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苏秦与太后私通犯下死罪,燕王心生一计,反而重赏苏秦

苏秦与太后私通犯下死罪,燕王心生一计,反而重赏苏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年华名人汇 访问量:2472 更新时间:2024/1/5 3:10:42

战国历史上涌现出众多的纵横家,无疑是最具时代特色的风景,他们往往能够利用口舌之利而搅动时局、掌控朝政。“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这是对优秀纵横家的精准概括,也是至高褒奖。

战国时期纵横家最出名的莫过于苏秦张仪二人,传说两人都师从鬼谷子,但自隋唐时期已经有人指出鬼谷子就是苏秦本人。

“苏秦欲神秘其道,故假名鬼谷。”--隋朝乐壹注《鬼谷子》

战国七雄各自独立又相互依存,因此给纵横家苏秦提供施展才华抱负的沃土,苏秦是如何搅动时局的呢?

秦国从偏居一隅的弱国,历经六代国君的励精图治和改革变法,最终兼并六国统一天下,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

秦国由弱跻身强国很难,从强国脱颖而出更难,因此可以说,秦赵长平之战形成不可逆转的统一局面,而让秦国从强国脱颖而出的却是五国攻齐之战。

在五国攻齐之前,齐国的势力至少不低于秦国,这从齐国的战斗力就可以印证。齐国向西与势力不俗的三晋(魏、赵、韩)开战,向南敢和强大的楚国一决雌雄,最为有力的证明则是齐国独自吞并宋国。

宋国虽然并不在战国七雄之列,但其实力同样不容小觑,尤其是在宋康王变法之后,号称是“五千乘之劲宋”。正是这样势力不俗的宋国却被齐国灭了,由此可见齐国的实力水平。

齐国吞并宋国后,实力大增让列国心生恐惧,因此燕、秦、韩、赵、魏五国联合出兵决定制裁齐国。秦王极力促成此事,因为秦国想要称霸,实力稍有增长就会遭到诸国联合反对,就像是今天的齐国。

秦王明白此消彼长的道理,为促成联军伐齐,秦王宣布不要任何战争收益,只是出于人道主义为宋国报仇。

在燕国大将乐毅的率军攻伐下,齐国几乎被灭国,而燕国将士更是勇猛异常,连续攻占齐国70座城池。

五国攻齐之战后,齐国一蹶不振,秦国成为当世强国,而对于燕国来说,能够在灭齐之战中取得丰硕战果,苏秦居功至伟。

关于苏秦的史料记载主要是来自于《史记》和《战国策》,但相关记载并不丰富,甚至是不够准确的,事情转机出现在1973年,考古学者将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碎片拼接出《战国纵横家书》。

《战国纵横家书》的出土纠正了司马迁的错误之处,并且更为全面地展现苏秦大智大勇、波澜壮阔的一生。

苏秦是河南洛阳人,被誉为战国时期的纵横家、外交家。在苏秦年轻时,他是鬼谷子的学生,专注于学习纵横之术,后来又游历列国,家人责怪苏秦不务农活,专呈口舌之利,苏秦闭关苦读一年后决意游说列国君王。

苏秦最先来到周显王面前,但因周显王身边的大臣大多听说过苏秦的“嘴皮子功夫”,所以并没有得到信任。随后,苏秦来到秦国,当时秦孝公已经去世,秦惠王继位后处死商鞅,秦国反感说客,故而苏秦“兼并列国,称帝而治”的建议未被秦王采纳。

当时秦国不仅具有争雄天下的实力,在地理位置上也占尽优势,进可攻退可守,山东六国对虎狼之秦日渐警惕。

胸怀大志的苏秦在赵国找到能够施展抱负的舞台,赵肃候重金资助苏秦实施合纵大计,游说诸侯国加盟抗秦。最后,苏秦成功说服六国国君联合起来组成军事同盟,苏秦也迎来自己人生的首个辉煌时刻,被任命为合纵同盟的“从约长”,一人身披六国相印。

在苏秦促成合纵联盟后,秦国东出计划彻底泡汤,在长达十五年的时间里,秦国再也没有兵出函谷关。后来,秦国派出犀首游说齐国和魏国,结果赵国遭到齐国与魏国的联合攻打,苏秦的合纵联盟被彻底瓦解。

赵王责怪苏秦,苏秦被迫前往燕国。老燕王去世后,燕易王继位,而齐国趁着燕国大丧出兵连续攻下燕国十座城池。苏秦来到燕国后,受到燕易王的礼遇,苏秦以燕国使臣身份前往齐国,凭借口舌之利讨回燕国十座城池。自此,燕易王对苏秦更是信任。

就在苏秦准备在燕国施展才能时,燕国大臣向燕易王进谏说苏秦此人反复无常,将来肯定会出卖燕国。苏秦得知后,用引经据典、暗喻对比的方法重新获得燕易王的理解支持与信任。

苏秦在公元前324年做下糊涂事,竟然与燕易王的母亲私通,而且此事还被揭发出来,燕易王也知道了。

自古以来,国君的母亲以及皇后都是天下女人的典范,代表着伦理纲常制度,苏秦此举给燕易王带来天下笑柄,是赤裸裸的侮辱。

和君王的女人私通,下场都非常惨,在秦国历史上后来也出现过类似现象。总之,苏秦得知事情败露,心中感到寝食难安,很有可能会遭到杀身之祸。

(燕)易王母,文侯夫人也,与苏秦私通,燕王知之,而事之加厚。

没想到燕易王并没有惩治苏秦罪行,反而是对待苏秦比以前更好,加官进爵不在话下。燕易王的反常举动到底是为什么呢?因为燕王心中苦闷。

燕国与齐国是邻居,但齐国强大,燕国弱小,齐国常常仗势欺人侵犯燕国,燕国时刻都是齐国嘴边肉,燕易王虽然心有大志,但苦于国家安全时刻受到威胁。

燕易王相信苏秦的才华,想要施恩于他,利用苏秦搅动天下的能力,帮助燕国抵御列国进攻。

燕易王成功了,苏秦感受到燕易王的信任与厚恩,决定誓死报答燕易王的恩情。一个击败强齐的计划在苏秦脑海中形成,燕易王本想留苏秦在燕国壮大实力,但苏秦的胆子更大、视野更广,苏秦要前往齐国完成“死间”计划。

臣居燕不能使燕重,而在齐则燕重。--《资治通鉴》

燕易王同意了苏秦的计划,两人举酒盟誓后,君守国、臣投敌。

关于苏秦是如何瓦解齐国的,《史记》中记载是苏秦鼓动齐王大肆修建陵墓和宫苑,以此来耗尽齐国雄厚的财力。由于司马迁当时缺乏资料,对苏秦间齐方法的记载存在片面或者错误,齐湣王并非庸君无能之辈,垂沙之战大败楚国,函谷关之战大败秦国,所以单单是鼓励齐王做奢靡君王不足信。

在《战国纵横家书》中对苏秦间齐有更明确的记载,苏秦通过挑拨齐国与列国之间的关系,尤其是齐国和三晋的关系。苏秦在挑拨关系是目的,在表面上当然是要给齐湣王宣讲其中的利好,比如在公元前288年,苏秦向齐湣王鼓吹吞并宋国的种种好处,结果齐湣王真的不顾魏国和楚国独吞宋国。

齐国独吞宋国后,引发了让齐湣王意想不到的结局,在燕国乐毅的带领下,五国联军伐齐,齐国几乎灭亡。

公元前284年,苏秦被齐湣王车裂而死,但苏秦一人为燕国换来的是70座城池,燕易王再也不必惧怕强大的齐国。

从结果来看,燕易王当初忍下苏秦僭越之举,反其道行之,厚赏苏秦为燕国死心塌地。读史可以明智,燕易王懂得取舍之道,忽略舍弃苏秦罪过,最后带来的却是国之大利。

更多文章

  • 头悬梁锥刺股,身挂六国相印的苏秦,为什么却没有一个好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古文人物坛标签:苏秦,齐国,秦国,齐宣王,秦王,燕文侯

    战国时期有这么一个人,他为了让自己好好学习,就将头发吊在房梁上,困了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让“头悬梁,锥刺股”的典故流传至今。他凭借自己的智慧获得了国君们的赏识,成为了六国的丞相,一时风光无限。他去齐国做间谍,齐闵王还把他当成心头肉,掌上宝,最后却恳求齐闵王处死自己,了却此生。他就是著名纵横家——苏

  • 张仪投奔秦国,真是为给“对手”苏秦当“卧底”吗?|读战国(17)

    历史解密编辑:松鼠父子读历史标签:张仪,苏秦,秦国,魏国,魏惠王,公孙衍

    “松鼠父子读战国”系列故事之(17):张仪相秦文/松鼠爸爸张仪张仪是魏国人,早年在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术,与苏秦是同学,可惜长时间没找到像样的工作。原来张仪学成毕业后,也去游说诸侯。有一次,他来到楚国找工作,陪楚国国相喝酒。席间,楚相丢失了一块随身携带的玉璧,工作人员怀疑是张仪干的,理由是:“张仪出

  • 苏秦官至六国宰相,为何最后落了个五马分尸?临终前他给出了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苏秦,齐国,秦国,齐宣王,燕国,齐王

    “已分将身死权势,恶名磨灭几何年。想君魂魄千秋后,却毁初无二倾田。”苏秦,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他凭借自己的如簧之舌,或智取卿相,或巧获信任;或煽风点火,或挑拨离间……图 | 苏秦世人都知道他是一位成功的纵横家,却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位出色的间谍。公元前5世纪,鬼谷算得上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

  • 苏秦遭到暗杀,临死前对齐王说:把我车裂,凶手自然会出现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苏秦,齐国,秦国,张仪,燕国,齐王,燕文侯,科学家,历史故事

    间谍无论在和平时期,还是战争时期都具有很重要的地位,他可以完成很多,在明面上无法完成的任务。在我国古代的战国时期,就有这么一位间谍,他的名字叫做苏秦,不仅仅完成了自己间谍的任务,还留名青史。秦国在数代明君的治理之下,已经呈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大有一统天下之势。当年秦相张仪,在秦国没有强大之时,游说其

  • 平民出身的苏秦、陈平靠读书改变命运,你也能吗?问题出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小夏知事标签:苏秦,三毛,刘邦,丞相,项羽,读书,科学家,陈平(汉朝)

    知识是可以改变命运的,这一点没有人会质疑,但知识为什么没有改变所有读书人的命运?面对这个问题,我们通过比对古人,看一看没有改变的我们少了些什么?为了公平起见,我们选择不是贵族出身,而是平民出身,家境不富裕的古人进行对比,这样可比性更强。司马迁给苏秦单独列传,当然列传中还包括苏秦家族的苏代的事迹。苏秦

  • 新编历史剧《苏秦》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团长蔡浙飞出演不一样的苏秦

    历史解密编辑:光束戏剧标签:苏秦,蔡浙飞,陈三两,历史剧,科学家,小百花越剧团,中国传统音乐

    不一样的《苏秦》观照“百姓之心、和平之重”剧目梗概战国纵横家苏秦师承鬼谷子,学成后仗剑去国,奔走四方。赵国遇挫,落魄归家,受到母亲兄嫂冷落。茅屋中,妻子灵儿贴心照料,苏秦不惜引锥刺股,刻苦攻读,竭诚励志,终获知音,六国拜相,衣锦还乡。面对六颗金印,苏秦感慨良多……苦心经营,冒死拼搏,合纵大计终为六国

  • 原来“二百五”居然还是因苏秦之死爆出的千年粗口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有料吧标签:苏秦,齐国,秦国,张仪,秦王,燕国

    话说东周自平王迁都洛阳,以避西戎兵祸,西周以来分封的诸侯们就对周天子产生了轻视之心,于是列国就开始相互厮杀,而不听从周天子号令,到了晋国独大的时候,晋国内部又发生了相国智伯独揽大权,架空了晋王,后世的曹操、司马懿应该都是向这位智伯所学。然而晋国还有三员大将分别是赵、魏、韩三姓,这三家都拥有庞大的兵马

  • 师从鬼谷子,与苏秦齐名,纵横家张仪究竟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苏秦,张仪,秦国,鬼谷子,楚怀王,魏国

    秦国在商鞅的变法下,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中的强国,却也在其他诸国面前,暴露出自己的野心。看着秦国日益强大,六国心中颇为忌惮。苏秦游说列国,提出来“六国协力抗秦的战略”,六国一体,便可阻止秦国东进中原,此计谋深得诸国心意。然而,有一个人的出现,让秦国摆脱了困境,最后更是助秦国东出函谷,挺进中原。他便是“连

  • 苏秦竟与燕易王母亲私通,纵有一身才华,前途却被一个女人葬送了

    历史解密编辑:东岸瞭望台标签:苏秦,燕易王,齐国,燕易,魏国,秦国

    #苏秦的故事#苏秦,师从鬼谷子,擅长合纵连横之术。为了游说成功,昼夜苦读《阴符经》,终有所成。公元前333年,苏秦前往燕国游说燕文公,接着是游说赵国、魏国、韩国、齐国、楚国国君,均向之言明利弊关系,合纵的好处,六国国君均采纳。于是,苏秦顺利成为主持六国联盟的纵约长,兼任六国的国相,北归赵国复命时,车

  • 大秦迷案之二,张仪“连横”苏秦“合纵”,真的是“同门相残”吗

    历史解密编辑:彦祖普法标签:张仪,苏秦,合纵,秦国,连横,秦王

    周末随手刷视频,看到了郭德纲的一段采访片段,老郭在主持人的引导下,遥想当年的是是非非,说自己当年第三次去北京,已经准备好“ 同流合污 ”,甚至愿意给一些人“ 当狗 ”,但即使是这样,他依然不被同行所容,逼不得已他自己单干,慢慢的他竟然“ 成了龙 ”。老郭的这段视频我并非第一次看,但每看一次我都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