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仪投奔秦国,真是为给“对手”苏秦当“卧底”吗?|读战国(17)

张仪投奔秦国,真是为给“对手”苏秦当“卧底”吗?|读战国(17)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松鼠父子读历史 访问量:1307 更新时间:2023/12/20 6:27:41

“松鼠父子读战国”系列故事之(17):张仪相秦

文/松鼠爸爸

张仪

张仪是魏国人,早年在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术,与苏秦是同学,可惜长时间没找到像样的工作。

原来张仪学成毕业后,也去游说诸侯。有一次,他来到楚国找工作,陪楚国国相喝酒。

席间,楚相丢失了一块随身携带的玉璧,工作人员怀疑是张仪干的,理由是:“张仪出身贫寒,品行卑劣,一定是他偷了国相大人的玉璧。”

于是,众人把张仪抓起来,严刑拷打数百棍棒。张仪始终不承认,楚国人只得放了他。

回到家,他的妻子看见他的惨样,悲伤道:“唉,您要是不读书不游说,怎么会受这样的罪?”

张仪张开嘴问:“你看看我的舌头还在不在?”

其妻笑道:“在呀。”

张仪道:“这就够了。”

张仪在家养伤时,听说了一个新的机会。

原来此时苏秦已说服了赵王牵头合纵,可是他担心秦国趁机攻打各诸侯国,毁掉尚未达成的合纵联盟,于是决定派人到秦国“卧底”,暗中相助于他。他想到的人,就是张仪。

苏秦

苏秦于是悄悄派人匿名忽悠张仪来投奔他。

张仪前往赵国,求见苏秦。苏秦故意不让门下通报,拖了好几天才接见。

见面后,苏秦非常冷淡,粗茶淡饭招待,还屡次责备道:“张仪同学,以你的才华,却让自己穷困潦倒至此。不是我不肯帮你,而是你实在没法用啊。”

说完,苏秦用一点散碎银子把张仪打发走了。

张仪千里迢迢投奔老同学,求职不成,反被羞辱,一气之下,前往秦国。

所幸他在前往秦国的旅途中,遇到了一个“驴友贵人”。

此人与他在客栈相识,且目的地也是秦国,一见如故。两人一同前往秦国,对张仪无比认同,以金钱、财物和车马赞助。

在他的帮助下,张仪这才顺利得见拜见秦惠文王,被任命用“客卿”,与他讨论攻打东方诸侯事。客卿是秦国为吸引天下人才所设置的岗位,大致可以理解为今天的“外国专家”。

张仪费了牛劲,总算找到一个安稳工作,特别感激那位帮他的“驴友”。

“驴友”这才揭晓谜底:“帮您的不是我,而是苏秦先生。苏先生担心秦国攻赵,破坏合纵联盟,认为除了您没有谁能掌握秦国的大权,所以才激怒先生,派我暗中赞助钱财,一切都是苏先生的安排。如今先生既已被重用,我该回去复命了。”

张仪

张仪感慨道:“唉呀,没想到掉入苏秦彀(gòu)中,中了他的圈套而不自知,我真的不如他高明啊!”

张仪到秦国任职,一开始并不怎么受秦惠文王重用。但是,后来他干了一件很牛的事,使秦王对他刮目相看。

秦惠文王

某一年,秦国打下魏国的蒲(pú)阳城。张仪劝秦惠文王把蒲阳归还给魏国,还派一位秦国公子到魏国去作人质。

张仪这是要干吗?为什么要把秦国好不容易夺来的土地还给魏国?

张仪这招叫“将欲取之,必先与之”。接下来,他威胁魏惠王:“秦国对魏国这么好,魏国难道不应该有所表示吗?”

魏惠王这些年被秦国打怕了,一听张仪这话,吓坏了,主动将上郡和少梁城献给秦国。

魏惠王

张仪轻摇舌簧,不费一刀一枪,就帮秦国得到大片土地。秦惠文王大喜,就任命张仪为国相,负责一切军政和外交要务。

这一年,是前328年,秦惠文王在位第10年、魏惠王在位第42年。

松鼠父子读战国:苏秦为什么要帮助张仪到秦国?

“老爸,我有点不明白:苏秦为什么要帮助张仪到秦国?这不是给自己树立一个对手吗?”

“这个嘛……”松鼠爸爸做思考状,“其实我一开始也很奇怪,不过后来我想了想,苏秦这样做,有他的道理。”

“什么道理?”小松鼠手托腮帮。

“张仪去帮秦国连横,实际上是帮六国树立一个强大的敌人,这样一来,就从反面证明苏秦合纵策略的正确性和重要性,他在六国的饭碗就永远保住了。”

“原来是这样!”小松鼠大惊,“老爸,您上次不是说,苏秦和张仪不是同时代的人吗?”

“是的。”松鼠爸爸微微一笑,“其实真正与张仪连横PK的合纵对手,不是苏秦,而是公孙衍。”

公孙衍

“公孙衍到底是谁啊?”小松鼠快哭了,“老爸,我头有点晕……”

“张仪的老同事。”松鼠爸爸一脸神秘,“故事要从他被张仪从秦国挤走说起……”

(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标签: 张仪苏秦秦国魏国魏惠王公孙衍

更多文章

  • 苏秦官至六国宰相,为何最后落了个五马分尸?临终前他给出了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苏秦,齐国,秦国,齐宣王,燕国,齐王

    “已分将身死权势,恶名磨灭几何年。想君魂魄千秋后,却毁初无二倾田。”苏秦,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他凭借自己的如簧之舌,或智取卿相,或巧获信任;或煽风点火,或挑拨离间……图 | 苏秦世人都知道他是一位成功的纵横家,却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位出色的间谍。公元前5世纪,鬼谷算得上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

  • 苏秦遭到暗杀,临死前对齐王说:把我车裂,凶手自然会出现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苏秦,齐国,秦国,张仪,燕国,齐王,燕文侯,科学家,历史故事

    间谍无论在和平时期,还是战争时期都具有很重要的地位,他可以完成很多,在明面上无法完成的任务。在我国古代的战国时期,就有这么一位间谍,他的名字叫做苏秦,不仅仅完成了自己间谍的任务,还留名青史。秦国在数代明君的治理之下,已经呈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大有一统天下之势。当年秦相张仪,在秦国没有强大之时,游说其

  • 平民出身的苏秦、陈平靠读书改变命运,你也能吗?问题出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小夏知事标签:苏秦,三毛,刘邦,丞相,项羽,读书,科学家,陈平(汉朝)

    知识是可以改变命运的,这一点没有人会质疑,但知识为什么没有改变所有读书人的命运?面对这个问题,我们通过比对古人,看一看没有改变的我们少了些什么?为了公平起见,我们选择不是贵族出身,而是平民出身,家境不富裕的古人进行对比,这样可比性更强。司马迁给苏秦单独列传,当然列传中还包括苏秦家族的苏代的事迹。苏秦

  • 新编历史剧《苏秦》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团长蔡浙飞出演不一样的苏秦

    历史解密编辑:光束戏剧标签:苏秦,蔡浙飞,陈三两,历史剧,科学家,小百花越剧团,中国传统音乐

    不一样的《苏秦》观照“百姓之心、和平之重”剧目梗概战国纵横家苏秦师承鬼谷子,学成后仗剑去国,奔走四方。赵国遇挫,落魄归家,受到母亲兄嫂冷落。茅屋中,妻子灵儿贴心照料,苏秦不惜引锥刺股,刻苦攻读,竭诚励志,终获知音,六国拜相,衣锦还乡。面对六颗金印,苏秦感慨良多……苦心经营,冒死拼搏,合纵大计终为六国

  • 原来“二百五”居然还是因苏秦之死爆出的千年粗口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有料吧标签:苏秦,齐国,秦国,张仪,秦王,燕国

    话说东周自平王迁都洛阳,以避西戎兵祸,西周以来分封的诸侯们就对周天子产生了轻视之心,于是列国就开始相互厮杀,而不听从周天子号令,到了晋国独大的时候,晋国内部又发生了相国智伯独揽大权,架空了晋王,后世的曹操、司马懿应该都是向这位智伯所学。然而晋国还有三员大将分别是赵、魏、韩三姓,这三家都拥有庞大的兵马

  • 师从鬼谷子,与苏秦齐名,纵横家张仪究竟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苏秦,张仪,秦国,鬼谷子,楚怀王,魏国

    秦国在商鞅的变法下,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中的强国,却也在其他诸国面前,暴露出自己的野心。看着秦国日益强大,六国心中颇为忌惮。苏秦游说列国,提出来“六国协力抗秦的战略”,六国一体,便可阻止秦国东进中原,此计谋深得诸国心意。然而,有一个人的出现,让秦国摆脱了困境,最后更是助秦国东出函谷,挺进中原。他便是“连

  • 苏秦竟与燕易王母亲私通,纵有一身才华,前途却被一个女人葬送了

    历史解密编辑:东岸瞭望台标签:苏秦,燕易王,齐国,燕易,魏国,秦国

    #苏秦的故事#苏秦,师从鬼谷子,擅长合纵连横之术。为了游说成功,昼夜苦读《阴符经》,终有所成。公元前333年,苏秦前往燕国游说燕文公,接着是游说赵国、魏国、韩国、齐国、楚国国君,均向之言明利弊关系,合纵的好处,六国国君均采纳。于是,苏秦顺利成为主持六国联盟的纵约长,兼任六国的国相,北归赵国复命时,车

  • 大秦迷案之二,张仪“连横”苏秦“合纵”,真的是“同门相残”吗

    历史解密编辑:彦祖普法标签:张仪,苏秦,合纵,秦国,连横,秦王

    周末随手刷视频,看到了郭德纲的一段采访片段,老郭在主持人的引导下,遥想当年的是是非非,说自己当年第三次去北京,已经准备好“ 同流合污 ”,甚至愿意给一些人“ 当狗 ”,但即使是这样,他依然不被同行所容,逼不得已他自己单干,慢慢的他竟然“ 成了龙 ”。老郭的这段视频我并非第一次看,但每看一次我都不会

  • 苏秦:贫至贱,富则贵——悬梁刺股,有志者事竟成

    历史解密编辑:最后的骑兵20标签:苏秦,秦国,魏国,秦王,齐国,周天子

    春秋战国,诸侯合纵连横互相伤害,而周天子不能止,各个诸侯争先恐后变法图强,不惜重金招贤纳士,引来有志之人以言辩、武略谋取功名。苏秦亦是其中一个。当苏秦作为六国上卿、武安君,前呼后拥,连周天子都派人迎接,出现在父母、兄嫂面前,看着诚惶诚恐的兄嫂。谓其嫂曰:“何前倨而后恭也?”“以季子(苏秦字季子)之位

  • 鬼谷子智慧:为人处世要谨遵这四项法则,苏秦借此成为人生赢家

    历史解密编辑:金中心在海边标签:苏秦,张仪,秦王,秦国,赵王,科学家,历史故事,鬼谷子智慧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是《史记·货殖列传》中著名的一句话,虽然听起来过于现实,但确实是这个世界最基本的准则。“无利不起早”的不只有商人,普天之下的所有人哪个不是为了名利而活呢?真正洒脱看淡物质的人是凤毛麟角。父母、妻子、兄弟是血脉亲情所在,但即便是如此,嫌贫爱富依旧是一种再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