022年9月依法查扣100辆大小型汽车,83辆摩托车,该批车辆驾驶人或管理人至今尚未按规定到我大队办理相关处理手续。现向社会予以公告,请以下公告车辆所有人自告发布之日起,3个月内持合法有效证明及相关手续到吴起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地址:延安市吴起县合沟/联系

  • 吴起杀妻求将,到底得罪了谁?为何被追杀时趴到去世的楚王身上?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吴起,魏国,秦国,齐国,诸侯国,卫国,鲁国,杀妻求将,追杀,楚王,楚怀王,周朝,先秦,春秋战国

    吴起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改革家之一,他比商鞅变法还要早三十多年。所有法家几乎都难逃政治清算,吴起也一样,他的坚强后盾楚悼王刚死,就在楚悼王的灵前,吴起遭到了反对派的刺杀。危急关头,吴起急中生智,趴在楚悼王尸体上,但是还没有逃过劫难。不过这一招,却给自己留下了复仇之机,参与杀害他的七十多个家族被灭族。

  • 天才吴起的悲欢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吴起,齐国,魏文侯,魏武侯,秦国,鲁国

    今天来聊聊战国时期的传奇人物——吴起。吴起,出生于卫国一个优渥的富商家庭。先秦时重农抑商,商人的家庭并没有给吴起一个显赫的背景。吴起成年后,经人推荐,在鲁国担任一个小官。吴起小时候就很好学,渴望功名,拜曾申(就是“曾子杀猪”故事中,爱吃猪肉的小曾)为师,学习儒术。不知什么原因,吴起的母亲去世的时候,

  • 【战国时代】05到哪里都“犯小人”的全能型CEO——大神吴起

    历史解密编辑:衣赐履读通鉴标签:吴起,魏文侯,魏武侯,秦国,孟尝君,齐国

    衣赐履按:战国时期,由于各国间的竞争,对人才的需要量大增,这就给非贵族出身的士人提供了表演的舞台。如果把各封国比作公司,那么国君就是董事长,董事长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招聘合格的CEO,只要你有能力有本事,不管是土鳖还是海龟,很可能一夜之间就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大部分CEO都有专业倾向,有的擅长经济,有

  • 商鞅、吕不韦、吴起等人都出生于卫国,为什么卫国没能称雄?

    历史解密编辑:空城忆梦泪无痕标签:商鞅,卫国,吴起,齐国,吕不韦,周公旦,科学家,春秋战国,汉高祖刘邦

    公元前500年,对于整个世界历史来说都是一个非常辉煌的时代。西方的三大著名人物正在各自的领域大发异彩,古印度的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而中国那时候正处于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在古代中国也是一个极其特别的时期。在那个时期,中国正在经历政治制度的巨大转型,从过去的奴隶制社会慢慢转变成封建社会。同时,在那

  • 浅谈战神吴起不择手段的成功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元观师傅标签:吴起,魏国,秦国,齐国,楚国,战神,孟尝君,春秋战国,历史故事

    元观-----不是每一个观点,都可以叫元观。吴起说到不择手段,精于算计,善于抓住机遇。就不得不提吴起,战国的名将战神。据《史记.吴起列传》记载,齐人伐鲁,鲁欲取吴起,吴起为妻,鲁疑之。吴起欲成名,杀妻以定不与齐。” 有一年,齐国攻打鲁国,鲁国想任用吴起为将,但又由于吴起的老婆是齐国人,从而对他有所猜

  • 吴起县司法局党支部召开2022年度组织生活会

    历史解密编辑:法治吴起标签:党员,县委,党支部,吴起县,县司法局,组织生活会

    2月6日上午,吴起县司法局党支部召开了2022年度组织生活会,并开展了民主评议党员,会议由 县司法局党 支部书记 、 局长 蔺彦春主持,支部全体在职党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紧扣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