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燕召公数世卫周而不弃,苏秦辅周无门而奔燕,田氏带齐燕始出

燕召公数世卫周而不弃,苏秦辅周无门而奔燕,田氏带齐燕始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清晨的彩虹呦呦 访问量:3906 更新时间:2024/1/2 8:50:37

前言

公元前334年,在燕国辗转钻营一年之后的苏秦终于见到了燕文王,之后苏秦首次提议建立合纵联盟与秦国抗衡,远在北边的燕国经历了几代君王的发奋图强一直到战国中期才逐渐开始有声音,那么燕国在这么长的一段时间里到底在做什么呢?苏秦又为什么会在洛阳遭到拒绝之后来到燕国呢?

燕国原本是在齐国北边的一个姬姓诸侯,他是当初被周武王分封的诸侯,也就是和齐国、鲁国宋国这样的诸侯一样,都是在周王室取代殷商之后所分封出来的第一批老牌诸侯。当初周惠王因为自败人品,多次占用前朝大夫们的土地,致使王室五位位高权重的大夫联合贵族苏氏而邦族王子颓起势。

远在齐国北边燕国以周惠王无德为由带领宋国和卫国一起出兵攻打周惠王,在周王室的边上的郑国在这时候主动出面调节周惠王和王子颓的矛盾。据《左传》记载,郑厉公在调和失败之后逮捕了燕仲父(燕庄公的伯父),然后赶走了王子颓,帮助周惠王重新回到了周都。

《左传》没有给出燕仲父被捕的原因,后来齐桓公虽然是帮助周王室平定了王子颓之乱,但是就齐桓公割地给燕庄公的事情来看,当时的燕国实际上比周王室的地位要高的,亦或者说在这个诸侯割据争霸的年代,燕国依旧按照《周礼》中的制度辅佐周王室的行为让齐国上下肃然起敬。

燕国和齐国的故事

公元前544年,齐国的公孙灶和公孙虿两位贤臣帮助齐景公消灭了庆氏,而高氏在当初崔氏和庆氏的作乱过程中也遭受了迫害,同时在肃清朝野的行动中也为齐景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加上高氏和国氏原本就是秦国的两大元老,并且大部分时候都是忠君爱国的,因此获得政权的齐景公对高氏也就非常器重。

公元前539年,燕惠公的宠臣们决定废除燕国的大夫而取代,结果东窗事发,大夫们联合诛杀了为首的宠臣宋,燕惠公非常害怕,就逃跑到了齐国。齐国的高氏首当其冲,代表齐国像当时的霸主晋国求助,希望晋国帮助燕惠王复位。之后高氏带着齐国的军队和晋国的军队一起将燕惠公送到了燕国。

公元前490年,齐景公和燕姬所生的嫡长子死了,失去了嫡长子齐景公准备立自己的儿子晏孺子(和一个叫芮姬的女子所生的儿子,名叫荼)做继承人,但是这个晏孺子行为不是很端正,同时他的母亲出身卑贱,因此对大臣拥立储君这件事的提议都是避而不谈,表示自己只想及时行乐。

齐景公虽然表面上避而不谈,但是却暗地里让齐国的高氏和国氏拥立自己的小儿子做国君,同时将齐国的公子们都驱逐到了国外。等到齐景公去世之后,国氏和高氏就说出了先君的命令,然后拥立了晏孺子做国君。

齐国的大夫田乞在上朝的时候对高氏和国氏表示得非常敬重,进言说,高氏和国氏忠于先君,辅佐君王,大夫们都很害怕,准备作乱。之后又对齐国的大夫们说,高氏和国氏两个卿室专于国政,早晚要除掉大家的,不如大家先下手为强。大夫们信以为真,于是田乞带着鲍牧和齐国的大夫们成功除掉了国氏和高氏,又顺势杀死了晏孺子,拥立了齐悼公

六年后,田齐正式宣布成为齐侯,燕釐公出兵征讨齐国,在《史记·齐太公世家》中说燕国打赢了,但是却没有了后续,实际上以燕国当时的实力根本不是齐国的对手,至于赢了应该是聊以慰籍吧。

个人拙见

燕国向来维护王室的统治,可以说西周王朝能够摇摇而不坠的主要原因便是燕国的存在,并且一直以来无论是哪个诸侯称霸都是给了燕国这个保留了正统思想的国家很大的面子。并且在整个春秋历史以及战国中期,燕国都是从来没有诸侯侵犯过。

苏秦原本是洛阳人,他曾希望辅佐周王室,但是却没有受到王室的接纳,故而辗转来到了燕国,而历史上苏秦对燕国忠诚也是有目共睹的,或者说苏秦从来都没有放弃过自己复兴王室的梦想。

参考文献:

《左传》《史记》

更多文章

  • 苏秦PK张仪的合纵连横,竟是一出自导自演,让自己功成名就的骗局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苏秦,张仪,子贡,司马迁,法言,司马光

    大家好,我是读者。关注我,带你走进一个不一样的文化历史世界。上一期谈到,《资治通鉴》讲完张仪之死,司马光跳上前台发表议论。这些议论,原本应该属于经典的“臣光曰”模式,但这回有点特殊,司马光并没有直接点评,而是援引孟子和扬雄这两位儒家前辈的发言,意思是说:前辈们已经说得很透彻了,把我想说的话全都说了。

  • 苏秦为什么能配六国相印?他是为了自己还是为燕国

    历史解密编辑:史策风云标签:苏秦,燕国,战国,高尚,科学家,六国相印

    苏秦能够成为战国时期六国的纵横家,得到各国的信任和重视,主要是因为他具备了一些特殊的才能和品质,他提出的“合纵连横”战略思想,对于当时割据的六国来说,是一个极具启发性的想法,而苏秦又能够在具体实践中展现出他的策略才能。他不仅能够谋划联盟关系,还能够应对各种政治危机和外交事件。苏秦具备了出色的口才和交

  • 新编历史剧《苏秦》进京展演 以史诗之风唱念和平之愿

    历史解密编辑:人民网标签:苏秦,演员,历史剧,小百花越剧团

    人民网北京4月17日电 (韦衍行)4月15日与16日,浙江小百花越剧院出品、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创演的新编历史剧《苏秦》进京参加由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新时代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献演天桥艺术中心。 《苏秦》剧照。主办方供图 《苏秦》由王宏编剧、杨小青导演,第29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

  • 他才是战国时一流的纵横家,曾仕4国,张仪嫉妒,苏秦比不上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张仪,苏秦,秦国,齐国,秦王,楚王,陈轸,纵横家,科学家,春秋战国,历史故事

    纵横家中,有这样一个人,他一人曾仕四国,每个君王都信任他,智慧不比苏秦差,结局也比张仪好,只因太过正直,在历史上的名气才不那么高。他当着秦王的面说自己要跳槽去楚国,秦王还非常高兴,轻易就能看破张仪的诡计,奈何楚王被利益蒙蔽了眼。张仪嫉妒他,秦王也被他的故事吸引。张仪的诡计他就是陈轸。战国时期的纵横家

  • 为何说蒯通盖过苏秦,成为了战国以来的四大名嘴之首?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苏秦,蒯通,齐国,秦国,张仪,韩信

    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上古时代思想最为开放的时代,每一个学说都有自己的思想,在那个时候,各种思想学术流派的成就,以孔子、老子、墨子为代表的三大哲学体系,形成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其中,在纵横家中,最具代表纵横家是苏秦和张仪,两个最出名的游说家和演讲家,这两个师兄弟把各国当成了施展自己抱负的试验场。

  • 历史中的苏秦是如何游说六国的 一

    历史解密编辑:妈耶冯宝宝标签:苏秦,秦国,韩魏,秦王,商鞅

    历史中的苏秦是如何游说六国的一守缺1232022-07-0618:07山西关注苏秦,本是河南洛阳人氏,师从鬼谷子,学纵横之术。据资治通鉴记载,刚开始,他是想去秦朝小试牛刀,没料到秦王却不用其言。秦王为什么不用苏秦的主张,可能苏秦跟商鞅还是有共同之处,而商鞅在秦朝的后期表现并不好。苏秦接着到了燕国,燕

  • 战国七雄军事实力如何?苏秦为合纵而夸大,张仪却为连横而贬损

    历史解密编辑:小绿说故事标签:苏秦,张仪,秦国,魏国,齐国,战国七雄

    苏秦与张仪,是战国时代两位代表性的游说之士。虽然由于史料模糊不清,后人往往对他们事迹的真伪往往存疑,可两人还是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盛名。在战国时代,苏秦主张合纵,张仪则对之以连横,可谓是“针尖对麦芒”。纵、横战略其实本身无所谓对错,不过是东周列国在当时形势下所作出的最有利于自身的抉择。然而,为促

  • 苏秦劝燕合纵时,为何只说与赵联合而不提齐?源起这场不知名战事

    历史解密编辑:小绿说故事标签:苏秦,齐国,秦国,合纵,燕国,齐威王

    四处碰壁的苏秦在燕国徘徊了一年之后,终于得到了燕文侯的接见。在这时去见一位毫不起眼的闲人,燕文侯其实也是有着自己的苦衷。很显然,苏秦也知道了燕文侯的这一苦衷,才能促成山东六国的第一次大合纵。见到燕文侯后,苏秦先是客套了一番,称燕国是“天府之国”,然后就竭力劝说燕文侯疏远秦国,而与近在咫尺的赵国合纵:

  • 苏秦、张仪凭何纵横天下?鬼谷门下的大沟通术,3大原则你要掌握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苏秦,张仪,鬼谷子,鬼谷,孙伯灵

    说到中国古代的思想流派,儒墨道法,这些是最著名的。除了这些之外,诸子百家中还有一些流派,或许弟子不是那么多,名气不是那么大,但对时代造成的影响可一点都不小,比如鬼谷子一派。鬼谷子鬼谷子出自道家,也是纵横家一脉的创始人,而后世的兵家也尊他为圣人。后世著名的纵横家、兵家比如苏秦、张仪、孙膑、庞涓、商鞅等

  • 新发现与旧记载:《史记》中有关苏秦的记载错误百出吗?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苏秦,史记,陈胜,张仪,战国纵横家书,苏秦列传

    随着《战国纵横家书》的出土,俨然出现了两个系统的苏秦。第一个系统的苏秦出场于燕文公(后文公)—齐威王时期(约前335—前318年),他主要的事迹在于说秦失败后游说六国合纵抗秦,也就是《史记·苏秦列传》中“既约六国从亲,归赵,赵肃侯封为武安君”之前所概括的故事。第二个系统的苏秦出场时间在游说六国合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