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聊聊战国时期的传奇人物——吴起。
吴起,出生于卫国一个优渥的富商家庭。先秦时重农抑商,商人的家庭并没有给吴起一个显赫的背景。吴起成年后,经人推荐,在鲁国担任一个小官。
吴起小时候就很好学,渴望功名,拜曾申(就是“曾子杀猪”故事中,爱吃猪肉的小曾)为师,学习儒术。不知什么原因,吴起的母亲去世的时候,吴起没有回家奔丧,作为儒家的一代大师,曾申非常生气,就和他断绝了师徒关系。吴起于是弃儒学兵。
有一次,齐国计划进攻鲁国,朝堂之上有人推荐了素有贤名的吴起来担任大将,但是有人说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鲁穆公因此而不敢任用吴起。吴起这人智商超群,但情商实在堪忧,听说这件事,居然回家就杀死了自己的妻子。以这样的方式堵住别人的嘴,担任了大将。吴起很能打,大破齐国军队。(齐人伐鲁,鲁人欲以为将,起取齐女为妻,鲁人疑之;起杀妻以求将,大破齐师。)
吴起第一次用兵就展示出了惊人的天赋,保卫了鲁国。有人嫉妒他的功劳,就跟鲁穆公说:“吴起这人啊,母亲死了不奔丧,为了当大将而杀死自己的妻子,真是残忍缺德啊!而且,我们小小的鲁国,现在有了战胜齐国的名气,周围诸侯都注意到了我们,咱们就没法躺平了啊!”
吴起听说这事后,知道鲁穆公也是个胸无大志的人,可能会听信谗言,找个茬给他治罪,以此来讨好齐国。听说魏文侯招贤纳才,于是就投奔了魏国。
魏文侯听说吴起来投,询问大臣李克的意见,李克说:“吴起这人又贪又色,然而用兵之道是超一流的。”魏文侯不愧一代雄主,心想贪财好色怕什么,能帮寡人打胜仗就行。大手一挥,直接任命吴起为大将,让他去攻打秦国,接连攻下五座城池。
吴起做大将的时候,和基层士兵穿一样衣服,吃一样的饭,亲自背着粮食,行军也不骑马。有个小兵得了毒疮,旁人都不敢靠近;吴起听说后,亲自用嘴帮他吸出毒液。有人把这事告诉小兵的母亲,老太太却痛哭流涕。旁人不理解地问:“你儿子是个普通士兵,吴将军亲自为他吸吮毒疮,你有什么难过的?”老太太回答说:“当年吴将军为孩子的父亲吸过毒疮,孩子他爸以身相报,冲锋陷阵从不后退,死在了敌阵中。现在吴将军又为我的儿子吸毒疮,不知道他会死在哪里,所以我忍不住哭啊!”
吴起在士卒中威望很高,但是为人耿直,不懂得逢迎拍马,所以屡屡有人在魏文侯面前说他坏话。魏文侯用人不疑,并没有放在心上,但文侯去世后,武侯即位,形势就发生了变化。
魏武侯即位后心情不错,选了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和文武百官,乘船而下游览黄河。一路上春意融融,饮酒作乐,大臣们争相拍马,夸赞魏武侯文武双全,雄才大略。魏武侯已是微醺,看到雄壮的山河,不由豪情万丈,拉着吴起说:“多么美丽的山河、险要的地形,这都是我大魏国的无价之宝啊!”吴起这时候再次情商掉线,语重心长地讲了一堆君王要注重仁德的道理,并且说:“如果不修德政的话,即使这条船上的人,也会成为您的敌人!”此言一出,整条船上的人都惊呆了,魏武侯心中甚是不快,但为了表现自己的开明,嘴上还是说着“好好!”。这次的旅途不欢而散。
领导说“好好!”一般是三种情况:第一种是觉得你讲的不错,符合他的想法;第二种就是表示知晓了,以后再议;第三种就是闭嘴吧,不要再说了。
很明显,魏武侯说的“好好”,是第三种情况。原因在于旅途结束后不久,就公布了国相的委任状,当选者并非功劳最大,呼声最高的吴起,而是善于搞上层关系,圆滑老练的笑面虎——田文。
吴起这个时候情商彻底宕机了,一气之下冲过去质问田文,凭什么功劳当相国。吴起先后对比了两人的统帅能力、治理能力、战功,完全是碾压田文,但田文轻飘飘只说了一条:“我在朝廷里吃得开,能团结同事,处理好各层关系。现在国君年幼,需要处理各种事务,协调各种关系,你觉得咱俩谁当国相更合适?”吴起默默想了好一会儿,说:“还是你当合适”。
我想起电视剧《潜伏》中的一个片段,当站长任命余则成为天津站副站长的时候,李涯的脸抖了抖,但他立刻屈身向前,满脸堆笑地抓住余则成的手,嘴里喊道:“余副站长,请您以后多多关照!”。李涯资历老,功劳大,他是最可能担任副站长的人选,但是面对这样的任命结果,他仍然欢天喜地地表示接受。在职场中,当领导并不支持你的时候,这才是正确的处理方式,否则就是自取其辱。
后来田文卸任,公叔出任国相。公叔不仅做了国相,还娶了公主为妻,一时权倾朝野,但是他非常忌惮吴起,总觉得他对自己是个威胁。公叔的仆人献计说:“吴起虽然功劳很大,但是为人心直口快,自高自大,而且情商不高,很容易除掉。你先跟国君说:‘吴起是个人才,但我们国家小,我担心他不会久留。国君您何不把女儿嫁给他,如果他不愿久留,一定会辞谢的。’主人你再邀请吴起来家中做客,当着他的面,让公主百般羞辱你,吴起看到公主如此轻视你,一定觉得国君女儿缺少教养,以后难以相处。按照他的性格,肯定会推掉和国君女儿的婚事,这样事情就办成了。”公叔按照计划去做了,吴起果然辞谢了婚事。魏武侯就开始猜忌他,不敢信任,吴起回过神来,害怕会有杀身之祸,就投奔了楚国。
楚悼王早就听说吴起的才华,听说他来投奔自己,喜不自胜,直接任命为相国,支持他在楚国开展了一系列改革。吴起非常能干,改革后的楚国实力大增,平定了南方的百越,抵挡了北方韩赵魏三国的进攻,向西征讨秦国,强盛一时。而在楚国内部,由于改革破坏了贵族的既得利益,很多人私下非常恨吴起。由于楚悼王大力支持吴起,这些人也无可奈何。
等到楚悼王去世后,贵族们群起作乱,要杀掉吴起,吴起无处躲藏,逃到楚悼王尸体边,想以此掩护。贵族们毫不顾忌可能会伤害楚悼王的尸体,乱箭齐发,终于射死了吴起。
一代天才就此谢幕。
纵观吴起的一生,他的个人能力很强,是个实干家,但他不善于跟同僚搞好关系,这是他比较吃亏的地方。有了领导的支持,他能一展拳脚,领导一旦不予支持或者离开了,他就立刻就陷入被动的局面。
楚素王即位,命令将参与作乱的人全部杀死,被灭族的多达七十多家。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