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鬼谷子处世大智慧:教你三招鬼谷子绝学,懂点套路不吃亏!

鬼谷子处世大智慧:教你三招鬼谷子绝学,懂点套路不吃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历史有料吧 访问量:4762 更新时间:2024/1/19 17:17:32

人生在世,你可以管不住别人,但是一定要管住自己,尤其是自己的嘴。心直口快、有话直说本来不是坏事,但是说话之前请动点脑子。

当你年少时不谙世事,觉得任性就是真我,心直口快就是真诚。可长大了你才发现,任性就是任性,心直口快只是因为情商低,是一种不成熟。

在家里有人惯着你,但是到了社会上,心直口快的人往往会处处碰壁。

假设你面前有一面墙,你是毫不犹豫的冲上去,碰个头破血流,还是想方设法绕过去呢?

这是个问题,一个事关生存的问题。

因为很多人会不顾生死的冲上去,撞个头破血流,粉身碎骨。可那墙依然屹立不倒,在嘲笑着你。现实总是充满了无力感,你的全力以赴,你的奋不顾身,也只是徒劳无功,也只如白蛾扑火。

比如我们今天的主人公。

心直口快一定不是小人物的专利。

有一次刘彻召开了《关于李陵跳槽去匈奴若干问题》的主题会议。会议的气氛很严肃,我们知道聪明的老板一般是不会主动说出自己的态度的,为什么呢?因为时机不成熟。

对于李广的这个孙子,高管们的态度很复杂。毕竟是将门之后,而且老板还很欣赏,打算好好栽培。可是万万没想到,他居然在海外扩张事业失败后,跳槽了竞争对手那里了。所以到底怎么处理呢?

高管们的态度惊人的一致:不说话、不表态。

为什么不说话,高管们都是傻子吗?当然不是,说话表态才是傻子。

会议出奇的安静,仿佛空气都要凝固了。公司上下,满朝文武大眼瞪小眼耗着,刘彻打算打破僵局,看了眼站在边上的司马迁问:

“小迁啊,说说你的想法呢?”

哎呀,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因为老板其实是给你司马迁一个表现的机会,让他帮自己说话。

刘老板的这个举动看起来无厘头,国家大事应该问国家栋梁,为什么要问一个小小的史官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司马迁正在编《史记》,一个深谙王侯将相权谋潜规则的史官,一个特别崇拜纵横家的史官。在你看来上不了台面的苏秦张仪,在司马迁的笔下却是拯救世界的盖世英雄。

司马迁早就看不惯这些高管们了,前几天还夸李陵少年英雄,现在却装疯卖傻不吱声,躲一旁察言观色,准备趋炎附势。

“呸,不要脸。”

“李陵同志还是不错的,虽然犯了点小错。您也知道,他能力一直不错,这些年兢兢业业给公司做了不少事情。”

司马迁说的一定是实话,而且是所有人都懂的实话。可是刘老板听后脸色变的铁青。

司马大哥啊,这不是表彰大会,是批评大会,你到底搞清楚状况木有啊?批斗才是会议的基调啊。

即便如此,刘彻还是忍着,虽然内心在咆哮:麻辣隔壁,不会说话就憋说话。看你歌颂纵横家时写的阴谋阳谋,咋一点脑子都没长?

有时候不会察言观色的乱说话的确是会害死人的,只见司马迁接着说:

“老板,我觉得李经理也是逼不得已,说不定他是想去匈奴上演无间道呢?”

刘彻的脸色变成了青红色了,但是他还是忍着:我让你说,老子让你说个够。

见老板没吱声,司马迁以为自己说对了,于是说了最要命的一句话:“我觉得你小舅子李广利应该负一点责任。”

刘彻脸色彻底黑了,咆哮道:“滚,拉出去阉了。”

司马迁在狱中反复不停地在思考:“这是我的罪吗?这是我的罪吗?我一个做员工的,就不能直接发表点意见?”

司马迁是个英雄,但不是个好说客。他在反思时说道:未能尽明,明主不深晓,以为仆沮贰师,而为李陵游说,遂下于理。

“我的话没说明白,老板误会了,以为我在指责他的亲戚李广利,给李陵说话,所以被严肃处理了。其实我跟李陵没啥交情,我郁闷啊。”

这一次,我要站在那些不吱声、不表态的老滑头们那一边。因为司马迁从头到尾都不知道老板心里在想什么,不知道也就算了,还说反了。

你别以为司马迁很委屈,其实耿直的人都很委屈,当你自以为耿直,心直口快的去碰壁,就必须要做好思想准备,忍受委屈。

君子总是斗不过小人,因为君子耿直讨人嫌,因为小人顺情说好话。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研究一下岳飞,其实也是一样的。历史人心是在不断变化的,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自古以来,职场游戏规则其实一直没变,不管是汉朝、宋朝还是明朝。

话是不能乱说的,鬼谷子再三说道:说之变也,必豫审其变化。啥意思?说话一定要顺应变化,必须要了解变化再说,为什么呢?因为:

吉凶大命系焉。

因为吉凶祸福,个人小命都关乎于此。

生怕我们不明白,鬼谷子又说:口可以食,不可以言。嘴巴可以吃饭,不能乱说话。饭是咽在肚子里,酸甜苦辣咸只有自己知道,而话说出去是要负责任的,覆水难收。

有人会说了,我实在不想说谎咋办呢?那就学老滑头们装疯卖傻好了,反正别说话,因为你不了解对方在想什么的时候,说什么都是错。

更多文章

  • 鬼谷子很智慧,为何弟子没有一个好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一道知衡标签:鬼谷子,齐国,苏秦,张仪,庞涓,秦国

    鬼谷子王诩,又名王禅,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纵横家学派的鼻祖。传说,许多有才之士都曾经拜他为师。其中,以苏秦、张仪、孙膑和庞涓最为知名。这四个人都曾经依靠自己的才能在不同的国家获得了比较高的地位。不过,虽然这四位名士都在史册中留下了自己的故事,但是他们的下场都不怎么样。匪夷所思: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苏秦燕

  • 《鬼谷子》点醒梦中人:没有绝对的对错,聪明人懂规矩也讲灵活

    历史解密编辑:颜小二述哲文标签:翻译,聪明人,鬼谷子

    文|颜小二述哲文各位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应该与形形色色的人打过交道,也遇到各类事情,对人性的“复杂”应该多少有些了解。有时候,现实教会我们,我们面对任何事去区分对错并没有意义,甚至还会给自己增加不必要的烦扰。留心的朋友应该也能观察到,有一些在生活中身居高位、“段位高”的人,对于“对错”的标准不会过于固

  • 红楼人生:跟鬼谷子学情商

    历史解密编辑:小康标签:探春,宝玉,宝钗,罗玉凤,鬼谷子,女强人,科学家,红楼人生,春秋战国

    中国小康网独家专稿文|陈艳涛不识几个字的凤姐想必没读过《鬼谷子》这样的书,但她在与各色人等打交道时,却实际贯彻了这些社交法则。国产影视剧里演到女强人常常有一种固定模式:衣着时尚,走路带风,一路目不斜视,完全当那些热情与其打招呼的下属或同事是空气……说实话,这可真不可能是女强人。且不说各种专业性的女强

  • 鬼谷子大智慧:做人不要太耿直,真正活得通透的人,都懂得拐弯!

    历史解密编辑:鬼谷道学社标签:鬼谷子,百里奚,秦国,魏国,秦穆公,魏王

    ▶ 文/鬼谷信,一个研究鬼谷子智慧的民间手艺人这世上的人有两种表现方式,第一种是开门见山式的直来直去,第二种是声东击西式的拐弯抹角。于是,就诞生了蠢人和智者两种生物!一电视剧《琉璃厂传奇》里有这么一个情节:袁玉山到偏远山区摆摊收古董。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发现有个小女孩踢的毽子上有一枚古铜钱,上面写着“

  • 想要认清小人,鬼谷子告诉你,这4句口诀值得深思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鬼谷子,口诀,春秋战国,科学家

    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中,存在一些大义凛然之人,同时也存在一些成天想着算计别人的小人,常言道“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对于君子而言,我们只需要秉持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交友原则即可,而对于小人,就让人十分头疼,一旦没有处理好,很可能引来一些危险。放眼古今历史,人们对小人的态度都基本相似,一定要认清小人,严防

  • 鬼谷子大智慧:老实人必须要懂点套路,否则很容易吃亏!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鬼谷子,张仪,纵横家,楚国,秦国,楚王

    高手们在打架时,都是耍套路的。从毫不起眼的起手式,环环相扣,直到最后那致命的一击——当年明月。一有人很沮丧的说,感觉鬼谷子都是高智商、高情商的人学的。不可否认,纵横家们的确有超乎常人的方法。但是他们深谙套路,不是因为他们智商高,情商高,而是他们本来就是研究套路。人们在感叹纵横家时,往往忽略了他们其实

  • 鬼谷子的谈话秘诀:和这些人交谈时,一定要注意!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鬼谷子,苏秦,张仪,孙伯灵

    提到鬼谷子,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他的智慧。鬼谷子本名王诩,一作王禅,因其常年隐居于云梦山鬼谷,故被后人称为鬼谷子。鬼谷子一生不仅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的知识宝藏,还在他所处的时期培养了许多著名的纵横家和谋略家,以及军事家。其中最有名的有,配六国相印的苏秦、秦相张仪、奠定齐国霸业的孙膑、舌战群儒的商鞅等等

  • 鬼谷子劝世良言:与人交往的两大忌讳,关系再好也别犯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杨修,曹操,楚王,苏秦,张仪,鬼谷子,科学家,春秋战国

    常言道: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多一个朋友,多一条出路;多一个朋友,多一个玩伴;多一个朋友,多一笔财富;人在江湖,不能没有朋友。“朋”字怎么解?左右两个“月”,又称“双月”,两个“月”即是“阴”,阴与阴的关系就是物以类聚。人生在世,有三种情割舍不掉:亲情、友情、爱情。三者缺一为遗憾,三者缺二为不幸,

  • 《鬼谷子》:计划、言语、办事的最高境界分别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听趣闻史标签:周密,苏秦,鬼谷子,纵横家,孙伯灵

    鬼谷子是两千多年前的纵横家、纵横家。孔子门下有七十二位圣人,鬼谷子门下的弟子也不简单。众所周知的孙膑、苏秦、庞涓、张仪等人,都是出自鬼谷子门下。对于鬼谷子的弟子,有人认为鬼谷子只教他们谋略,却不教他们做人的道理。这就好比一个武林弟子,只教他们武功,却不先教他们武功。但是,这种教学方法不可取。 ,同样

  • 鬼谷子:历史没有真相,也没有道理,历史只是一个被人利用的工具

    历史解密编辑:鬼谷道学社标签:苏秦,儒家,鬼谷子,司马迁,战国策,历史书

    文/鬼谷信请听题:你认为历史书里记载的都是真相吗?你认为古代的史官们会客观真实的记载历史吗?恐怕未必!母亲节到了,鬼谷道阿信原本是想写纵横家父慈子孝,母爱如山的故事,于是我特意去查阅纵横家的传记。在看《苏秦列传》时,我发现了一个细节:史家在写史书时是真的会动手脚的,会根据自己的立场修改历史。比如,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