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秦赋》“荆轲刺秦”太草率,忽略一重要角色,嬴政:此人爱我

《大秦赋》“荆轲刺秦”太草率,忽略一重要角色,嬴政:此人爱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琳子乐园 访问量:648 更新时间:2023/12/26 6:49:49

西汉时期,司马迁执笔写下无韵之离骚——《史记》,在这部长篇巨著中,司马迁特地写了《刺客列传》一文。文中,列举了曹沫、专诸、豫让聂政荆轲五位刺客,其中对“荆轲刺秦”一事做了非常详细的记载。在《史记》中,荆轲刺秦王一共有10个人物参与其中,人物关系复杂,但整个过程却十分精彩。

最近播出的《大秦赋》,给观众们重现了“荆轲刺秦王”的故事,然而,《史记》中的10个人物(荆轲,太子丹,嬴政,秦舞阳樊於期,田光,鞠武,蒙嘉,夏无且高渐离)。在《大秦赋》中仅仅出现了7个,其中有一位重要的小人物被《大秦赋》省略,这个人叫夏无且,是被秦始皇称为“爱我”的人。

一、三位中间人

荆轲刺秦王,故事从荆轲讲起。荆轲祖上是齐国人,后来迁居到卫国,改姓为荆。荆轲文武双全,书读得好,剑术也很高超。只可惜,在卫国不受重用,荆轲才来到燕国。

太子丹最初并不认识荆轲,他们中间还隔了三个人。也就是鞠武、田光和高渐离。

当年,荆轲到燕国后,结交了一位奇人,此人叫高渐离,二人成为至交,整日一起饮酒,酒醉后就相拥而泣,高渐离趁着酒劲击筑,荆轲就跟着筑的声音唱歌。二人在燕国闹得动静挺大,燕国侠士田光认为此二人非平凡之辈,主动和二人结交。

当时,秦王嬴政野心勃勃,以荡平六国为己任。燕太子丹从秦国逃回来后,深感燕国无力抗秦,整日十分惶恐,想刺杀嬴政为燕国解困。燕太子丹的老师鞠武认为,嬴政正要找借口攻打燕国,如果此时去触碰他的逆鳞,并不明智。太子丹不依不饶,鞠武就给太子丹介绍了燕国勇士田光,希望田光能够帮助太子丹。

太子丹找到田光,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告诉田光,田光却说:“如果我还年轻,这件事一定给你办成,但现在我老了,我有个好朋友,名叫荆轲,他剑术超群,有能力帮你完成任务。”

也就是说,因为高渐离,田光才认识了荆轲。而田光和鞠武也很熟,太子丹通过鞠武、田光的关系,才找到荆轲。太子丹和荆轲两人的朋友圈本无交集,通过中间3人的串联才有缘认识。

荆轲受田光所请,去见太子丹,太子丹把秦国如何欺凌六国,自己如何痛恨秦王,并打算刺杀秦王的计划告诉荆轲,荆轲推脱不成,便勉强答应了此事。也正是这时,秦国叛将樊於期来投奔太子丹,得到了太子丹的厚待。

太子丹为了让荆轲为自己卖命,整日待荆轲为上宾,用“太牢”的规格来招待荆轲,让荆轲住最上等的房间,把金钱和美女源源不断地送往荆轲的房间。荆轲终于被太子丹收买,答应为太子丹干这一票。

也就是说:荆轲本身并非什么高风亮节之人,只是受太子丹恩惠太多,因而自愿做太子丹的“死士”。

二、四件礼物

公元前226年,秦国灭赵,秦将王翦陈兵易水河畔,燕国到了生死存亡之际,太子丹召来荆轲,让他开始准备行动。荆轲说:“我空着手去秦国,肯定见不到秦王,希望太子能赐我两样东西。”太子丹说:“但凡我有的,你尽管开口要!”荆轲说:

“夫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奉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

荆轲的意思是说,秦王重金悬赏樊於期的人头,如今他正好在太子府中。如果我带着樊於期的人头和燕国的舆图到咸阳,必然能取信于秦王,这样才能刺杀他。

此语一出,太子丹犹豫了。舆图他可以给,但樊於期是走投无路才来投奔太子丹的,若太子丹杀了樊於期,是为不义。荆轲看太子丹不忍心,亲自找到樊於期,没想到樊於期听闻荆轲要杀秦王,二话没说,自杀了,把自己的头颅主动奉上。因为樊於期全家被嬴政所杀,他和嬴政仇深似海。

拿到这两样东西后,荆轲打算去秦国了。太子丹担心荆轲一个人不行,又送给荆轲两件礼物,第一,他给他找了个帮手,此人名叫秦舞阳。秦舞阳13岁就杀人,初生牛犊不怕虎。第二,太子丹还从赵国寻来一把锋利的匕首,淬上剧毒后,见血而亡。

即,荆轲去刺秦王,带领4件礼物,分别是燕国舆图、樊於期的人头、赵国匕首、助手秦舞阳。

三、一个中间商

在易水河畔,荆轲向太子丹辞行。高渐离亲自击筑为荆轲送别,那首“风萧萧兮易水寒”就是这么来的。

秦王嬴政日理万机,并不是所有的使者都有机会见到他。荆轲和秦舞阳来到咸阳后,盘桓数日,入宫无门。他们用重金贿赂了一个叫蒙嘉的“中庶子”,在蒙嘉的引荐下,荆轲得以入宫见秦王。

嬴政时期,蒙氏一族和王氏一族都是秦国忠臣,后人推测,蒙嘉可能是蒙骜的子侄、蒙恬的叔父,所以深得嬴政信任。在蒙嘉这个“中间商”的介绍下,秦王嬴政听闻燕国使者带着樊於期的人头和燕国舆图而来,兴奋不已,立即召见荆轲。

四、一个药囊

荆轲和秦舞阳带着“礼物”走到大殿下时,秦舞阳渐露胆怯,瑟瑟发抖,大家都很奇怪。荆轲解释说:“他是个北方蛮夷,没见过什么世面,被秦国的威势所折服。”这才勉强糊弄过去。

于是,接下来,荆轲献图,图穷匕见,荆轲用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用右手持匕首刺嬴政。嬴政大惊,连忙抽袖闪躲荆轲仍不死心,扔匕首刺杀嬴政,可惜,他不是“小李飞刀”,匕首扔偏了。

这个过程中,那个从天而降的药囊非常关键,《史记》云: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荆轲也。

原来,当时在大殿上,有个医官叫夏无且,大家都没带兵器,他身为医官,随身带了一个药囊,在关键时刻,他将药囊投向荆轲,救了嬴政一命,并且为嬴政反击荆轲提供了契机。

接下来,侍卫们上殿,荆轲被万刃刺死,功亏一篑。

五、小人物,足以影响历史

笔者认为,荆轲刺秦王之所以失败,主要原因有三:第一,荆轲剑术不精,至少在使用匕首近身搏斗方面,技术不精。第二,他的副手秦舞阳胆子太小,没有起到辅助作用。第三,嬴政运气太好,夏无且这个不速之客帮了嬴政的大忙。

事后,嬴政惊出一身冷汗,第二日,论功行赏。赏赐夏无且黄金二百溢,嬴政说:

“无且爱我,乃以药囊提荆轲也。”

秦王嬴政说“夏无且爱我”,这个“爱”,乃忠心爱护之意,可不是嬴政向夏无且表白。但不管怎么说,夏无且机缘巧合,凭借一个药囊立下大功是不争的事实。这一个医官,不仅救了嬴政一命,更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走向。这样一个关键人物,《大秦赋》中竟然省略了,而把药囊换成了药箱,把扔药箱的人,换成了李斯。

一个影响中国历史走向的小人物,真的可以轻易被另一个角色代替吗?难道剧组缺少一个群众演员?笔者认为,历史剧还是尊重历史比较好。

标签: 荆轲嬴政大秦赋秦王太子丹秦舞阳

更多文章

  • 深度解读荆轲刺秦王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荆轲,秦王,荆轲刺秦王,秦舞阳,秦国,齐国

    荆轲刺秦王是中国历史上非常知名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故事流传下来的那句名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何等的悲壮!何等的让人感慨!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深度解读荆轲刺秦王。在解读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以下四大问题。一:荆轲为什么要刺杀秦王?二:荆轲刺秦王前做了哪些准备?三:荆轲刺秦王的过程是怎样的

  • 荆轲刺秦虽失败,却被誉为第一刺客,刺杀需要的是勇气还是大义?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荆轲,刺客,刺秦,秦舞阳,秦王,太子丹

    刺客,藏于暗者,一击必杀。虽然刺客是个比较隐晦的“职业”,胜在出其不意,暗箭伤人,但在我国,刺客的地位却非常高。早在司马迁撰写《史记》时,就单独为刺客作了一章《刺客列传》,刺客从此也成为了侠义的代名词,而司马迁在其中笔墨最多的那便是刺客荆轲。也有人发现了荆轲这个刺客和我们想象中的刺客可以说是大相径庭

  • 群鬼斗荆轲——羊左之交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无处不风景标签:荆轲,楚王,刘邦,书生,高渐离,左伯桃,羊左之交

    大汉初年,天下方定,汉高祖刘邦之弟刘交受封楚王,奉旨治理楚地。刘交勤奋好学,是刘邦几兄弟中才学最佳的一位,而且有勇力,堪称文武双全。说他是刘氏宗族中最有能力的一位也不为过。受封楚地后,息武兴文,与民休息,招贤纳士。羊左初相遇积石山有一位贤士,年近五旬,叫做左伯桃,听说楚王贤明,左伯桃不想埋没了自己的

  • 带核武的荆轲:法国幻影4轰炸机,一击必杀的核打击体系

    历史解密编辑:莹昌生活菌标签:荆轲,战机,核弹,法国,轰炸机,核武器,戴高乐,军工企业,劳斯莱斯幻影,洲际弹道导弹

    法国是五常之一,这或许会引来一些人的笑声。但这么多年来,法国在国防安全上表现出来的独立强悍,也为世界瞩目。在这其中,法国达索公司研发的幻影系列战机,就是法国傲立天下的基石之一,其中的幻影4轰炸机,堪称是“核武刺客”。一个带着“核弹”的荆轲,任谁也会畏惧三分。在二战后建立的国际体系中,法国一直在谋求走

  • 荆轲刺杀秦王时,秦王命悬一线,为何大臣都没有上前救驾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荆轲,秦王,太子丹,秦国,嬴政,秦舞阳,吕不韦,秦始皇,周朝,先秦

    荆轲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刺客之一。元前227年,他受燕太子丹嘱托,前往秦国刺杀秦王。他利用给秦王献图的机会,接近了秦王,然后“图穷匕首见”,他拿起匕首要刺杀秦王。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秦王出于求生的本能,绕着柱子逃跑,荆轲手握匕首追杀他,当时大殿中,还有不少大臣,为何秦王命悬一线,即将要被荆轲杀掉时,他

  • 安倍晋三的事件,是现代版荆轲刺秦?

    历史解密编辑:小乐丫呀标签:荆轲,刺秦,嬴政,张良,刘邦,赵高

    三个故事:一:张良雇凶刺杀嬴政。当年嬴政大巡游之时,张良曾雇凶推大石头砸了车队的一辆车,可惜当时嬴政没有在那辆车上。后来投靠刘邦,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帮助刘邦反秦、抗项,终得天下。二:荆轲刺秦的故事大家都烂熟于心,可惜秦舞阳是个败笔。这个故事里有燕王太子丹和荆轲,一个是雇凶杀人者,一个是受雇杀人者。

  • 荆轲刺秦王中被忽略的小人物,若不是他一个举动,嬴政或会毙命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荆轲,嬴政,秦王,秦舞阳,太子丹,秦国

    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为了结盟,惯用的技俩便是派遣人质,而那些不受待见的王室子弟往往会成为诸侯外交活动中的牺牲品。作为秦帝国的开创者嬴政,他就曾在赵国做过人质,并且在那里度过了一个昏暗的童年,甚至连一个玩耍的朋友也没有。不过后来他认识了从燕国也来赵国做人质的燕丹,两人同病相怜,惺惺相惜,自然结为了挚友

  • 莫言:我们的荆轲

    历史解密编辑:两块砖墨讯标签:莫言,我们的荆轲,荆轲,话剧,沈端先,剧本

    —2021年12月12日—(第九十期)我和王振深感艺术之魅力,书法之有用,遂商定申请一公号,名“两块砖墨讯”,以此为平台与书友文朋通声气。———莫言莫言、王振在燕子塔前留影莫言题名释文:我们的荆轲辛丑小雪莫言(莫言 书)荆轲塔莫言手书《我们的荆轲—高人颂》释文:高人啊,高人,你说过今天会来,执我之手

  • 为何专诸,要离,聂政都能成功,唯独荆轲一败涂地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聂政,荆轲,专诸,秦王,吴王,要离

    荆轲失败的原因陶渊明总结得很到位,【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四大刺客中荆轲的行刺难度最小,却因自身实力不济而一败涂地,又因其刺杀对象嬴政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无与伦比的地位和影响力,远非吴王僚、庆忌和侠累等人可比,所以荆轲也成功蹭足了热度成为最知名的刺客,但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荆轲的能力在四人中只能垫底。

  • 荆轲刺秦:这场精彩大戏,是秦始皇和荆轲一起合作的阴谋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有料吧标签:荆轲,嬴政,刺秦,太子丹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当荆轲在易水河畔与燕国太子丹洒泪作别时,那份悲壮和豪迈,令无数人为之激荡澎湃。然而,我要说这一幕历史画面,只是一场戏,甚至说荆轲刺秦也是一场阴谋大戏,你会相信吗?在我看来,这一切都是千古一帝秦始皇策划兼导演的,当然,荆轲也是同谋。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荆轲刺秦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