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荆轲的武功到底有多差?面对面刺不死秦始皇,史书一句话揭晓答案

荆轲的武功到底有多差?面对面刺不死秦始皇,史书一句话揭晓答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鉴史官 访问量:3603 更新时间:2024/1/17 3:36:30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公元前227年,易水湖畔,燕太子丹荆轲送行。

荆轲带着燕国督亢地区的地图和秦王的大敌樊於期的首级一路西去,随行的还有游侠秦舞阳,二人带着刺杀秦王的使命前去咸阳。

荆轲为秦王献上地图,图穷匕见,但最终还是失败了。二人为秦诛杀,不久后秦军直逼易水,燕王喜将燕太子丹的首级献给秦国。

燕太子丹为何要指使荆轲刺杀秦王?又为何刺秦失败?

刺秦原因

公元前237年,秦王政诛杀嫪毐,放逐吕不韦,正式掌握了秦国的权柄。随后秦王就发动了灭六国,一统天下的战争。

公元前230年,秦攻破韩国,俘虏韩王安,设置颍川郡,韩国灭亡。

公元前228年,秦攻破赵国,俘虏赵王迁,设置邯郸郡,赵王之兄公子嘉逃往代地,建立代国,赵国宣告灭亡。

随即秦军的兵锋指向了更东方的魏燕等国,燕国比之赵国更加弱小,抵挡不住秦王的兵锋,故而想出刺秦之策,希望通过刺杀秦王延缓秦军东出的脚步,为自己博得一线生机。

荆轲刺秦王

秦国有一叛将,名为樊於期,此人乃是秦王大敌,秦王发誓要诛杀此人。荆轲得到了樊於期人头,以此作为见秦王的投名状,随后荆轲顺利地得到了秦王的接见。

关于荆轲刺秦王的过程,史料中有详细的记载。荆轲助手秦舞阳见到秦国朝堂的那种仪仗与秦宫高大巍峨的宫殿不由得两股战战,瑟瑟发抖,无法与荆轲继续前进,荆轲只得一人近身刺杀秦王。

荆轲走到近前为秦王献上地图,图穷匕见。一只手抓住秦王,一只手握住淬毒的匕首。夏无且以药箱砸荆轲,群臣高呼“王负剑”,秦王将剑负在背上,随后拔出宝剑重伤荆轲。

刺秦失败的原因

秦王自幼习武,幼年时更是经常在邯郸街头与赵国宗室弟子打架,其本身战斗力也很强。在荆轲抓住他时,他一把就能撕扯开衣袖,摆脱荆轲的控制。这也是荆轲刺杀秦王失败的原因之一。

其二,咸阳殿过于庞大。纵使荆轲近身秦王,并短暂地控制住秦王,可在秦王挣脱了荆轲的控制之后,巨大的宫殿给了秦王很大的躲避空间。

秦王可以全心全意地躲避来自荆轲的攻击,而不用担心被狭小的空间限制住。

其三,秦太医夏无且的药箱。在荆轲追逐着秦王时,朝堂之上的众臣都已经慌乱了阵脚,不知如何是好。但秦国太医夏无且一个药箱扔出去,砸中了荆轲。

要知道在古代是没有现代这些合成材料的,所以夏无且的药箱必然是实木的。

一个实木的药箱本来就重量不轻,再加上药箱里还装满了药与各种器具,其总重量自然是不可小觑的。

荆轲挨了这么一下,不说会头晕目眩,最起码追逐秦王的脚步会短暂地停下,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这电光火石之间的暂停便会让荆轲锐气消去大半。

同时朝堂之上其他大臣也因为这个短暂的空档反应过来,这才有了后来的“王负剑”。

怪不得事后秦王会赏赐夏无且黄金二百镒,并说“无且爱我,乃以药囊提荆轲也。”如此看来,说是秦王为夏无且的药箱所救也不勉强。

历史的争议

照理说淬了剧毒的匕首,不论秦王的力气有多大,夏无且的药箱丢得有多准,荆轲向前一剑就能刺死秦王,可他为什么没能刺死秦王?

这件事在历史上多有争议。有人说因燕太子丹急功近利,过于着急,只给荆轲找了秦舞阳那样的人,使得荆轲没有一个好帮手。也有观点会认为是秦舞阳在秦宫前的退却使得秦王有了警惕之心。

但藏在史书里的一句话揭示了这个谜底。《战国策》中记载:“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原来是因为荆轲想要生擒秦王,将秦王送给燕太子丹,逼迫秦王签订契约,退还六国的土地。

这么一说倒是通透了,因为若是只为刺杀秦王而来,燕太子丹派遣一人与两人本无区别,荆轲用淬了毒的匕首一下就能取了秦王的性命。但若为劫持秦王而来,那便起码需要两个人了,一人控制住秦王,另一人在前开路。

当时的秦国已经强大到东方六国不可抵挡,秦统一天下的趋势已成了不可逆的洪流。

纵使荆轲刺杀了秦王政,可下一个秦王登基仍然会继续进行灭六国的战争,只有生擒了秦王,让秦国投鼠忌器,逼迫秦国定下条约,这样才能延缓秦灭六国的时间。六国只有这样才有合纵的机会,一同联合起来对抗秦国。

然而荆轲劫持秦王的计划根本不可能成功。先不说秦王自身的战斗力就不是荆轲能控制得住的,就算荆轲控制住了秦王,他又如何出得了咸阳并带着秦王前去燕国?

哪怕真的带着秦王到达了燕国定下了契约又能如何?昔日就有张仪以六里地戏耍楚王,维护契约的不是那张纸与盖在上面的国印,而是国家的军队与实力。

荆轲刺秦的后续

荆轲刺秦之后,秦王大怒,随后派遣王翦攻打燕国。秦军一路势如破竹,攻克了燕国的都城。

燕王带着太子丹逃亡辽东,秦将李信一路追击,燕王杀死燕太子丹,将人头献给秦军。

危机暂缓,秦军转而攻打魏国,水淹大梁,灭魏。随后又南下攻楚,俘虏楚王负刍,灭楚。

魏楚两国覆灭后,秦军再次攻燕,俘虏燕王喜,燕国灭亡。秦国再调转兵锋,灭代与齐。

自公元前230年起,秦共用十年时间灭六国一统中原。这其中虽有如荆轲刺秦,李信在楚国大败等波折,然而统一的趋势如同滚滚东去的长江之水,势不可挡,任何挡在统一的脚步之前的人都会被历史的洪流无情的碾成齑粉。

标签: 荆轲嬴政秦王秦国秦军

更多文章

  • 《大秦赋》“荆轲刺秦”太草率,忽略一重要角色,嬴政:此人爱我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荆轲,嬴政,大秦赋,秦王,太子丹,秦舞阳

    西汉时期,司马迁执笔写下无韵之离骚——《史记》,在这部长篇巨著中,司马迁特地写了《刺客列传》一文。文中,列举了曹沫、专诸、豫让、聂政、荆轲五位刺客,其中对“荆轲刺秦”一事做了非常详细的记载。在《史记》中,荆轲刺秦王一共有10个人物参与其中,人物关系复杂,但整个过程却十分精彩。最近播出的《大秦赋》,给

  • 深度解读荆轲刺秦王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荆轲,秦王,荆轲刺秦王,秦舞阳,秦国,齐国

    荆轲刺秦王是中国历史上非常知名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故事流传下来的那句名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何等的悲壮!何等的让人感慨!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深度解读荆轲刺秦王。在解读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以下四大问题。一:荆轲为什么要刺杀秦王?二:荆轲刺秦王前做了哪些准备?三:荆轲刺秦王的过程是怎样的

  • 荆轲刺秦虽失败,却被誉为第一刺客,刺杀需要的是勇气还是大义?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荆轲,刺客,刺秦,秦舞阳,秦王,太子丹

    刺客,藏于暗者,一击必杀。虽然刺客是个比较隐晦的“职业”,胜在出其不意,暗箭伤人,但在我国,刺客的地位却非常高。早在司马迁撰写《史记》时,就单独为刺客作了一章《刺客列传》,刺客从此也成为了侠义的代名词,而司马迁在其中笔墨最多的那便是刺客荆轲。也有人发现了荆轲这个刺客和我们想象中的刺客可以说是大相径庭

  • 群鬼斗荆轲——羊左之交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无处不风景标签:荆轲,楚王,刘邦,书生,高渐离,左伯桃,羊左之交

    大汉初年,天下方定,汉高祖刘邦之弟刘交受封楚王,奉旨治理楚地。刘交勤奋好学,是刘邦几兄弟中才学最佳的一位,而且有勇力,堪称文武双全。说他是刘氏宗族中最有能力的一位也不为过。受封楚地后,息武兴文,与民休息,招贤纳士。羊左初相遇积石山有一位贤士,年近五旬,叫做左伯桃,听说楚王贤明,左伯桃不想埋没了自己的

  • 带核武的荆轲:法国幻影4轰炸机,一击必杀的核打击体系

    历史解密编辑:莹昌生活菌标签:荆轲,战机,核弹,法国,轰炸机,核武器,戴高乐,军工企业,劳斯莱斯幻影,洲际弹道导弹

    法国是五常之一,这或许会引来一些人的笑声。但这么多年来,法国在国防安全上表现出来的独立强悍,也为世界瞩目。在这其中,法国达索公司研发的幻影系列战机,就是法国傲立天下的基石之一,其中的幻影4轰炸机,堪称是“核武刺客”。一个带着“核弹”的荆轲,任谁也会畏惧三分。在二战后建立的国际体系中,法国一直在谋求走

  • 荆轲刺杀秦王时,秦王命悬一线,为何大臣都没有上前救驾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荆轲,秦王,太子丹,秦国,嬴政,秦舞阳,吕不韦,秦始皇,周朝,先秦

    荆轲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刺客之一。元前227年,他受燕太子丹嘱托,前往秦国刺杀秦王。他利用给秦王献图的机会,接近了秦王,然后“图穷匕首见”,他拿起匕首要刺杀秦王。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秦王出于求生的本能,绕着柱子逃跑,荆轲手握匕首追杀他,当时大殿中,还有不少大臣,为何秦王命悬一线,即将要被荆轲杀掉时,他

  • 安倍晋三的事件,是现代版荆轲刺秦?

    历史解密编辑:小乐丫呀标签:荆轲,刺秦,嬴政,张良,刘邦,赵高

    三个故事:一:张良雇凶刺杀嬴政。当年嬴政大巡游之时,张良曾雇凶推大石头砸了车队的一辆车,可惜当时嬴政没有在那辆车上。后来投靠刘邦,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帮助刘邦反秦、抗项,终得天下。二:荆轲刺秦的故事大家都烂熟于心,可惜秦舞阳是个败笔。这个故事里有燕王太子丹和荆轲,一个是雇凶杀人者,一个是受雇杀人者。

  • 荆轲刺秦王中被忽略的小人物,若不是他一个举动,嬴政或会毙命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荆轲,嬴政,秦王,秦舞阳,太子丹,秦国

    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为了结盟,惯用的技俩便是派遣人质,而那些不受待见的王室子弟往往会成为诸侯外交活动中的牺牲品。作为秦帝国的开创者嬴政,他就曾在赵国做过人质,并且在那里度过了一个昏暗的童年,甚至连一个玩耍的朋友也没有。不过后来他认识了从燕国也来赵国做人质的燕丹,两人同病相怜,惺惺相惜,自然结为了挚友

  • 莫言:我们的荆轲

    历史解密编辑:两块砖墨讯标签:莫言,我们的荆轲,荆轲,话剧,沈端先,剧本

    —2021年12月12日—(第九十期)我和王振深感艺术之魅力,书法之有用,遂商定申请一公号,名“两块砖墨讯”,以此为平台与书友文朋通声气。———莫言莫言、王振在燕子塔前留影莫言题名释文:我们的荆轲辛丑小雪莫言(莫言 书)荆轲塔莫言手书《我们的荆轲—高人颂》释文:高人啊,高人,你说过今天会来,执我之手

  • 为何专诸,要离,聂政都能成功,唯独荆轲一败涂地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聂政,荆轲,专诸,秦王,吴王,要离

    荆轲失败的原因陶渊明总结得很到位,【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四大刺客中荆轲的行刺难度最小,却因自身实力不济而一败涂地,又因其刺杀对象嬴政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无与伦比的地位和影响力,远非吴王僚、庆忌和侠累等人可比,所以荆轲也成功蹭足了热度成为最知名的刺客,但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荆轲的能力在四人中只能垫底。