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这个人靠一张嘴就让一个千乘之国与万乘之国并列称王堪比张仪苏秦

这个人靠一张嘴就让一个千乘之国与万乘之国并列称王堪比张仪苏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雾里五里 访问量:2933 更新时间:2023/12/8 6:07:18

俗话说得好,有相同欲望的人会彼此憎恨,有共同忧患的人会互相靠拢。可有人偏不信,结果着了道。

《战国策.中山策》中有这么一个人,他叫登,应该是中山国宰相司马喜的人,他想混个一官半职,却苦于没有机会。当时中山国君正苦于五国互相称的事,魏国的宰相公孙衍想让魏、齐、燕、赵、中山五国一起称王,齐国不乐意了,齐国国君觉得他们四个国家都是拥有万辆战车的大国,怎么跟中山这个只有千辆战车的小国并驾齐驱呢?所以他觉得可耻。于是,齐王对赵、魏两国说要他们一起讨伐中山国,取消他的王号。中山国君感到非害怕,却苦于没有良策,于是问他的宰相司马喜该怎么办,司马喜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办法来。

张登知道了这件事后,先是求见了宰相司马喜,告诉他自己有办法既能让中山国君称王,又可以使得齐国打消攻打中山国的念头。于是,司马喜带着张登去见了中山国君,张登主动请缨,希望国君给他个一官半职,他愿意出使齐国说服齐国取消攻打中山国的念头,并且同意中山国君称王。中山国君听完后即高兴又担心,害怕他不能完成任务,但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

来到齐国后,张登先是拜见了齐国的丞相田婴,开门见山就说,想废掉中山国的王号,并想联合魏、赵攻打中山不妥。他说像中山这样的小国家,你就算是比废除王号更大的事情,他也会唯命是从的。现在中山国君很害怕,你们这样做一定会使得中山国君投靠魏、赵两国,听命于这两个国家,替他们办事。这样你们齐国就白白的替魏、赵两国办事,让他们两国得到了中山的兵马,增强了他们的实力,这哪里比得上让中山国放弃称王又依附齐国替齐国办事来的划算呢?

田婴问他:“你有什么办法呢”,于是张登告诉他让他去联络中山国,答应和中山结盟并认可他称王,这样中山国君一定会很高兴,不再会去找魏、赵两国妥协,这样一来,魏、赵两国肯定会生气进而去攻打中山国,中山国君肯定会害怕,肯定会为了寻求齐国的帮助而自愿废弃王号,从此对齐国唯命是从,齐国就可以得到中山的兵马,这不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吗?田婴认可了他的想法,于是召见了中山君并允许他称王。

而这个时候的张登又悄悄的对魏、赵两国说,齐国要攻打你们的河东地区,我为什么会知道呢?齐国口口声声说与中山称王感到耻辱,还要叫你们一起去讨伐他,现在他们却私底下召见了中山君并允许他称王,实际上他们是想利用中山的兵马对付你们两个国家。这哪里比得上你们两个国家与中山国一起先称王,一起结盟来阻止齐国划算呢?

就这样,魏、赵两国很快便和中山国君一起称王,并与中山国加强了友好关系,中山国呢也同时断绝了与齐国的邦交,一心侍奉赵、魏两国。齐国就这样被张登离间了,中山国君也如愿的称了王。

#古籍守护人#

更多文章

  • 燕召公数世卫周而不弃,苏秦辅周无门而奔燕,田氏带齐燕始出

    历史解密编辑:清晨的彩虹呦呦标签:苏秦,齐国,周王室,秦国,分封,燕国,齐景公,燕召公,召公奭,科学家,先秦,周朝

    前言公元前334年,在燕国辗转钻营一年之后的苏秦终于见到了燕文王,之后苏秦首次提议建立合纵联盟与秦国抗衡,远在北边的燕国经历了几代君王的发奋图强一直到战国中期才逐渐开始有声音,那么燕国在这么长的一段时间里到底在做什么呢?苏秦又为什么会在洛阳遭到拒绝之后来到燕国呢?燕国原本是在齐国北边的一个姬姓诸侯,

  • 苏秦PK张仪的合纵连横,竟是一出自导自演,让自己功成名就的骗局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苏秦,张仪,子贡,司马迁,法言,司马光

    大家好,我是读者。关注我,带你走进一个不一样的文化历史世界。上一期谈到,《资治通鉴》讲完张仪之死,司马光跳上前台发表议论。这些议论,原本应该属于经典的“臣光曰”模式,但这回有点特殊,司马光并没有直接点评,而是援引孟子和扬雄这两位儒家前辈的发言,意思是说:前辈们已经说得很透彻了,把我想说的话全都说了。

  • 苏秦为什么能配六国相印?他是为了自己还是为燕国

    历史解密编辑:史策风云标签:苏秦,燕国,战国,高尚,科学家,六国相印

    苏秦能够成为战国时期六国的纵横家,得到各国的信任和重视,主要是因为他具备了一些特殊的才能和品质,他提出的“合纵连横”战略思想,对于当时割据的六国来说,是一个极具启发性的想法,而苏秦又能够在具体实践中展现出他的策略才能。他不仅能够谋划联盟关系,还能够应对各种政治危机和外交事件。苏秦具备了出色的口才和交

  • 新编历史剧《苏秦》进京展演 以史诗之风唱念和平之愿

    历史解密编辑:人民网标签:苏秦,演员,历史剧,小百花越剧团

    人民网北京4月17日电 (韦衍行)4月15日与16日,浙江小百花越剧院出品、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创演的新编历史剧《苏秦》进京参加由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新时代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献演天桥艺术中心。 《苏秦》剧照。主办方供图 《苏秦》由王宏编剧、杨小青导演,第29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

  • 他才是战国时一流的纵横家,曾仕4国,张仪嫉妒,苏秦比不上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张仪,苏秦,秦国,齐国,秦王,楚王,陈轸,纵横家,科学家,春秋战国,历史故事

    纵横家中,有这样一个人,他一人曾仕四国,每个君王都信任他,智慧不比苏秦差,结局也比张仪好,只因太过正直,在历史上的名气才不那么高。他当着秦王的面说自己要跳槽去楚国,秦王还非常高兴,轻易就能看破张仪的诡计,奈何楚王被利益蒙蔽了眼。张仪嫉妒他,秦王也被他的故事吸引。张仪的诡计他就是陈轸。战国时期的纵横家

  • 为何说蒯通盖过苏秦,成为了战国以来的四大名嘴之首?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苏秦,蒯通,齐国,秦国,张仪,韩信

    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上古时代思想最为开放的时代,每一个学说都有自己的思想,在那个时候,各种思想学术流派的成就,以孔子、老子、墨子为代表的三大哲学体系,形成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其中,在纵横家中,最具代表纵横家是苏秦和张仪,两个最出名的游说家和演讲家,这两个师兄弟把各国当成了施展自己抱负的试验场。

  • 历史中的苏秦是如何游说六国的 一

    历史解密编辑:妈耶冯宝宝标签:苏秦,秦国,韩魏,秦王,商鞅

    历史中的苏秦是如何游说六国的一守缺1232022-07-0618:07山西关注苏秦,本是河南洛阳人氏,师从鬼谷子,学纵横之术。据资治通鉴记载,刚开始,他是想去秦朝小试牛刀,没料到秦王却不用其言。秦王为什么不用苏秦的主张,可能苏秦跟商鞅还是有共同之处,而商鞅在秦朝的后期表现并不好。苏秦接着到了燕国,燕

  • 战国七雄军事实力如何?苏秦为合纵而夸大,张仪却为连横而贬损

    历史解密编辑:小绿说故事标签:苏秦,张仪,秦国,魏国,齐国,战国七雄

    苏秦与张仪,是战国时代两位代表性的游说之士。虽然由于史料模糊不清,后人往往对他们事迹的真伪往往存疑,可两人还是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盛名。在战国时代,苏秦主张合纵,张仪则对之以连横,可谓是“针尖对麦芒”。纵、横战略其实本身无所谓对错,不过是东周列国在当时形势下所作出的最有利于自身的抉择。然而,为促

  • 苏秦劝燕合纵时,为何只说与赵联合而不提齐?源起这场不知名战事

    历史解密编辑:小绿说故事标签:苏秦,齐国,秦国,合纵,燕国,齐威王

    四处碰壁的苏秦在燕国徘徊了一年之后,终于得到了燕文侯的接见。在这时去见一位毫不起眼的闲人,燕文侯其实也是有着自己的苦衷。很显然,苏秦也知道了燕文侯的这一苦衷,才能促成山东六国的第一次大合纵。见到燕文侯后,苏秦先是客套了一番,称燕国是“天府之国”,然后就竭力劝说燕文侯疏远秦国,而与近在咫尺的赵国合纵:

  • 苏秦、张仪凭何纵横天下?鬼谷门下的大沟通术,3大原则你要掌握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苏秦,张仪,鬼谷子,鬼谷,孙伯灵

    说到中国古代的思想流派,儒墨道法,这些是最著名的。除了这些之外,诸子百家中还有一些流派,或许弟子不是那么多,名气不是那么大,但对时代造成的影响可一点都不小,比如鬼谷子一派。鬼谷子鬼谷子出自道家,也是纵横家一脉的创始人,而后世的兵家也尊他为圣人。后世著名的纵横家、兵家比如苏秦、张仪、孙膑、庞涓、商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