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苏秦搭台、张仪拆台,一张嘴是如何颠覆天下的?

苏秦搭台、张仪拆台,一张嘴是如何颠覆天下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云晓观历史 访问量:413 更新时间:2024/1/27 15:55:59

苏秦张仪战国时期著名的得纵横家,他们游说六国的故事至今为人们津津乐道。孟子对他们的评价是“一怒而天下俱,安居而天下熄灭”。大家都知道他们的名气,但在六国他们是怎样说服那些君主的?想必不太清楚,烂柯人君本文就带大家读《史记》,一探究竟!

一、苏秦、张仪生活的时代

苏秦与张仪生活的时代按照《史记》的记载,是在战国中期。大概为秦在商鞅变法之后,如果按照《史记-六国年表》的记载大致确定其活动时间,他两活动的年代我们可以从苏秦说燕到张仪去世的时间计算,苏秦入燕为公元前334年,大概是秦惠文王4年,张仪死的时间来算,为公元前309年,大概为秦武王二年。所以其时间大概为这25年。这时,秦国商鞅变法后一步步崛起,但齐国、魏国、楚国仍然是大国角色,苏秦主张“合纵”,既联合六国攻秦。张仪主张“连横”,既帮助秦国拆散东方六国的联盟。

张仪塑像

有的朋友可能会质疑这一说法,因为自1976年马王堆汉墓《战国纵横家书》出土以来,有学者依据此书,认为《史记-苏秦列传》记载完全错误,但我们要弄清楚一个事实。汉墓出土的《战国纵横家书》未必完全可信,其书与《史记》都为西汉时期作品,如果我们完全信任他。就如同:假设《三国演义》没有流传于世,有人一个明版的《三国演义》出土,就用之否定《三国志》的记载,未免太过唐突。因此我们还是采取审慎的态度,暂且信从《史记》的记载,也按照《史记》的记载来分析。

苏秦刺股

二、苏秦、张仪的发迹

按照记载,苏秦,张仪二人都是鬼谷子的弟子。二人都以游说为求职技能,而二人早期的经历都很苦涩,被人轻视。但他们都能发奋图强,继续磨炼自己的技能,终至成功。

苏秦是东周洛阳人,他早年曾游说周显王和秦惠文王,但是东周君臣认为他太虚浮,秦国正值诛杀商鞅之际,国君讨厌辩士,拒绝了他,他回到家里以后,他受到了父母亲人的冷眼冷语,嫂子也不给他做饭吃。于是苏秦便刻苦读书,给大家留下了“锥刺股”的典故。

苏秦 影视剧形象

张仪是魏国人,早年游说楚国,追随楚国国相,但一次饮酒时,国相丢了一块玉。其他门人说是张仪偷的,于是张仪被打了一顿。回到家里后,妻子对他说“你如果不读书的话,会遭受这样的屈辱吗?”他只问了他的妻子“你看我的舌头还在吗?”他的妻子说“在”。

他说“这就够了”。他靠口才吃饭,准备一条道走到黑。

(张仪 影视剧形象)

苏秦因为被秦国国君拒绝,所以他力图反秦。此后他先后游说了燕、赵、韩、魏、齐、楚,最终六国都听从苏秦,苏秦配六国相印,称“纵约长”。等到苏秦发迹之后,张仪前往投靠苏秦,但苏秦想利用张仪去秦国做间谍,故意将张仪激走让他去秦国。待到他与张仪说明原委之后,张仪认为他应该有他的价值,不与苏秦为谋。

至此,苏秦搭台,张仪拆台的一出好戏便展现在我们面前。

三、苏秦、张仪的斗法

苏秦想要六国联合反秦,而张仪要拆散他们之间的联盟,他们劝说那些君主听从他们意见的过程,不亚于战场上的刀兵厮杀。以下烂柯人君带大家一一分析。

1、燕国

苏秦:燕国面临的主要威胁是来自秦国与赵国两方的威胁,秦国距燕千里,而赵距燕百里,赵国如果想入侵燕国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赵国一直不对燕动手,没有入侵燕国的打算。故燕国最明智的做法是与赵国结盟,对抗潜在的威胁:势力最强的秦国。

战国地图

金句:“夫不忧百里之患而重千里之外,计无过于此。”

张仪:赵国向来不讲诚信,灭掉了他的兄弟之国代国,燕国势力小,与赵国在一起无异于与虎为谋。

2、赵国

苏秦:赵国是面临秦直接威胁的国家,故苏秦主要向赵王点明秦国的威胁,以及六国联盟对于赵国的帮助。然后引诱赵王,如果联合六国,便可称霸于诸侯,否则就得臣服秦国。

金句:“夫破人与被破于人也,臣人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论哉!”

张仪:直接与赵王说明秦的进攻方案,赵国无法抵挡。赵王最好的选择是与秦结盟。

张仪剧照

3、韩国

苏秦:韩国如果不与其他国家联合起来反抗秦国,而与秦国结盟,那么面临的后果只有每年朝贡土地,最后被蚕食。

金句:“今兹效之,明年又复求割地,与之则无地以给之,不与则弃前功而尽后祸。”

张仪:采取直接的恐吓,韩最大的敌人是秦国跟楚国,明显秦强楚弱。韩国如果跟秦国结盟一起进攻楚国,是最好的选择。

金句:“夫秦士攻弱国,无异垂千金之重于鸟卵之上,必无幸矣。”

4、魏国

苏秦:魏国有十分强大的兵力,而朝中却有奸臣诱导君王割地讨好秦国,是失去尊严的表现,如果与其他国家一起联盟一定可以制服秦国。

金句:“言事秦者,皆奸人。割其主之地以求外交,偷取一时之功而不顾其后。”

苏秦剧照

张仪:魏国地处最中间的位置,与周围的国家都可能发生战争,但是秦是其中最强大的,如果与秦国结盟,周边国家一定不敢轻举妄动。如果不与秦结盟,秦国就会发兵,其他国家不一定惧秦不会救援。

金句:“事秦则楚、韩必不敢动,无楚、韩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

5、齐国

苏秦:齐国是东方最富饶的国家,却要低下身子事秦,实在是耻辱的事情。

金句:“夫以大王之贤与齐之疆,天下莫能富。今乃西面而事秦,臣窃为大王羞之。”

张仪:齐国虽为大国,但是实际与鲁国战而三战三败,实际是空架子,秦已经与赵、魏、韩结盟,齐无法抵挡秦与三国的结盟。

6、楚国

苏秦:楚国与秦直接交界,从秦巴蜀之地对于蜀国攻击十分容易,秦是虎狼之国,对于楚虎视眈眈,秦与楚始终难免一战,希望楚王早做打算。

张仪:去楚国可谓是连哄带骗,先说明楚国无法抵挡秦国,其他国家救援根本远水解不了近渴,随后许诺六百里地引诱楚国与齐国绝交,等到楚、齐彻底绝交。说自己的意思不代表国君意思。只给楚国自己的封地六里。最戏剧化的是,张仪自己随后又到了楚国,买通了楚王的宠妃郑袖给楚王吹枕边风,随后又得到楚王重用,我们的大诗人也正是此时无奈跳汨罗江。

屈原投江

金句:“今王不与猛虎而与群羊,臣窃为大王计也。”

纵观苏秦与张仪的斗法。双方利用的最大筹码都是秦强而六国惧秦,他们在游说过程中都是分析国际形势,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捧”、“激”、“诱”、“逼”、“骗”等手段都运用到了极致。但最终由于六国内部的勾心斗角,以及六国后期大多为平庸及昏庸的君主,从历史的结果看,张仪赢得这场对局的胜利。

文史君说:

当今社会,再读《史记》,苏秦与张仪的言语智慧的确给我们无数的发,但诸位看官也要引以为戒。苏秦与张仪在战国中声名显赫,结局却都不太好。苏秦在燕国与国君母亲私通无奈自告奋勇出走齐国当间谍,却因处处树敌被人刺杀。而张仪因一直名声不好,受秦国群臣讨厌,在秦武王即位后,失去了秦惠文王这个大靠山,害怕被诛杀而前往魏国,最终愤懑而死。他们曾都是纵横四方,睥睨天下的人物,但是命运自有安排,忽悠天下的人最终被命运所忽悠!

参考文献:

[汉]司马迁:《史记-苏秦列传》,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2015年。

[汉]司马迁:《史记-张仪列传》,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2015年。

(作者:浩然文史·投稿作者烂柯人)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说明外都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标签: 苏秦张仪秦国齐国魏国赵国

更多文章

  • 苏秦一事无成时,家人懒得理,荣归故里时,家人跪地叩拜

    历史解密编辑:凌瑶读史标签:苏秦,秦国,张仪,秦王

    战国时期,群雄逐鹿天下,诸国君主渴求人才,士人迎来无限前程。古往今来,舌灿莲花的奇人不在少数,但能以一张嘴颠覆一个国家的却寥寥无几,而苏秦就是这为数不多的传奇人物。我们常常在提起张仪时就会联想到他,一个从平民到六国丞相的传奇人物。少年苏秦,成长之路苏秦成长于农家,可他不是一个"专心"继承祖业的农民。

  • 小百花《苏秦》进京参演文旅部“新时代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

    历史解密编辑: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标签:苏秦,文旅部,地方戏,小百花越剧团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有文化工作室】4月15日与16日,浙江小百花越剧院出品、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创演的新编历史剧《苏秦》,应邀进京参加由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新时代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据悉,《苏秦》曾入选2021年文旅部新时代历史题材创作工程剧目与2021浙江文化艺术发展基金资

  • 手拿逆袭剧本,佩六国相印的寒门贵子苏秦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苏秦,秦国,齐国,魏国,燕国,宋国,燕昭王,科学家

    提到战国,必然要提及那些周游于各国的谋略家、纵横家们,他们谈笑间将天下诸侯玩弄于股掌之中,不花费一兵一卒,便可左右国家政局和无数人的命运,“一怒而天下惧,安居则天下息”。而苏秦,无疑是其中最杰出的一个。寒门布衣出身的他,凭一己之力扭转天下局势,硬生生的将心思各异的六国捆绑在了一起,形成合纵之势共同抗

  • 苏秦草屋苦修三年,他究竟在《阴符经》里悟到了什么要合纵攻秦?

    历史解密编辑:聚光灯娃娃标签:苏秦,阴符经,张仪,秦国,秦王,齐国

    苏秦祖上世代经商,虽说物产丰厚,见识甚广,但父亲苏亢依然想让自己的下一代改变裹在世代身上这种“富而贱”的商人身份,一心想让儿孙辈里出一位士大夫,从此让苏家步入贵族世家。苏亢膝下有四个儿子,长子苏昌资质平庸,适合跟随父亲四处奔波经商掌家,其余三个儿子要聪慧机灵一点,都送去求学,指望它日步入仕途,青云直

  • 苏秦刺股,勾践尝胆,韩信胯下之辱,司马迁受宫刑,你最佩服谁?

    历史解密编辑:寄寄流年标签:苏秦,韩信,司马迁,勾践,宫刑

    苏秦刺股,勾践尝胆,韩信胯下之辱,司马迁受宫刑,你最佩服谁?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很多流传下来的名人故事,读那些故事,我们可以懂得很多道理。下边小编要讲的四个人,他们的故事都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忍辱负重的例子,古人常常觉得“大丈夫能屈能伸”,能够忍一时的人,才能够成就一番大的事业。苏秦刺股,勾践尝胆,韩信

  • 被称为“开启权力钥匙”的《阴符经》,苏秦究竟悟到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苏秦,阴符经,张仪,秦国,齐国,秦王,科学家

    苏秦祖上世代经商,虽说物产丰厚,见识甚广,但父亲苏亢依然想让自己的下一代改变裹在世代身上这种“富而贱”的商人身份,一心想让儿孙辈里出一位士大夫,从此让苏家步入贵族世家。苏亢膝下有四个儿子,长子苏昌资质平庸,适合跟随父亲四处奔波经商掌家,其余三个儿子要聪慧机灵一点,都送去求学,指望它日步入仕途,青云直

  • 苏秦与太后私通犯下死罪,燕王心生一计,反而重赏苏秦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苏秦,燕王,齐国,秦国,魏国,宋国,太后,燕王喜,周朝,科学家,先秦

    战国历史上涌现出众多的纵横家,无疑是最具时代特色的风景,他们往往能够利用口舌之利而搅动时局、掌控朝政。“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这是对优秀纵横家的精准概括,也是至高褒奖。战国时期纵横家最出名的莫过于苏秦和张仪二人,传说两人都师从鬼谷子,但自隋唐时期已经有人指出鬼谷子就是苏秦

  • 头悬梁锥刺股,身挂六国相印的苏秦,为什么却没有一个好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古文人物坛标签:苏秦,齐国,秦国,齐宣王,秦王,燕文侯

    战国时期有这么一个人,他为了让自己好好学习,就将头发吊在房梁上,困了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让“头悬梁,锥刺股”的典故流传至今。他凭借自己的智慧获得了国君们的赏识,成为了六国的丞相,一时风光无限。他去齐国做间谍,齐闵王还把他当成心头肉,掌上宝,最后却恳求齐闵王处死自己,了却此生。他就是著名纵横家——苏

  • 张仪投奔秦国,真是为给“对手”苏秦当“卧底”吗?|读战国(17)

    历史解密编辑:松鼠父子读历史标签:张仪,苏秦,秦国,魏国,魏惠王,公孙衍

    “松鼠父子读战国”系列故事之(17):张仪相秦文/松鼠爸爸张仪张仪是魏国人,早年在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术,与苏秦是同学,可惜长时间没找到像样的工作。原来张仪学成毕业后,也去游说诸侯。有一次,他来到楚国找工作,陪楚国国相喝酒。席间,楚相丢失了一块随身携带的玉璧,工作人员怀疑是张仪干的,理由是:“张仪出

  • 苏秦官至六国宰相,为何最后落了个五马分尸?临终前他给出了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苏秦,齐国,秦国,齐宣王,燕国,齐王

    “已分将身死权势,恶名磨灭几何年。想君魂魄千秋后,却毁初无二倾田。”苏秦,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他凭借自己的如簧之舌,或智取卿相,或巧获信任;或煽风点火,或挑拨离间……图 | 苏秦世人都知道他是一位成功的纵横家,却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位出色的间谍。公元前5世纪,鬼谷算得上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