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头悬梁锥刺股,身挂六国相印的苏秦,为什么却没有一个好结局?

头悬梁锥刺股,身挂六国相印的苏秦,为什么却没有一个好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古文人物坛 访问量:3990 更新时间:2024/2/13 17:47:17

战国时期有这么一个人,他为了让自己好好学习,就将头发吊在房梁上,困了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让“头悬梁,锥刺股”的典故流传至今。

他凭借自己的智慧获得了国君们的赏识,成为了六国的丞相,一时风光无限。

他去齐国做间谍,齐闵王还把他当成心头肉,掌上宝,最后却恳求齐闵王处死自己,了却此生。

他就是著名纵横家——苏秦

01

苏秦为什么会成为一名纵横家呢?

原来,他小的时候,他的几个哥哥都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得到了国君的重用。

苏秦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那个普遍靠种地为生的时代,累死累活都不一定能吃得饱饭,既然凭着一张嘴就可以享受荣华富贵,那干嘛不走这条路呢?

于是,他就拜了当时有名的大纵横家鬼谷子为师,虚心学习。

可见,他努力学习,是想让自己过上好日子。因此,他的付出只是一种投资而已,他是要收到回报的。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他只看到了辩士们的风光,却低估了这条职业道路的难度。

学成之后,他就告别了师傅鬼谷子,准备一展宏图。

苏秦去的第一站,是东周。那个时候,周朝已经衰落,周显王也是有名无权。显王见苏秦能说会道,说不定能助自己匡扶周室,于是就准备留用他,奈何身边的大臣们认为苏秦出身低微,瞧不起他,苏秦觉得这样下去难有成就,便离开了东周。

苏秦的第二站,是当时的秦国。那时,秦国刚刚经历了商鞅变法(点此查看商鞅变法),国力强盛,可以说是战国七雄里最强的了。因此,苏秦对于秦国寄托了很大的希望。可惜的是,秦国刚处死商鞅,国民对于说客们十分反感。而秦惠文王也对苏秦不感冒,苏秦只好回到客栈一直给秦王写信,却都石沉大海。

很多职场鸡汤文告诉我们,某求职者坚持不懈地给一个公司投简历,最后感动了公司,终于被录用了。谁信谁傻X。

一年后,苏秦的盘缠花完了,只好从秦国回到老家。

如果他知道辩士的求职道路如此坎坷,还会坚持当初的职业规划吗?恐怕很难说。

好在,我们生在一个信息发达的年代,想要了解一个职业可以随时在网上查到资料,避免了很多弯路。

02

回到家后,苏秦郁郁寡欢。家人非但不安慰他,还冷落他。他更加难受。

即便如此,他依然没有屈从于现实,跟别人一样去耕地,混个温饱。

他觉得可能是自己的能力不够,才不被赏识。因此,就拿出鬼谷子临别时赠他的那本《太公阴符经》日夜苦读,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就是这个时候产生的。

由此可见,遭遇职业低谷的时候,与其焦虑无措,不如沉下心来好好学习充电,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又过了一年,苏秦觉得自己的学问大有进步,于是再度出发。

他来到了燕国,燕文侯十分重视他,并且很诚恳地向他请教。

苏秦也坦然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他觉得,目前秦国虽然强大,但是如果剩余的六国联合起来,实力比秦国强大得多,与其被秦国各个击破,不如早点结成联盟。

燕文侯听了很认可,就赏赐给他大量的财物,让他去游说各国合纵连横。

于是,苏秦就又分别去各国将以上的中心思想重复了一遍,各国的国君都觉得有道理,就同意了结盟一事。

洹水边上,六国结盟一事顺利完成。苏秦是最大的功臣,六国国君就都推他为“纵约长”,以监督各国履行盟约。

此外,还将六国的相印都交给了苏秦。此时的苏秦,可谓是风光无限。

然而,权力越大,责任越大,一旦六国中有谁违规,第一个怪罪的就是苏秦。

03

这一天终于还是来了。

六国合纵,最大的受害者就是秦国。秦国岂会坐视不理?

终于,秦君派人说服了齐国和魏国,一起联合攻击赵国。

赵王十分生气,毫不避讳地指责苏秦,认为是他这个“纵约长”失职。

苏秦只好灰溜溜地离开赵国。至此,持续了十五年之久的六国合纵土崩瓦解。

苏秦想到之前燕文侯对自己的热情款待,觉得能去的地方就只有燕国。

此时,燕文侯已经去世,继位的是他的儿子燕易王。而燕易王娶了秦惠王的女儿,算是秦国的姑爷。

即便如此,齐国依然出兵攻打燕国,燕国没有齐国那么强大,燕易王对此十分苦恼,见苏秦到来,就让他帮忙出出主意。

苏秦连忙答应,让燕易王相信自己,派自己去齐国,说服齐王不要攻燕。燕易王也没有别的办法,就同意了。

见到齐宣王后,苏秦先是肯定了齐王的战绩,后又表示了自己的担忧:

首先,燕易王是秦王的女婿,万一他去秦王那里告状,秦王一怒之下攻打齐国,齐国定然惨败;

其次,如果归还燕国的城池,就能够获得燕王和秦王的交情,各国知道齐国与秦国交好,就都不敢冒犯齐国,何乐而不为。

齐宣王听了,立马照做。他也不想一想,如果跟秦王诉苦有用的话,燕易王早就说了,还等得到苏秦来游说吗?

后来,齐国果然毁于苏秦之手。

而这时的苏秦,刚说服齐国退兵,正是燕国的大功臣呢。

04

身在燕国,苏秦没有之前挂六国相印时的威风,却也深得燕易王的信任和宠爱。

此时,燕国逐渐疏远了之前交好的楚国和魏国,反而亲近齐国。

苏秦对此十分不满,因为之前苏秦还在山里跟鬼谷子学习的时候,齐国就跟中山国联手攻打燕国,导致燕国民不聊生,哀鸿遍野。燕文侯正是因为此时,才不惜花重金求贤,想要报仇雪恨。

而燕文侯对苏秦有知遇之恩,苏秦不能不报,因此,他主动向燕易王请缨,表示愿意去齐国当间谍。

燕文侯知道了齐国之前对自己国家的所作所为后,就改变了与齐国交好的想法,同意了苏秦的建议。

来到齐国后,苏秦向齐宣王编织了自己得罪燕王的谎言,齐宣王再一次相信了他,给予他很高的待遇。

后来,齐宣王去世,齐闵王继位。趁此机会,苏秦向齐闵王提议厚葬宣王,用来表达孝心,和显示齐国的远大志向。他的真实目的当然不在此,而是为了消耗齐国的国力。可惜,齐闵王居然相信了。

为了厚葬宣王,齐国不得不大兴土木,以至于人民怨声载道。齐国的大臣们看穿了苏秦的阴谋,就雇了一个刺客,在苏秦的必经之路上刺杀他。被刺后,苏秦虽然没有立刻丢命,却受了重伤。

齐闵王很重视这件事,下令全国捉拿真凶,然而大臣们早已达成一致,谁也不说。

苏秦知道,这样下去,肯定抓不到凶手,于是就恳求齐闵王车裂自己于闹市,说自己是燕国派来的间谍,要悬赏刺客,这样一来,凶手就会露面了。

齐闵王忍痛答应,凶手果然自投罗网。而纵横家苏秦,也永远离开了人间。

05

苏秦曾经同时担任六国宰相,可见他确实是有才之士。

只不过,当时秦国的统一是历史的大趋势,他却逆流而行,合纵只持续了十五年就失败了,可惜可叹。

如今的我们,要想成功,也需要看清时代前进的方向,不能开历史的倒车。

当然,苏秦刻苦上进,努力拼搏的精神,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标签: 苏秦齐国秦国齐宣王秦王燕文侯

更多文章

  • 张仪投奔秦国,真是为给“对手”苏秦当“卧底”吗?|读战国(17)

    历史解密编辑:松鼠父子读历史标签:张仪,苏秦,秦国,魏国,魏惠王,公孙衍

    “松鼠父子读战国”系列故事之(17):张仪相秦文/松鼠爸爸张仪张仪是魏国人,早年在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术,与苏秦是同学,可惜长时间没找到像样的工作。原来张仪学成毕业后,也去游说诸侯。有一次,他来到楚国找工作,陪楚国国相喝酒。席间,楚相丢失了一块随身携带的玉璧,工作人员怀疑是张仪干的,理由是:“张仪出

  • 苏秦官至六国宰相,为何最后落了个五马分尸?临终前他给出了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苏秦,齐国,秦国,齐宣王,燕国,齐王

    “已分将身死权势,恶名磨灭几何年。想君魂魄千秋后,却毁初无二倾田。”苏秦,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他凭借自己的如簧之舌,或智取卿相,或巧获信任;或煽风点火,或挑拨离间……图 | 苏秦世人都知道他是一位成功的纵横家,却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位出色的间谍。公元前5世纪,鬼谷算得上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

  • 苏秦遭到暗杀,临死前对齐王说:把我车裂,凶手自然会出现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苏秦,齐国,秦国,张仪,燕国,齐王,燕文侯,科学家,历史故事

    间谍无论在和平时期,还是战争时期都具有很重要的地位,他可以完成很多,在明面上无法完成的任务。在我国古代的战国时期,就有这么一位间谍,他的名字叫做苏秦,不仅仅完成了自己间谍的任务,还留名青史。秦国在数代明君的治理之下,已经呈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大有一统天下之势。当年秦相张仪,在秦国没有强大之时,游说其

  • 平民出身的苏秦、陈平靠读书改变命运,你也能吗?问题出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小夏知事标签:苏秦,三毛,刘邦,丞相,项羽,读书,科学家,陈平(汉朝)

    知识是可以改变命运的,这一点没有人会质疑,但知识为什么没有改变所有读书人的命运?面对这个问题,我们通过比对古人,看一看没有改变的我们少了些什么?为了公平起见,我们选择不是贵族出身,而是平民出身,家境不富裕的古人进行对比,这样可比性更强。司马迁给苏秦单独列传,当然列传中还包括苏秦家族的苏代的事迹。苏秦

  • 新编历史剧《苏秦》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团长蔡浙飞出演不一样的苏秦

    历史解密编辑:光束戏剧标签:苏秦,蔡浙飞,陈三两,历史剧,科学家,小百花越剧团,中国传统音乐

    不一样的《苏秦》观照“百姓之心、和平之重”剧目梗概战国纵横家苏秦师承鬼谷子,学成后仗剑去国,奔走四方。赵国遇挫,落魄归家,受到母亲兄嫂冷落。茅屋中,妻子灵儿贴心照料,苏秦不惜引锥刺股,刻苦攻读,竭诚励志,终获知音,六国拜相,衣锦还乡。面对六颗金印,苏秦感慨良多……苦心经营,冒死拼搏,合纵大计终为六国

  • 原来“二百五”居然还是因苏秦之死爆出的千年粗口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有料吧标签:苏秦,齐国,秦国,张仪,秦王,燕国

    话说东周自平王迁都洛阳,以避西戎兵祸,西周以来分封的诸侯们就对周天子产生了轻视之心,于是列国就开始相互厮杀,而不听从周天子号令,到了晋国独大的时候,晋国内部又发生了相国智伯独揽大权,架空了晋王,后世的曹操、司马懿应该都是向这位智伯所学。然而晋国还有三员大将分别是赵、魏、韩三姓,这三家都拥有庞大的兵马

  • 师从鬼谷子,与苏秦齐名,纵横家张仪究竟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苏秦,张仪,秦国,鬼谷子,楚怀王,魏国

    秦国在商鞅的变法下,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中的强国,却也在其他诸国面前,暴露出自己的野心。看着秦国日益强大,六国心中颇为忌惮。苏秦游说列国,提出来“六国协力抗秦的战略”,六国一体,便可阻止秦国东进中原,此计谋深得诸国心意。然而,有一个人的出现,让秦国摆脱了困境,最后更是助秦国东出函谷,挺进中原。他便是“连

  • 苏秦竟与燕易王母亲私通,纵有一身才华,前途却被一个女人葬送了

    历史解密编辑:东岸瞭望台标签:苏秦,燕易王,齐国,燕易,魏国,秦国

    #苏秦的故事#苏秦,师从鬼谷子,擅长合纵连横之术。为了游说成功,昼夜苦读《阴符经》,终有所成。公元前333年,苏秦前往燕国游说燕文公,接着是游说赵国、魏国、韩国、齐国、楚国国君,均向之言明利弊关系,合纵的好处,六国国君均采纳。于是,苏秦顺利成为主持六国联盟的纵约长,兼任六国的国相,北归赵国复命时,车

  • 大秦迷案之二,张仪“连横”苏秦“合纵”,真的是“同门相残”吗

    历史解密编辑:彦祖普法标签:张仪,苏秦,合纵,秦国,连横,秦王

    周末随手刷视频,看到了郭德纲的一段采访片段,老郭在主持人的引导下,遥想当年的是是非非,说自己当年第三次去北京,已经准备好“ 同流合污 ”,甚至愿意给一些人“ 当狗 ”,但即使是这样,他依然不被同行所容,逼不得已他自己单干,慢慢的他竟然“ 成了龙 ”。老郭的这段视频我并非第一次看,但每看一次我都不会

  • 苏秦:贫至贱,富则贵——悬梁刺股,有志者事竟成

    历史解密编辑:最后的骑兵20标签:苏秦,秦国,魏国,秦王,齐国,周天子

    春秋战国,诸侯合纵连横互相伤害,而周天子不能止,各个诸侯争先恐后变法图强,不惜重金招贤纳士,引来有志之人以言辩、武略谋取功名。苏秦亦是其中一个。当苏秦作为六国上卿、武安君,前呼后拥,连周天子都派人迎接,出现在父母、兄嫂面前,看着诚惶诚恐的兄嫂。谓其嫂曰:“何前倨而后恭也?”“以季子(苏秦字季子)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