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原来“二百五”居然还是因苏秦之死爆出的千年粗口

原来“二百五”居然还是因苏秦之死爆出的千年粗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历史有料吧 访问量:1469 更新时间:2024/2/13 17:47:02

话说东周自平王迁都洛阳,以避西戎兵祸,西周以来分封的诸侯们就对周天子产生了轻视之心,于是列国就开始相互厮杀,而不听从周天子号令,到了晋国独大的时候,晋国内部又发生了相国智伯独揽大权,架空了晋王,后世的曹操、司马懿应该都是向这位智伯所学。

然而晋国还有三员大将分别是赵、魏、韩三姓,这三家都拥有庞大的兵马粮草,是智伯十分忌惮的三家势力,可智伯传到智瑶为相,就想扫灭三家,进而取代晋君为王。不想赵、魏、韩三家联兵共击智氏,智氏不久就覆灭了,而晋王也成了鸡肋之主,没多长时间,三家竟将晋王废黜,自立为王,周天子也被迫承认了三家天下诸侯的地位,这就是战国时代的开端。

战国之名,顾名思义“国与国之间除了战争还是战争”,这是一个战争白热化的时代,西周开国有万邦之盛,到了战国之时,就剩下了七雄并立,七雄之间为了吞并彼此,经常是鲜血漂橹,哀鸿遍野。当中原大地上列国拼杀至胶着状态,西北偏僻之地的秦国强行变法,迅速崛起,成为了力压天下其他六国的最强霸主。

六国这时才缓过劲来,意识到亡国之危的存在,可当时齐、楚、燕、赵、韩、魏当中没有一国可独与秦国一争高下。六国君王无计可施之际,天下奇才东周洛阳人苏秦横空出世,在得到燕国的资助下,推赵王为首形成了有史以来最强势抗秦阵容——六国合纵联盟,苏秦亲任合纵长,身佩六国相印,指挥着天下六国的千军万马,浩浩荡荡列阵于函谷关前,此时的秦国就像《天龙八部》的中鸠摩智一样,被苏秦的“六脉神剑”打得连还手余地都没有。

可罗马非一日建成,秦国是何等的实力高强,为了打破苏秦的“六国剑阵”,想尽了一切办法,秦王也深知六国齐心方可与秦一拼,若六国涣散便不再是秦国对手,于是秦王就想着“擒贼先擒王”,不如先把六国合纵之首赵国打败,蛇无头而不行,到时候六国群龙无首,还不是照样被我强秦吊打。可一时还不敢轻举妄动,直到魏人张仪入秦为相,以“连横之计”制住苏秦的合纵之术,秦与六国才形成对峙之势。

而这个秦国国相张仪,原本十分落魄,当他听说同在鬼谷子门下学道的同学苏秦一举扬名,成为六国国相,诸侯盟主,不由地心生敬慕,就赶紧前往投靠,不想苏秦见了他之后,不仅十分冷淡,而且各种羞辱谩骂。张仪实在忍受不了,就发起飙来,对苏秦说:“你这么不讲人情,还看不起人,你当自己学术高超是吧!那行!你不是要保六国,搞合纵,共抗强秦吗?那我就跑到秦国去发展,等我做上秦国国相,一定要以连横之法破你的合纵之术,看你今天还敢如此羞辱于我!”

骂完之后,张仪就立马卷铺盖前往秦国,刚出城门想搭车西行,却苦于没有盘缠,一时烦恼难消,就准备暂时找个饭馆先做几个月杂工,洗盘子做打扫攒一些路费再走。这时却有一人跑过来,给张仪送上了五百两黄金,张仪一看这人乃是苏秦府上的门客吴友,这个吴友他是认识的,而且前前后后对张仪也是比较和善,张仪正要推却吴友的好意,吴友却说:“你是个有本事的人,我也知道今天你太过困窘,这些金钱就当资助你前往秦国,是个好汉就不要婆婆妈妈多废话!”

张仪非常感动接受了吴友的馈赠,接着吴友又告诉他说,他也要前往秦国办事,可以搭他的车马前行。张仪实在是太高兴了,两人一路同吃同住,吴友又帮助他解决了很多生活上的困难,于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到了秦国,张仪为了不负平生所学,怒发冲冠,气意风发前往拜见秦王,与秦王一番攀谈之后,深得秦王赏识,立马被拜为了客卿,后来又做到了相国之位。吴友一开始也做了几天他的幕僚长,后来没过多久,吴友就告辞要回赵国去了,张仪觉得很意外,就问他为什么到他快飞黄腾达,欲报大恩,共享富贵的时候反而要离他而去。

这时候吴友才说出了真话来:“我乃是苏相国刻意安排在您身边帮助您登上秦相之位的,一路上所有的金钱资助都是苏相国的意思,苏相国深知足下有威震四海的本事,就刻意羞辱并激怒你来到秦国,以便与他形成对抗之势,这样一来天下两大势力就尽掌握在你俩师兄弟手中了,这才是保住富贵的最长久之计啊!”

张仪听了之后,又吃惊又感动,半晌都没缓过来,后来才悠悠地说道:“我师兄的本事果然远在我之上,这么长时间我被他一直算计摆布,我还一直蒙在鼓里不知道!我哪有本事和他相提并论啊!”

接着他又对吴友说:“你回赵国的时候,告诉我师兄,只要有我张仪一天在秦国为相,就绝对会和苏师兄一道共保富贵!我也明白他的意思,他的合纵之术固然精妙无双,但人心隔肚皮,六国之中难免有人意志不坚,倘若秦国使一国脱离纵约,合纵就发挥不了巨大威力来对抗秦国,你到时候跟师兄讲,我一定保证秦国不会伐赵,使他在赵国首先稳居相位,其他五国的形势我们慢慢合计吧!”

吴友回到赵国,将张仪的话带给苏秦,苏秦听了之后,哈哈大笑起来,说道:“我张师弟一定不会辜负我对他的期望的!”没过多久,张仪就使秦国发兵攻打巴蜀之地,以报复曾经得罪过他的楚国。巴蜀本来是楚国的重要附庸,现在并入秦国,这一下像割肉放血一样让楚国知道了巨大的痛苦,于是楚王立马派人到赵国向赵王和苏秦表示,要坚决维护合纵之势,抵抗秦国,天下诸侯见强大的楚国都这么积极,没有一国不愿跟随苏秦共谋抗秦大计。苏秦却只是微微一笑,他心知这一切都是张仪在秦国的各种神操作所导向的结果。

可张仪却始终不肯放过羞辱过他的楚国,后来又挑拨齐、楚两国关系,不想被楚国三闾大夫屈原识破,但张仪毕竟艺高人胆大,索性就把楚怀王以五百里之地的诱饵骗到了秦国,最终客死在了咸阳,屈原也因为受馋被逐,又加悲愤之余最后跳入了汨罗江中,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可以说张仪算得上是害死大诗人屈原的间接杀手。

苏秦见秦楚两大国在张仪的摆弄之下已经闹得不可开交,其他诸侯没有一国具备赵国的实力,于是在两头大象摔跤的时候,其他诸侯都不敢乱走,而是统统归附到了赵国苏相国的保护之下。

这个状态维持了很多年,后来精明的秦王见张仪老是为了私人恩怨在搞楚国,可楚国毕竟还是大国,一下子是搞不定的,于是就打算先侵犯一下中原五国,张仪也不敢有所异议。秦军于是再次东出函谷关,逼迫齐、魏两国对威风一时的赵国两面夹击。苏秦因此受到了赵王的责骂,因为齐、魏原本也是合纵盟友,而你苏秦还是盟军统帅,怎么会让下属进犯盟主国呢?苏秦一时难出对策,就请示前往燕国出使,说服燕国来牵制住东面的齐国。赵王只好答应,苏秦一走,六国合纵之盟立马就全盘瓦解了。

这一年,燕文侯也去世了,太子易王即位,燕易王因为齐军攻取了燕国十座城池,非常不高兴,而对前来出使的苏秦说:“苏先生之前在燕国深得先王资助,而今齐国破坏合纵之约,不听先生号令,对我燕国动武,使先生的威名和燕国都成了天下人的笑话,先生能容忍齐国这样欺凌我燕国吗?”苏秦感到非常惭愧,就对燕易王说:“臣请往齐国为大王取还城池!”

于是苏秦又来到齐国面见齐王,先是行跪拜礼,而后又俯首道贺,接着又仰面哭了起来,言称哀悼。齐王大为惊奇,就问道:“先生为何一面道贺,一面又向寡人哀悼呢?”苏秦答道:“燕虽小国,新王却是秦王女婿,你趁秦公主新婚,夺燕地十城,而与强秦成仇,这是非常不明智的,倘若秦国招天下之精兵共伐齐国,齐能抵挡得住吗?因此臣对大王,只能先道得城之贺,后表秦兵为祸之哀啊!”

齐王脸色立马大变,急忙问苏秦对策,苏秦说:“英明的君王都善于转祸为福,因败为功。大王如果肯听臣之言,就先将燕地十城还回去,燕王必然欣喜,秦王也再没有理由对齐动武了。”齐王于是立马答应,将城池归还给了燕国。

燕王本来挺开心的,可有人却说起了苏秦的坏话:“苏秦是个反复无常的卖国小人,不能久留在国中,免得他作乱!”于是,燕王也没有对苏秦进行加封和赏赐,苏秦回来见了燕王说道:“臣只是东周负郭村的村夫,没有过什么功劳,就被大王请入太庙主持祭祀,并厚礼相待于朝廷之上。今臣为王要回了齐国侵占的十座城池,按理来讲应该和大王更加亲近。而大王却相反对臣更冷淡,那必是有小人在大王面前中伤臣了。说臣弃东周老母于不顾,一心为事业而进取,是个不忠不孝的小人。有人这样诋毁臣,这是大王的福气啊!如果让孝如曾参,廉如伯夷,守信如尾生的君子来辅佐大王,大王应该会十分满意的!”

燕易王说:“是的,寡人会十分满意的!”苏秦说:“曾参日夜也不肯离开老母半步,伯夷不肯收周武王一丝好处,饿死于首阳山,尾生为了守信与女子的约定,抱桥柱而被大水淹死,如此固步自封之人,大王能希望他们步行千里去为燕国拯危救难吗?”燕王却说:“如果人无忠信,又怎能取信于君主呢?”苏秦答道:“臣听说以前有个当官的,他的老婆与人私通,当官的快要回来了,那个老婆就准备好了毒酒,让当官的小妾送到当官的面前给他喝下,小妾知道内情想把毒酒之事告诉官人,可又怕得罪正妻主母,于是就假装不慎将酒打翻了在地,官人大怒,鞭打了她五十下。然而这个小妾欺骗所有人打翻酒杯,却做到了上存丈夫,下全主母的目的,只是免不了受鞭打之刑,大王您说她是忠信还是不忠不信呢?”

燕易王这才恍然大悟,立马将苏秦迎入内殿,设宴庆功,并将苏秦依旧奉为相国,礼遇也更加丰厚了。而易王的生母易太后,也就是燕文侯的夫人,年轻寡居,却和苏秦渐生情愫,发生了私通。燕易王后来也察觉到了,却对苏秦更加恭敬和厚待,这让苏秦很是惶恐,生怕日后会被诛杀,于是就对燕王说:“燕国地处偏远,我在燕国不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如果让我在齐国为官,燕国就更加安全了。”燕王同意他的请求,于是苏秦跑到了齐国,齐宣王也很是高兴,使他担任了客卿的高位。

没多久齐宣王去世,齐国百官都来排挤苏秦,后来竟派出刺客对苏秦进行了恐怖的刺杀行动。苏秦身受重伤,却殊死反抗,击退了刺客。齐湣王也相当敬重苏秦,因此也非常愤怒,下令全国捉拿刺杀苏秦的刺客,可过了一段日子,却没有任何结果。苏秦伤重不治,临死前对齐王说:“臣就要死了,大王可将臣的尸首车裂于临淄菜市口,并向天下宣告,苏秦乃燕国派来齐国作乱的奸徒,诛苏秦者得赏黄金五百两,这样一来必定会有人向大王请赏,杀臣之贼就可以拿下了!”

齐王虽然不忍,却还是依计照做,没过久果然如苏秦所料,有两名刺客竟前来王宫请赏,齐王大怒,道:“你二人可分赏五百金,一人二百五矣!”(原来“二百五”居然还是因苏秦之死爆出的千年粗口)话刚落便将二人拿下,推出斩首。燕易王听闻此事,就对悲伤的太后说道:“好了!齐王已经为苏先生报仇了!”

苏秦已死,可苏秦的私事隐情却被人抖了出来,齐王才知道苏秦果然是为了燕国才跑到齐国来的,而且之此前还骗取了齐国好不容易攻下的十座城池,齐王于是非常憎恨燕国。燕王害怕与齐交战,心中十分惶恐,就找来苏秦的两个弟弟,苏代、苏厉二人,这两人也深得兄长的学术,最后燕王还是依靠二苏兄弟出使齐国,才叫齐王暂时按下了愤恨,没有立马与燕国翻脸开战。苏代、苏厉也都成为诸侯间极其显赫的重臣和谋士。

后来整个战国时期,秦国基本都是奉行张仪谋划的连横之计,也就是秦国或以利诱,或以胁迫,将六国之中一国拉拢过去,作为秦军攻击中原诸国的跳板,进而达到六国不能一心结盟,却被秦国各个击破的战略目的。

而可怜的六国之间也还是按照苏秦在世时的“合纵”之术进行联盟,只要六国合体,哪怕是暂时的一瞬间,也能叫秦国闭关不出,不敢迎面与六国联军一决雌雄。这都是当年苏秦首创合纵之功,可见苏秦从鬼谷子那学到的智谋,实在是高人一等啊!

苏秦以一人之力,辩士之才,强拽六国形成同盟,对秦构成巨大震慑,不得不说这是中国古代史中政治和军事上的一道奇景。他的同门师弟张仪阴谋诡计更胜于他,在大战略上却逊他几分,不过最后没像苏秦那样死于非命,而是寿终正寝,得享天年,不得不说各人的命运都出自于各人不同的造化。苏秦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此结终,下篇我们将来讲一讲“谋略非凡,诡诈超群”的张仪是如何将七国之君玩弄于股掌之上,又是如何间接“谗害”大诗人屈原,最终还能在乱世之中全身而退的,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敬请关注,谢谢点评,我们下回再叙。

战国辩士之王苏秦是如何成为手握六国权杖的天下盟主?

出身豪门的武则天为何会决然选择步入险恶深宫,以求凤飞九天之道?

标签: 苏秦齐国秦国张仪秦王燕国

更多文章

  • 师从鬼谷子,与苏秦齐名,纵横家张仪究竟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苏秦,张仪,秦国,鬼谷子,楚怀王,魏国

    秦国在商鞅的变法下,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中的强国,却也在其他诸国面前,暴露出自己的野心。看着秦国日益强大,六国心中颇为忌惮。苏秦游说列国,提出来“六国协力抗秦的战略”,六国一体,便可阻止秦国东进中原,此计谋深得诸国心意。然而,有一个人的出现,让秦国摆脱了困境,最后更是助秦国东出函谷,挺进中原。他便是“连

  • 苏秦竟与燕易王母亲私通,纵有一身才华,前途却被一个女人葬送了

    历史解密编辑:东岸瞭望台标签:苏秦,燕易王,齐国,燕易,魏国,秦国

    #苏秦的故事#苏秦,师从鬼谷子,擅长合纵连横之术。为了游说成功,昼夜苦读《阴符经》,终有所成。公元前333年,苏秦前往燕国游说燕文公,接着是游说赵国、魏国、韩国、齐国、楚国国君,均向之言明利弊关系,合纵的好处,六国国君均采纳。于是,苏秦顺利成为主持六国联盟的纵约长,兼任六国的国相,北归赵国复命时,车

  • 大秦迷案之二,张仪“连横”苏秦“合纵”,真的是“同门相残”吗

    历史解密编辑:彦祖普法标签:张仪,苏秦,合纵,秦国,连横,秦王

    周末随手刷视频,看到了郭德纲的一段采访片段,老郭在主持人的引导下,遥想当年的是是非非,说自己当年第三次去北京,已经准备好“ 同流合污 ”,甚至愿意给一些人“ 当狗 ”,但即使是这样,他依然不被同行所容,逼不得已他自己单干,慢慢的他竟然“ 成了龙 ”。老郭的这段视频我并非第一次看,但每看一次我都不会

  • 苏秦:贫至贱,富则贵——悬梁刺股,有志者事竟成

    历史解密编辑:最后的骑兵20标签:苏秦,秦国,魏国,秦王,齐国,周天子

    春秋战国,诸侯合纵连横互相伤害,而周天子不能止,各个诸侯争先恐后变法图强,不惜重金招贤纳士,引来有志之人以言辩、武略谋取功名。苏秦亦是其中一个。当苏秦作为六国上卿、武安君,前呼后拥,连周天子都派人迎接,出现在父母、兄嫂面前,看着诚惶诚恐的兄嫂。谓其嫂曰:“何前倨而后恭也?”“以季子(苏秦字季子)之位

  • 鬼谷子智慧:为人处世要谨遵这四项法则,苏秦借此成为人生赢家

    历史解密编辑:金中心在海边标签:苏秦,张仪,秦王,秦国,赵王,科学家,历史故事,鬼谷子智慧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是《史记·货殖列传》中著名的一句话,虽然听起来过于现实,但确实是这个世界最基本的准则。“无利不起早”的不只有商人,普天之下的所有人哪个不是为了名利而活呢?真正洒脱看淡物质的人是凤毛麟角。父母、妻子、兄弟是血脉亲情所在,但即便是如此,嫌贫爱富依旧是一种再普

  • 苏秦有什么背景?为什么能当六国的宰相,让秦国15年不敢出兵!

    历史解密编辑:傻瓜历史标签:苏秦,秦国,齐国,张仪,燕国,六国,宰相,燕文侯,孙伯灵,科学家,历史故事

    在先秦的历史中,鬼谷子这个人真的很神秘。他不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通晓兵法、纵横之术。重要的是,他培养了四个徒弟,分别是庞涓、孙膑、苏秦和张仪。他们出山后,庞涓当了魏国的大将军,孙膑成为了齐国的军师。而苏秦、张仪靠着自己的纵横之术,在战国时代叱咤风云。你别光羡慕他们有那么高的成就。在他们完成自己的

  • 不愧为鬼谷子的徒弟,苏秦佩六国相印后,怎么对待兄嫂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绍兴文史标签:苏秦,秦国,齐国,魏国,楚国,鬼谷子,科学家,春秋战国,历史故事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在历史长河里,人类或伟大亦或渺小。生而在世,我们希望得到别人认可,实现自己价值,而人生不如意却十之八九,怎样面对失败,才是能否成功的关键。今天我们讲一位励志人物苏秦的故事。苏秦是战国时期一位耀眼的政治家,他师从诸子百家中的纵横家,一生坎坷,却很励志。苏秦出身东周洛阳贫苦家

  • 废掉一个人的最好办法,是让他瞎努力,解密苏秦被坑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苏秦,齐国,乐毅,秦国,燕昭王,燕国

    公元前284年!一个不平凡的日子,苏秦成功的悲壮,间谍的身份暴露了。苏秦死的悲壮!被车裂,齐国却因为燕王的愚蠢得以延续。 苏秦故作镇定,安静地等待,即将来临的死亡! 他刚看完情报,燕国大将军乐毅正率领赵、秦、韩、魏、燕五国联军在济西,击溃齐国军队。 齐国不败! 没人知道他苏秦是一个间谍!一个挂着6国

  • 苏秦遭刺客袭击,死前对君主说:把我车裂,凶手就会自投罗网

    历史解密编辑:君臣史记标签:苏秦,刺客,齐国,齐王,秦国,君主,燕王,科学家,历史故事

    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厚,盖可忽乎哉!"鬼谷子之徒、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苏秦,一生都在为心中的大义奔走列国,他渴望创造一个理想的世界,终生以国家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最高信仰。在苏秦的世界中,国家的未来永远高于自己的生命,而苏秦被一刺客暗杀后,在死前对国王说:"只

  • 苏秦合纵:战国时期最有名的纵横家,为何能配六国相印

    历史解密编辑:懂点历史赵富贵标签:齐国,秦国,魏国,燕国,燕昭王,纵横家,苏秦合纵,历史故事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已过十载,相比其他六国,秦国的实力得到空前发展,并且不断对外扩张,吞并六国的野心毕现。对于这样情形,韩、楚、燕、齐、赵、魏是联合抗秦,还是各自为营?根据这两种抗秦策略,形成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